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科普小知识本站旨在为大家提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科普小知识,以及科普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科普文章

产业转型升级 大学生就业呈现多样性灵活性

科普小知识2022-06-17 07:07:46
...

本报记者白人民日报(2017年4月27日08版)

核心阅读

报告显示,经济发达地区的毕业生就业比例有所下降,而中原、西南以及陕西、甘肃、宁夏和青海地区的就业比例有所上升。在医疗、社会服务和护理行业,大学毕业生的就业率上升最快。研究指出,要提高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的契合度,就要重视毕业生和“慢就业”困难群体的就业稳定性。

产业结构的调整将如何影响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课题“产业转型升级中的大学毕业生就业研究”近期阶段性成果的发布表明,产业的区域转移正在对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分布产生影响。在产业转型和升级的背景下,从事教育、医疗和信息职业的毕业生比例迅速增加,这种影响将持续下去。

在经济发达地区就业的毕业生比例已经下降。

新世纪,中国大学毕业生数量进入快速增长期,从2001年的114万增加到2016年的765万。近年来,产业转型升级加快,大学毕业生就业分布也随之发生变化。项目报告显示,经济发达地区的毕业生就业比例有所下降,而中西部欠发达地区的毕业生就业比例显著上升。

从毕业生就业场所的总体分布来看,毕业生就业场所主要集中在泛长三角、泛渤海湾和泛珠三角地区,合计超过65%。第二是西南地区和中原地区,均略高于10%;同样,陕甘宁青地区和东北地区都在5%左右。

从2011-2015年毕业生就业地点的变化来看,有三个趋势:一是泛长三角、泛渤海湾、泛珠三角和东北经济区的毕业生就业比例呈现一定的下降趋势;第二,西南地区经济、中原经济和陕甘宁青经济的毕业生就业比重呈现一定的上升趋势。毕业生在中原经济中的就业比重增幅最大。第三,由于区域发展和人口特征,西部生态经济区可以承担较少的就业岗位,但由于其基数低,毕业生数量也呈现出较明显的增长。

项目首席专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国际劳动和社会保障研究所所长莫荣分析说,毕业生就业区域分布的变化反映了中国产业转移和产业结构调整对毕业生就业的影响。近年来,中国东部经济发达地区的一些加工业和制造业正在逐步向中西部地区转移。中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导致了对人才需求的增加。此外,中西部地区加强了吸引人才的政策,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中西部地区大学毕业生的就业人数。

第三产业拥有60%以上的就业岗位,而医疗行业已经成为热门话题。

考察大学毕业生就业的产业分布,第三产业是最大的,其次是第二产业,最后是第一产业。

比较近年来的产业分布和毕业生就业变化,可以发现第一产业的就业率近年来变化不大,基本保持在1.3%左右,而第二产业的就业率呈下降趋势,第三产业的就业率呈显著上升趋势。第三产业2015届毕业生就业率达到62.98%,比2014届毕业生提高4.96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就业率降至35.71%。第一产业保持在1.30%。

“第三产业是吸纳毕业生就业的主体,符合第三产业岗位再生能力强、劳动力承载能力强、劳动力需求大的特点。这也是中国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和优化产业结构的结果。这是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体现。”

根据莫荣的分析,未来第三产业的比重会进一步增加,第三产业的毕业生就业比例也会增加。同时,通过优化第三产业内部结构,可以进一步提高第三产业对劳动力的承载能力。

大学毕业生主要分布在哪些行业?该研究小组发现,自2011年以来,大学毕业生就业的前十大行业基本保持不变,建筑、教育、金融、媒体信息和通信行业仍在毕业生人数最多的四大行业之列,约占毕业生总就业人数的三分之一。

从趋势来看,大学毕业生在医疗、社会服务和护理行业的比例上升最快。采矿、各种制造业和加工业的毕业生比例呈现出明显的下降趋势。交通制造业、交通运输业、房地产开发和销售租赁业三大产业呈现出先快速增长后急剧下降的明显波动趋势。

