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魏
北魏(公元386~534年),鲜卑族拓跋珪建立的封建王朝,是南北朝时期北朝的第一个朝代,又称拓跋魏或元魏。公元385年拓跋珪趁前秦四分五裂之际在牛川自称代王,重建代国,定都盛乐。386年改国号“魏”,史称“北魏”。398年,道武帝拓跋珪迁都平城。439年,太武帝拓跋焘统一北方。493年孝文帝拓跋宏迁都洛阳,大举改革。534年,分裂为东魏与西魏,北魏历史宣告结束。从386年道武帝拓跋珪重建代国至534年分裂为止,北魏历20帝,共148年。
中文名称:北魏
首都:平城、洛阳
英文名称:TheNorthernWeiDynasty
主要城市:洛阳、邺城、平城、蓟县、天水
简称:魏
主要建筑:云冈石窟、龙门石窟
所属洲:亚洲
货币:太和五铢、永安五铢
主要民族:汉族、鲜卑族、羌族、羯族、匈奴
政治*:君主制
主要宗教:佛教
国家领袖:拓跋珪、拓跋焘、拓跋宏
基本制度:均田制、三长制、九品中正制
开国君主:拓跋珪
国君姓氏:拓跋(元)
末代君主:元廓(拓跋廓)
官方语言:汉语、鲜卑语
起讫时间:386~534年
1、简述
北魏是由鲜卑族拓跋珪建立的南北朝时期北朝得第一个封建王朝,又称拓跋魏或元魏。公元385年拓跋珪趁前秦四分五裂之际在牛川自称代王,重建代国,定都盛乐(今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和林格尔县),次年改国号“魏”,史称“北魏”。398年,道武帝拓跋珪迁都平城(今山西大同市)。439年,太武帝拓跋焘统一北方。493年孝文帝拓跋宏迁都洛阳,大举改革。534年,分裂为东魏与西魏,北魏历史宣告结束。从386年道武帝拓跋珪重建代国至534年分裂为止,北魏历经20帝,共148年。北魏时期,佛教兴起并得到空前发展,迁都洛阳和移风易俗促进了北魏的封建化和民族融合。
2、历代君王
拓跋珪、拓跋嗣、拓跋焘、拓跋余、拓跋濬、拓跋弘、元宏(拓跋宏)、元恪、元诩、元子攸、元晔、元恭、元朗、元修
3、朝代名人
卫操、莫含、刘库仁、燕凤、许谦、张衮、崔玄伯、邓渊、长孙嵩、长孙道生、长孙肥、尉古真、穆崇、和跋、奚牧、莫题、庾业延、贺狄干、李栗、刘洁、古弼、张黎、王建、安同、楼伏连、娥清、刘尼、奚眷、车伊洛、宿石、来大千、周几、豆代田、周观、闾大肥、尉拨、陆真、吕洛拔、高湖、崔逞、封懿
4、历史
拓跋部起源
拓跋部起源地—嘎仙洞
李陵投降匈奴后,娶了匈奴单于的女儿拓跋氏,按照胡人的习惯,往往要跟随母姓,所以李陵的后裔就姓了拓跋。李陵死后不久,匈奴内部发生了内乱,李陵儿子迁大泽之东。大约在汉宣帝末年,李陵后裔的拓跋部落通过联姻等方式,形成了一个鲜卑拓跋部。几百年后,这支部落建立了北魏。
鲜卑族拓跋部,原来居住于今黑龙江、嫩江流域大兴安岭附近,过着游牧生活。东汉以前,北匈奴被打败西迁后,拓跋部在部落首领拓跋诘汾的率领下,也逐步向西迁移,进入原来北匈奴驻地,即漠北地区。到拓跋力微时期,拓跋部又南下游牧于云中(今内蒙古托克托)一带,后又迁居到盛乐(今内蒙古和林格尔),与曹魏、西晋发生往来,但这时,拓跋部仍处于氏族部落联盟阶段。
代王时期
公元315年,拓跋力微之孙拓跋犄卢,曾因帮助西晋并州刺史刘琨与匈奴族刘聪、羯族石勒相对抗有功,被西晋封为代公,进而封为代王。338年,拓跋什翼犍建立代国,都于盛乐,迈入奴隶主占有制的阶级社会,逐渐强大起来。376年,前秦昭宣帝苻坚攻代,拓跋什翼犍战死,代灭亡。
