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条铁轨间的秘密:奇葩轨距大盘点
轨距是两条铁轨之间的距离,熟悉的标准轨距是1435毫米。例如,这是最近广为报道的计划在中泰铁路上修建的两条线路所采用的标准轨距。
然而,世界并不都是标准的。其他尺寸的轨距实际上占世界上轨道总数的40%。它们的宽度是多少?你为什么要用这个尺寸?它们在哪些国家使用?我们会一下子抓住所有这些奇异的仪表。
印度1676毫米轨距
对于印度的1676毫米轨距有许多解释。有趣的是,印度人认为如果轨距太窄,车厢很容易被强风吹倒。
印度是南亚领土最大的国家,这使得与印度接壤的其他国家很难修建铁路。例如,阿富汗位于亚洲中部,几乎没有铁路。如果它决定修建一条铁路,它的邻国将有三种不同的轨距规格。无论选择哪种标准,它都注定是不完美的。
阿富汗西部的伊朗和阿富汗东部的中国都使用标准铁轨,而阿富汗北部的土库曼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和塔吉克斯坦使用苏联时代的1520毫米规格。混乱的结果主要是由于其他原因,导致阿富汗没有铁路,直到2010年9月,当消息传来,我们公司正准备建设阿富汗的第一条铁路,估计投资超过60亿美元。
1520俱乐部
俄罗斯的轨距比标准轨距大,属于宽轨距。俄罗斯是个幅员辽阔的国家。因此,当工程师建造第一条铁路时,为了防止马平川的俄罗斯腹地被其他国家的火车入侵,他们设定了1524毫米的轨距,这与其他欧洲国家的轨距不同。后来,所有的仪表都改成了1520毫米。
在前苏联超级组织的影响下,仍有许多国家使用1520毫米口径,如俄罗斯、白俄罗斯、哈萨克斯坦、蒙古、乌克兰等。这些使用1520毫米口径的国家被称为“1520俱乐部”。
由于我国使用标准轨距,与哈萨克斯坦和俄罗斯运输货物时成本不小。
biaozhunguiju
1435毫米标准轨距在许多国家广泛使用。这是世界上最常见的标准。世界上大约60%的铁路属于标准轨距。
标准轨距有许多起源,其中之一是在古罗马,土路是最常用的。因此,当马车在上面跑来跑去时,路上会逐渐形成两个很深的车轮痕迹。因此,与该轮迹宽度相同的车厢可以非常容易地行驶,而具有不同轮迹的车厢可以非常困难地行驶,因为它们会不小心落入轮迹中。随着时间的推移,同一地点的车厢会变成同一条轨道。
运载和对准
后来,罗马简单地规定罗马所有的车厢都有相同的轨道宽度4英尺9英寸,这非常接近标准轨距的宽度。
这只是其中一种说法,另一种说法是,标准规格是由马臀部的宽度决定的。
无论如何,国际铁路协会在1937年将1435毫米定为标准轨距,因此它成为世界上使用最广泛的轨距。
角规
角规宽1067毫米,比标准规窄,属于窄规。之所以称之为“好望角轨距”,是因为南非好望角省在1873年采用了这种轨距,但好望角省并不是第一个使用1067毫米轨距的地区。
有相当多的国家和地区使用开普轨距。我国香港有轨电车使用1067毫米开普轨距,我国*省大部分地区也使用1067毫米轨距。日本的铁路轨距主要是1067毫米,只有在修建高速铁路(新干线)时,才采用1435毫米的标准轨距,以提高车辆的稳定性。
开普轨距仪是由挪威首先开发的。当挪威想要建造第一条铁路时,考虑到挪威的山脉数量多,当时的交通量小,它采用了1067毫米轨距。
米规
米尺,顾名思义,是一米宽,即1000毫米的规格。目前,也有许多国家采用或部分采用米规,主要集中在东南亚国家,如越南、柬埔寨、老挝、泰国、缅甸和马来西亚。
与越南接壤的中国云南省在一些地区仍有相互连接的米轨。其中最重要的是100多年前法国人修建的滇越铁路,这也是中国西南地区的第一条铁路,也是中国第一条对外开放的国际铁路。
云南最后一列米轨列车
在许多人的印象中,子弹头列车通常使用标准轨距,但你知道中国也在制造以米轨距运行的子弹头列车。2014年11月30日,中国首台出口速度最高的米轨动车组从南车株洲电力机车有限公司的生产线上下线,预计将于2015年底开通从马来西亚吉隆坡到怡保的200公里线路。
762毫米轨距
不要认为米规是最小的,有更小的,例如762毫米的米规,在许多国家和地区使用。虽然日本的轨距主要是1067毫米,但在一些轻轨上也使用762毫米轨距。*省的轻轨,如台塘铁路和阿里山森林铁路,轨距为762毫米
此外,我国许多工矿企业都采用窄轨铁路,如首钢灰渣厂专用线(现已停产)和762毫米长的石宝铁路。
此外,中国的森林铁路也使用762毫米轨距,主要分布在东北、内蒙古等森林产区。
乐山嘉阳火车
如果你对这种微型火车感兴趣,你可以去四川省乐山市犍为县的一个偏远山区品尝一下。还有一辆生锈的小型蒸汽客车仍在运行,时速可达20公里。据说,这列乐山嘉阳小火车是世界上唯一仍在正常运行的小型蒸汽客车。
乘坐悠闲的嘉阳小火车,欣赏沿途美丽的风景,应该是一种穿越的感觉。
你认为这是最窄的轨距吗?哈哈,嘉阳这条19.84公里长的小铁路在早期只有600毫米。这确实是最窄的,没有下限。
上一篇:上海在拉萨的什么面(填方向)
下一篇:16年奥运会哪个国家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