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民族文物苑
广西民族文物苑坐落在南宁市广西博物馆旁侧,占地24000平方米,建成于1988年底,是一座地方性的独具特色的民族文物露天陈列馆。民族文物苑是把散居在广西各地的少数民族风情习俗集于一苑。这里有独特的民居建筑,例如:壮族的干栏、瑶族竹楼、苗族吊楼、侗族风雨桥和鼓楼等,或坐落在山上密林中,或建在依山傍水的草坪上。各个民族的住宅内还陈列着他们的生活用品和工艺品。游人还可以品尝各民族的风味小吃。在民族作坊内,还可看到他们传统的碾米、榨油、造纸、制陶、榨糖、水车等制作表演。每逢节日,还有丰富多彩的民族文体节目。
中文名称:广西民族文物苑
业务类别:民族文物
地理位置:南宁市
占地面积:24000平方米
1、文物苑简介
广西民族文物苑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博物馆内,于1988年底建成开放,占地24000平方米,是一座地方性的独具特色的民族文物露天陈列馆。
1
民族文物苑是把散居在广西各地的少数民族风情习俗集于一苑。这里有独特的民居建筑,例如:壮族干栏、瑶族谷仓、苗族吊楼、侗族风雨桥和鼓楼、毛南族民居,还有寨门、戏台、民族手工作坊、铜鼓楼群塑、铜马、铜镇塑像、要塞巨炮等,或坐落在山上密林中,或建在依山傍水的草坪上,建筑周围配以石林、水池和奇花名树,绿树成荫,风景秀丽。各个民居内辅以生产工具、生活用具和民族工艺品原状陈列。在手工作坊区可看到民间酿酒和蜡染表演,游客可亲自操作,一试身手;在壮楼可以观赏到壮家姑娘织锦、刺绣的现场表演;在壮族戏台,可欣赏到原汁原味的民族风情歌舞表演——板鞋舞、多耶舞、竹杆舞、芦笙舞等等,游客可以与表演者一起互动;还可以选购民族工艺品,可以喝到浓香扑鼻的油茶,可以品尝各式各样的民族风味小吃,使游客对少数民族群众的生产生活一目了然。踏进民族文物苑,民族风情扑面而来,壮乡瑶村苗寨可游可食;民族历史文化有声有色。
2005年在文物苑内建成了《文莱苏丹龙撵陈列馆》,游客在领略本土民族文化之时又可欣赏异国文化,得到美的享受。
民族文物苑景色迷人、项目丰富、内容精彩,令人赏心悦目、流连忘返,山村乡寨景致和浓郁的民族情调,吸引着无数中外游客。民族文物苑是宣传和介绍广西各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窗口,它为游客提供了一个了解广西民族文化的展示平台。
2、历史背景
广西壮族自治区博物馆的前身是1934年在南宁创立的广西省立博物馆。当时已初具规模,文物藏品达2万多件,还有大量的石刻拓片和各种新旧图书资料,并举办过各种展览。
2
抗日战争爆发以后,广西省立博物馆几度搬迁,处于风雨飘摇、举步维艰之中,文物损失严重,馆名也多次更改,直到新中国成立,广西的文博事业才得到复苏。经过多年筹备,1956年5月1日,广西省博物馆大楼竣工,宣告重建工作完成。1958年3月,随着广西壮族自治区成立,广西博物馆遂改为现名。1978年建成目前的陈列大楼。
民族文物苑作为民族民俗展览向室外的延伸和扩展,始建于1988年,是一座地方性的独具特色的民族文物陈列馆。文物苑的大门迎面是一个巨大的铜鼓励模型,鲜明地突出了广西是铜鼓之乡的特色。苑内建有独特的民居建筑,如壮族的干栏、瑶族竹楼、苗族吊楼、侗族风雨桥和鼓楼等,或坐落在山上密林中,或建在依山傍水的草坪上。每逢节日,还有丰富多彩的民族文体节目。
3、特色景点
铜鼓雕塑群
古代铜鼓是中国南方少数民族最典型、最具有代表性的珍贵文物,至今已有千年的历史。广西铜鼓蕴藏量为全国最多、种类最全,可称为“铜鼓之乡”。这座铜鼓雕塑群由石寨山型、冷水冲型、灵山型和麻江型铜鼓的造型组合而成。铜鼓满身奇特图案,凝聚各历史时期的文化内涵,各种神奇传说吸引我们探索、寻味。
