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入“诺奖”得主,不能只看“帽子”
来源:百度图片
目前,高校引进诺贝尔奖获得者是基于战术考虑,希望他们能立即“带兵进攻”。然而,高校发展真正需要的是战略、长远规划和布局。
■徐悦,本报见习记者
如今,在大学的报告厅里,这样的场景经常上演——一些学生为了在座谈会开始前得到座位而不吃饭就早早来到现场。讲座期间,过道也很拥挤。这篇报道如此受学生欢迎的原因只是因为该记者是诺贝尔奖获得者。
近年来,随着大学和*对诺贝尔奖获得者的引进越来越重视,由他们带来的学术报告也变得司空见惯。诺贝尔奖获得者在大学里承担教学任务和领导科研团队或实验室越来越普遍。尤其是实施“双一流”战略后,国内高校的“诺贝尔奖热”愈演愈烈。
那么,我们应该如何看待大学引进诺贝尔奖获得者的热潮呢?对于高校来说,引进诺贝尔奖获得者的“成本效益”是什么?
这仍然是一场人才争夺战。
自从实施“双一流”战略以来,高校一直“人才饥渴”。除了增加国内人才的引进,高校也将目光转向海外,寻求“海外高层次人才”。例如,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在短短几年内建立了三个获得诺贝尔奖的科学家实验室,并引进了四名诺贝尔奖获得者。学校还计划设立一个“诺贝尔班”,为学生提供世界级的导师,包括诺贝尔奖获得者、图灵奖获得者、菲尔兹奖获得者等。
引进诺贝尔奖获得者是当前高校人才争夺战的一部分,但它也点燃了海外人才争夺战的战火。当谈到这个问题时,厦门大学高等教育发展研究中心主任毕敦荣告诉《中国科学日报》记者。
不难看出,在如何评价“高层次人才”这个老话题上,人们似乎把目光转向了最简单的标准——人才的“帽子”,而诺贝尔奖的获得者无疑是一顶被世界公认的大“帽子”。
不久前,中南大学机电工程学院的余教授在网上看到了某大学的招聘信息。最初的内容是大学里有多少全职的诺贝尔奖获得者和学者…“诺贝尔奖获得者的头衔有很大的影响力。”于表示,将诺贝尔奖得主放在头版确实能吸引人们的眼球,并能起到良好的宣传效果。毕竟,每个人都愿意去高层次人才聚集的地方。因此,招聘人才非常有帮助。
此外,俞还解释说,虽然一些诺贝尔奖获得者年事已高或已经过了学术研究的黄金时代,但他们的网络资源和社会影响力依然存在。诺贝尔奖的头衔有助于大学排名、获得资源和项目,“在引进诺贝尔奖获得者的背后有一个利益平衡”
然而,在这些利益被“权衡”之后,戴着诺贝尔奖“帽子”的人真的是高校所需要的人才吗?
盲目引进诺贝尔奖获得者是不明智的
在此之前,于一直在澳洲从事研究工作。然而,2017年,他宣布回国,这也引起了当时学术界的极大关注。这一经历也给于对国内高校人才引进的一些认识。
于说,科学研究和创造是一个非常漫长的过程,每一个伟大的成就都需要时间的积累。今天人们看到的许多诺贝尔奖获得者的成就来自他们几年前的研究。例如,,和郝天野,他们共同获得了2014年诺贝尔物理学奖,依靠的是他们在20世纪90年代早期共同发明的高亮度蓝色发光二极管。
“总的来说,诺贝尔奖获得者可以被视为一个著名的商标。获得诺贝尔奖的成就现在基本上源于几十年前科学家的创造。这些诺贝尔奖获得者在当时非常出色。但是他们今天是否仍然活跃和有创造力是另一回事。”他说。
对此,别敦荣表达了类似的看法。
“如今,在学院和大学投入巨资并提供各种优惠条件引进的诺贝尔奖获得者中,很少有年轻的创作者和更成功的创作者,但他们不一定有足够的创造力。更有甚者,一些高校只是盲目跟风,或者只是为了装点门面,不符合自身发展的需要。”别邓荣说了。例如,国内一些高校曾经引进80岁以上的诺贝尔奖获得者。除了诺贝尔奖获得者的“商标”和社会影响之外,唐敦荣还质疑这种人才引进的实际意义和效果。
“引进诺贝尔奖获得者是人才的正常流动,也是国际人才市场和中国人才市场的融合。这是一件非常好的事情。然而,它背后的一些问题仍然需要警惕。你不能以牺牲你的国家为代价而慷慨大方。”别邓荣说了。
此外,他还表示,诺贝尔奖获得者的引进应该注重实效。校庆邀请诺贝尔奖获得者出席,邀请他们演讲,参与学科评估指导等。这没什么错。然而,“花很多钱只是为了哭一场”对学校没有任何实质性的帮助,这样的介绍是不值得的。“拥有诺贝尔奖水平的外国专家和教授不在少数,许多学者甚至比诺贝尔奖获得者还要优秀。他们只是没有获奖。学院和大学不能只看“帽子”。
