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列纽斯电离学说
科普小知识2022-03-24 00:53:09
...
阿伦尼乌斯电离理论
电离理论将酸碱理论引入现代化学的大门。1887年,瑞典化学家阿伦尼乌斯首次提出了著名的电离理论:电解质在罗液体中离解成带正电荷的阳离子和带负电荷的阴离子。
电离理论的第一个经验基础是溶液的导电现象。如果将两个碳棒电极放入电解液氯化锌溶液中,电池的正极和负极分别连接。我们习惯于把连接到电池正极的电极称为阳极。连接到电池负极的电极称为负极。由于阳极的电位高于阴极的电位,带负电的阴离子(I-)迁移到阳极并在阳极上放电(有些人也称阴离子为正离子);带正电荷的阳离子(或负离子)迁移到阴极并在阴极放电。如果我们在电路中连接一个灯泡。灯泡发光;连接一个电流表,它就会转动。这是溶液导电的现象。
根据溶液电导率的不同,溶质可分为电解质和非电解质,电解质也可分为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
强电解质完全或大部分在溶液中电离,而弱电解质只电离一小部分。电离产生的离子的总正电荷和负电荷相等,因此整个溶液是电中性的。
电离理论的第二个实验基础是电解质溶液的依赖性超出了标准。
上一篇:有机结构学说的主要内容
下一篇:古代诸子百家圣贤学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