瑶族谷仓
3
这是南丹县白裤瑶的高脚谷仓,这种谷仓极为简单,但非常实用,其一,谷仓承托在四根木柱组成的井字构架上,可以防潮;其二,四根木柱顶端各倒置一个大肚小口的陶罐,可以防鼠;其三,远离住宅,既可以增加居住面积,又可以避免不幸火灾之损失。瑶族民风淳朴,谷仓虽远离宅屋,稻谷却无人偷窃。
壮族干栏
这是桂西北地区较典型的壮族干栏,全木构架穿斗式结构。壮族村寨多依山傍水,近耕地而不占农田,靠山而不受水淹。干栏式住宅多为二层三开间,设阁楼。底层用来圈养牲畜或存放大件农具,二层为居住,阁楼作储藏五谷粮之用。偏舍部分向后伸出一间为家庭小作坊。居住层平面布置很讲究,区域布局严格。从前厅进入堂屋,面对祖宗牌位,神位后面安排居室,长辈住正中居室,灶塘在中堂右侧,火塘边伸出晒排,充分合理运用空间。
壮族干栏造形古朴,掩映在绿树翠竹丛中,别有情趣。
文莱苏丹龙辇陈列馆
文莱苏丹龙辇于1968年8月1日为现任苏丹哈桑纳尔•博尔基亚登基时建造并使用,全长22米,高、宽均为3.15米,整体颜色是金黄色,代表着陛下至高无上的权利。底部为6个现代汽车大轮;龙辇整体分为4个部分:前拉杆、虎头凤身、车身、后拉杆;前后需要48人拉(推)动。龙辇共有镶金雕刻268块,精致非凡,尽显尊贵与雍华。龙辇只用于苏丹陛下的加冕礼。
2005年,文莱苏丹陛下应允并授权文中友好协会,将龙辇以1:1仿真复制后带到第二届中国——东盟博览会上展示,并作为一份珍贵的礼物赠与中国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体现苏丹陛下对博览会的尊重与支持。博览会结束后,自治区人民*决定在文物苑内建立主题陈列馆——《文莱苏丹龙辇陈列馆》保存、展示此龙辇,从此传承两国人民的深情厚谊。
苗族吊楼
4
苗族民居以适应地形为主,依山势而筑,逐级上升,呈盘环之势。这座苗族吊楼,取材于融水苗族自治县安泰乡的苗族民居进行设计建造,分三层,为穿斗式木构架,底层面阔三间,进深三间,二层变为面阔五间,进深四间,居住层的平面布置这传统的中堂后房两侧室,整个建筑平面呈曲尺形,外形朴实通透,轻巧美观。
苗族吊楼的制作风俗奇特有趣,建房用的大梁由娘家大舅送,小梁由娘家小舅或女婿送,立排架时,先立中间两排,然后立左排架和右排架,安放大梁和小梁,秩序不能颠倒。时全体亲戚或朋友不请自来帮忙,大小梁安放完毕,即宴请宾客,隆重庆贺。
侗族鼓楼
鼓楼是侗族村寨中最具有独特风格的公共建筑。一般一寨一鼓楼,大的寨子有三、四个,按姓氏而设。鼓楼是侗寨中议事、典礼、聚会、娱乐、休息、聊天的场所。看到鼓楼,就意味著进入了侗乡。
这里所看到的鼓楼,取材于三江县的马胖鼓楼。为穿斗式木构架,平面呈方形,高九层,中层的四根金柱组成井字形构架,是鼓楼的主体。所有的木构件都是用榫铆互相衔接,联成坚固的整体。鼓楼内部最上层悬有一个长筒形牛皮鼓,系用整段大树干挖空中心,两头蒙上牛皮制成。每逢寨内有事,看守鼓楼的“传事”即登楼击鼓,各家代表闻声而至,由寨老主持议事,作出处理。整座建筑造形纯朴、敦实,显示侗族人民高超的建筑技巧和独特的建筑风格。
侗族风雨桥
风雨桥,又称廊桥、花桥,是侗族地区最有特征的建筑之一。在桥上加盖廊亭后,既可保护木桥不受日晒雨淋,又可使人们在廊亭上歇脚、躲雨、下棋、聊天、乘凉、交易。廊亭同时还起到组景和观景的作用。风雨桥本身自成一景,又与田园风光、自然山水互为衬托,使美丽的侗寨倍添姿色。
这里展示的是侗族地区最常见的风雨桥是根据侗族众多风雨桥进行优化设计的。
壮族戏台
