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趋同竞争劣势 独立学院大旗到底还能打多久
这一次,狼真的来了。
一方面,教育部要求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对未完成标准化验收工作的独立学院实行严格的招生计划管理,督促其加快标准化工作进程。另一方面,独立学院已经发展了十多年,在中国的高等教育体系中缺乏准确的定位。不仅《*教育法》和《*高等教育法》没有解决这一问题,而且《*民办教育促进法》也没有明确解释合理回报等相关问题。独立学院的发展一直相当尴尬。
此外,与母大学、投资者等还有各种关系。仍处于混乱之中,有些“死结”难以解开。行业中弥漫着“独立学院的旗帜能持续多久”的困惑。
独立学院的历史贡献
据教育部发展计划司统计,截至2013年底,全国共有独立学院292所,在校生275万人,教育资产超过2000亿元。
"我们应该辩证地看待独立学院的发展过程."高等教育博士、宁波市教育局副局长胡在接受《中国青年报》记者采访时说。
在1999年后的五六年里,中国高等教育的招生规模扩大了五倍,投资不到两倍。这在中国乃至世界教育史上是一个罕见的现象。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过程中,独立学院既是一种应急措施,也是一种改革探索。
首先,满足人民群众接受高质量高等教育的现实需要,促进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独立学院约占全国普通高校本科生的18%。在广东、浙江、河北等省,这一指数分别达到了28%、29%和33%。
其次,社会资源的整合弥补了我国高等教育投资的不足。1999-2001年扩招期间,全国高校自筹收入从1998年的202.2亿元增加到2001年的553.3亿元,增长了1.7倍,占高校总投资的比重也从39.1%增加到47.4%。很大一部分来自独立学院的学费。
第三,中国高等教育结构和布局得到优化。江苏省25所独立学院中,有15所位于常州、镇江、台州、苏州、南通、徐州、扬州等地级市,改变了以往本科院校集中在省会城市的局面。广东省珠海市过去缺乏高等教育资源,但在与吉林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和北京工业大学合作组建了三所独立学院后,这种情况发生了逆转。
此外,独立学院的出现也成为高等教育改革的“减压阀”。浙江大学城学院党委书记胡说,上世纪末,新浙江大学一方面要建成世界一流、高水平的综合性大学,另一方面又恰逢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因此,有必要扩大招生规模,以满足大多数学生的需求。两者之间的平衡如何?
有消息称,省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质疑浙江大学的领导:浙江省的四所“211”大学已经合并。你有没有扩大四个学生的招生规模,无愧于老百姓?在此背景下,教育部同意浙江大学与杭州市、宁波市*合作,以新机制、新模式分别举办浙江大学宁波理工学院和浙江大学城市学院。
宁波大学科技学院和嘉兴大学南湖学院也承担了类似的历史使命。前者是在宁波大学与原宁波师范学院和原浙江水产学院宁波分院合并的背景下建立的。后者是浙江经济学院和嘉兴高等教育学院联合创办嘉兴学院后不久,平湖师范学校、嘉兴卫生学校、浙江会计学校和嘉兴粮食*学校合并的结果。由于母学院刚刚升格为学士学位,合并后的学校有中等和高等两个层次,并且有不同的公立和私立制度,因此成立了南湖学院来解决这些问题。
专业结构和母大学非常相似,竞争处于明显的劣势。
据记者调查,一些独立学院办学存在偏差,办学质量不高。有一种追求成功和利润的趋势。内部管理制度未理顺,申办学校及其合作伙伴的责任、权利和利益不明确,导致申办学校未能履行教学质量责任,合作伙伴未能为办学甚至打空手道创造条件,给学生培训和就业带来极大隐患。
以广东省17所独立学院为例,有94个专业,占全国高校专业总数的15%,但涉及哲学和历史以外的9个学科。一些学校提供近40个专业,而一些学校提供更多的专业。
根据2009年各专业招生计划,全省17所独立学院招收了6400名国际经贸和英语专业学生,占全省独立学院招生人数的13.5%。此外,招生重点是热门专业,如艺术设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市场营销,会计,财务管理,物流管理,行政,网络工程等。虽然在科学、工业、农业和医学方面有许多专业,但是注册的学生人数很少。
