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有光:步履不停 追寻思想之光
1月14日,著名语言学家周有光先生在北京逝世。前一天,老人刚刚庆祝了他的112岁生日。
“也许上帝困惑了,忘记了我”。当生命的终极尺度停在“112”时,周有光曾经说过的经典“长生不老之言”给告别增添了一丝温暖——一个有着光明思想的灵魂,最终被上帝铭记。
作为语言学家、语言学家和经济学家,周有光一生成就辉煌:早年专攻经济学,50岁前是经济学教授和金融家。当他将近50岁的时候,他变成了一个“半路出家”的人,并把他的研究从经济转向了语言。他主持了中国“汉语拼音方案”的起草工作,被誉为“汉语拼音之父”。85岁时,他成为一名文化研究学者和思想家。100岁后,他仍然继续写作,出版了许多书。
周有光生于1906年1月13日,见证了时代的巨浪。他走过了晚清、民国和*,亲身经历了中国100多年向现代化转型的漫长过程。
上海圣约翰大学是周有光早年求学的地方。有人说,通过圣约翰的座右铭——“光与真理”(“光与真理”),似乎你可以阅读周有光。历经百年沧桑,周有光具备了中国知识分子的品格和情怀。他总是追寻思想之光,不停地行走。
早年在圣约翰学院学习,成了“周百科全书”
清末,周有光出生于常州青果巷老李堂。1923年,周有光在上海圣约翰大学学习经济学。他于1925年因“5·30大*”离开学校,被转到由爱国师生创办的光华大学。他于1927年毕业。
在上海圣约翰大学学习的过去总是让周有光感到高兴。圣约翰大学为他的研究奠定了精神基础。
周有光学习时数学学得很好。老师建议他学习科学,但他的同学一致坚决反对。“当他来到圣约翰大学时,他没有学习著名的文科,而是学习科学,这是一个不利条件。我学的是文科。事实上,我对经济学有偏见”。
圣约翰大学非常重视基础教育。周有光在学习期间从阅读文学和世界历史中受益匪浅。当阅读英文报纸时,一位英国老师教他们问自己:“今天最重要的新闻是什么?”第二个问题:“为什么这个消息最重要?”第三个问题是:“你知道这条新闻的背景吗?”如果你不知道,去查一下百科全书。
周有光曾回忆起他100岁时口述圣约翰大学没有培养专家和培养完美的人格。他习惯阅读百科全书,并学会了自学和独立思考的方法。结果,他积累了极其丰富的知识储备。后来,沈从文还开玩笑地给他起了“周百科全书”的名字。
这似乎是一个绝妙的比喻。改革开放后,中美开展了文化合作。翻译《大英百科全书》是任务之一。周有光是《简明大英百科全书》中文版的三位编委之一,参与了《简明大英百科全书》的翻译工作。
“两个老人没有猜”,等待生命
对于民国时期的控制和文学爱好者来说,周有光还有另一个迷人的身份:才女张允和的丈夫和作家沈从文的妹夫。
80岁时,张允和写了一篇名为《温柔的防浪石堤》的文章,与周有光一起回忆起甜蜜的过去。”两人一句话不说。他从口袋里拿出一本小英语书。《罗密欧与朱丽叶》是一本多么美丽的蓝皮书啊。书签夹在第一幕和第一页之间,是在两个情人相遇的时候写的。“我想用这个吻洗去我的罪恶!”那个狠心的人,他不好意思地把小本子放进口袋,他用右手轻轻抓住她的左手..."
在和张允和结婚之前,周有光写信告诉她,他很穷,我担心他不能给她幸福。然而,张允和思想是极其*和独立的。她说幸福应该靠自己获得,女人应该独立,女人不应该依赖男人。
在“张四姐妹”中,是第一个结婚的。他们在上海的婚礼非常简单,他们坚持不乱花钱。
2002年8月14日,张允和死于心脏病。周有光说:“我们已经结婚70年了,突然我们的妻子去世了。我不知道该怎么办。两个人少了一个。这种生活就像一辆汽车。它就像一辆只有一个*的自行车。一个*突然脱落。你怎么去那里?”