毕敦荣提醒说,还有一件事需要注意,那就是任何诺贝尔奖获得者的成就都不是孤立的,而是团队、氛围、环境、学术文化等共同作用的产物,无论相关因素的创造如何,都不能一概而论。否则,即使诺贝尔奖得主来了,它也不会起多大作用。
挖掘诺贝尔奖人才必须找到“潜在股”
加州大学圣巴巴拉分校距离洛杉矶160公里,最初只是一所简陋的学校。然而,在从1998年到2004年的短短7年里,这里出现了6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学校之所以取得如此成就,主要是因为有一位善于发掘人才的“伯乐”——杨祖佑,学校的第五任校长。他有一双独特的眼睛,邀请了许多教授和学者来这所学校,尽管他们当时并没有取得很大的成就。正是这些“潜在股票”后来的成就,使这所学校成为美国科学家和工程师的教育圣地。
“大学需要引进有创造力和潜力的人才,并能带领团队在各自的研究领域进行创新。”于表示,目前高校引进诺贝尔奖得主是基于“策略”。他希望一旦他们被引进,他们将能够“带领军队进攻”。然而,高校真正需要的是“战略”和长期规划布局。“对于高层次人才,大学领导应该着眼长远。目前,我们更加关注“此时此刻”的人才,希望在短期内看到人才的价值。但是,高校要想在“双一流”建设上取得重大突破,就必须投入大量资金去挖走那些年轻有为、未来可能获得诺贝尔奖的“潜在股票”,这样会更有效。”
对此,中国教育学院的研究员褚赵辉也表示赞同:“许多大学管理者现在目光短浅,更加重视现在。许多未来的人才被忽视了。”
在快节奏的环境中,大学更注重效率和数量。目前,高校人才测评的依据主要来自于一些具体的数据。例如,有多少课时,有多少论文,发表了几项研究成果……这导致高校在引进和培养人才时,只买“水果”,不种“树”。“人才培训既复杂、耗时又有风险。因此,每个人都喜欢引进人才。但是,高校要想真正发展,就需要领导审时度势,根据学校的需要,招募“潜在人才”进一步培养别邓荣说了。
诺贝尔奖获得者需要合适的“温床”
“千方百计吸引人才,不惜一切代价留住人才,为教授提供良好的研究环境和团队,是让有潜力获得诺贝尔奖的教授脱颖而出的秘诀。”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杨祖佑分享了加州大学圣巴巴拉分校成功培养一批诺贝尔奖获得者的经验。
显然,引进合适的人才很重要,但如何留住人才并为人才提供发挥创造力的环境更为重要。
“如果中国的大学想要真正发展,他们应该在获奖之前看到诺贝尔奖获得者所做的工作,而不是看重结果。在获奖之前,他们常常要经历许多困难和曲折,要求各方创造适当的条件和机会。事实上,只要大学愿意为它们创造条件,它们就会受益。”楚赵辉说道。
在他看来,“以吃引鸟”不如“以林引鸟”。大学应该为这些人才的*发展创造一个舒适的环境,而不是花费大量金钱和改善福利待遇来吸引诺贝尔奖获得者。这样,更多的人才自然会被吸引。
莱斯大学一直以其高质量的教学和科研而闻名。1996年,该校的两位教授因他们对碳60的研究获得了诺贝尔化学奖。该大学的校长大卫·w·利布朗克(David W. Liblanc)说,该大学最重要的责任是给予科学家从事前沿研究的*,也就是说,尽可能为他们提供开展前沿研究所需的研究资源。这些资源包括科研人员的*、科研设备、国际合作平台等。
“目前,许多高校的工作环境仍然难以满足高层次人才充分发挥其作用的要求。例如,评估系统侧重于对个别教师的评估、发表的文章数量和贡献程度,而不是团队工作的质量和水平。”毕敦荣说,这样,评价的导向不利于高水平团队的形成和高质量结果的产生。即使高校引进诺贝尔奖获得者,没有团队的支持,他们也不会取得巨大的成绩。
对此,褚赵辉还表示,我国高校应从管理*入手,“在现有的管理*下,为人才采取的措施往往不符合人类的成长和发展规律。为了有效促进我国大学的发展,必须转变管理和决策方式,实现从“喂鸟”到“种鸟”的观念转变,为人才创造良好的环境。
《中国科学报》(第五版《大学周刊》,2018年4月10日)
上一篇:科技让绿水青山摘掉穷帽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