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科普小知识本站旨在为大家提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科普小知识,以及科普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科普文章

三叠纪

科普小知识2021-09-10 15:56:21
...

三叠纪(Triassic)是2.5亿至2.08亿年前的一个地质时代,它位于二叠纪(Permian)和侏罗纪(Jurassic)之间,是中生代的第一个纪。

名称:三叠纪(Triassicperiod)

时期:中生代的最早时期,距今约2.5~2.08亿年前

宙:显生宙(PhanerozoicEon)

代:中生代(Mesozoic)

1、基本简介

三叠纪是中生代的第一个纪。三叠纪一词来自德文“Trias”的日文意译,我国沿用。由于在德国,这一时期的地层,研究最早,一系三分的性质非常明显,故此命名(VonAlberti1834)。

三叠纪开始于距今约2.51亿年,延续了约5100万年。三叠纪又分为早、中、晚三个世。

生物界与二叠纪相比有了显著的变化。繁盛于晚古生代的鳞木、封印木、科达树都绝灭了,而裸子植物中的苏铁占重要地位。真蕨类和木贼类也逐渐繁荣。脊椎动物方面,鱼类以亚全骨类的繁盛为其特点、爬行动物迅速发展,恐龙类开始出现,而两栖类则趋向衰退。海生无脊椎动物中,繁盛于晚古生代的四射珊瑚已完全绝灭。

腕足类明显衰退,所存无几软体动物中菊石类等及腹足类中的神螺超科却进一步发展,成为重要的标准化石。从菊石类等属种来看,中国三叠纪动物群与古地中海动物群关系密切。实际上三叠纪海生动物分区现象已不明显,各个海区的动物群面貌已基本一致。

2、大地结构格局

从早石炭世开始聚合的劳伦大陆,在三叠纪由北区的劳亚大陆和南边冈瓦纳大陆整体拼合成规模巨大的泛大陆。


盘古大陆

陆地半圈起一个广大的“特提斯洋”,其北侧的陆地部分称为“劳亚大陆”,大致是由现今北美、欧洲及亚洲的大部分地区组成;南侧的部分称为“冈瓦纳古陆”,主要是由现今的非洲、阿拉伯、印度、澳洲及东南极组成。

地球上其余的地方则是浩瀚的“泛大洋”,其面积广达现今太平洋的两倍。海西运动以后,阿尔卑斯以北的欧洲地区、乌拉尔山区、北美东部及喜马拉雅山以北的亚洲地区,许多晚古生代的地槽转变为稳定区。

在三叠纪中期之后,北美洲东部、欧洲中、西部及非洲西北部,发育了中大西洋裂谷系。另外在中亚、西伯利亚、黑海和南非等地区也发育的一些小型裂谷系。随后,冈瓦纳大陆内部开始裂解(印度与非洲裂谷),此时长久聚集的陆地终于开始迈向分裂。

由于华北、扬子以及基默里陆块群不断向北漂移,在三叠纪中—晚期华北和扬子陆块发生碰撞。晚三叠世中期古特提斯洋的关闭,基默里陆块群与欧亚大陆碰撞导致在欧亚大陆南缘发生造山作用。

3、气候特征

从晚二叠世开始冰川消失,海平面上升(比现今海平面高约70m),全球变暖,泛大陆大部分地区(45°S~50°N)处于干旱带和热带,而其余地区处于温带。

三叠纪全球范围温度较高,冰川消融,气候以干旱带为主。三叠纪发育的大岩浆岩省、多个热点、大量的火山活动导致在三叠纪早期全球变暖、缺氧、使得有机质沉积保存极少。

4、物种变革

古生物变革

生物界三叠纪的古生物群(特别是古动物群)演化进入一个新阶段,海生无脊椎动物大量更替,陆生脊椎动物有新的发展,植物不论类别还是组成分子都有显著变革。海生无脊椎动物是由菊石、双壳类、腕足类等门类组成的新集群。菊石演化迅速,是划分地层的重要类群。三叠纪初期仅有一支二叠纪后裔耳菊石(Otoceras)和外盘菊石(Xenodiscus)幸存,随后迅速繁衍,早三叠世发展成100多个属,整个三叠纪近460个属。


