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科普小知识本站旨在为大家提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科普小知识,以及科普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科普文章

专家学者聚首 共话智能科技的颠覆性潜力

科普小知识2022-01-14 02:18:14
...

如果教育跟不上人工智能的发展并及时做出改变,一半的大学将在15年内面临困难。如果无人驾驶技术成熟并传播开来,人们不再需要买车,而只需要分享汽车租赁。到2030年,无人驾驶拖拉机、背负式机器人和农业无人驾驶飞行器将成为新一代“农民”...这些看似大胆的预测可能在不久的将来成为现实。

最近,在中国人工智能学会主办的2017年中国人工智能行业年会上,来自国内人工智能研究和行业的数十位专家学者齐聚一堂,讨论智能技术的颠覆潜力。

正如中国人工智能协会主席、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德意在会上所说:“人工智能对人类的影响将超过过去几十年计算机和互联网已经给人类带来的影响。解决实际问题将是新一代人工智能的起点和立足点。”

人工智能将重塑教育模式

目前,智能机器人已经陆续被引入工厂和车间,智能家用电器也开始进入普通人的家庭。人们已经清楚地感受到了人工智能对制造业的影响。那么,下一个最有可能被人工智能改变甚至颠覆的行业是什么?

“新一代人工智能必将重建人类的生产、生活、学习和思维方式,所以我认为下一个受到影响的行业肯定是教育。”李德意说。

他以自己的学习经历为例。“近几十年来,我们的教育提倡学习外语,而学习外语主要靠记忆。在我30岁之前,我花了6年时间学习俄语和英语,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很多词汇和语法都被遗忘了,所以学习效率很低。但是依靠人工智能技术,我们可以开发出精确的实时翻译机器人,那么在未来,依靠人工智能翻译来解决多语言交流的问题,我们的孩子还需要学习外语吗?”

同时,教学和考试模式也会因人工智能而改变。李德意认为,随着人工智能技术在教育中的普及,人机交互已经成为现实,未来的教学和考试可以完全在互联网上进行,人工智能负责选择考试题目和阅卷。现在,在固定地点和固定时间大规模组织考试的模式将成为历史。

“人工智能带来的‘随时随地学习’模式对传统的学校教育提出了严峻的挑战,我们必须反思。”西交通大学执行校长Xi·杨眠认为,传统的学校教育注重让学生在课堂上从老师那里获得知识。然而,根据麻省理工学院的最新研究,学生的大脑内部活动在课堂学习期间相对较低,但是学生的大脑内部活动在实验、家庭作业、自学和考试期间相对较高。“这是否意味着在线课程有其优势?如果未来的大学课堂无法与在线课堂竞争,那么校园存在的价值是什么?大学教育应该教什么?”

“哈佛商学院的一名教授在2014年预测,如果美国大学在未来15年内不随着智能社会的发展做出改变,一半的美国大学可能会面临破产。我深信人工智能将会给教育带来重大变化,甚至是改造。”Xi·杨眠说。

无人驾驶将导致巨大的交通变化

今年7月,百度董事长李彦宏在一次公开会议上展示了自己驾驶无人驾驶汽车在五环路上行驶的视频。无人驾驶汽车走上城市道路进行测试,这让人们觉得在人工智能的驱动下,无人驾驶时代正在来临。

BAIC新技术研究所副所长容晖形容这种感觉“可怕”。他将共享自行车与“共享自行车和传统自行车的区别在于,联网和智能被添加到锁中,但对传统自行车行业的影响是巨大的——传统自行车的产量在2014年达到7900万辆,2016年下降到5300万辆,包括共享自行车的数量。因此,一旦自行车被共享,你就根本不想拥有一辆自行车。”

容晖认为,同样的事情肯定会发生在汽车行业,“当私人汽车无人驾驶时,你不想拥有一辆汽车,你只需要使用它。”他认为,一旦无人驾驶进入人们的生活,汽车行业就会出现分享自行车对行业影响的现象。因此,“汽车行业不再是传统行业,老牌汽车企业的优势将不复存在,整个交通行业将立即发生巨大变化。”

那么,无人驾驶汽车的人还要多久才会来找我们?上海交通大学智能车辆中心教授杨明表示,根据国际汽车工程师协会制定的智能车辆分类标准,自动驾驶可分为L0-L5级,即纯手动驾驶,而最高的L5级几乎在任何情况下都由车辆自动驾驶,无需驾驶员干预。从工业化的角度来看,目前正处于从L2辅助驾驶向L3半自动驾驶的过渡时期。奥迪最近推出的A8L是目前唯一量产的L3车型。特斯拉拥有L2水平的自动驾驶技术,“可以在相对简单的环境中实现,比如高速公路。”

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的副研究员黄武灵表示,将自动驾驶逐步应用于公共汽车和特殊道路是可行的。然而,如果我们想彻底解放“司机,让他们边开车边上网聊天、发微信”,现实离我们的梦想还很远。“最新研究表明,在当前技术条件下,L5级无人驾驶仍难以实现,仍需要在基础设施和技术方面进行重大创新。它不会早于2027年至2028年成为主流。”黄武灵说道。

人才培养呼唤一流学科的建立

2017年,“人工智能”上升到中国国家战略,科技企业纷纷投资布局,人工智能产业呈现出一派繁荣景象。但是,在这次会议上,很多专家也指出,中国人工智能的整体发展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差距,人工智能的尖端人才远远不能满足需求。

“人工智能时代的企业竞争是多轨道的竞争,最重要的是人才。”联想研究院人工智能实验室研发总监魏凡表达了业界的心声。

事实上,高校已经开始了他们的探索。2004年,北京大学在全国首次招收和培养“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的本科生。目前,全国已有30多所大学开展了智力领域的本科人才培养。自2016年以来,北京联合大学、湖南大学等高校在全国各地设立了机器人学校或人工智能学校。

“如果中国要在2030年成为世界人工智能的高地,它现在必须培养人才。经过多年的积累,自下而上形成了较为完整的智能学科人才培养体系。”李德意认为,“当务之急是明确一级学科的地位,明确课程体系,避免高层次的开放和低层次的流动、割裂和简单化”

自2010年以来,中国人工智能学会已经开始证明智能科学与技术是一流的学科。李德意认为,由多种现有学科交叉渗透而形成的“智能科学与技术”应该被列为一级学科,属于工程学科,也可以授予科学学位。

李德意认为,智能科学技术是人类进入智能社会后,科学技术发展创造的一流学科。跨学科渗透和主要的国家需求起到了推动作用。“一流学科的建立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变化。智能科学与技术作为一流的学科,是提升创新驱动发展源泉供给能力的时代需求,具有广阔的应用和发展前景。”他认为,在智能科学和技术被列为一流学科之后,没有必要将其列为“交叉学科”。

作为一流的学科,智能科学与技术应该由相对清晰、独立和成熟的两个学科支撑,并且应该能够涵盖智能学科的全部内涵。经过论证,学会提出了五个两个学科:大脑认知机制、机器感知和模式识别、自然语言处理和理解、知识工程、机器人和智能系统。

与此同时,智能科技的论文、书籍和教材在中国乃至世界呈现“井喷”趋势。智能学科教育由不同层次的独立课程体系支持,如专业基础课、专业课和选修课。

李德意认为,智能科学与技术两个学科是大学建立自己的智能学科课程体系的重要基础。它可以创造一个良好的教育环境和庞大的学生群体,确保智能学科和技术有一个坚实的基础,专业知识和广泛的就业,“它不仅将从现有的计算机和自动化学院的资源,但它也将促进其他学科和专业的发展到一个新的高度。”

(记者杨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