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科普小知识本站旨在为大家提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科普小知识,以及科普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科普文章

2015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科技奖评选结果揭晓

科普小知识2022-05-27 23:15:33
...

近日,中国地质调查局2015年地质科学技术奖成果正式公布,对在地质调查工作中做出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给予表彰和鼓励,促进了地质调查与科技工作的深入融合,成果效益得到高度展示。

据悉,自2015年12月开始颁奖工作以来,共有70个单位申报了146项成果。经过资格考试、正式考试、专业组评审、综合组评审、宣传等环节,最终选出25名获奖者。其中,“南海北坡天然气水合物资源调查与评价”获一等奖,“1500万国际亚洲地质图”等9项成果获一等奖,“1100万(E49)海南岛海洋区域地质调查”等15项成果获二等奖,共有52个单位和294名地质学家分享上述荣誉。

新时期地质调查成果评价的新机制、新标准、价值取向的确立

中国地质调查局党组准确把握新形势和新常态下地质调查工作的方向和思路,大力推进地质调查工作的战略性结构调整和*机制改革。通过建设“九大计划、50个项目、300多个项目”的地质调查业务布局,实施科技兴局、人才强局、依法治局战略,实现服务一流、成果一流、科技一流、人才一流、设备一流、管理一流的局目标。

为贯彻落实地质调查工作新思路,体现“科技创新是地质调查的核心和灵魂,科技创新是地质调查的第一推动力,地质调查过程本质上是科技创新的过程”的理念,引导科技与地质调查工作的深度融合,切实提高地质调查成果的科技创新水平, 《关于加强地质调查成果评价的指导意见(试行)》于2015年发布,建立了基于“四个问题”的成果评价标准:1 . 该成果是否解决了资源环境问题和基本地质问题;第二个问题是结果是否已经转化为应用和有效的服务;第三个问题是这些成果是否促进了科学理论创新和技术方法进步。第四个问题是结果是否促进了人才成长和团队建设。2015年12月,在原“中国地质调查成果奖”的基础上,“中国地质调查地质科学技术奖”正式更名。同时,发布了《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科学技术奖励暂行办法》。与过去相比,首先是进一步扩大奖励范围,使地质调查领域的突出成果可以参加奖励。即不再局限于地勘局组织实施的地质调查项目的成果,也可以申报地勘局直属单位承担的或不依托项目的个人或集体完成的其他来源项目的成果。第二,为了让真正优秀的成果脱颖而出,奖项的数量已经摒弃了以往的“不超过100个”的规则,网上预审查是通过专家背靠背的方式进行的。评选组织单位将召开专题会议,结合专家网上预审结果和申请结果的总体情况,研究确定获奖指标的控制数。

为落实“四问”成果评价标准,2015年地质科学技术奖从培训、宣传、指导等多方面进行了全面调整。在专业评估团队分类、评估标准制定、申报格式设计、视频报告、专家评估建议撰写等组织环节。

通过转换和应用,获奖结果的“硬”和“实”好处非常显著。

25项获奖成果在转化应用中取得了“实实在在”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各项指标均“优秀”。由“南海北部大陆坡天然气水合物资源调查评价”和“*马葭铜多金属矿床成矿理论创新及找矿重大突破”领导的能源及其他矿产资源专业组占获奖总数的32%,充分展示了地质调查工作支持国家能源安全的能力。“南海北坡天然气水合物资源调查与评价”,经过10年的攻关,首次在南海北坡发现大量冷泉碳酸盐岩。天然气水合物样品已经成功钻探。圈定了6个成矿远景区、19个成矿带、25个有利区块和24个钻探目标。预测远景总面积为14.84×104km2,预测远景资源量为744亿吨油当量。粗略估计,它有超过一百万元的经济价值潜力。“成矿理论创新与*马葭铜多金属矿床找矿重大突破”。自2008年以来,新增铜金属701万吨,钼金属692.77万吨,铅金属54.75万吨,锌金属50.5万吨,金金属152.91吨,银金属9995.46吨。自2010年7月投产以来,截至2015年底,该公司累计实现利润5124万元,解决了1040个工作岗位。

