欢迎您访问科普小知识本站旨在为大家提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科普小知识,以及科普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科普文章

816地下核工程景区

科普小知识2022-06-15 11:57:37
...

1967年,一支神秘的特种兵部队秘密进驻涪陵深山,开挖地下核工厂。所建造的为生产原子弹服务的重庆816地下核工厂是“世界第一人工洞体”,工程总投资7.4亿元。至1984年停建时,已完成85%的建筑工程、60%的安装工程。2002年4月国防科工委下达解密令——816地下巨型核军工洞重见世人。2010年,“816工程”首次作为景点向游客部分开放。随后,为了进一步完善升级景区设施,2015年涪陵区*对“816工程”进行为期一年的全封闭打造。2016年9月25日,休整一年后重新开门迎客。2018年1月27日,816工程(816景区)入选“中国工业遗产保护名录”。

1、工程简介


816地下核工程

2010年4月份,被称为“世界第一大人工洞体”的重庆涪陵816军工洞体,首次作为旅游景点对外开放。该工程1967年开工,前期由工程兵进行开凿打洞,1975年后由816工厂建设队伍进行厂房建设,前前后后共用人力6万多人。由于国际形势变化和国民经济战略调整需要,该工程1984年停工。

2002年4月解密。816地下核工程总建筑面积10.4万平方米,大型洞室有18个,道路、导洞、支洞、隧道及竖井等达到130条,所有洞体的轴向线长叠加达20余公里,其中,最大洞室高达79.6米,侧墙开挖跨度为25.2米,拱顶跨度为31.2米,面积为1.3万平方米。这样“洞中有楼、楼中有洞,洞中有河”的工程设计在1978年曾获国家科技大会奖集体奖。

2、洞体构造

山体外景

军工洞体紧靠乌江,背靠武陵山。山高林密的小山包下,隐匿着工程浩大的地下核工厂,但从外貌看,除笔直高大的排风烟囱外,看不出任何工程的痕迹。

内部联接


核工程

为修建该工程,整座大山被挖空,洞厅共9层高达79.6米,总长24公里。洞体施工挖出的石方量有151万立方米,如果将这些石渣筑成一米见方的石墙,可长达1500公里;

山体周围共有大小19个洞口,根据不同规划,人员出入口、汽车通行洞、排风洞、排水沟、仓库等应有尽有;里面共有大小洞室18个,道路、导洞、支洞、隧道等130多条。到80年代停工,洞体已完成建筑工程量的85%,安装工程量的60%;总投资达7.4亿元人民币。当年工程停止后,有些洞口被封,因此没有人知道洞口的确切数字。

3、核反应堆

主厂房

核洞内最大洞室为反应堆主厂房,侧墙开挖跨度为25.2米,拱顶跨度为31.2米,高69米,总面积1.3万平方米,核反应堆大厅从3层直通9层。

反应大厅

位于8层的核反应堆大厅,二三十米高的大厅内,当年反应堆的支架部分依然保存,将近1米宽的“工”型钢做成的支架,绕成一个正四方型,支架下诺大的工艺管的圆形插孔密密麻麻,有1984个工艺管道,旁边1米多宽防辐射沟内,铺满了从云南运来的重晶石沙,空荡荡的大厅顶部,布满了圆形的窟窿,每个直径有10厘米左右。就在反应大厅四周的墙上布有两层钢制的走廊,乳白色油漆漆成的墙面依然闪闪发亮。厚重的铁大门足足有两寸厚。

反应大锅

核反应堆大厅的底部,也就是816核军工洞内的三层,走过一个狭窄的回廊,穿过一个弯着腰才能进入的两寸多厚的铁门,有一个圆形锅状的池子。该池子的上口直径在20米左右,深有5米,有负责正常生产的生产泵、负责调控温度的控制泵以及可对“失控”者及时制止的安全泵等。

*控制室

位于9层的*控制室,大厅*放着一个灰色的控制台,控制台上写着“出厂日期:1980年7月,*长城开关制造厂”的字样,顶上一个1983年造的紫光灯依然亮着。最让人吃惊的是控制室的计算机系统,占了三面墙,面积达150平方米左右,计算机高达两米左右,中间许多电线裸露在空空的铁制架子上,一张发黄的装置显示屏的产品证明书上,写着制造日期:1978年6月30日。几个直径两米左右的圆形显示屏上,有各个部位的分布标志。洞内四季恒温,温度均在25℃左右。

4、所获荣誉

2018年1月27日,816工程(816景区)入选“中国工业遗产保护名录”。所在地:重庆市涪陵区白涛街道

始建年代:1967

主要遗存:洞室、道路、导洞、支洞、隧道及竖井等;主厂房、反应大厅、反应大锅、*控制室等;电机、控制设备等

入选理由:三线工程之一,中国第二个核原料工业基地,号称“世界第一人工洞体”;中国第一台原子能发电厂;中国唯一解密核反应堆。

5、门票价格

淡季:40元(观光车:10元)旺季:60元(观光车:10元)。

6、建造历史

历史背景

1958年中苏决裂,1964年8月2日北部湾事件爆发,美国驱逐舰马克多斯号与越南海军鱼雷舰发生激战,并延烧到中国南部地区。*随后在**书记处会议上两次指出,中国经济命脉都集中在大城市和沿海地区,不利于备战,各省要建立自己的战略后方。

