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媒体如何助力科技人员参与科普?科普大咖们这样支招
面对创新驱动的发展战略,深入贯彻新要求,面对建设创新型国家成为科技强国的历史使命,提高公民的科学素养至关重要,这离不开科普媒体和科技人员的共同努力。那么,科学家和技术人员如何更积极地传播科学技术,科普媒体能为科学家和技术人员参与科普提供什么样的支持条件呢?
9月26日,在中国科协科普部的指导下,由《科普时报》和中国科普网主办的“科普期刊整合与发展交流沙龙”第二期在北京举行。科技工作者、科普媒体负责人和科普专家聚在一起,就“科普媒体如何帮助科技人员参与科学传播工作”进行了深入的讨论和探讨。《科技日报》科普中心副主任王菲主持了本次沙龙。《科普报》总编辑尹传红和《科普报》副社长冷参加了会见。
中国科技教育副主编秦丽雪认为,科学学习无处不在,科普教育是一个普通的概念。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到来,科普期刊的受众改变了他们的生活和工作方式。她指出,这要求科普期刊与时俱进,改变内容宣传方式,加强与互联网的结合。此外,她说,媒体最了解读者的需求。教育工作者和科技人员拥有最新的成就和技术。双方应充分发挥各自优势,加强合作。这样,我们才能更好地做好科学技术的传播工作,提高我国的科学技术教育水平。
在青少年科普教育方面,科学故事协会执行主编阮凡建议,青少年科普杂志一方面要为学生服务,另一方面要鼓励学生创造和引导他们的科学价值观。这就需要科普期刊找出如何通过教师,从而推动年轻人积极创造和贡献文章。与此同时,她说,年轻人的技术水平和阅读水平实际上非常高,他们很容易理解出版物的内容。因此,期刊不再需要简化其内容,而是应该思考传播的各个方面:“一个多维度的创作,多平台地做,线上和线下同时开展各种活动,真正把内容推向受众。”
第五届科普大学和第21届茅以升北京青年科技奖获得者陈正认为,阻碍科技人员参与科普的核心问题是科技人员在日常科研任务中没有考核指标,“这个问题很难在短时间内解决”。同时,他指出,现有的科普期刊缺乏“反馈进度条”,供给部门的增长与渠道末端的增长不成比例,供给不足,同质化严重。因此,他提出了两点建议:一是建立多元反馈机制,如建立评选、建立科普CSSCI等量化指标;二是科普媒体向多元化、平台化发展,以网络媒体为主要平台,使纸质出版物成为纪念性产品和“铁粉”的象征。
中国矿业大学教授、科技学院院长赵毅新从科研人员的角度指出,科技人员很少参与科普的现实原因之一是他们的科研任务繁重。大多数科技人员认为科学研究是最重要的,而科普是“无所事事”。然而,即使有了大众科学的核心,许多研究者的时间和精力都非常有限。他还说,“对于科研人员来说,专注于研究,如何用生动的语言向中小学生或公众描述科学研究,以及如何讲述这个故事来吸引人们,都是非常具有挑战性的。”根据矿业大学的经验,他提出了两点建议:一是需要科技人员加大支持力度,如建立科普机构或科普基地;第二,科普期刊需要丰富技术手段,利用虚拟现实、增强现实等新兴技术融入期刊发展,提升影响力和质量。他特别强调,科普是一种公益和社会责任,需要科学家承担,科学家改变他们的意识。应该让科技人员明白,科普不是“无所事事”,“当科学家不在时,非专业的“科普”将填补空缺”
《中国国家天文学》编辑部主任黄瀞怡指出,当前形势是非专业科普盛行,这增加了科普谣言的发生。这说明科普期刊的传播不科学、不到位,公民的科学素养还有待提高。她认为,作为科普媒体,其职责是增强科学家在科普工作中的心理认同和成就感,使科学家愿意与媒体互动,产生良好的科普传播效果。但与此同时,她也提出了一个亟待解决的难题:“好的内容已经出现,但公众并不关注,他们仍然被科学谣言所吸引。”专业科普期刊在内容上遇到的传播瓶颈可能需要通过加强重点、质量和垂直度的定位来改善。她建议使用“私人订单”的方法来更准确地把握用户的科普需求,使产品能够被更多的受众所接受。