在重庆,独立学院的专业设置与母体学院的相似率为60%。在中部某省20所独立学院设立的416个本科专业中,有403个与母学院相似,占96.87%。其中,13所独立学院的专业设置与母学院完全相同。
据资料显示,全国近300所独立学院中,75%的学院有英语专业,71%的学院有计算机技术专业,62%的学院有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艺术设计、市场营销、工商管理、会计管理等热门专业的开放率在40%以上。
在独立学院难以引进高层次、高水平教师和硕士研究生直接教授本科生的背景下,这种模式不仅加剧了全国独立学院之间的恶性竞争,也导致了独立学院与母学院同质化发展,独立学院处于明显的劣势。
价值观和兴趣是不同的,一些办学团体有自己的课程。
在全国近300所独立学院中,只有不到一半能够轻易存在。在江苏省的25所独立学院中,只有10所“无忧无虑,生活更好”。苏州大学前副校长尹爱孙表示,大多数独立学院都依赖母亲,没有母亲就无法生存。与有竞争意识的私立大学不同,独立学院的最终方向很难预测。
然而,北京、上海等城市独立学院的发展轨迹可以为我们提供一些借鉴。新中国成立以来,相当多的部委和大学集中在北京、上海等地。与全市8所“985”大学、26所“211”大学和30多所公立大学相比,北京的5所独立学院可有可无。
上海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在2002年达到51%,从普及阶段进入普及阶段,有4所“985”大学和9所“211”大学。因此,独立学院在上海没有足够的社会发展基础,也不是上海高等教育发展的关键方向。
直到2004年,上海才建立了第一所独立学院,即复旦大学太平洋金融学院,到2008年,该学院已发展到五所。然而,目前,该市的独立学院正在萎缩。只有上海外国语大学佐贺经济与人文学院和上海师范大学天华学院获准招生。其他独立学院已经停止招生,甚至消失了。重要的原因是经济因素。
据统计,2008年,上海普通公立高校学生投资3.5万元,外加每位学生5000元的学费。如果加上科研等专项投资,大学生的平均年收入可以达到4.5万元。相比之下,独立学院向每个学生收取17000元,外加每年3000元的住宿费,这还不到前者收入的一半。
2009年,在教育部第26号令颁布的周年纪念日,全国独立学院协会的近300所学院齐聚沈阳巩俐大学应用技术学院,讨论独立学院“退出、合并和转让”等战略问题。一年后,浙江大学城市学院、浙江工业大学枝江学院和其他类似学院退出该组织。用浙江大学宁波工程学院党委书记费的话说,地方*与高校联合举办的高校与独立学院有着不同的价值和利益。
巧合的是,此次活动的组织者沈阳巩俐大学应用技术学院和沈阳农业大学科学技术学院被合并并移交给沈阳理工大学,而31所私立本科大学则从全国各地的独立学院移交过来。
宁波大学科技学院党委书记徐军伟表示,新一轮高等教育经费增长后,全国国有本科院校平均经费超过1.2万元,而上海、北京、广东等省市国有本科院校平均经费超过2万元。对独立学院的学生平均收取16000元没有任何好处。此外,无法获得*资助办学和扣除支付给家长大学的各种资源占用费将导致差距扩大。
就连一个省的教育部、财政部和国家发改委都出台了政策,允许独立学院对25%的专业提高50%的学费,而独立学院不敢提高学费。学费上涨意味着学生人数减少,这导致了学费总额急剧下降的恶性循环。
独立学院是中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过渡产物,还是长期存在的?浙江嘉兴学院党委书记徐先民问自己,“这一定是一个转变。”重庆市教委相关同志也认为,“过渡是权宜之计,意味着独立学院从诞生之日起就准备关闭。”
对于独立学院领域的悲观气氛,教育部发展规划司副司长郭春明表示:“这主要是因为缺乏配套政策和机制。作为高等教育运行机制的独立学院将长期存在,特别是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混合所有制”经济,将给独立学院带来新的机遇(原标题:独立学院的旗帜能打多久)
阅读更多
多利益博弈:强效药治不了独立学院
中国近70%的独立学院由房地产等投资资本控制。
292所独立学院*推迟“入学考试”
中国科学新闻:独立学院不是“摇钱树”
中国独立学院100强揭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