北魏立国
淝水之战后,前秦瓦解,苻坚所征服的各族纷纷独立,建立自己的王国。公元386年,刘显派兵护送什翼犍的少子窟咄和拓跋珪争国。拓跋氏原有立少子的习俗,窟咄之来,对拓跋珪构成很大威胁。诸部落都有动摇,引起骚动。拓跋珪的左右也阴谋执珪以应窟咄。拓跋珪惧,北逾阴山,依于贺兰部,派人向慕容垂求救。慕容垂派慕容麟领兵救珪,大败窟咄。什翼犍的孙子拓跋珪也乘机恢复了拓跋族的独立。
386年,拓跋珪纠合旧部,在牛川(今内蒙锡拉木林河)召开部落大会,即代王位。即位不久,因牛川偏远,便迁都盛乐。同年四月,改国号为魏,自称魏王,史称“北魏”、“拓跋魏”或“后魏”,孝文帝改汉姓后也称“元魏”。
拓跋珪平定匈奴族的刘库仁、刘卫辰两个部落后,恢复了鲜卑拓跋氏的部落联盟领导地位,并开始向南北发展。在拓跋氏北面的是文化上更为落后的高车族和柔然族,在南面的是鲜卑慕容垂所建立的后燕。拓跋珪击败了高车族,增强了拓跋氏的战斗能力。
对外征服
统一北方
北魏在对外征服的进程中,虽然面临诸多对手,但能审势度势,各个击破,先后征服后燕、胡夏、柔然、北燕、北凉。
北魏登国十年(后燕建兴十年,395),后燕攻北魏,拓跋珪面对后燕军的进攻,针对其恃强轻敌,采取示弱远避、待疲而击的方针,同时注重瓦解对方军心,奋勇追击,在参合陂决战中歼灭四五万燕军。从此改变了两国力量对比,北魏*进入中原。396年,拓跋珪乘胜进击,亲率40余万大军南下进攻后燕,拓跋珪率大军出马邑,克晋阳,取并州,东下井陉关,继而长驱直入,直抵滹沱,魏军连占数十县。此时,魏国并州监军丑提,闻其叔父没根降燕,便督率所部人马作乱。拓跋珪闻知,准备撤兵北还,平息内乱。但又恐燕军穷追,腹背受敌。于是,派国相涉延与后燕议和,并愿以其弟为人质留于燕,而燕主慕容宝闻魏国内部有难,邀拓跋珪决战。后燕战败,慕容宝逃奔龙城,397年十月魏军占领中山,宣告了后燕的灭亡。
拓跋珪击败后燕后,于次年迁都平城称帝,称道武帝。开始鼓励农业生产,招纳汉族大地主参加统治集团,加快了鲜卑拓跋部的汉化进程。此后数年,北魏注重于巩固内部及既得地域,也时而与北部的柔然和关中的后秦交战。永兴元年(409),拓跋珪被杀,其子拓跋嗣继位称帝,史称明元帝。泰常七年(422),魏明元帝乘宋武帝刘裕病卒之机,凭借强大军力,沿黄河流域进攻,夺取黄河以南虎牢、洛阳、滑台等军事重镇。泰常八年(423),拓跋嗣卒,太子拓跋焘继位,史称魏太武帝。此时,北方除大夏、北凉、西秦、北燕和柔然外,皆为北魏所占。
魏始光三年(426)至四年,拓跋焘趁胡夏皇帝赫连勃勃卒,诸子相残杀之机,二次率军进攻夏都统万城,大败夏军,克统万城,俘夏王、公、卿、将等以万数,获马30余万匹、牛羊数千万头。胡夏被北魏攻陷,皇帝赫连昌被俘,其弟赫连定逃往平凉继位。在431年趁北魏兵团回撤之机攻下西秦继续西扩,在青海湖被鲜卑吐谷浑汗截击,赫连定被鲜卑生擒献于北魏。
北魏始光元年(424),柔然可汗大檀闻北魏明元帝去世,率6万骑攻入北魏云中,杀掠吏民,攻陷北魏故都盛乐。拓跋焘力排众议,亲率两万骑兵救援,被柔然围困,然拓跋焘却“临敌常与士卒同在矢石之间”。柔然的大将大那、社仑所发动的进攻被北魏军击退,于陟斤被北魏军射杀,柔然军大败而逃。次年十月,北魏大举征讨柔然,分兵五道并进,越大漠击之,柔然惊骇北逃。拓跋焘留太尉长孙嵩、卫尉楼伏连镇守京都,命司徒长孙翰领兵由西道向大娥山,亲率军由东道向黑山,越过大漠,合击柔然可汗庭。429年五月,拓跋焘乘柔然散众放牧之机,领军至漠南,率轻骑奔袭,直逼栗水。柔然无备,临战震怖,民畜惊骇奔散;大檀忙焚穹庐,绝迹西遁。大檀弟匹黎先在东部闻魏军至,率兵欲救其兄,途中遭长孙翰骑兵截击而败,其渠帅数百人被杀。
