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科普小知识本站旨在为大家提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科普小知识,以及科普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科普文章

纸质书与电子书:取代还是并存?

科普小知识2022-03-05 07:30:07
...

纸质书与电子书:取代还是并存?

我们的记者温

纸质书会消亡吗?它会被电子书取代吗?自从数字技术发展以来,这个问题就一直萦绕在人们的脑海中,并且一直在讨论。

有许多数据和研究表明,随着技术的进步,电子书的销售越来越乐观。2010年,麻省理工学院的尼古拉斯·尼葛洛庞帝教授预测纸质书将在五年内消失。

显然,事实并非他所说的那样,似乎正朝着相反的方向发展——皮尤研究所(Pew Research Institute)去年的一份报告显示,在过去12个月里,美国阅读纸质书的人数仍然是阅读电子书人数的两倍多。英国研究机构尼尔森的最新数据显示,电子书的销量已经连续两年下降,而纸质书的销量一直在上升。年轻一代的阅读习惯是这一趋势背后的主要驱动力。

今年是第21个世界阅读日。《中国科学日报》记者就纸质图书与电子图书的选择问题采访了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国家阅读研究与推广中心主任许、、戴连斌等几位年轻读者。

出乎意料,合情合理

根据英美机构的调查数据,许表示,纸质图书销量的上升虽然出人意料,但也是合理的。

"人们都认为在数字化浪潮下,纸质图书的数量已经耗尽."许郭盛进一步解释说,但经过多年的实践发现,纸质阅读和数字阅读各有优势,所以数字阅读不能完全取代传统的纸质阅读。

在数字阅读和新媒体阅读的经历中,人们发现知识、信息和认知的获取具有碎片化和肤浅化的特点,而书籍阅读是一种深度、结构化和系统化的阅读,这仍然是人们获取知识阅读的必要条件,因此它慢慢回归到纸质书籍的阅读。

另一方面,新闻阅读和文章阅读相对分散,数字阅读在报刊中的替代作用非常显著。

这也反映在国内统计数据中。4月18日,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发布了第14次全国阅读调查报告。结果显示,2016年,中国成年公民的数字阅读模式接触率连续8年上升,但与此同时,51.6%的成年公民更喜欢“用纸质书阅读”。

“数字阅读在增加,纸质书籍的阅读保持了相对稳定的增长。没有像报纸和杂志那样大规模和大规模的悬崖下降。这符合国际阅读趋势。”许对说道。

年轻人成为主要的驱动力

这位“90后”女孩小马最近一直在读《史记》和《昭明文选》。她选择读纸质书,因为古籍中的许多句子不能一次读完。如果用电子书查数据,记笔记就不方便了。此外,还有一些收集的作品和垂直和传统纸质书籍的校勘笔记。马妈说看着它们感觉更好。

小马买的纸质书还包括一些专业书籍、需要反复检查的儿童图画书,以及《秘密花园》等彩色书籍。除了这些类别,小马有时会去书店,迷恋,或者朋友推荐,选择时会打折。她还表示,通过观察,她感到“纸质图书的销量将会反弹”。

至于英美纸质图书销量的增长,该调查机构得出结论,年轻一代的阅读习惯是这一趋势的主要驱动力。原因与小马的阅读经历相似,主要包括成人图画书和手绘彩色书的流行。高质量的优秀小说和网络名人的小说受到追捧。儿童书籍保持稳定。

许郭盛也同意这一点。在数字化环境下,纸质图书的阅读体验吸收了新的元素,并不断地进化、迭代、转化和升级,越来越符合人们新的阅读体验。例如,交互式阅读彩色书籍,将虚拟现实、增强现实和增强现实嵌入到纸质书籍中,通过扫描代码将音频内容嵌入到纸质书籍的中间,等等。所有这些都使纸质书籍焕发出新的活力,增强了人们的阅读体验。

由于该书主要面向儿童,国内儿童纸质书多年来增长了10%以上,“表明人们对儿童阅读的重视和要求越来越高,这是培养儿童阅读兴趣、阅读习惯和阅读能力的非常强大的推动力”。许郭盛认为。

对于阅读体验,也有不可忽视的书店。英国数据显示,2016年,实体店销售额增长了7%。

中国也是如此。近年来,亚马逊、当当网和阿里巴巴都在转而扩大线下业务,开设实体书店和阅读空间,而越来越多的实体空间以各种形式出现,如书店、书店、学院、书店和阅读俱乐部。

“实体书店有多种功能。除了买书,它们也是阅读体验的地方。虽然互联网电子商务有突出的优势,但也存在自身的不足,主要是由于缺乏经验。电子商务只是商品的交易场所,而不是人文精神的体验空间,这正是线下书店的优势。”许说,像方、程品、钟这样的书店都是体检店,不是传统的图书销售店。

在许看来,实体书店的发展变化是为了满足书店自我更新、转型升级的需要,充分发挥实体阅读空间的优势,实现线上线下的连接。这也将成为未来的趋势,也就是说,体验阅读空间将成为主流的方向和趋势。从未来趋势看,体验经济也将成为人们的主要消费方式。

