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科普小知识本站旨在为大家提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科普小知识,以及科普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科普文章

网络时代大学生“心”事当何解

科普小知识2021-11-26 06:40:37
...

■王志康,本报见习记者,徐悦,实习生

再过两天,5月25日的全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日,谐音“我爱我”,将如期再次到来。

这一天始于2000年,号召大学生热爱自己,珍惜自己的生命,把握自己的机会,为自己创造更好的成功之路,从珍惜自己发展到关心他人和社会,让自己的内心充满阳光。

然而,美好的希望常常被黑暗的事实所掩盖:5月10日,福建省莆田市仙游站一辆火车即将进站时,一名女大学生突然站起来,跑着跳下站台,躺在铁轨上自杀。幸运的是,她被快速反应的值班乘客拉了回来。5月2日,江苏省海门市的一名大学生选择割腕自杀,因为他的父母不同意购买相机。他被发现后被送到医生那里进行抢救。

不用说,大学生的整体心理素质差早已是公认的事实。网络环境下成长起来的“90后”和“00后”大学生并没有脱离这一事实。

事实上,随着近年来社会和高校对大学生心理健康关注的不断提高,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的形式和内容也越来越多样化。对此,在一线工作的高校心理健康咨询教师有着更直观的感受。

那么,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发挥重要作用的这一群体的工作状况如何呢?“90后”和“00后”大学生眼中的心理特征是什么?今天,我们将与他们中的一些人接触,希望能为大学生保持心理健康提供一些帮助。

胡月

大连理工大学的心理健康

教育咨询中心主任

北京交通大学学生心理

素质教育中心主任

陈阳

东北大学的心理健康

教育中心主任

王娟

北京外国语大学心理健康教育咨询中心心理咨询师

谈论工作:

承受压力很有趣。

谈到大学生心理健康这个话题,已经工作了近30年的胡月充满了激情。“我一直喜欢这份工作,我认为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对他们的顺利成长非常重要。大学生在成长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造成心理困扰,需要指导和帮助她说,几年来,学校各级党委和领导高度重视和支持,不断加大各种投入,深入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在日常生活中,当大学生在学业、情感、人际交往、职业规划等方面出现心理问题时,胡月等咨询师可以及时进行心理干预,帮助他们化解矛盾和冲突,消除内心困惑,使他们更加自信和乐观,有能力面对和解决实际困难。“它还能让我们从工作中获得成就感和意义,是激励我们努力工作的重要来源。”

“但是现在大学、社会和家庭对大学生的成功有更高的期望,这使得他们普遍感到更大的心理压力。”胡月说,近年来,通过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和科普宣传,许多大学生树立了及时寻求帮助是智慧的观念。与此同时,他们周围的同事慢慢地感觉到工作强度也增加了。

田对目前的高期望值更为具体。目前,国家非常重视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高校在人力、财力和物力上支持这项工作。教育部和北京市教育委员会也就如何开展这项工作发布了一些文件和施工规范。教育部和北京市也对这项工作进行了专门监督。

“与过去相比,我们现在更加注重德育和心理教育的结合,注重提高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素质,增强他们抵御挫折的能力。”在胡月看来,过去辅导员只在学生有困难时才进行心理咨询。这是干预后工作的一种方式。现在它已经逐渐转变为发展性预防教育。它主要为全体大学生开展丰富多彩、富有特色的心理活动,如主题讲座、团体辅导、心理剧和各种小型沙龙。

谈到德育与心理教育的结合,胡月表示,大连理工大学有一个创新的做法,就是运用心理学的方法,将生命价值观教育融入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课堂和活动载体,让学生在体验中感受、热爱和珍惜生命。“所谓人生价值教育,就是让学生发现人生的价值和意义,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目标,进而引导他们树立积极的人生态度。”

随着注意力和工作强度的增加,大学心理健康顾问团队的压力自然会增加。这一观点得到了王娟的肯定:“作为工作对象的学生总是新的,所以我们必须不断地学习和调整。工作压力确实不小。”

对此,田也表示赞同:“目前,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意识正在不断提高。不少学生积极寻求心理咨询服务。许多高校的心理中心都有学生在等待。这种需求表明这份工作需求量很大,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这也表明目前的工作还没有满足学生的需求。在需求量大、全职员工有限的情况下,现有员工的压力越来越大。”