选址批复

20世纪60年代,国家决定在大后方西南地区建一个核工厂,有关部门多次考察、论证后,在重庆涪陵白涛镇选址。为了保密,从此白涛的地名也随之从地图上消失。1966年,*批准在涪陵白涛建造中国第二个核原料工业基地——“三线建设”进洞的原子能反应堆及化学后处理工程,即为制造原子弹提供核原料的地下核工厂,*军委特调8342部队担负主要施工任务。这被列为绝密级军事机密。

秘密兴建


老兵重返816

建厂伊始,816工程便作为国家高度保密的军工单位,816当时对外称是“国营建新化工机械厂”,厂区有一个团的部队负责警卫,建设地点也绝不允许外泄,通讯地址只能写重庆市4513信箱,职工家属不能进厂,职工只能回家探视亲属。816工程位于涪陵白涛镇,这是乌江边上仅几千人口的一个小镇,为了保密,凡是有“问题”的人一律迁出,白涛的地名也随之从地图上消失。1967年2月,工程兵第54师(“*”代号“8342部队”)所属三个团入川,承担起西南三线816工程的建设任务。1970年,54师参加抗美援越的一个团和留在酒泉基地的一个团全部归建。国家核能工业部也陆续派出三个建筑公司,主要任务是架桥铺路、建厂房和住宅区。涪陵区县调配的民工又有1万人左右,加上从全国征调的人才和老厂转调的技术尖子也近1万人。在这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山沟里,一下聚集了将近6万人。1975年,54师完成坑道施工任务,奉命撤离白涛。

停建封闭

1984年2月,由于国际形势的变化,“816工程”被封闭了起来,始终没有正式投入过生产。再后来,“816工程”中的极小一部分洞体被中国核工业建峰化工总厂作为物资仓库加以利用。停建时工程已完成大半1982年接到缓建指示时,816厂已完成85%的建筑工程、60%的安装工程、总投资达7.4亿元人民币。

解密开放


工程大门

2002年4月8日,国防科工委以科工密办(2002)14号文同意对816工程解密。经过几年的酝酿筹备,2010年4月底,作为世界第一大人工洞体、中国唯一解密核反应堆,816洞体工程的部分区域,开始成为旅游项目。2010年4月作为景区开放。2016年9月25日,休整一年后重新开门迎客。如今对外开放的景区综合运用声光电效果,并模拟还原核工程原有部分功能,例如104大厅曾是中国第一台原子能发电厂所在地,这里模拟设置了汽轮发电工作等场景。同时,816工程的历史背景、定点选址、工程建设、解密开放等内容,也通过图片、实物等形式在景区内有所展示。“为了不破坏洞内原有结构,让游客在原生态基础上感受到更多视觉、听觉所带来的综合性体验,我们运用了声光电效果。”参与“816工程”封闭打造的重庆建峰工业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张元军告诉记者。

“我们在101区域3楼锅底搭建了玻璃廊道,模拟核原料的反映绿光,游客从锅底上方穿行而过,可身临其境的感受锅底50年的沉积;在全长约3公里,储水量为2.4万立方米的816工程供水系统引水洞内,我们布置了蓝色及红色环形灯带,能让游客看清楚整个供水系统。”张元军说。

“之前我们开放的代号101、104区域只是整个工程的冰山一角,这次改造工程将全新开放105、221、229区域,全程游览时间从原来的1小时增加到3小时左右。”*重庆涪陵区委常委、副区长刘康中告诉中新社记者,“我们要把816工程打造成为集核科普中心、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及互动体验中心为一体的综合体项目。”

7、工程意义

备战作用

816工程是作为甘肃404工厂(生产"重水"的高度机密的军工企业)的后备核企业而筹建的。上个世纪60年代,前苏联对中国进行核威胁,*决定在三线腹地建设第二个核原料工业基地,要求靠山进洞。1966年9月,*选定在涪陵白涛镇的大山里建设816核工厂。

816工程规划生产核燃料,而不是核原料。816厂的核反应堆为石墨水冷反应堆,是生产、发电两用的洞内工程。洞体工程除了反应堆部分,还有另一重要组成部分--核废料处理部分,包括废水、废燃料棒等有污染废物的处理。1975年部队完成坑道施工任务,之后厂房建设和设备安装由816厂建设队伍实施。洞体内厂房进洞深度400米左右,顶部覆盖层最厚达200米,核心部位厂房的覆盖层厚度均在150米以上。816洞体可以预防100万吨当量氢弹空中爆炸冲击和1000磅炸弹直接命中攻击,还能抵抗8级地震的破坏。

观光价值

专家论证,“816工程”是我国三线建设这段不能被磨灭历史的重要代表性工程。同时,作为曾经的核工厂实体,“816工程”以旅游产品的形式对大众开放,无论在国内还是在世界上都是独一无二的,“816工程”还是一个不可多得的国防教育工程。

上一篇:杨德森

下一篇:816工程遗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