《科技先驱报》总编辑、编辑部副主任陈指出,每个期刊都有自己的特色,所以每个期刊都需要找到自己的定位、目标、读者和作者。他认为作者实际上有一个特殊的痛点。当媒体能够找到科学家关注的最新和最有趣的话题时,他们实际上可以找到科学家提交的手稿。他还建议,科普期刊也应该做一些人性化的话题,比如科学家如何进行科学研究,他们取得了什么成果,产生了什么影响。这些话题不仅是科学家愿意写的,也是读者愿意读的。“只要媒体充分发挥他们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积极寻找一些更好的话题,他们就能找到合适的作者。在未来,它还可以吸引一定的读者群,最终可以获得科普的效果。”
天文学爱好者协会主席李健在他的主题演讲中说:“生产一片‘精神食粮’并不容易。”他将科普作家分为三类:热情但缺乏力量的年轻作家和个人作家;有资质、无写作动机的专业科技人员;有能力的作者通常是老先生和学者。对于每一类作者的手稿都应该有针对性。同时,他建议作者的选择不应仅限于科技人员。科普期刊的从业者才是真正知道如何写作以便公众能够理解科学的人。"期刊编辑应该互相写信。"他认为,科普编辑应该有“编辑”的理想,而不是做一个角色修复者,必须有自己的原创作品,即使是从撰写科学论文和科学评论。此外,“我们可以在图片中充分发挥媒体人的专长。国内外许多教科书都非常重视原理图。这些是科学研究人员做不到的,所以媒体应该充分发挥这一优势。”
《科学世界》的编辑孙指出,科普期刊是不可替代的,例如,它们可以刊登更长的文章和更大、更详细的图片,而这些是无法在互联网上以零碎的信息呈现的。因此,他认为科普期刊的创作仍应受到重视。同时,他认为互联网上相同媒体的内容和论文不应重叠,新的研究需要探索,重点应该不同。他认为科学家应该首先捍卫科学,所以科普期刊应该抓住这一点与科学家联系。如果媒体遇到专业问题,需要科学家审查手稿,他们实际上愿意提供帮助。“在媒体保证科学性和传播效果的情况下,科学家会认可期刊,他们会更愿意合作,甚至帮助媒体进行宣传和推广。”
涿中出版科学传播中心主任苏静建议,科普媒体应首先强调“服务”意识。媒体可以帮助科技工作者实现技术改造,将技术创新与企业联系起来,并将其转化为产品在市场上销售。通过这种实用的服务,媒体可以与各种企业和技术人员建立长期的联系,从而更容易获得反馈和反馈。其次,科普媒体应重视通过拓展传播渠道吸引科技人才。“沟通内容很重要,但渠道也必须要注意。他们是“二王”。“科普期刊也应在金融媒体模式下发展,积极拓展外延和边界,增加自身价值权重,保持技术和市场领先。只有这样,他们才能不断吸引更多的科研人员,实现自身的生存和发展。
《气象知识》的编辑李涛涛认为,需要做两件事:增加收入和减少支出。开源主要关注作者的培养和帮助,留下优秀的作者,为他们提供热点和读者兴趣点。科技工作者是专业的,但他们不知道公众对什么感兴趣。“期刊媒体是将研究人员的‘咖啡豆’磨成粉末,为不同的受众制作不同的‘咖啡’。”在省钱方面,她认为期刊的内容可以重复利用,优秀的文章可以在网上转载,这样可以给作者积极的反馈,让他精神上满意,促进科技人员在科普方面获得成就感。她还提到,现在许多科学家只有在年轻时才会投身于科学,并从科学杂志中获得力量。我国科学的积累是由科普期刊造成的。尽管近几年来存在一些漏洞,但从现在开始,科普期刊的整合与发展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2
《自然》编辑部主任苗玉妍认为,科普仍然需要情感。对于那些真正致力于科学研究的人来说,只要媒体告知我们需求并提出建议,他们就能反馈高质量的前沿内容。然而,如果受访者不真诚地做科学研究和科普,效果可能不会令人满意。她还提到了科普期刊发展中的一些困惑:随着时代的发展,信息来源变得更加多样化,这也导致了错误率的增加。因此,邀请相关专家进行外部评审成为编辑工作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部分。如果研究人员不擅长起草,他们也可以通过采访获得大量高质量的内容。
-25张出席嘉宾的合影
在本次沙龙活动中,与会者就科技人员的责任和义务、科技人员参与科普存在的问题和对策、科普媒体的内容、平台、渠道建设和发展等进行了热烈讨论,并积极提出了建议和意见。大家一致认为,面对新的要求和新的任务,广大科技人员和科普媒体应肩负起更大的责任,制作和创造高质量的科普内容,建设一批具有权威影响力和辐射面更广的科普传播平台,为提高全民科学素养和建设科技强国共同努力。
上一篇:红豆杉能水培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