432年五月,拓跋焘在平城调集兵马,屯积粮草准备进攻北燕。同年六月,拓跋焘率军亲征讨伐北燕。七月,拓跋焘和奚斤在北燕都城和龙外会师。两路魏军在途中基本没有受到什么抵抗,沿途的北燕守军和官员接连向北魏投降,魏军合围了和龙。八月,北燕皇帝冯弘派人出城挑战魏军,死伤近万人,遭此一败,北燕的官员和将领们只有尚书高绍仍然率部抵抗,不久后也被杀。冯弘见形势不对,便率龙城百姓东渡辽水,投奔高句丽。不久,冯弘因自大被高句丽王杀死,北燕灭亡。
太延五年(439),北魏帝遣使至北凉,得悉北凉主沮渠牧犍喜于传播柔然可汗妄言。经朝议,决定依从谋主崔浩之言,出其不意,乘虚攻凉。六月,魏帝率兵从平城出发,自云中渡过黄河,于七月至上郡属国城。北凉主未肯出迎,一面遣使求救于柔然,一面派其弟征南大将军董来领兵万余出战于姑臧城南。九月,北凉主沮渠牧犍之侄沮渠万年率部降于魏。不久后,姑臧城溃,北凉主率文武五千人出降,北凉历39年而亡。继之,魏军又攻克张掖、乐都、酒泉等地,皆留将镇守。
南北对峙
南北朝对立
年少的拓跋焘即位后,以少胜多顶住北方柔然的入侵。渐而转为主动反击柔然,先后13次出兵柔然,征服了漠北一带,使柔然臣服。拓跋焘于公元427年,用3万骑兵攻破了坚不可摧的胡夏统万城。公元431年灭胡夏,平山胡,西逐吐谷浑,又于436年灭北燕,439年灭北凉,使北方的分裂割据局面复归统一。至此,北魏统一了北方,继前秦苻坚后再度使北方归为一统。拓跋焘凭借祖父和父亲留下的基业,加之自己的雄才大略、军事才干,经过近20年的统一战争,最终统一了北方,加强北魏的封建化进程,使北魏政权更为巩固。但在伐宋之时,刘宋的南兖、徐、兖、豫,青、冀六州遭到极大的破坏,“自是道里萧条,元嘉之政衰矣”,加重了人民的苦难。此外,北魏大臣、军事谋略家崔浩,深为道武帝、明元帝和太武帝所器重。作为谋主,他参与北魏王朝三代帝王重大军事决策,多谋善断,屡建功勋,在北魏统一中国北方的一系列战争中起了重要作用。从而使得北魏与南方的刘宋政权并立,形成南北朝对峙的格局。
改革和汉化
孝文帝拓跋宏
拓跋焘死后,文成帝拓跋濬、献文帝拓跋弘、孝文帝拓跋宏相继登基,逐步实施了改革,使社会经济由游牧经济转变为农业经济。尤其是孝文帝即位后,为了缓和阶级矛盾,限制地方豪强*,在冯太后的辅佐下进行了大范围的改革。诸如实行俸禄制、均田制、三长制、迁都、汉化政策等,极大地促进了北魏经济社会的发展,促进了民族大融合。
太和十四年(490),冯太后死,魏孝文帝开始亲政,第一件大事,便是把都城从平城迁到洛阳。魏初,鲜、汉官号杂用。迁都后,改定官制,依南朝制度。北魏统治者迫切要求同汉族地主进一步合作,为此,他们需要进一步消除民族界限,实行汉化政策。但在鲜卑贵族集中的旧都平城,推行汉化政策阻力很大。太和十七年(493年),孝文帝以南伐名义,率二十万大军南下。到洛阳后,他声言继续南下,群臣跪在马前劝阻。他利用群臣不愿南伐的心理,宣布定都洛阳。
孝文帝改制遭到了一部分保守的拓跋贵族的反对。他们不仅在改制前进行抵制,在改制中和改制后也不断反抗。496年,太子拓跋恂企图逃回平城发动*,被孝文帝处死。同年冬,旧贵族在平城发动兵变。孝文帝派军平服了*,保证了改制的顺利进行。
