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科普小知识本站旨在为大家提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科普小知识,以及科普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科普文章

扩招十八年 大学生就业十二变

科普小知识2022-02-06 21:31:31
...

劳动力市场的七大供求变化影响大学生就业

自1999年大学扩招以来,大学毕业生人数大幅增加,从1999年的90万人增加到2017年的795万人,到2018年将达到820万人。

“全国大学生就业调查”课题组(以下简称“课题组”)自2003年以来,每两年在全国范围内进行一次大学生就业抽样调查。每项调查的样本量约为20,000份,这是中国高校扩招以来最早、时间最长、变量最大的一次调查。截至2017年,该研究小组对大约16万名大学毕业生进行了8项调查。

该研究小组认为,高校扩招伴随着中国高等教育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变化。主要体现在以下七个方面:

首先,高等教育的规模大大增加了。2002年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超过15%,标志着高等教育从精英阶段进入大众化阶段。2016年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将达到42.7%。未来几年,高等教育将经历大众化阶段,进入大众化阶段。目前,中国的高等教育规模已经超过美国,居世界第一。

其次,中国经济发展已经进入起飞阶段。2001年,中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首次超过1000美元,2017年接近8000美元,不久将超过10000美元。

第三,产业结构发生了根本性变化。2012年,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首次超过第二产业。2016年,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达到51.6%,成为经济增长的主要来源。

第四,经济全球化带来教育国际化。中国于2001年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其对外贸易迅速扩大,成为最大的贸易经济体。与此同时,出国留学的学生人数也迅速增加。2017年,中国留学人数首次超过60万,达到60.8万人。

第五,中国的城市化率显著提高。2011年,中国的城市化率超过50%,2013年超过世界平均水平。大中城市在经济发展中具有明显的优势。2016年,国家计划中明确指定的36个省会城市创造了超过40.4%的国内生产总值和19.0%的常住人口。

第六,互联网时代对中国经济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以百度、阿里巴巴和腾讯为代表的互联网公司发展迅速。2016年,信息技术行业超过金融业,成为平均工资最高的行业。

第七,创新和创业方兴未艾。新经济、新形式和创新经济为就业带来新的增长点。

研究小组认为,上述七个特征从劳动力市场的供给和需求两方面影响着大学毕业生的就业状况。

扩招后大学生就业的十二大变化

研究小组认为,2003年至2017年的8项调查数据具有很好的时间代表性,不仅包括1999年至2017年扩招后进入高校的学生信息,还反映了中国经济快速腾飞和经济发展新常态背景下的毕业生就业特点。

基于这些变化和特点,课题组对2003-2017年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和就业形势进行了趋势分析,总结了我国高校扩招以来毕业生的十二大就业特点和变化趋势。

首先,毕业的目的地往往是分散的,创造的就业比例很低。

在八项调查中,大学毕业生“进入高等学校”和“出国和出国”的总比例总体呈上升趋势,从2003年的15.1%上升到2017年的26.4%。“*职业者”、“自营职业者”和“其他灵活就业者”已经成为毕业生就业中不可忽视的重要组成部分。2007年及以后,这三项的总比重达到两位数,2015年达到最高值,占25.4%。这表明大学毕业生的毕业目的地正变得越来越多样化。从八项调查中“就业”的比例来看,“就业”的比例在2003年非典时期最高,为35.8%。其次,在2009年全球金融危机期间,“就业”比例为26.4%。2017年,“就业”比例最低,为10.1%。

数据显示,“大学生无业”问题有了很大改善,大学生就业问题应该从就业数量转向就业质量的提高。上述趋势与教育和经济变革相一致,如教育国际化、创新经济、新经济和新模式。

第二,各种教育水平的“执行率”变得相似,教育水平之间的差异逐渐缩小,甚至逆转。

这主要体现在大专学生的执行率呈明显上升趋势。2003年,大专学生的实施率是所有教育水平中最低的,比硕士学生低55.3个百分点,比博士学生低40.8个百分点。2007年,大学毕业生的执行率比本科生高出0.7个百分点。2011年,大学毕业生实施率不仅比本科生高8.0个百分点,而且比研究生高1.4个百分点。2015年和2017年,大学毕业生的实施率在所有教育层次中排名第一,分别达到87.4%和88.9%。