莫荣说,毕业生就业的变化是中国各行业发展的体现,是中国各行业内部结构调整的结果。近年来,中国居民对医疗、社会和护理服务的需求有所增加。相关产业发展迅速,对人才的需求也相应增加。然而,随着行业萎缩,低端制造业、加工业、采矿业和房地产相关行业的毕业生就业率正在下降。未来,与产能转移和库存转移相关行业的毕业生就业比例将进一步下降,中高端服务业的毕业生就业比例将进一步上升。

应该关注那些跳槽率高、就业率低的人。

大学毕业生的就业领域、产业和产业结构都呈现出一定的变化趋势,反映了我国当前产业转型升级对劳动力需求的影响。课题组认为,在深化产业转型升级的背景下,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十分必要。

首先,我们应该更加重视毕业生的就业稳定性。虽然大学生就业形势总体稳定,但仍存在新的挑战。调查发现,全日制毕业生就业比例不断下降,这不仅反映了毕业生就业形式的多样性,也反映了毕业生就业的日益不稳定性。与此同时,毕业生在半年内离职的比例也很高,平均约为35%。一方面,兼职和频繁的工作变动会影响毕业生的工资和福利,另一方面,也会增加劳动力市场的不稳定性。面对这些情况,各级*和有关部门都要高度重视。

第二,我们应该关注“慢就业”毕业生中的困难群体。在毕业6个月后仍处于失业状态的毕业生中,大多数人仍在寻找工作,一些人正准备继续学业,一些人正准备参加公务员考试,还有一些人想在考虑就业前休息一下。这些毕业生可以统称为“慢工”。近年来,没有就业或其他计划的毕业生比例显著增加。

莫荣认为,基于职业发展考虑的有计划的“缓慢就业”在缓解就业压力和提高毕业生就业质量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然而,他们对就业没有信心,因为他们长期找不到工作,或者他们没有目标和计划,只是坐在家里无所事事,这是大学毕业生对就业消极反应的表现。这类毕业生数量的增加无疑将向劳动力市场发出负面信号。当前,我们应关注这些群体,了解毕业生就业的实际困难,加强积极就业理念的宣传,增加就业服务,防止失望情绪的蔓延。

此外,要提高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的匹配度。当前,我国产业转型升级的加快和产业结构的不断优化,对高等教育与劳动力市场需求的有效对接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研究发现,大学毕业生的工作与专业之间的相关性约为65%,这需要进一步提高。相关部门应加强对行业、行业和职业发展趋势的预测,合理测算劳动力市场对高校毕业生的需求,为高校人才培养结构和专业设置的调整提供科学依据。高校专业设置也要进行供给侧改革。在保持高等教育专业设置自主性和相对独立性的同时,也要积极进行适当的调整,形成符合市场需求、有自身重点和优势的高等教育模式,以满足市场对人才的多样化需求。

宁夏新出现的就业形式

银川4月26日电(记者刘峰)记者今天从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社会保障厅获悉,宁夏各级人民和社会保障部门正在抓紧创新共享经济形式,通过多种措施创造就业机会,积极推进人力资源服务。今年第一季度,该地区新增2万个就业岗位,同比增长9%,达到全年目标的26.7%。

今年以来,基于互联网平台的就业和创业在宁夏越来越受欢迎。新的工作岗位和新的就业形式不断涌现,如网店经营、汽车司机、生活和分配等,兼职、临时就业和自谋职业的比例不断提高。与此同时,服务经济在就业方面释放出新的活力,对旅游、文化、体育、保健、养老和其他服务和享受的需求继续增长。年内,宁夏还将修订和完善支持创业担保贷款政策。通过解除户籍限制、扩大贷款群体、降低贷款门槛等措施,宁夏将有效解决企业家融资难问题,促进群众创业,促进就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