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科普小知识本站旨在为大家提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科普小知识,以及科普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科普文章

院所转制:率先步入“深水区”的科技*改革

科普小知识2022-04-10 21:49:15
...

改革和发展的新视野

以1985年《**关于科技*改革的决定》为标志的科技*改革已有近30年的历史。在科技*改革的过程中,有许多重要的节点值得记住。其中,始于1999年的机构转型尤其令业内人士难忘,因为它最终指向了机构身份的质变。其中,有失落、困惑、痛苦、勇气、勇气,甚至还有决心。然而,绝大多数转型后的机构在坚定地放下数字后,正面临一个更广阔的世界。在改革主题高扬之际,回顾改革十年的得失,总结经验教训,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强化与扩大:“国家队”在科研中的作用没有丧失

中国煤炭工业集团的转型是数百家转型机构的缩影。

煤炭科学综合研究所作为中国煤炭科学部的前身,是1999年首批242个技术开发研究所中的一个。在转型之初,从“国家”制度到企业身份的落差,以及从“施舍食物”到“寻找食物”的基本行为转型中的困惑,都给他们带来了短暂的痛苦。然而,通过激烈的制度创新、管理创新和技术创新,通用煤炭研究院逐渐探索出一条将50多年积累的技术优势转化为市场竞争优势的发展道路。特别是2008年4月与中国煤炭国际工程设计研究院实施战略重组后,全新的中国煤炭工业部加强、拓展并实施了一批核心产业,包括煤机设备、安全技术与设备、节能环保等。基本实现了煤炭产业链的全覆盖,包括开采、采掘、运输、支撑、控制、选择、钻探、安全、节能和环保,大力支持煤炭专业领域技术和设备的全面国产化。

数据显示,截至2012年底,中国煤炭行业实现收入352.28亿元,总资产354.75亿元,是转型初期的48倍和23倍。利润从重组之初的负增长到2012年底的38.19亿元。

比壮大自身更有价值的是,中国煤炭产业没有因为转型为企业而失去科研“国家队”的角色,普通产业技术、重大关键技术和前沿技术的研发也没有因为转型而被削弱。

据中国煤炭工业部党委书记王金华介绍,目前,中国最大、最具创新性的煤炭科技企业承担了70%以上的行业科研项目和60%以上的国家科研项目。同时,中国煤炭工业部也是一个面向行业的公共科技平台。承担全国90%以上煤矿产品、设备和材料的质量检验,煤炭行业技术标准和计量标准的制定,以及瓦斯、粉尘浓度和风速值的管理和传输。近年来,年产600万吨综采成套技术装备、600米深冲积层建井、机械化掘进技术、液压支架电液控制系统、瓦斯综合抽采技术、长距离瓦斯钻孔技术、矿井水害探测与防治技术、煤矿短臂机械化开采技术及设备等一系列综合技术创新, 煤矿井下无轨胶轮车已达到国内或国际先进水平,在引领行业科技进步和支持煤炭发展方面发挥了主导作用。

机制创新:技术优势的充分释放

总体而言,转型后的机构在过去十年间技术创新能力有了很大提高,对行业技术辐射的带动作用明显增强,这是毋庸置疑的。

科技部最新数据显示,2011年,*级转化机构申报专利12199项,授权专利6284项,分别是2000年的12倍和9倍。*级转制机构拥有46个国家重点实验室、82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23个*企业技术中心,有效发挥公共技术创新服务平台作用,为行业企业提供技术服务,有效推动行业技术进步。2011年,*级转制机构获得金融科技项目55.3亿元,是2000年的3.6倍。向工业企业转移技术成果2136项,惠及2万多家企业;市场技术收入277.4亿元,是2000年的6.2倍。

十几年来,学院的综合实力发生了变化:2011年,*级学院总收入2469亿元,是2000年的10.7倍,其中18所学院总收入超过30亿元。

比这些具体数字更为深刻的是,从企业到企业的转变给被转变机构的管理*和运行机制带来了根本性的变化。同时,它也迫使科研人员转变观念,激发了他们进行市场化研究开发和科技成果转化的热情,从本质上确立了技术开发的市场导向。数据显示,以产权多元化和完善公司治理结构为重点的现代企业制度建设步伐加快。*级转制机构的30多家重点企业成功上市融资。

*机制创新充分发挥了转制单位多年积累的技术优势,在国家重大战略任务上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突破。钢铁研究总院承担了国家重大科技项目“大型飞机关键材料研发”,并成功开发出多种高性能新钢种。电信科学研究院已经提出了第四代(4G)技术标准——TD-LTE,这将使中国的移动通信在4G时代有更多的发言权。株洲电力机车研究所在时速350公里及以上新一代高速列车的控制系统、牵引传动等关键技术上取得突破性进展。

数据显示,近1000家地方*所属技术开发机构已基本完成企业化转型,科技型企业运行体系基本建立。技术创新和产业辐射能力提高,转型改革成效显著。

身份转换:科技*改革引领“深水区”

始于1999年的机构改革的重点是解决科研机构的身份和行为之间的偏差问题。

自1985年中国科技*改革以来,切断“皇粮”的科研机构已经从其他项目转变为通过降低科研费用和将项目管理转移到技术合同等改革在市场上寻找项目。事实上,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科研机构的行为基本上已经市场化。

然而,与这种市场行为不相容的是,它们也具有独立于市场的机构地位。对大多数国家来说,国家资金已经逐步减少和分配,但从企业和社会获得财政支持的机制尚未建立。尽管企业意识到自身发展和创新能力薄弱,但却不愿意或不敢投资于风险较大的未知项目。因此,科研机构的身份与行为之间的偏差已经成为科技与经济“两张皮”的症结所在。到1995年,绝大多数机构已经转变为企业,这是由国家决定的。甚至在1999年2月,这一转变正式启动,涉及数百个科研机构从公共机构到企业的身份转变。事实上,这意味着中国的科技*比其他社会领域更早,率先进入改革的“深水”领域。

这一轮改革始于技术开发科研机构向企业的转变。第一批是原国家经贸委管理的10个国家局下属的242个研究所,其次是11个国家部门(单位)下属的134个研究所。这376个研究所基本上涵盖了我国经济的所有工业类别。此后,社会公益性科研机构的分类改革逐步启动。这一内部“革命”是中国科技力量的主要组成部分,对中国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

深化科技*改革,完成科研院所企业化转型不是终点——在科研院所自身,要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成为真正的企业,还有无数的文章要做;在管理层面,实际上,仍然有一些研究所像最初的轻工业一样,产业集中度低,研究力量分散。企业转型后,“国家队”的地位被削弱,通用技术被削弱。国家职能部门要实行分类管理,加大支持力度,特别是在产业资源整合方面。

在国家新一轮深化改革的背景下,我们对科技*改革的方向充满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