大专学生的实施率赶上甚至超过本科学生有几个原因。首先,高职院校优先考虑职业教育,这更符合劳动力市场的需求。其次,高职院校更加重视就业指导,就业服务效果显著。第三,大专生的就业期望值低于本科生,失业现象相对较少。

上述特征表明,中国高等教育的教育层次结构已经得到很好的调整,与劳动力市场的需求结构相一致。

第三,80%以上的毕业生在大中城市就业,体现了中国经济发展的城市特色。

虽然我国*出台了许多就业政策引导毕业生到城乡基层工作,但根据调查结果,吸引毕业生就业的主要场所是大中城市。这一现象符合中国经济发展的城市导向特征。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快速发展,城市化率不断提高。但是,从结构上看,城市发展比农村发展快,大中城市发展比中小城市快。因此,应该给予在县城和乡村工作的毕业生更多的奖励。

第四,企业已经成为毕业生就业最重要的单位。

在这八项调查中,国有企业、民营企业和外资企业的总比例超过50%,2009年至2017年的总比例超过70%。

私营企业从后面走过来,成为吸收毕业生的最重要的单位。私营企业的比例显著增加,从2003年的10.7%增加到2011年的45.8%,然后略有下降,然后上升。然而,2011年后,这一比例一直稳稳地保持在第一位。

国有企业一直是毕业生就业的重要目的地。2003年和2009年,在非典、全球金融危机和2013年经济发展缓慢的时期,国有企业都承担了最重要的吸纳毕业生的任务,约三分之一的毕业生进入了国有企业。另外五年,国有企业的比例也在20%以上。

外资企业在解决毕业生就业问题上也发挥了积极作用。在这八项调查中,外资企业的比例平均为8.2%,不同年份略有波动。

第五,工作类型趋于多样化,呈现出技术、管理和服务三方对抗的特点。

专业技术和技术援助的总比例从2003年的69.4%下降到2011年的38.0%,然后再次上升,但增幅不大,基本保持在40%左右。管理相关工作的比例也很大,一直保持在20%以上。

行政和企业管理的综合比率从2003年的20.3%上升到2017年的32.4%。从事生产和服务工作的人口比例不大,但服务工作呈现先显著增加后逐渐减少的趋势,从2003年的6.5%下降到2011年的20.2%,再下降到2017年的13.4%。

从事第一线工农业生产的人口比例一直很低,2015年总比例最高值为6.9%。

第六,金融和信息技术已经成为大学毕业生最重要的行业选择,反映了互联网经济快速发展、经济进入起飞阶段和产业结构变化的影响。

金融业的就业率从2009年的6.3%升至2015年的15.2%,成为毕业生比例最高的行业。2017年,这一比例略有下降,至12.9%,但仍居首位。进入信息技术行业的平均比例超过10%,在2015年和2017年排名第二。

然而,制造业的比重有明显下降的趋势,从2009年的18.2%下降到2015年的10.4%,在六年内下降了7.8个百分点,然后在2017年略微上升到11.2%。我国的经济发展仍处于工业化阶段。以制造业为主体的第二产业是就业规模增幅最大的产业。然而,国家机关、事业单位、金融和信息技术行业毕业生的理想增长率相对有限。制造业就业率的下降需要引起高度重视。

第七,人力资本对起薪有显著影响。教育水平越高,月起薪越高,这反映了人力资本的价值。

博士生的起薪最高(2007年除外),其次是硕士研究生,本科生排名第三,大专学生的起薪最低。以2017年为例,比较教育水平的差异,以大专生起薪为对照组,大专生的起薪是大专生的1.5倍,硕士生的2.7倍,博士生的3.4倍。

第八,对就业的总体满意度显著提高。

在这八项调查中,“非常满意”和“满意”的总比例总体呈上升趋势,从2003年的44.7%上升至2015年的80.8%,2017年略有下降至79.2%。从2005年到2015年,“不太满意”和“非常不满意”的总比例从12.6%大幅下降到1.7%,10年间下降了10个百分点以上。2017年略有回升,但增幅很小,仅上升1.8个百分点。

第九,中等教育的比例总体呈上升趋势,从2005年的57.9%上升到2017年的69.5%。

总体而言,过度教育的比例呈下降趋势,但这一过程略有波动,2013年最高点为26.0%,2017年最低点为14.2%。教育不足的比例没有明显的变化趋势。在8项调查中,平均比例为16.5%。数据显示,大多数大学毕业生所做的工作与他们的教育水平相匹配,匹配度越来越好。