利用两者

一些网民在网上列出了“电子书和纸质书的优缺点比较”。不难发现,每个人在阅读时都能很容易地感受到每一个人。

一家公司的总经理陈能杰告诉记者,他一直在看纸质书,直到2016年7月,平均每年看50多本书。然而,由于去年下半年频繁的商务旅行,带更多的书和不够的阅读有些困难。在Kindle上阅读纯粹是为了方便。

他现在发现电子书有许多方便之处。纸质书除了便于携带和存放外,还占用了太多的空间。不过,陈能杰说,他更喜欢看纸质书,最近在家读了南怀瑾的《庄子》系列。

虽然Kindle感觉更接近纸质书的地位,但陈能杰认为电子书不会写字和画画,艺术比小字印刷更好。

于在他的文章《纸质书还是电子书》中也提到了类似的经历我过去只喜欢看纸质书,不到三年我就真正开始使用Kindle了。现在我用纸质书和电子书交替阅读,互为补充。因为我花更多的时间在路上,而且带电子书很方便,所以我花更多的时间阅读电子书。"

记者采访了美国韦恩州立大学的博士生Xi·严昆,谈了他的阅读经历,也是“90后”。对他来说,纸质书和电子书之间没有太多的偏见,关键是方便。

由于在美国学习,中文文献少而贵,学校图书馆中文文献数量少,类别偏多且无时效性,而他阅读的书籍类别多,如网络小说、科普、汽车、书法、音乐、哲学、宗教等。电子书更容易获得和存档,所以Xi·严昆通常选择电子书。他认为电子书阅读设备正在发展,阅读体验越来越好。它可以缩放、调整颜色和嵌入多媒体。

应选修课老师的要求,Xi·严昆在美国买了艺术书籍,“非常贵”。所以他的同学买了旧书或者借了,还通过各种渠道找到了可以印刷的电子书。

小马也谈到了价格。她的一个同学正在读电子版的《二十四史》,因为纸质书的价格太高了。

智虎的一位“95后”媒体人士提到的另一个问题是,电子书阅读有时会分心,被切成碎片,平均时间不到15分钟,导致阅读体验下降。在他看来,纸质书的应用场景是点一杯绿茶,静静地读一本书,在空闲的下午写一些散文。这可能就是人们所说的,纸质书“有阅读的感觉”。

于还说“只有纸质书才能体现书的本质”。然而,“作为一个读者,我认为纸质书和电子书都是不可或缺的。我尽力利用两者的优点”,这也是大多数人的选择。

每个人都有同感的重要问题。

纸质书还是电子书阅读?这是一个经常讨论的话题。那么,继续讨论这个话题有意义吗?人们更愿意看到纸质书回归吗?虽然目前大多数人认为电子书不会完全取代纸质书,但是随着数字技术的进步,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选择电子书,这两者未来的关系是什么?或者是替代还是共存?

针对这些问题,许表示,其中一个关键点就是纸质阅读和数字阅读各有优势。双方应充分发挥各自在不同方面的优势,以满足人们不同的阅读需求。人们不会放弃数字阅读,数字阅读将继续增加。同时,纸质书的阅读在短期内不会被取代。它将保持相对稳定的趋势,不太可能大幅增长。

“电子书是数字阅读的一部分。在一段可见的时间里,纸质书和电子书并行共存。”许郭盛说,充分利用各自的优势,这是最好的状态。在数字时代,数字阅读的发展是历史上不可阻挡的趋势,也是不可逆转的。然而,传统纸质图书继续稳步发展是必要的,也是必然的。这不仅是一种回报,也是保持知识结构化、系统化和深入的必要条件。否则,社会将陷入浮躁和顺从的状态。

比较纸质书和电子书,他认为它们是有意义和有价值的。因为它背后是一个“每个人都感觉到的重要问题”因此,探讨两者的现状、未来、问题和优势,有助于人们重新认识各自的优势和劣势。最后,我们可以思考如何改进纸质图书阅读体验的产品形式,充分发挥纸质图书的优势,进行自我革命。同样,通过提问,人们被敦促去探索电子书的未来、前景和方向。

西方学者的许多研究实际上都试图阐明读者、文本和作者在阅读行为中复杂多变的关系戴连斌说,技术进步和媒体变化实际上在不同程度上改变了读者、文本和作者之间的关系,或阅读、文本和写作之间的关系。当代计算机和互联网技术革命也是如此。这些关系应该是阅读历史的重点。

因此,我认为讨论这两者之间的关系,在小的意义上关系到出版商的生死,在大的意义上关系到工业、经济和文化的今天、明天和未来许郭盛最后说道。

技术进步只意味着机会和可能性。

我们的记者温

阅读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行为。学者戴连斌刚刚出版了一本名为《从书史到读史》的书。这本书提到,在阅读历史时要讨论的问题不仅与书籍、文本、人及其背后的特定环境有关,而且与科学史密切相关。写作技术、印刷技术甚至今天的数字技术都会影响人们的阅读行为和知识生产。

然而,人们关心的是数字阅读将如何以及在哪些方面影响人类社会、文化生产和认知进化。这也是目前一个大而无法回答的问题。记者请戴连斌从图书史和阅读史的角度分析电子图书的影响。

中国科学新闻:你认为电子书是纯技术进步的结果吗?