走向衰落
孝文帝变法后,北方的民族矛盾有所缓和。但是,在鲜卑贵族和汉族地主的联合压榨下,阶级矛盾仍然十分突出,统治者日趋腐化,吏治败坏。在*,卖官鬻职均有定价;在地方,州郡的刺史、太守也聚敛无已。繁重的兵役和徭役使大批农民家破人亡,破产农民纷纷投靠豪强,重新沦为依附农民,或逃避赋役,入寺为僧尼。北魏控制的编户日益减少,影响了*的收入。北魏统治者除加重剥削未逃亡的农民外,多次检括逃户,搜捕逃亡的农民,因而引起农民的反抗,农民起义不断。北魏末年,各族人民的大起义遍布北方各地,名号繁多,但主要有四支:北方边镇起义、河北起义、山东起义和关陇起义,前后延续了八年之久,席卷了今河北、山东、内蒙古、宁夏和甘肃的广大地区。起义军在战斗中杀死了北魏许多王公贵族和州郡牧守,诛戮地主,摧毁坞堡,有力地打击了北魏的统治。起义军包括了汉、鲜卑、匈奴、氐、羌、敕勒等各族人民,各族人民在共同战斗中增进了彼此的联系和了解,对民族融合也有积极影响。
北魏前期为了攻击和防御柔然政权,沿平城北由西向东依次设置的六个军事据点:沃野镇、怀朔镇、武川镇、抚冥镇、玄柔镇、怀荒镇,集中了北魏的主要军事力量。孝文帝改革后,六镇的统治者总被排斥在门阀以外,不能踏入北魏*的高层政治舞台。公元523年,塞北的柔然政权出现饥荒,柔然政权大汗阿那环率兵三十万南侵,在六镇进行了一场烧杀抢掠,将六镇人的家财粮食一掠而空。孝明帝年幼,年轻的胡太后听政当家,对六镇问题,只是简单地发放了一些赈恤粮款,造成怀荒镇军民强抢官府粮仓,并杀掉了镇将于景。翌年,沃野镇辖区的高阙戍兵破六韩拔陵带着手下起事,杀掉戍主,宣布起义,六镇军民纷纷起义。北魏三度易帅,分别以淮王元彧、尚书令李崇、元渊为北征大都督,率军北进,镇压起义军,却一再失利。524年八月,六镇皆归附于义军。北魏请柔然人,镇压六镇人民起义。公元525年四月,柔然大汗率军十万,入六镇,从武川西向沃野,配合元渊的魏军向六镇义军攻击。在两面夹击下,义军很快投降。后被安置在河北,因无处就食,再度起义,关陇、河北等地各族人民也陆续起义,但最终起义失败。激烈的阶级斗争使北魏政权摇摇欲坠,边镇豪强集团利用当时的混乱局面,各自发展*。肆州秀容的尔朱荣,聚集了北镇豪强和流民,*发展最快。
北魏洛阳平面图
528年,北魏发生了灵太后为长期控制政局毒死孝明帝元诩,另立元钊为皇帝。驻扎在晋阳的柱国大将军尔朱荣以此为借口,率军南下,进攻洛阳。尔朱荣秘密派遣儿子尔朱天光等人悄悄进入洛阳城,与彭城王元勰之子、当时声望很高的长乐王元子攸商议里应外合攻打洛阳,并许诺事成后立元子攸为帝。之后,尔朱荣便从晋阳率大军向洛阳进发。大军行进到河阳时,尔朱荣遣亲信进洛阳,悄悄将元子攸接到河阳立为皇帝,这就是历史上的孝庄帝。随后,尔朱荣率大军从孟津渡过黄河直逼洛阳。灵太后得知消息,急忙调集大军与尔朱荣决战,最终战败。尔朱荣假装邀请元子攸带领朝中百官到河阴之陶渚祭天,下令将文武百官全部杀害,北魏诸王中的元雍、元钦、元略、元巶等人也在这次杀戮中遇害,制造了骇人听闻的河阴之变。经过这次事变,尔朱荣把迁到洛阳的汉化鲜卑贵族和出仕北魏政权的汉族大家消灭殆尽。河阴之变以后,尔朱荣意欲称帝的阴谋并没有得逞,他派人将元子攸送到了洛阳,自己却因杀人太多、民愤极大不敢留居洛阳城,一直远据晋阳,对洛阳遥控指挥。
