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开却胡
战国七雄之一的燕国,曾有一次大规模的成功扩张行动,为中华民族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这便是秦开却东胡取辽东的战功。
中文名:秦开却胡
时期:战国
历史资料:《史记.匈奴列传》、《三国志.东夷传》注引《魏略》
1、概述
战国七雄之一的燕国,曾有一次大规模的成功扩张行动,为中华民族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这便是秦开却东胡取辽东的战功。
2、历史事件
秦开:战国时燕国名将。是后来随荆轲一起刺秦王的秦舞阳的爷爷。燕国与东胡相邻,东胡是鲜卑和乌桓的先族,《后汉书》说它因居匈奴之东而得“东胡”之名,是“与匈奴并盛”的强大游牧部族。东胡经常南下骚扰燕国,抢夺财物,来去无踪。就像大街上抢包的,防不胜防,很让燕国头疼。为了边境安宁,秦开不得不给东胡当人质而“为质于胡”。这也为他日后的胜利奠定了基础,相当于公开“潜伏”于敌人内部,因此对东胡的风俗,特别是战术情况,摸得一清二楚,掌握了第一手材料。秦开逃回燕国后,率大军与东胡作战,退敌千余里,“归而袭破走东胡,东胡却千余里。”解除了燕国的北境边边患。
3、参考文献
“燕有贤将秦开,为质于胡,胡甚信之。归而袭破走东胡,东胡却千余里,与荆轲刺秦王秦,开之孙也”《史记.匈奴列传》。
“后子孙稍骄虐,国人离志,燕乃遣将秦开攻其西方,取地二千余里,至满番汗为界,朝鲜遂弱”《三国志.东夷传》注引《魏略》。
4、后人评价
“秦开却胡”是固土而非拓疆
文化认同是政治一统的重要基础。随着考古学研究的不断深入,人们逐渐清晰地认识到,中华文明起源呈现出“多元一体”格局,在文化融合过程中,中原文化有一种“向心”凝聚力。
在东北地区战国时期诸文化谱系和源流这一问题上,学术界并未取得完全一致的认识,但随着考古发现的增多,东北地区土著文化与中原文化融合的更多细节正逐渐显现出来。
秦开
“秦开却胡”终止土著文化继续演进
《史记·匈奴列传》记载,“燕有贤将秦开,为质于胡,胡甚信之,归而袭破走东胡,东胡却千余里……燕亦筑长城,自造阳至襄平,置上谷、渔阳、右北平、辽西、辽东郡以拒胡”。此后燕国*东扩,设郡县,筑长城。
多类型的东北文化是讨论多元文化融合的重要样本。辽宁省文物保护中心主任田立坤认为,最晚自新石器时代开始到战国时代燕国在今辽宁地区置郡时,辽西、辽东、辽北等地区都有各自的文化发展序列。
辽宁大学考古系教授华玉冰认为,从目前的考古发现看,青铜时代的东北南部地区土著考古学文化中一直有中原文化尤其是燕文化因素存在,年代愈晚、愈邻近的地区表现愈明显,“秦开却胡”促使其文化面貌发生了质变。吉林大学文学院副院长赵宾福认为,战国晚期,燕将秦开北却东胡之后,燕文化的北进给东北地区考古学文化的发展带来巨大冲击,产生了强烈影响,改变了东北大部分地区考古学文化的发展走向和演进格局。
然而,以辽河流域为中心的东北地区的东周燕文化,与性质不同、族属迥异的地方土著文化之间如何传播、交流、影响、融合等细节问题,仍有待更多发现与深入研究。
战国中晚期辽西土著文化开始燕化
2011年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之一的辽宁建昌东大杖子墓地,截至目前已发掘47座墓葬,出土有成套属于东周燕文化的大型铜礼器、仿铜陶礼器、青铜车马器、各种青铜兵器等。此外还有具有土著文化特点的矮领垂腹陶罐、仿红山文化玉器,以及极为珍贵的嵌金柄曲刃青铜短剑和作为朝鲜半岛、日本列岛古代青铜戈祖型的短内式铜戈等珍贵文物。
由于历史文献记载较少,边疆地区的历史很大程度上依靠考古学材料来不断丰富和完善。吉林大学边疆考古研究中心副教授成璟瑭认为,这些重要发现为学术界深入探究公元前5—前3世纪前后,中国东北以至北方地区有关民族的活动、燕文化与东北及东北亚古代民族的融合过程、燕秦汉统辖东北地区的历史背景提供了极为珍贵的物质材料。华玉冰、成璟瑭等人承担的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东大杖子墓地及相关遗址的勘探、资料的整理与研究”目前已取得重要阶段性成果。
一是至少在战国中期,秦开却胡之前,与燕文化非常密切的土著文化已经存在于辽西地区。东大杖子墓地出土的遗物很多带有中原特征,尤其是青铜器,其中相当一部分就是中原式青铜器。而以往出土与东大杖子类似的陶器地点很多,但从没有伴生这么多中原式(燕式)的青铜器。通过对具有中原特色的青铜器器型和科技检测分析,华玉冰认为,东大杖子墓地可以纳入燕文化范畴中,秦开却胡是固土行为,而非拓疆过程。
二是辽西在秦开却胡之前,还有一次“却胡”经历,即这一地区以东大杖子类型为代表的文化占据这一地区之前文化的过程。有关这一点,文献是没有记载的。华玉冰表示,有学者提出东大杖子墓地可能是和燕关系极为密切的貊族遗存,但尚待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