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原模型饱受争议,张衡地动仪被历史课本删除
2017年秋季投入使用的初中历史统一教材七年级第一卷张衡和侯丰地震仪的内容已被删除。印在教材上并影响了几代中国人的地动仪模型,由王振铎根据“立杆”理论修复,并开始淡出当代青少年的视野。
事实上,近年来,王振铎创造的地动仪模型一直受到批评。为了恢复更科学更接近历史记录的地动仪,早在2003年,中国科学院冯瑞教授就重新启动了“张衡地动仪”来探索证明它的方法。2009年9月20日,新的中国科技馆开幕,新的地动仪模型与观众见面。
目前,地震仪的勘探和修复工作仍在继续。
更科学的地震仪的诞生
在几代中国学生的历史教科书中,可以看到张衡和侯丰地震仪的描述和模型图片。这是中国人民在古代中华民族科技文明中的骄傲,很可能正因为如此。即使教科书中的图片只是20世纪50年代中国古代科技史家王振铎的古籍修复,即使修复模式在当时有争议,它在教科书中仍然延续了几十年。
奥地利学者雷立柏在他的著作《张衡:科学与宗教》中写道:“对张衡地动仪的迷恋是中国科学停滞的典型表现”。这说明当时外国学者对地动仪的怀疑已经蔓延到张衡甚至中国古代科技。这时,中国科学院的冯瑞教授站了起来,他将成为领导,使“张衡地震仪”再次震动地震界。
王振铎修复的地动仪采用了“竖杆”原理。然而,冯瑞作为一名专业地震学家,在查阅《后汉书》的记载时,很快就发现了王振铎理论中的错误。因为他可以计算出首都圆柱的高度将近2米长,而这个高度只能是一个钟摆,而不是一根直立的柱子。因此,王振铎采用的“立杆原则”不能成立。
2003年,河南博物馆决定招募张榜的人才,让张衡的地动仪真正“动”起来。不仅找到了冯瑞,还在2004年8月与中国地震台网中心签订了合作协议,组建了一个工作组,共同修复“张衡地动仪”。在这种情况下,文史专家加入了冯瑞的团队。在《后汉书·张衡列传》记载的196个字中,发现了《续汉书》、《后汉书》等7部古籍,均有张衡地动仪的记载。196个单词被扩展到238个单词。
最后,2009年9月20日,新的中国科学技术博物馆开幕,新的地震仪模型迎接了观众。现场观众可以自己按下按钮,观察地震仪在不同波型下的不同反应——只有当横波到达时才吐药丸,而纵波的其他振动不能使地震仪有任何反应。这意味着地震仪不会被诸如关门、汽车穿越边境和大炮之类的东西所干扰。
“张衡地动仪”最终被从教科书中删除
值得注意的是,当更符合科学逻辑的地动仪被制造出来时,张衡和侯丰的地动仪仍然在无数中小学教科书中使用“竖杆”理论。冯瑞多次与人民教育出版社联系,希望纠正教材中的这一错误。
2010年1月24日,冯瑞接到了时任教育部长袁贵仁的电话。袁贵仁说,在认真阅读了冯瑞关于修订教科书及相关材料的建议后,他原则上同意修订“张衡地动仪”一章。根据教学大纲,“张衡地动仪”在2010年秋季教学改革后不再是历史教科书的一部分。
在2017年秋季投入使用的初中历史统一教材七年级第一卷中,关于张衡和侯丰地动仪的原始内容被全部删除。
今天,冯瑞恢复了一个更科学逻辑、更符合历史记录的地动仪模型,但用他的话说,这只是“我们对张衡在当代的认识”。至于气候超过1000年的地动仪到底是什么样的,我们还不容易得出结论,未来的几代人是否会制造出更接近其原始面貌的张衡地动仪。
上一篇:基因序列揭示非洲人早期历史
下一篇:人工智能的9个历史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