孝庄帝不甘心做傀儡,一心要铲除尔朱荣。530年,孝庄帝下诏让尔朱荣进京,将尔朱荣手刃在明光殿。尔朱荣的堂弟尔朱世隆和侄子尔朱兆得知消息,合力调兵攻打洛阳。尔朱兆攻入城中,抓住孝庄帝,先将孝庄帝锁在北魏皇家寺院永宁寺的塔里,不久将他押到晋阳杀害,同时遭捕杀的还有临淮王元诲、城阳王元徽等残余王公。之后,尔朱兆回到了晋阳,派尔朱世隆等留守洛阳。他们在洛阳城里无恶不作,激起人们的愤恨。晋州刺史高欢于531年乘机攻占洛阳,并于533年进兵晋阳,消灭了尔朱氏的*,控制朝政。
北魏灭亡
532年,高欢立元修为帝,即孝武帝。但元修无法容忍高欢掌握实权,在534年投奔长安的宇文泰。534年,高欢立元善见做了皇帝,即孝静帝,并迁都于邺,这就是历史上的东魏政权,北魏灭亡。迁都时,高欢将洛阳城内40万户居民迁到邺城,并大拆洛阳宫殿,将所拆的建筑材料运往邺城,致使汉魏洛阳城300年锦绣帝都,逐渐化作一片废墟。次年,孝武帝与宇文泰有隙,被宇文泰毒死,雍州刺史兼尚书令宇文泰立元宝炬为帝,建都长安,这就是历史上的西魏政权。东魏、西魏均没维持多久,550年,高欢的儿子高洋废掉东魏,自己做了皇帝,建立了北齐政权。557年,宇文泰的儿子宇文觉废掉西魏,建立了北周政权。
5、疆域
疆域范围
北魏疆域广阔,主要控制着中国北方地区,北至沙漠、河套,南至江淮,东至海,西至流沙。
行政区划
北魏行政区域
并州、肆州、恒州、朔州、汾州司州、豫州、荆州、洛州、东荆州、东豫州、南兖州相州、冀州、幽州、平州、瀛州、安州、定州、营州雍州、豳州、夏州、华州、泰州、东泰州、泾州、岐州兖州、青州、齐州、徐州、南青州、济州、河州、凉州、郭煌镇、武川镇、御夷镇、怀荒镇、柔玄镇、抚冥镇。
6、政治
*制度
北魏建国后,其社会进入封建制,但在统治方式上,仍然保留着浓厚的奴隶制残余。赋税方面,推行宗主督护制,任意增加临时征调。当时官吏没有正式的俸禄,贪污、贿赂、高利贷风行。北魏统治者还推行民族歧视政策,在战争中,被驱迫当兵的各族人民在前冲锋,鲜卑骑兵在后驱逼。北魏为了镇压其他民族的反抗,在氐、羌、卢水胡等族聚居的地区设置军镇,进行严厉统治。魏律规定犯谋反大逆者,亲族男女不论少长全部处死,甚至还在实行原始的车裂法。北魏前期落后的统治方式,引起各族人民连绵不断的反抗斗争。
地方管理
三长制是地方基层行政组织,它规定五家立一邻长,五邻立一里长,五里立一党长。三长的职责是检查户口,管理农民,征发租调力役。三长制建立后,代替了魏初的宗主督护制,北魏的基层统治机构更完备了。
制度改革
孝文帝为了缓和阶级矛盾,力求限制地方豪强*,加强*集权,使鲜卑贵族进一步封建化,并与汉族地主紧密结合,更有效地共同统治各族人民,在冯太后的辅佐下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延兴二年(472),政以久任,满一年升迁一级;治绩不好的即使就任不久,也要受到处罚,甚至降级。延兴五年(475)为改变过去州、郡、县争收租调的混乱局面,*确定只能由县一级征收,征收时禁止使用大斗、长尺、重秤。太和八年(484)颁布俸禄制,申明俸禄以外贪赃满一匹绢布的处死。次年颁行的均田令中,又规定地方守宰可以按官职高低给一定数量的俸田。所授公田不准买,离职时移交下任。太和九年(485)颁布了均田令,对不同性别的成年百姓和奴婢、耕牛都作了详尽的受田规定。授田有露田、桑田之别。露田种植谷物,不得买卖,七十岁时交还国家。桑田种植桑、榆、枣树,不须交还国家,可以出卖多余的部分,买进不足的部分。授土地时对还老少残疾鳏寡都给予适当的照顾。