陈从工作的角度更婉转地表达了这一点。她认为,随着当前社会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敏感和关注,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变得更加细致和全面。

“现在的工作越来越好,越来越成熟。过去,互联网不发达,微信推广不及时,各种宣传材料和活动不普及。”陈阳说,当前的心理健康教育,除了传统的教学方法外,还包括各种心理文化和咨询意识的宣传教育。“我们会做各种宣传材料,包括心理知识台历、书签、钥匙链等。,调动学生的心理健康意识。"

陈阳说,东北大学已经逐步形成了目前的专职和兼职心理咨询团队。“除了学校层面的心理健康教育中心的专职组织外,还有来自各高校的具有职业资格证书的兼职辅导员团队,他们可以在日常辅导中及时发现学生的心理问题,并给予帮助和指导。”

“我们共有六名全职教师,他们都处于非常饱和的工作状态。”陈阳说,每个人都尽力做好心理咨询工作。咨询形式不仅包括个人咨询,还包括群体咨询和大规模发展咨询。同时,加强心理危机干预,针对一些随时出现的特殊问题,配合学校教师和辅导员设立24小时热线随时关注。

上诉时:

工作机制需要改进

对于胡月对大学生心理健康工作的热情,她的同事是有目共睹的。每天,她的日程表上都是学生咨询、备课、讲课等。不止一个人问过她“为什么她总是这么努力工作”。每当她这样做的时候,她就会告诉对方:“每当她看到学生们皱着眉头走进咨询室,经过一段时间的咨询后,她舒展眉头,微笑着,感到非常满意。当我将来离开时,如果我认为我在生活中真的很努力、很认真地工作,或多或少地影响了别人,我就会感到满足。”

但事实上,许多顾问也有巨大的压力。在胡月看来,经过危机干预和咨询,辅导教师也会有很大的心理压力,需要调整。“因此,为了保持咨询师的可持续发展,更好地陪伴学生成长,这些咨询师也需要关心和支持,需要通过培训、监督等方式减压。”

陈阳也有同样的感觉。“整个作品的饱和度很高。我们需要精通教学、科研、管理、咨询、培训和活动。我们需要训练我们的能力,促进我们的成长。”她说。

“我这个星期基本上都在加班。我白天忙于咨询和行政工作,给学生提供选修课、培训、活动、指导等。我不能在正常的轮班时间做这件事,只能在晚上和周末。”陈阳说,此外,她还得一边讲课一边写论文,所以时间很紧。

对于、提到的工作中的困难,田认为,这是由于目前学生心理素质教育工作机制不成熟所致。“就北京的高校而言,心理中心有自己的师级单位,有的在学生处,有的在学院,有的在校医院,或者与体育系和艺术教育中心合并。机制尤其不清楚。”

田表示,目前这项工作的总体模块应该基本相同,但各个学校的发展情况有很大不同。这些现象都与国情和相对较短的发展时期有关。"因此,心理素质教育的专业化和科学化建设仍需进一步加强."他说。

尽管工作繁忙而紧张,心理咨询师们仍在努力工作。当他们看到自己的努力能够帮助困惑中的学生时,他们觉得这是值得付出额外努力的,因为在他们看来,这是一份充满价值和成就的工作。此外,近年来,国家政策和高校越来越重视心理建设。

“已经发布了许多文件,教育部正在起草大纲。讨论草案非常详细,而且已经到位。”陈阳说,东北大学领导非常重视这项工作。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属于德育系列。同时,他们还积极支持教师参加专业培训。年轻教师可以申请博士学习机会。国家政策、要求和学校的重视相对到位。

关于学生:

糟糕的人际关系更加突出。

在陈阳看来,大多数在网络环境下成长起来的“90后”和“00后”大学生都有良好的家庭教育和心理基础,健康、积极、阳光。对此,王娟也表达了类似的观点:“现在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总体良好,但存在一些心理问题或精神障碍。”

"我们发出的选修课基本上会在一小时内被清空."在他的工作中,陈阳发现大学生的自我调节意识和对心理咨询的认同感有了明显的提高。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获取信息变得极其方便,使得当代大学生视野开阔,知识丰富,敢打敢进。“现在和孩子相处很有趣。例如,许多90后学生非常热衷于创新和创业。”胡月说。