张允和死后七年,周有光写道:“两把椅子或几把。我每天和妻子并肩坐着,喝着茶和咖啡,为梅绮举杯,这样我们就度过了平静的晚年。年轻一代开玩笑说我们是两个没有猜的老人。他妻子去世后,两把椅子被一把一把地换成了沙发。我每天晚上都在沙发上翘起二郎腿,再也不回卧室了。”
这两个老人等待了一生,没有猜测。这是周有光和张允和之间的世纪爱情。
“走出家庭的一半”,从经济到语言
50岁之前,他投身于经济领域。50岁后,他的事业突然改变了。1955年,周有光被调到北京汉字改革委员会,全职学习汉字。
周有光先后担任文化改革委员会委员、副主任,国家语言文字委员会委员,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教授,应用语言学研究所研究员,汉语词典学术顾问,中美简明大英百科全书联合编辑委员会委员,中国语言现代化学会名誉会长。
起初,汉语拼音字母被设计出来了。大多数人主张用汉字来画字母。只有周有光和少数人主张使用罗马字母。*也支持前者。周有光回忆说:“*问我是否赞成汉字的笔画和字母。我不敢反对*,但我不会说话。再问一遍,还是不要说话。*见我没有说话,就休会了。”后来,周有光给*看了他的《信的故事》。当会议再次召开时,*主动提出最好在国际通用的汉语拼音中使用罗马字母。
周有光参与了“汉语拼音方案”的制定以及汉语拼音系统的设计和推广,后来被公众誉为“汉语拼音之父”。然而,他非常谦虚,觉得这样称呼他不好。他多次对其他人说:“读过我的书的人绝不会随便把王冠戴在我头上。”
周有光在汉字研究方面取得了突出的成就。周有光将汉字研究分为三个时期。一是传统文献学时期:主要是训诂学、音韵学、小学等。二是现代语言学时期:主要是现代汉语的语音、语法和方言学。第三,新的语言时代:主要是中国语言的现代化(普通话、白话文、简化字和拼音字母的理论和应用),包括中文和汉字的计算机处理(中文和外文的自动翻译、中文信息处理)等。
周有光提出了世界文字发展的三个阶段,即从表意文字到表意文字再到表音文字。从表面上看,汉字和拼音文字完全不同,但它们都遵循这一发展规律。他在中国建立了比较文字学,直接推动了汉字改革的研究——从宏观的角度寻找汉字在整个人类文字史上的踪迹。
周有光还预测了21世纪汉语和汉语的变化趋势:汉语将在全世界的中国人中广泛普及;汉字将成为固定的、量化的、标准化的、统一的文字。21世纪后期,汉字可能需要再次简化。拼音将有助于促进中文在互联网上的流通。
任何参观过周有光的人都会注意到他仅有9平方米的小书房和那张被油漆剥落的旧桌子。也有人认为书房太窄,周有光说:“够了,心宽了,房间傲慢了,房间宽了。”
周有光的作品大约有一半是在退休后完成的。100年的新版、104年的温超《道纪》、105年的《石北纪》和《周有光集》,中国来自世界:周有光的100年前的崔雯,《似水年华:周有光的100年*》等。
周有光经历了一百年的沧桑。作为一个上个世纪的老人,他总是紧跟时代潮流,适应新技术,总是让自己的内心充满变化的世界。他曾经对他的朋友说:“我认真考虑过这个世界。”一百岁后,他不停地走路。在转型时代,周有光总是参与、观察和思考。他不断反思自己个人思想的发展,总结中国现代化的经验教训,提出人类社会发展的三大规律和“五大*”等思想,给当代研究者以深刻启示。
阅读更多
光明日报:尊重周有光也是对历史的敬畏。
纪念著名语言学家周有光:水一样的过去一年,光的一百年
“汉语拼音之父”周有光逝世,享年112岁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