北方广大地区由于战乱,户口流徙,田园荒芜,大量土地无人耕种。北魏政权为增加财政收入,稳定社会秩序,颁行均田制。先审定户籍,再按户口分配土地,实行新的租调制。奴婢和牛都可受田。均田制在当时地旷人稀的前提下施行,在不损害地主阶级既得利益的前提下施行,有益于生产发展和稳定的。北方大量的荒地被开垦,耕作技术也有了提高,农业的发展,使养蚕、牧畜、酿造等农村副业也发展起来,改变了北方荒凉残破的景象。
太和十年(486)以三长制取代宗主督护制,采用邻、里、党的乡官组织,抑制地方豪强荫庇大量户口。太和十年,孝文帝对租调制度也进行了相应的改革。新租调规定以一夫一妇为征收单位,每年交纳帛一匹,粟二石。十五岁以上的未婚男女,从事耕织的奴婢每八人,耕牛每二十头的租调,分别相当于一夫一妇的数量。太和十八年(493),孝文帝排除穆泰、元丕及太子恂等鲜卑旧贵族和保守*的反对,把都城从平城迁至洛阳。
迁都后,督使鲜卑族禁着胡服,改穿汉人服装;朝廷上禁鲜卑语,改说汉话;规定鲜卑贵族在洛阳死后,不得归葬平城,并改他们的籍贯为河南洛阳,改鲜卑姓为汉姓;鲜卑贵族门阀化,提倡他们与汉族高门通婚等。太和年间,议定百官秩品,分九品,每品又分正、从,从品为北魏之首创。
子贵母死
北魏的宫廷为了避免外戚干政,在道武帝拓跋珪时开始实施残酷的子贵母死制度,即后宫女性只要生下男孩并被立为太子就得被赐死,以避免母以子贵的情况发生。很多人误以为只要生下皇子就要被赐死,其实这是错误的观点。但幼子还是需要人照顾,因此就有所谓的保太后,即当保姆照顾太子新君继位后被封为太后。北魏有三种皇太后,一种是皇帝的生母,另一种是皇帝的保姆,还有一种是前任皇帝时运气好没生儿子而活下来的皇后。到了宣武帝元恪在位时,宣武帝并没有赐死太子元诩的母亲胡太后,实际上子贵母死制度已经终结。
7、军事
北魏兵民分开的,兵用于打仗,民从事耕桑。而兵主要由鲜卑及其他少数民族组成,农业主要由汉人从事。兵民之分也就是胡汉之分,也是胡汉分治的体现。而士兵里面也分两种,一种是鲜卑兵,另外一种是非鲜卑兵。鲜卑兵由代北部落的鲜卑人组成,主要担任北魏的禁旅和边防六镇的士兵。这种兵带贵族性质,地位颇高,但在魏文帝汉化之后有所改变。非鲜卑兵中,以高车兵最为重要,禁军和六镇边兵都有高车人。此外还有部分少数民族和汉人军队。
8、经济
太和五铢
338年,拓跋什翼犍即代王位,设官分职,制定刑法,国家机构逐步完备。拓跋部已经地进入奴隶主占有制的阶级社会。拓跋部建立北魏后,逐步迈入封建社会。北魏统一北方后,经过各族人民长期的辛勤劳动和共同努力,生产关系得到了调整,生产有明显的发展。特别是孝文帝改革后,自耕农民显著增加,孝明帝正光以前,全国户数已达五百余万,比西晋太康年间增加一倍多。农业、手工业都有显著的发展。随着商业的发展,太和十九年,又重新铸造“太和五铢”钱,规定此钱在京师及全国诸州镇都可通行。宣武帝时,洛阳的商业相当繁荣,成为国际性的商业大城市。520年北魏人口调查显示,北魏大约有500万户,3000万口居民。
农业和手工业