同时,网络的便利性也使得知识尤其是最新的知识触手可及,这给教师的知识量带来了巨大的挑战。

"有时,老师不像学生那样了解情况,甚至学生也一样,但老师不知道。"田说,这就要求教师在接受更多新知识、学习新技术的同时,也要接受学生,向学生学习,或者积极利用学生的资源,使他们能够把资源带给更多的学生。

田认为,现在的大学生比以前更加关注自己,愿意表达自己的个人意见,更加自觉地维护自己的权利。对此,胡月也表示赞同:“今天的大学生有自己的特点,追求时尚,对自己有自信,追求平等和尊重,也关心国家,渴望实现自我。自私的大学生只占他们的很小一部分。”

“90后”和“00后”大学生由于社会环境的快速发展和变化,从小就面临着高强度的竞争压力。同时,他们大多是独生子女,不可避免地会有一些心理困惑,而最重要的表现就是人际关系。

“如今的大学生更喜欢使用电脑和手机,以及其他新媒体。他们比以前更加封闭,不想在群体中交流。”田对说:

胡月还从咨询中了解到,当前大学生的人际问题相当突出。他们渴望交流和自我封闭。他们中的一些人不能交流。这样的学生通常很孤僻,容易生活在自己的小圈子里。

“关键是引导他们学会如何处理人际关系,引导他们正确理解自己与他人和社会的关系,为自己营造一种和谐的心态。”胡月认为,大学生的人际问题与出身家庭有很大的关系,与出身家庭父母的关系模式将会向现实生活迁移。因此,大学生与家庭的不和谐可能会影响他与同学、老师和同事的关系。"如果关系处理不好,就会出现不和谐,这会导致心理问题."

陈阳还说,成长环境对学生来说非常重要,尤其是家庭出身。“有些学生可能从小就缺乏父母的爱,或者父母对他们期望过高,这使得他们的基本心理素质不是很好。陈阳说,与此同时,学生现在面临着进入高等学校的巨大压力。他们中的一些人在高中时会有抑郁、焦虑和强迫等心理症状,这很容易导致心理疾病。

根据大学生的心理特点,高校基本上都采取了相应的措施。“然而,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教师资源有限,而且仅限于心理咨询。如果学生的心理问题更严重,甚至是心理疾病,那就超出了学校咨询的范围。”陈阳说,当学生被转到校外医院接受心理治疗时,问题又出现了,即学生的经济负担。

陈阳计算了一笔钱。目前,转诊机构的最低收费标准是每小时200元,每月至少四次,这种心理治疗是长期的。

“东北大学根据贫困家庭学生的具体情况为他们提供一定的药品补贴,但即便如此,这也是学生的一大负担。”陈阳说,对于不能坚持在校外进行心理治疗的学生,心理中心会与他们签订咨询协议,提供支持性咨询。学校主要承担压力和工作,但这不是最好的方式和长远的解决办法。

关于建议:

提高认识应该是第一优先事项

事实上,在长期从事心理健康教育的辅导员看来,大学生的心理困惑并不可怕。只要正确引导,每个学生都能保持积极健康的心态。

“对大学生来说,最重要的是增强他们的心理健康意识,学会关注自己的心理健康。”田认为,只有认识到可能存在的问题,才能及时发现问题,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同样,胡月也认为,提高关注自身心理健康的意识是大学生疏导自己的第一步。

当然,有了心理健康的意识,大学生也应该有一定的心理知识,这样才能正确看待自己的心理,准确分析问题。对此,田建议多读一些关于精神健康的科普书籍和应用书籍,但不要读太多励志书籍或成功书籍。励志书籍和成功书籍可以激发士气,但有时它们不利于学生清楚地分析自己的优缺点,导致错误的自我认知。"

在陈阳看来,形成良好的自我意识非常重要。“客观把握自己的性格、特点和能力,同时明确自我发展和探索未来的方向。”她说,这种保证不是盲目的,而是长期心理成长和分析的结果。目前,少数学生感到困惑和缺乏动力。也有少数学生的成就动机太强,这也会造成学习和心理压力。

