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翻译“走红”凭实力
最近,第四届机器翻译论坛在杭州举行。与会者分享了机器翻译前沿的研究和应用成果,并讨论了机器翻译技术发展的机遇和挑战。人工智能与翻译的融合已经成为市场上的热门话题。
统计显示,目前全球语言服务市场潜力巨大,机器翻译是市场上的“热点”。到2018年,机器在线翻译将达到每天8000亿到1万亿字。与此同时,中国机器翻译市场需求日益增加,主要集中在企业用户,涉及石化、机电、交通、金融、旅游等垂直领域。“传统的翻译服务模式是劳动密集型的,而机器翻译在早期阶段帮助产业链中的所有环节,提高效率。”人工智能机器翻译服务提供商“新翻译技术”的首席执行官田亮说。
田亮认为,目前机器翻译的前沿应用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机器翻译模型进展迅速,基于神经网络的翻译模型的准确性不断提高,至少为专业译者带来了30%的效率提升;其次,交互式机器翻译的概念已经开始被业界接受,人机合作模式正在加速落地。第三,语音翻译的应用越来越多。从翻译机器到翻译耳机,到各种智能机器人,它们都是语音翻译的相关应用。语音翻译模式也从最初的语音识别、机器翻译和语音合成的“三部曲”升级为“语音-语音”训练模式。
“这三种类型的应用展示了人工智能和翻译行业融合的独特魅力。机器翻译本质上是一种自然语言处理技术。技术进步需要工业界和学术界的持续研究。这一过程也将把人工智能的语言识别能力提高到一个更高的水平。”田亮说。
然而,一些问题也亟待解决。班级大厅学校的首席运营官兼DD翻译主任独立董事刘浩表示:“许多行业连接人工智能的前提是实现标准化和数字化,但很难对语言进行标准化。”刘浩说,在机器思维中,语言的复杂性和多功能性使得很难实现标准化和一致性。因此,人工智能介入翻译行业相对简单,但做好却不容易。
最常见的瓶颈是语言歧义。田亮举了一个例子:“如果机器被允许翻译下面的句子,它就不能准确地翻译它们。例如,“你刚才说的是什么意思?我没有任何意思,我只是认真的。田亮认为机器翻译也会导致省略翻译和过度翻译。尽管有许多方法可以解决这些问题,但没有一种方法可以实现100%的纠错。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南国商学院教授王毅认为,机器翻译将会方便、高效地广泛应用于日常交流和科技领域,但在人类翻译领域,人脑很难在特定的语境中掌握语言和文字。“因此不难看出,机器翻译仍有很大的发展空间。未来,需要新的算法和语义上的全面突破来促进机器翻译产品的迭代和行业的整体升级。”田亮说。(记者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