孝文帝改制后,由于立长校户,*控制的编户增加了。到孝明帝神龟年间,户口数目比西晋太康元年增加了一倍多,大约有五百多万户,三千多万口。吏治的改善,负担的调整,农民可以从事生产,农业有所恢复和发展。此后,直到神龟末年,政治虽然逐渐腐败,阶级矛盾日益尖锐,但官府的仓库还是装得相当充实的。北魏的畜牧业原本就很发达。孝文帝时期,又在河南设牧扬,养战马十万匹。如契胡尔朱荣的父亲尔朱新兴有“牛羊驼马,色别为群,谷景而已”。手工业也有所进步。绢布产量增加,绢价下降。魏初,每匹绢千钱,孝文帝以后降到二三百钱。榨油、酿酒、造纸、煮盐、冶铁等部门也有发展。
商业
北魏后期,商业也有一定的发展。大的城市有洛阳、邺和长安。洛阳既是北*治中心,又是贸易中心。洛阳西阳门外有大市,周围八里。“市东有通商、达货二里。里内之人,尽皆工巧屠贩为生,资财巨万”。当时经商的,除了列肆商贩和大商人外,许多贵族、官僚也从事经商。北方贵族多喜欢“南货”,官府于南境立互市与南朝贸易。但禁止私人交易,许多官僚、贵族因“渡淮互市”被治罪。西域、中亚、朝鲜、日本的商人也到北魏进行贸易。但总的来说,北方商业不及南朝活跃,较长时间是以绢布谷物作为交换媒介。孝文帝改制后,铸五铢钱,但不少地区仍是“钱略不入市”。
赋税制度
孝文帝改革之前,北魏的税收由部落贡纳、牧民的畜牧税为以及一般农民的租调为主,其中农民的租调为最大收入。北魏规定租调税收为“户调帛二匹、絮二斤、丝一斤、粟二十石;又入帛一匹二丈,委之州库,以供调外之费。”。*需要的时候还可以增加征收物品的种类和数量。徭役方面,兵役方面由鲜卑人担任,因而兵役较轻。力役方面,为*工作的工、杂役非常多。他们被编为隶户、军户、营户、府户、绫罗户、乐户等等。
孝文帝改革后,为了给官僚机构提供俸禄,以减少官吏欺压百姓。提高了税率,魏孝文帝定每户增调帛三匹、谷二斛九斗,充百官俸禄。又在太和九年(485年)实行均田制。*在均田制的基础上重新规定了税收制度,一夫一妻应缴纳的租调为:“其民调,一夫一妇帛一匹,粟二石。民年十五以上未娶者,四人出一夫一妇之调;奴任耕、婢任织者八口当未娶者四;耕牛二十头当奴婢八。其麻布之乡,一夫一妇布一匹,下至牛,以此为降。”
9、文化
汉化运动
孝文帝时期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进行汉化运动。禁北语。鲜卑人原使用本族语言,北魏军中也用鲜卑语。朝廷上则鲜、汉语杂用。孝文帝在迁都后的第二年六月正式下诏:“不得以北俗之语,言于朝廷,若有违者,免所居官。”在具体实行上,因为三十岁以上者不能一下改变,尚不强求;三十岁以下者,在朝廷上必须使用汉语。禁胡服。鲜卑旧俗披发左衽;妇人冠帽著夹领小袖短袄。迁都之同年,下令禁胡服,服装一依汉制。改姓氏。鲜卑人多是二、三字的复姓,如拓跋、独孤、步六孤等。姓氏与汉人不同,标志着民族的差异,影响“胡”、汉贵族合作。迁都的第三年,孝文帝下令把鲜卑族的复姓改为单音汉姓,如拓跋氏改姓元氏,独孤氏改姓刘氏,步六孤氏改姓陆氏,丘穆陵氏改姓穆氏等。
文学
文学方面,北朝民歌充分体现了北方民族大融合的特征,风格刚健,语言质朴,感情真挚。《敕勒歌》《折杨柳歌》《木兰诗》就是当时民歌的代表。杨炫之的《洛阳伽蓝记》,既是一部地理名著,又是一部文学作品,同时又是一部佛教著述,提供了北魏迁都洛阳40年间的佛教史料。《水经注》从文学角度看,也不愧为一本文字优美的游记。
雕塑
