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压岁钱算谁的?伤感情也得谈
在家庭里,钱往往是一笔算不清楚的糊涂帐。压岁钱可能会成为下一个财产争议的雷区。
压岁钱归属问题引发的纠纷可不少,有的甚至闹上了法庭。没想到,压岁钱的习俗没变,味道却变了。
收到压岁钱,孩子认为是自己的,想要买玩具;妈妈认为这钱是人家打着“给孩子”的旗号还自己的人情,所以归自己所有,要去买包包。
孩子的压岁钱应该归谁?
律师说:在民法上,压岁钱是赠予,所有权归孩子所有。父母应该尊重孩子的财产。
教育专家说:孩子尚不具备完全的社会意识,可以借这个机会教育孩子如何管理财富。
经济学家说:压岁钱是一方以完全相等的金额回赠另一方的转移,父母保管可以实现春节项目的收支平衡。
情感专家说:父母和孩子之间别为了钱伤感情,可以通过一些方法,比如降低压岁钱金额来肯定孩子的“所有权”。
其实,通通都看错了。
我们先考虑一个现实问题:孩子为什么想要这笔钱?
因为孩子有需要,而且他们只认一个道理:给我的,就应该是我的。
那孩子拿钱去做什么呢?对孩子来说,压岁钱的金额加起来是一笔“巨款”,可以买平时舍不得买、家长不给买或者不让买的东西。这里不排除是同学之间的攀比心理作祟,“别人有的,我也要有”,这是社会人普遍存在的心态。
当然,也有的孩子会存起来或者有其他打算,他们只是想对自己的生活有一点主动权,尤其是经济上自主支配的能力。
可是,也有的孩子拿着压岁钱去做了不该做的事。在湖南省某地一所中学,有一名中二女生怀孕后,父母发现孩子开房的钱就是压岁钱。事发后,该女生对家长说了一句:我同学都是这样做的。
这能怪孩子吗?显然孩子不能背这个锅。社会、家庭过分强调钱的重要性,“压岁钱”作为传统习俗是怎么来的,有多少家长告诉过孩子?因为大多数家长也会认为,压岁钱是父母的人情往来换得的。
有一种观点说:孩子营造的年味来自于一年一度对压岁钱的期盼。这样一刀切也是不对的,低幼孩子对春节的期盼不来自于红包,因为他们对钱还没有概念。是家长看重什么,孩子便会看重什么,所以在孩子也只能看到“钱”,看不到“压岁”,看不到长辈对自己的新年祝福,以为自己一句“恭喜发财”的吉祥话就换来了一个大红包,以为红包大小就是亲戚对自己的爱有多少。
那我们就普及一下压岁钱的来历
最早的压岁钱出现在汉代,当时也叫“厌胜钱”,或叫“大压胜钱”,这些钱并不是市面上流通的货币,而是一种佩戴的钱币形状的避邪品。一般在新年倒计时由长辈将钱装在红包内给晚辈。压岁钱有很好的寓意,通常认为有辟邪驱鬼,保佑平安。
压岁钱的来历有两个寓意,一种为压“祟”。祟是传说中的小妖,每年的年三十夜里出来害熟睡的孩子,传说有人年夜饭后用红纸包上八枚铜钱放在孩子的枕边,以此助孩子把祟吓退,因此得名为“压祟钱”。
还有另一种说法为“压惊”。传说古代有一种凶兽叫“年”,每隔365日后之夜就会出现,让人非常害怕。人们最开始用食品来安慰在驱赶“年”时受到惊吓的孩子,随着时间推移,逐渐演变为以货币代食物,至宋便有“压惊钱”。
压岁钱最开始并不是真的给货币,而是给一样可以起震慑作用的象征物,比如龙形的彩绳结,放在床脚;后来,有的长辈在过年时包一块大洋给子女,压岁钱的意义发生重大改变。从此以后,压岁钱的辟邪驱魔的说法逐渐结束,演变成了希望晚辈健康吉利、步步高升等美好励志的寓意。
随着生活水平日渐提高,跟飞涨的物价一样,压岁钱也厚了。其实,压岁钱给多少应该根据自己的经济实力以及地方的经济状况,当然也有人把压岁钱当作人情,认为给太少则拿不出手,在父母中开始出现攀比心理,也会影响孩子。
知道压岁钱背后的故事后,再和孩子谈钱
全中国的家长都会说一句话:爸爸妈妈先替你保管,等你长大再给你。在孩子眼里,长大是一件很遥远又模糊的事情,对他们来说,“保管”=“没收充公”。父母养育孩子花费巨大,孩子却会因为少少的压岁钱跟父母闹矛盾,甚至记恨父母,他们以为父母计较的是钱,却看不到爱,这不奇怪吗?之所以会如此,就是因为孩子还不知道钱是什么,钱有什么功能和属性。
其实,比所有权更重要的是知情权。家长管理财产自然有作为理性人的经济计算——孩子的成长基金、孩子的补课费、孩子的零花钱。如果孩子达到了可以理解的年龄,那就应该把这些告诉他们。这时,压岁钱也可以是财商启蒙很不错的一个方式。
总而言之,对压岁钱的归属和分配,《民法典》中是有法律条例保障未成年人的权益的。但是在家庭教育中,如何引导孩子是一门学问,钱以外还有更重要的人生财富。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