戴连斌:在历史学家看来,任何一种历史进步都不是纯技术进步的结果,电子书也是如此。

数字技术和互联网无疑极大地促进了电子书的生产和使用,但从历史上看,技术进步只意味着机会和可能性。

在书籍发展史上,印刷术的发明、使用和普及无疑是革命性的。但是这种生产技术的革命并不意味着阅读行为的革命。在欧洲,约翰内斯·古腾堡之后的“摇篮书”的读者实际上遵循了抄本时代的阅读习惯,因为两者有相同的表达形式。中国历史上也存在类似的血统。

电子书代表了印刷后生产中的一场新的技术革命。文本符号、语言特征、物理媒体、技术功能和索引等。影响读者的眼睛和大脑,从而影响他们的解释行为,还没有被各个学科的专家彻底研究过。根据历史经验,数字技术和互联网对阅读行为本身的影响充其量可能是准革命性的。

《中国科学新闻》:你的意思是说书籍的物质形式不会相互替代吗?

戴连斌:数字技术为书籍提供了一种新的材料形式。就书籍的历史而言,物质形式的变化肯定会改变阅读习惯和方式。

图书系统已经从纸质版转变为小册子版,载体材料包括纸莎草、布、皮革等。从没有字间距到增加字间距到阅读句子和标点符号。字体风格的改变、注释的诞生、页面设计的复杂性和简单性以及整体装订。物质形式的所有这些方面都有表达功能,文本的意义也会相应地发生变化。

在印刷文本的生产中,影响文本含义的许多因素仍然存在于电子文本的生产中,尽管方式不同。阅读电子书时,读者可以拖动滚动条或使用鼠标来模仿纸质书的阅读体验,这或多或少地保留了纸质书文化中的阅读体验。

这种阅读体验的连续性体现在媒体发展史上各种媒体的共存和互补中。

从口头交流到书面交流,从纸质媒体到无线电波媒体,我们还没有看到一种交流方式完全取代另一种,但是人们获取信息的方式更加多样化。可以预见,电子书和其他数字媒体将共存并补充包括纸质书在内的传统媒体,为人类获取和处理信息提供新的手段。

中国科学新闻:但是仍然很难确定数字阅读对人们有什么影响。

戴连斌:变化正在发生。学者们有不同的解释。为了纪念印刷文化的生产体系和社会秩序,把它称为文化生产的*化,或者把它视为阅读的碎片,现在还为时过早。

在欧美史学界,数字人文研究现在非常流行。虽然学者们享受着数字技术带来的极大便利和强大的检索和分析能力,但传统的非数字文本仍然是他们数字研究的基础。在冰冷的0和1之间,人类的大脑有更多的思想、*和创造力,填补了0和1之间的空白。这一距离正是我们可以审视电子书如何影响人类社会、文化生产和认知进化的地方——这是一个极其复杂的话题。

《中国科学新闻》:我们可以从作者、读者和文本的关系来谈论电子书吗?

戴连斌:本文表达的观点,作者希望读者会同意。社会系统也期望读者通过阅读接受并遵守社会和文化规则。这是传统书籍对阅读行为的限制。

事实上,并不是所有的读者都屈从于这种模式。阅读毕竟是一种积极的甚至是创造性的行为。

数字技术和互联网无疑可以帮助读者部分突破这些限制。读者可以从一开始就参与文本的写作和传播,甚至是电子书的制作。与此同时,电子书的流通和使用也改变了读者相互交流的方式。这些经历不能由纸质书带来,但对这些经历的渴望在历史上一直存在。

《中国科学报》:那么,电子书带来的变化会是质变吗?

戴连斌:从理论上讲,电子版的文本与纸质版有着不同的物质形态,读者阅读的意义也会有细微的差异。虽然需要扎实的实证研究,但就阅读体验而言,电子书中的互动功能比纸质书更丰富、更强大,因为由0和1组成的“智能”可以帮助读者使用和理解电子文本,而纸质和墨水无法做到这一点。因此,就读者与文本的关系而言,电子书确实带来了质的变化。

然而,阅读行为也是一种社会行为,社会规则和秩序对这一认知过程的影响是决定性的。

如果我们相信人类借助电子书建立了新的社会规则和秩序,足以重塑人类社会、文化生产和认知进化,那么电子书就是一场文化和社会革命,但我们还没有看到这样的迹象。

因此,没有必要赞美或贬低数字技术带来的阅读行为的变化。现在需要做的是冷静地观察它给一些人和一些领域带来的变化。

《中国科学新闻》(第一版集锦,2017年4月2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