雕塑艺术,集中表现在当时的石窟寺中。它继承了秦汉以来中国的艺术传统,也受到国外,特别是古代印度艺术的影响。摩崖石窟分布很广,西起今甘肃,东至今辽宁,保存至今的著名的有大同云岗石窟,河南洛阳龙门石窟,甘肃敦煌石窟,以及甘肃天水的麦积山石窟、永靖的炳灵寺石窟,山西太原的天龙山万佛洞,河南巩县的石窟寺等(参见彩图插页第39、40页)。在这些石窟寺中有古代艺术工匠所塑造出来的数以万计的佛像,代表了当时中国雕塑艺术的最高水平,至今仍是驰名世界的艺术宝库。
宗教
云冈石窟
北魏经历了游牧部落联盟而迅速转移到国家的历史,拓跋鲜卑人有自己的语言而没有文字。北魏时期的主要宗教是佛教、道教和琐罗亚斯德教,其中最重要的是佛教,僧尼的人数曾发展到二百多万。北魏道教,主要是经过寇谦之改良的天师道。当时佛道两家的斗争十分激烈,太武帝拓跋焘曾经大举灭佛。琐罗亚斯德教教在中国称为祆教或拜火教,主神被称为“胡天”,主要在入华的粟特人当中传播。孝文帝在平城(大同)开凿了云岗石窟。北魏大部分时期,由于国家及私人赞助,佛教艺术十分兴盛。云岗佛教石窟约兴建于公元460年,由上千位工匠历时约三十五年后完工,洞窟内有雕塑及与绘画。之后,北魏孝文帝亦于龙门兴建石窟。云岗石窟的佛像属较静态的罽宾风格,龙门的造像形式则较流线飘逸,开始展现中国风格的影响。北魏的陪葬陶器亦受到佛教影响,强调对称。与此同时,位于敦煌的莫高窟也在北魏时期发展较快,如第243石窟北魏时代的释迦牟尼塑像,巍然端坐,身上斜披印度袈裟,头顶扎扁圆形发髻。
10、外交
455年(北魏太安元年),波斯萨珊王朝遣使来华。此后直到西魏,信使往来不断。
通过友好往来,大秦等国的石棉布、水银、琉璃、药材和汗血马等输入到中国。中国的丝绸、铜器等输出到大秦、波斯等国。6世纪末,中国的养蚕术通过波斯也传入大秦。
11、科学
农学
北魏末年贾思勰所著《齐民要术》,是中国现存最古、最完整的农书。《齐民要术》系统地总结了6世纪以前黄河中下游地区农牧业生产经验、食品的加工与贮藏、野生植物的利用等,对中国古代农学的发展产生有重大影响。贾思勰,益都(今属山东)人。他曾经做过高阳郡(今山东临淄)太守等官职,非常重视农业生产。中年以后,他开始经营农牧业,亲自参加农业生产劳动和放牧活动,对农业生产有了亲身体验,掌握了多种农业生产技术。大约在北魏永熙二年(533年)到东魏武定二年(554年)期间,他写成农业科学技术巨著《齐民要术》。全书十卷,共九十二篇,集周秦至北魏农业生产知识之大成。全书内容十分丰富,其中包括土壤整治,肥料施用,精耕细作,防旱保墒,选种育种,粮食和蔬菜栽培,果树的培植和嫁接,畜禽的饲养和医治,食品的加工和储藏,以及野生植物的利用等,反映了当时中国北方的农业生产技术水平。其中许多技术直到现在还在应用。
地理
北魏还出现了一位地理学家、散文家——郦道元,他以《水经》为纲,写成地理名著《水经注》。《水经注》全书三十多万字,全书四十卷。详细介绍了中国境内1250多条河流以及与这些河流相关的郡县、城市、物产、风俗、传说、历史等。该书还记录了不少碑刻墨迹和渔歌民谣。《水经注》在中国长期历史发展进程中有过深远影响,自明清以后不少学者从各方面对它进行了深入细致的专门研究,形成了一门内容广泛的“郦学”。《水经注》文笔雄健俊美,既是古代地理名著,又是山水文学的优秀作品,是一部具有文学价值的地理著作。郦道元,字善长,范阳涿鹿(今河北省涿县)人,大约出生在公元468年或公元472年。据史书记载,郦道元为官素以严猛著称。他执法很严,不畏强权,因而不少权势人物都憎恨他。因为如此,他被陷害致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