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科普小知识本站旨在为大家提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科普小知识,以及科普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科普文章

26秒生死考验 杨利伟说这个意外让他濒临死亡

科普小知识2021-10-10 05:06:45
...

*电视台新闻:谈到中国人的飞行梦想,人们不能不提到中国的飞行人民。1998年1月5日,中国人民解放军航天员旅正式成立。这支特殊的队伍成为了人们眼中的飞行梦之队。在过去的20年里,这个神秘的太空见证了11名中国宇航员的六次出现。这个英雄群体也为中国载人航天事业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的快速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

26秒生死考验 杨利伟说这个意外让他濒临死亡

2003年,神舟五号首次载人航天飞行,广阔的太空,第一次迎来了中国游客——中国航天员杨利伟,实现了中华民族的千年飞行梦想。

26秒生死考验 杨利伟说这个意外让他濒临死亡

2005年,神舟六号、航天员费、聂海胜进入太空,实现了中国载人航天从“一人一天”到“多人多天”的重大飞跃。

26秒生死考验 杨利伟说这个意外让他濒临死亡

2008年,神舟七号是第一个验证宇宙飞船活动的飞船。宇航员翟志刚挥舞着国旗,以开放和自信的一小步实现了中国人与太空的第一次亲密接触。

26秒生死考验 杨利伟说这个意外让他濒临死亡

2012年,神舟九号首次验证了手动交会对接技术。宇航员刘旺表现完美,精确度很高,成功对接一次,打开了中国第一个太空之家的大门。

26秒生死考验 杨利伟说这个意外让他濒临死亡

2013年,神舟10号首次发射太空教学。宇航员王亚萍站在世界最高的平台上,将科学和梦想的种子播种在数千万年轻人的心中。

26秒生死考验 杨利伟说这个意外让他濒临死亡

2016年,神舟11号首次实现了中期在轨停留。宇航员景海鹏和陈东的33天太空之旅为中国空间站的后续建设和运行奠定了更加坚实的基础。

在过去的20年里,中国载人航天工程不断取得突破,不断创造新的辉煌,给世界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然而,荣耀的背后是中国宇航员20年的奋斗和毅力。在加入航天员旅之前,他们都是优秀的飞行员,有超过1000小时的飞行经验。虽然空间和天空只有一个词的区别,但对人类的要求却大不相同。

26秒生死考验 杨利伟说这个意外让他濒临死亡

进入太空一直是一项高风险的任务。宇航员必须经受超重、失重、低压和其他特殊环境因素的严峻考验。身体和心理承受能力的极限是什么?在进入太空之前,他们必须克服高强度训练的困难。让人头晕和呕吐的转椅训练和让人极度疲劳的模拟失重水下训练。挑战超重耐力的离心训练是每个宇航员头脑中最深刻的共同记忆。在高速旋转的离心机中,普通人只能承受3到4倍的重力加速度,而宇航员却要承受8倍的重力,相当于他们身体上自身重量的8倍,经常面部肌肉变形,呼吸极其困难。

然而,拥有优秀的飞行技能并不意味着飞行像预期的那样顺利。2003年10月15日,这一天被载入了中华民族的史册。宇航员杨利伟乘坐神舟五号宇宙飞船进行了他的首次成功飞行。人们透过电视屏幕看到的是杨利伟的英雄形象,但这背后是杨利伟刚刚经历了一场没有人预料到的生死考验。在飞船发射的上升阶段,当杨利伟承受着数倍于其自身体重的巨大过载压力时,火箭和飞船产生了低频共振,两者叠加在一起。

26秒生死考验 杨利伟说这个意外让他濒临死亡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副主任、特级宇航员杨利伟说:“我好像被鼓和锣包围了。你不能忍受振动。有一种死亡的感觉。一个是你认为自己不需要力量,另一个是你想去那里。”

26秒生死考验 杨利伟说这个意外让他濒临死亡

首次飞行意味着探索生命中许多未知的风险。杨利伟以常人无法企及的意志力经受住了26秒的低频共振测试。胜利后,他立即向太空科学家报告了事故。解决了关键技术问题后,从神舟六号飞船开始,低频共振问题得到了彻底解决。

现在,宇航员正在按计划进行新年空间站工程任务的学习和训练,为建设一个强大的航天国家贡献自己的力量。"星空广阔,探索无尽."我们祝愿中国宇航员再次成功。为中国的太空飞行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