第十,求职渠道多元化,学校、互联网和亲友成为毕业生获取求职信息的三驾马车。

学生对学校的依赖已经减少,在线招聘和求职渠道,如亲戚和朋友,正在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调查发现,“学校(包括部门)就业指导机构发布的需求信息一直是毕业生求职的最重要信息来源,明显高于其他信息来源,但比例呈现出明显下降趋势,从2003年的47.7%下降到2017年的31.1%,下降了16.6个百分点。亲戚和朋友的作用变得非常重要。自2007年以来,亲戚和朋友的比例分别超过20%、22.6%、22.8%和20.7%。2013年降至16.9%,2017年升至19.5%。在线招聘信息在学生求职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2015年达到28.5%。

第十一,职业选择意向是稳定的,并且倾向于“向前看/省钱”。毕业生在职业选择中最重要的是他们的个人发展前景和经济利益。

在八项调查中,“良好的发展前景”和“有利于个人才能的发挥”几乎都排在前两位。此外,收入和福利最能反映人力资本投资的回报,这对大学毕业生来说是不可忽视的。“良好的福利待遇”和“高经济收入”位列前8名。此外,工作是否满足兴趣和工作稳定性对毕业生也很重要。在这8项调查中,这两个排名基本上保持在第4和第6位之间。

第十二,离工作越近,对就业的影响越大。

在各种就业影响因素中,毕业生认为与就业直接相关的因素,如工作能力、工作或实习经历、求职技能等。,是最重要的,“工作能力强”在8项调查中排名第一。“相关实习和工作经验”在最近的7项调查中排名第二。自2007年以来,新增加了“了解专业要求和特点”和“了解自己、培养优势和避免弱点”两个因素。这两个因素在2017年的调查中排名第七和第四。“良好形象和气质”在最近三次调查中排名较高,分别排在第五、第七和第六位。在八项调查中,“良好的应用技能”在第四和第八位之间波动。

与高等教育直接相关的因素,如热门专业、学校类型和学业成绩,处于中游,而与社会资本和人口特征相关的因素,如亲戚和朋友、性别、户籍、礼物和青睐,是最不重要的。2017年,“亲戚帮忙”、“在就业地有户口”、“性别为男性”、“送礼买人情”排在最后五位,表明我国大学毕业生就业市场相对规范。

高校、*和大学生应如何应对新的就业趋势

研究小组认为,上述实证研究成果对于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创造更多适合大学生的就业岗位,提高就业质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是高校要加强就业服务,提高就业服务水平。特别是在职业规划、求职技巧、实习等方面给予学生更详细、更具体的指导,进一步完善就业信息网络建设。

高校应加强本科教育,调整培养目标和内容,提高教育质量。本科教育的学术性不如研究生教育,其适用性也不如高职教育。在劳动力市场竞争中很难形成自己的特色。然而,从另一个角度来看,本科生既是学术性的又是实践性的。如何将本科教育的比较劣势转化为比较优势,要求高校根据劳动力市场的需求找到最佳平衡点。

第二,根据毕业后“无业”和“无业”并存的新特点,以及毕业目的地的分散化,*应做出精确的努力,并对政策进行分类。一方面,对于就业中的“无业”弱势群体,要加强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体系的建设和完善,对就业困难人员实行实名制动态管理和分类救助。另一方面,对于“无业”的毕业生群体,要结合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发展模式,着眼于国家发展战略,为大学毕业生开辟更多合适的就业岗位。同时,要加强对自主创业、灵活就业和新型就业的支持,促进大学生多渠道就业和创业。

私营企业在大学毕业生就业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应改善民营企业的发展环境,并对吸纳大量毕业生的民营企业给予政策激励。此外,*应完善社会保障和劳动保护制度,以保障和改善毕业生在私营企业就业的利益。

第三,大学生应该努力学习,通过自己的努力提高人力资本水平和就业能力。大学毕业生应制定合理、适当的职业规划和就业预期,并通过各种渠道积极求职。

(岳长军是北京大学教育学院教授,周丽平是北京大学教育学院博士)

资料来源:中国青年报(2018年5月21日,第10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