戏台是壮族的公共建筑,是表演民间歌舞和戏剧的场所。每逢喜庆节日,各村寨自己组织的剧团便走串寨,表演人们所喜闻乐见的土戏,师公戏和木偶戏等剧目,给节日增辉添色。
在壮族戏台,游人可欣赏到原汁原味的民族风情歌舞表演――板鞋舞、多耶舞、竹杆舞、芦笙舞等等。
4、民族技艺
壮族酿酒
5
广西壮族先民很早就开始了与酒为伴的历史。壮族生活中酒是随处可见的,农事节庆、婚丧嫁娶、建造新房、迎宾送客等,酒都是其中很重要的物质媒介。
广西壮族酿酒流程:
选取优质大米→煮熟成米饭→加拌酒曲→放入水缸内发酵→蒸馏→酒(米单)
如果酒(米单)二次蒸馏便是酒(米双)。
壮族人民爱酒也善于酿酒,由此产生了独具特色的酒文化和酒习俗,在少数民族酒文化中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
打油茶
《本草纲目拾遗》里说,油茶可以润肠,清胃和解毒杀菌,另油茶还有祛寒湿,提神、饱腹之功效。侗乡人独创的油茶,具有浓香、甘甜的美味。有句顺口溜:“一杯苦,二杯夹(意为涩),三杯四杯好油茶”。更有“早茶一盅,一天威风;午茶一盅,劳动轻松;晚茶一盅,全身疏通;一天三翌,雷打不动”之说。
油茶待客更是侗族的重要礼俗。用来制作油茶的原料,主要有茶叶、大米花、酥黄豆、炒花生、猪下水、葱花、糯米饭等。具*作方法是:先将煮好的糯米饭晒干,用油爆成米花,再将一把米放进锅里干炒,然后放人茶叶再炒一下,并加入适量的水,开锅后将茶叶滤出放好。待喝油茶时,将事先准备好的米花、炒花生、猪肝、粉肠等放人碗中,将滤好的茶斟人,就是色香味美的油茶了。侗家人喝油茶的规矩是:在侗族地区无论到哪家,请你喝油茶,你不必讲客气,太客气了,是对主人的不尊敬。喝茶时,主人只给你一根筷子,如果你不想再喝时,就将这根筷子架到碗上,主人一看就明白,不会再斟下一碗。如果不是这样,主人就会陪你一直喝下去。
6
蜡染
蜡染是苗族古老民间艺术,许多地方苗族多用蜡染成品作衣饰、床单、帐沿、枕巾等,并流传至今。蜡染制作一般不打样,只凭构思绘画,也不用直尺和圆规,所画的平行线、直线和方圆图形,折叠起来能吻合不差。所绘花鸟,亦是惟妙惟肖,栩栩如生。
蜡染实际叫“蜡防染色”,它是用蜡把花纹点绘在麻、丝、棉、毛等天然纤维织物上,然后放入适宜在低温条件下染色的靛蓝染料缸中浸染,有蜡的地方染不上颜色,除去蜡即现出因蜡保护而产生的美丽的白花。蜡染的灵魂是“冰纹”,这是一种因蜡块折叠迸裂而导致染料不均匀渗透所造成的染纹,是一种带有抽象色彩的图案纹理。采用靛蓝染色的蜡染花布,青底白花,具有浓郁的民族风情和乡土气息,是我国独具一格的民族艺术之花。
绣球
绣球系广西壮家人定情和吉祥之物。绣球多以红、黄、绿三色做底及面料,且多为12瓣,每瓣代表一个月,皆绣上各式吉祥图案,如梅、兰、菊、竹等花卉图案或春燕、龙、凤等,意寓瓣瓣相连,团团圆圆。广西绣球又称为“堆绣绣球”,全部以手工制作,其结构独特,选料考究,做工精细,色彩鲜艳,是世界上最精美的绣球。
5、民族歌舞
敬酒歌
7
《敬酒歌》如酒一般香醇:“诸位贵客临家门,屋前家门万事顺,喜鹊叫声声。我以真心敬贵客,敬你一杯赛天神。”游客在这热情的酒歌中,进一步领略到壮家人的盛情。
敬茶舞
敬茶舞节奏舒缓,气氛诚挚。苗族姑娘手拿两只细瓷杯,边舞蹈边相碰瓷杯不时发出清脆的“叮当”声,使人不禁联想起风和日丽的茶乡丰收的生动情景。
抛秧舞
抛秧舞是苗族人民喜闻乐见的一种表现劳动生活的“生产舞”。整个舞蹈动作诙谐,富有情趣,反映出苗族先民对农业生产生活的美好愿望,寄托着他们对现实农耕活动的祝愿与祈求。
6、交通介绍
乘6、8、12、23路公交车可到达。
上一篇:中国佛教图书文物馆
下一篇:凉山彝族奴隶社会博物馆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