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科普小知识本站旨在为大家提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科普小知识,以及科普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科普文章

为什么地震能造成如此大的破坏力?

科普小知识2021-12-09 06:15:27
...

在过去的十年里,几乎每年都有一场大地震。最大的地震是日本发生的9.0级地震,引发了海啸,造成数万人死亡和失踪。2010年,智利也发生了8.8级地震,仅造成数百人死亡。海地7.3级地震造成近27万人死亡,受影响的人数甚至更多。那么,为什么地震造成的伤亡如此不同?有些地震震级在里氏8级以上,但影响很小。一些地震震级较小,但伤亡人数令人担忧。所有这一切的关键在于地震的类型及其破坏力。

为什么地震能造成如此大的破坏力?

日本的“3.11”地震引发了海啸。震中位于宫城县以东的太平洋,震源深度只有20公里,破坏力极强。

地震的原因取决于它的类型。目前,世界上大多数地震都是构造地震,即地壳运动引起的构造变化,如地壳错位和破裂。构造地震主要是由地球自身系统的运动引起的。地壳中高温液态物质的能量释放到地壳中。一旦地应力超过某一岩层所能承受的强度,就会发生构造地震。地震能量以波的形式传递到地面,这会对地面上的人类活动产生影响。除了结构性地震,还有火山爆发引起的地震、诱发因素引起的地震等。,这导致较小的破坏力。

在对地面活动构成最大威胁的构造地震中,震源深度和震级是地震破坏力的主要指标。我们经常可以看到地震灾害报告中提到的震中和震源深度。震中是震源在地面上的垂直投影,震源深度是指从震中到震源的距离。按震源深度划分,浅层地震在距地面100公里以内,中源地震在100~300公里以内,深源地震在300公里以上。世界上发生的大多数地震都属于浅层地震。如果震源深度为10 ~ 20公里,震级达到里氏3级以上,震中附近的人会感到地面在震动。一旦震级达到里氏4.5级以上,地震的影响将开始显现。

为什么地震能造成如此大的破坏力?

就破坏力而言,面波对地震后形成的纵波、横波和面波构成的威胁最大,其次是横波和纵波

地震发生后,能量以波的形式传递,主要以纵波(P波)和横波(S波)反射。纵波传播速度快,约为每秒6公里,可通过固体、液体和空气介质传播,而横波传播速度慢,约为每秒3.5公里,主要通过固体介质传播。两者都属于体波的范畴。与体波相对应的是表面波,它沿着表面传播,因此从破坏力的角度来看,表面波构成的威胁最大,其次是横波和纵波。7.8级地震会释放大约3000枚广岛原子弹。2015年4月25日14时11分,尼泊尔博卡拉县(北纬28.2度,东经84.7度)发生里氏8.1级地震,震源深度仅20公里,距加德满都82公里。震级和震源深度都相当大,而且具有破坏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