王娟认为,总的来说,学术和职业生涯需要提前进行更多的规划,并且在具体的表述中,给自己更多的选择。毕竟,生活中不只有一个选择。

“一些学生内心渴望被认可,但在行为层面会有一些延迟,从而形成内部矛盾。”陈阳说,当与他人互动时,内部的不和谐不一定会导致和谐。“对自己的期望相对较高,而其他人通常是卑鄙的,问题相对容易发生。”

因此,陈阳建议,为了保持良好的心态,大学生应该客观、灵活地看待问题,创造内在的和谐和一致性。与此同时,他们也应该理解、宽容、互相支持,与其他学生实现内在和谐与外在和谐的统一。

和田鼓励大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特别是心理社会实践,增强他们在实践中的挫折承受力,学习一些心理学知识。

为了理解心理学知识,田还提出了“六个一”,即读一本心理健康方面的书,听一次心理方面的讲座,参加一次心理健康课程,参加一次心理活动,尝试一次心理训练,进行一次心理咨询,通过亲身体验来体验感性心理。

“生活是为了体验,所以要寻找更多的机会去体验生活,体验一个丰富多彩的世界,而不是遥不可及。”田说,要保持对生活的热情和积极奉献,只有热爱生活,生活才会变得有趣。只有通过积极参与,才能感受到活动的价值。

对于大学生中最突出的人际问题,王娟认为大学生应该以开放的心态面对,逐渐走出自己的小圈子,多关注身边的人,努力与他人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人际关系是人类社会性的基础。学生可以提出积极的自我建议,鼓励自己,并逐渐适应当前社会生活的节奏。”

“大学生必须学会寻求帮助,尤其是在自我调节不起作用的时候。适当的帮助是强者的智慧。”胡月特别强调,遇到困难时,适当的帮助并不取决于他人,“真正的强者才敢于面对现实和困难”。

外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管窥

与欧美等发达国家相比,中国的心理健康教育起步较晚,在借鉴国外心理健康教育体系的基础上,不断发展和完善有中国特色的心理健康教育体系。

目前,国外心理健康教育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他们拥有一系列完整的教育体系、危机应对流程和相对专业化的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并正在逐步扩大心理健康教育的范围。

在国外大学,心理健康教育不仅包括心理方面,还包括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环境健康。同时,国外心理健康教育也具有覆盖面广、针对性强的特点。高校已经从关注和解决少数问题学生扩展到关注全体学生的心理健康和提供咨询服务。

服务内容多样化也是国外心理健康教育的一大特点。例如,在美国,服务内容可归纳为六类:个人评估、直接干预、间接干预、研究评估、监督管理、预防等。在哈佛大学健康服务主页上,核心服务不仅包括心理健康和谈判,还包括行为健康服务,这证明心理健康教育已经变得更加全面和完善。

早在2002007年,英国剑桥大学就提出了团体咨询和主题研讨会,为团体心理健康提供咨询服务。客户不仅包括大学生,还包括教职员工,帮助他们解决师生关系中的问题,并解释如何减压和放松。这意味着心理健康教育不再针对有问题的个人,而是延伸到更大的群体,不仅是为了治疗,也是为了大众科学和预防。

近年来,宗教歧视案件在国外高校屡见不鲜,这也使得国外高校维护学生心理健康的内容更加多样化。在英国的许多大学校园里,都有性别歧视和种族歧视的监督小组,他们倾听学生遇到的麻烦和问题,帮助解决由学生心理造成的歧视纠纷和不适。在这方面,我国的心理健康教育仍然缺乏。

此外,国外大学也非常重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的职业素养。例如,在美国,从事心理健康教育的工作人员在上岗前必须获得相应的专业资格和相关的资格证书。在英国的剑桥大学和牛津大学,心理咨询机构的工作人员都是由英国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协会认证的心理咨询师、心理治疗师和执业精神病医师。在日本,这一要求更加严格。通常,一个人必须成为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专家,才能上岗。要成为心理健康专家,首先必须接受相应的学术教育,然后参加专业协会组织的资格认证,然后参加*教育部门或专业协会等的培训。

目前,国外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趋势正朝着更加多元化、人性化和综合化的方向不断演进和完善。中国也需要根据大学生的心理状况,在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跟上步伐,进行创新和调整。

《中国科学日报》(第五版《大学周刊》,2017年5月2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