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科技论文数世界第一 难改“世界工厂”尴尬
中国有这样三个世界第一——“现役”和“后备”工程师的数量居世界第一;自2010年以来,SCI数据库收录的中国科技论文数量居世界首位。自2011年以来,它已经超过美国和日本,成为世界上专利数量最多的国家。
然而,这三位看似无限的世界*并没有改变中国相对较弱的自主创新能力的尴尬。在全球产业布局中,“世界工厂”的尴尬暂时无法改变。为什么?全国政协委员、上海交通大学党委书记马总结了三个脱节现象。
一个是科学技术和教育之间的脱节。尽管中国有大量的工程师,但根据世界经济论坛发布的最新“2012-2013年全球竞争力报告”,中国在“科学家和工程师的可用性”指数中仅排第46位。该报告估计,美国81%的工程专业毕业生能够立即完成工作,印度25%,中国只有10%。
二是科技与经济脱节。发达国家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70%-80%,而中国只有31.6%,预计到2020年将达到60%。与发达国家仍有差距。因此,虽然中国的科技论文数量很大,但被世界前1%的国家引用的论文(即“高被引论文”)数量仅居世界第6位。虽然专利数量很大,但总转化率不到20%,产业化率不到5%。
第三是纪律和纪律的分离。长期以来,中国以学科为基础的知识体系的特点是高中文理分科,大学专业化。因此,一些学科“老死”,许多跨学科的人才、项目和创新团队无法入选。因此,面向现代科学前沿领域的创新动力和活力是有限的。
如何改变这三个脱节?在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委员马建议,今后我国必须进一步深化科教*和机制改革,加快转变大学发展方式,推进以质量为核心的内涵式发展,充分释放大学的创新活力。
例如,她说第三代核电大型铸件和锻件是中国核电设备行业的咽喉,许多试验都没有成功。上海交通大学潘建生院士主动向负责研发的上海重型机械厂咨询,提出“这个项目不能作为一个课题,必须在没有钱的情况下完成!”
潘剑生老师带领十几名教师加入后,基础研究和多学科交叉的优势显现出来。去年7月,我国成功研制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第三代核电大型铸锻件。上海交通大学科研团队还总结提炼了大型锻件生产过程中的基本理论问题,培养了一批高素质的学生,至今发表了100多篇高水平论文,并由此产学研合作衍生出“973”计划项目。
马委员认为,要加快转变高校发展方式,以服务创新带动发展战略,高校应调整不适应生产力发展需要的生产关系。与此同时,他们也需要外界的大力支持,尤其是*。她就此提出了五点建议:
一是改变单一的科研评价体系、人才评价体系和教授晋升标准,淡化对大学论文、专利和项目的量化评估,更加注重创新质量和经济社会效益,更加注重创新人才的产出、重大成果和重大贡献。
第二,*支持研究型大学建立一批产业技术发展研究机构,重点关注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关键和共性技术突破。
三是国家从政策导向和制度设计两个方面明确了产业在培养创新人才中的社会责任,为大学生参与高层次社会实践和专业实践建立了稳定的渠道。
四是制定计划,鼓励国家层面的跨学科研究和人才培养,设立国家跨学科发展基金,并在学科目录中设立跨学科专业。
五是制定更加积极的知识产权保护和技术转移政策,设立*技术转移专项支持基金,制定和实施大学技术发明人股权激励政策,为大学技术扩散和成果转化扫清障碍。
相关主题:2013年全国两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