三叠纪生物

菊石壳的结构和饰纹,也由简单的菊石式、光壳进化到复杂的菊面石式、具粗脊和结节。其重要的菊石化石属于齿菊石科(Ceratitidae)、转菊石科(Tpopitidae)、皱菊石科(Ptychitidae)、克拉第菊石科(Cladiscitidae)和鳍菊石科(Pinnacoceratidae)。

双壳类类别多、分布广泛,在古特提斯与古太平洋区地层对比中有重要价值,如克氏蛤(Claraia)、正海扇(Eumorphotis)、鱼鳞蛤(Daonella)、海燕蛤(Halobia)、髻蛤(Monotis)、缅甸蛤(Burmesia)是地层分带和生物地理区的重要代表。

腕足类在三叠纪初期已相当衰落,但自中三叠世开始重新激增。如在中国,早三叠世仅有无铰纲舌形贝(Lingula)、髑髅贝(Crania)等10多个属,中三叠世以后有具铰纲的小嘴贝目、石燕目、穿孔贝目等14个超科、33个科、120个属、200多个种出现。此外,六射珊瑚,特别是石珊瑚目(Seleractina),也是中、晚三叠世繁盛的一类。它们曾在北纬30°至南纬30°间形成礁体。有孔目、棘皮动物门(海百合纲、蛇尾纲、海星纲)、海绵动物门等,也在暖海浅水区内或礁体附近集结成群落,它们的分异度相对较小。脊椎动物在二叠纪末无明显的绝灭现象。二叠纪的四足动物,包括两栖类和爬行类的残余成分滑体迷齿类(Lissamphibians)、虾蟆螈(Mastodonsaurus)、坚椎鱼(Stereospondylus),派克鳄(Euparkeria)等,是三叠纪初期的主要成分。

中、晚三叠世时,大量的新类群,包括两栖类(如原舌尾目Proanura)、龟鳖类(如海龟目Chelonia)、喙头类(如Phynchocephalus)、原始的恐龙(腔骨龙Coelophysis)、古脚类(Paleopoda)、鸟臀目(Ornithoschia)等迅速发展起来了。最原始的哺乳类,如摩根尖齿兽(Morganucodon)、三尖齿兽类(Triconodonts)、柱齿兽类(Dacodonts)、对齿兽类(Symmetrodonts),也在此时出现。

因适应湖海生活还形成了一支水生爬行类,如鱼龙(Ichthyosaurus)、幻龙(Nothosaurus)、枒齿类(Placodus)等。水体中还有鱼类的几个支系,鲨、空棘类、肺鱼类和软骨硬鳞类等。

古植物变革

古植物群其变革发生于二叠纪末,苛达类、树形石松、瓢叶以及古生代的种子蕨植物绝灭了,楔叶和真蕨纲减退下来,而松柏、银杏和中生代类型的种子蕨植物兴起并进入三叠纪,裸子植物成为优势群落。

在早三叠世仅有少量蕨类如翅羊齿(Neuropteridium)、石松纲如肋木(Pleuromeia)等;而中、晚三叠世大量的苏铁类、银杏类兴盛起来并发展成为局部的森林,包括篦羽叶(Ctenis)、侧羽叶(Pterophyllum)、大网羽叶(Anthraphyopsis)、耳羽叶(Otozamites)、拟丹尼蕨(Danaeopsis)、网叶蕨(Dictyephyllum)、鳞羊齿(Lepidopteris)等。

5、大灭绝事件

三叠纪以一次灭绝事件结束,尤其对海洋生物来说它的摧毁惨重:牙形石灭绝,除鱼龙外所有的海生三叠纪植物爬行动物消失。腕足动物、腹足动物和贝壳等无脊椎动物受到巨大冲击。

在海洋中,22%的属,大约一半的种消失。这次灭绝事件并非在所有地方的摧残程度都一样。在有些地方几乎它没有任何影响。在其它一些地方实际上所有的迷龙和大多数合弓类动物都消失了。

许多早的恐龙也均灭绝,而那些发达一些的恐龙却幸存了。许多槽齿目动物也都灭绝了。幸存的植物包括针叶类和苏铁。这次灭绝事件的原因还不清楚。可能的原因有全球性的气候冷却或陨星。

上一篇:更新世

下一篇:锡瓦奥谷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