重点是科学研究和技术。原创理论和推广技术在国内外领先。

“促进科学理论创新和技术方法进步”是本次评选的重要标准。在25项获奖成果中,9项提出了新的理论和新的认识,11项对现有的理论、认识和技术进行了大量新的补充和改进,许多成果在国际顶尖地学期刊上发表,被地学界引用。或促进召开国际学术会议;或者促进国内外地质调查机构之间的进一步合作,增强中国地质调查工作整体的国际影响力。

《南海北坡天然气水合物资源调查与评价》首次建立了适合中国国情的天然气水合物综合评价体系和适合南海北坡水合物矿床勘探与识别的技术,并制定了相应的天然气水合物调查技术标准和评价规范。《成矿理论创新与*马葭铜多金属矿床找矿重大突破》首次提出了对“斑岩-矽卡岩-角闪石型”矿床成矿系统的新认识,建立了推滑构造系统的构造控岩控矿模型,创新性地提出了*斑岩铜矿床铜钼分离、岩浆-热液过渡和岩浆混合等与勘查评价方向相关的重大基础地质问题,建立了基于地球化学勘查、高光谱、地球物理勘查和三维的勘查技术和方法的新组合“1500万亚洲国际地质图”是世界上第一张全面反映亚洲地质特征、清晰反映亚洲与其相邻大陆和海洋构造关系的基础地质图。来自20个亚洲和欧洲国家(包括中国、俄罗斯、法国、蒙古、朝鲜、韩国、日本、伊朗、伊拉克、巴基斯坦、哈萨克斯坦、印度、缅甸、老挝、泰国、越南、柬埔寨、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和菲律宾)的100多名地质学家参加了此次竣工。它是亚洲地学研究的标志性地图,是中国基础地学研究实力的完美体现。“全球地质、矿产、资源和环境卫星遥感图”开发了多项先进技术,如基于多光谱卫星数据提取斑岩铜矿床典型蚀变带的矿物组合信息、国外无先验知识的典型蚀变矿物混合分解、提取铁斑和羟基矿物异常、泥化-绢云母化和潘庆蚀变带的矿物组合信息,并开发了基于国内卫星技术的遥感找矿技术方法和产品体系。“南极阿莫里冰架-格罗夫山综合地质调查研究”基本确立了东南极泛非普里兹造山带碰撞造山和碰撞后伸展塌陷的较为完整的过程,开辟了南极大陆地质研究的新领域。完成的“东南极格罗夫山区15000地质图”是中国第一张大比例尺南极内陆地质图。许多成果被国际同行广泛应用,提升了中国在南极研究中的国际地位和影响。

人才、团队、一批高科技人才和工作团队脱颖而出

要取得卓越的成就,需要高素质的专业人员、稳定的技术团队和克服困难的工作精神。多花6-7年,少花3-4年。在这25个获奖成果的背后,涌现出了一批优秀的地质人才和专业团队。其中,获“李四光学者”2项,“优秀地质人才”3项,获我局“十大杰出青年”2项,获国务院*专项补助4项,获“国家百万人才工程”3项,获我部“优秀青年科技人才培养计划”1项,获我局“青年地质人才培养计划”3项,获省级优秀人才计划12项,获技术和高级技术职称晋升50余项。共有200多名研究生接受了培训。举办了1400多次学术交流和技术培训。

随着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进入新常态,地质调查在国家能源资源结构调整、生态文明建设、新型城镇化建设、防灾减灾和海洋强国中的支撑作用将日益凸显。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科学技术奖的设立,将赋予传统地质调查科技创新的翅膀,引领更多更高层次的优秀成果服务国家和国土资源中心的重大需求,鼓励更多优秀人才和团队努力工作。

2015年是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科学技术奖的首次评选。今后,我们将进一步完善评奖机制,拓展工作平台,使地质科学技术奖成为地质学领域的一流奖项品牌,促进地质调查工作持续健康发展。

附件:2015年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科学技术奖名单。pdf

(原标题:地质调查研究成果深度整合的效益高度凸显2015年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科学技术奖的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