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科技奖持续“瘦身”提质
截至2018年,数据显示,在过去的40年里,中国已授予超过10万人(次)国家自然科学奖、国家技术发明奖和国家科技进步奖,来自20个国家的118名外国专家,2个国际组织和1个国际科技合作奖。自1999年科技奖励制度改革以来,吴文俊、袁隆平等31位科学家获得了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改革开放以来,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工作始终围绕*的中心任务,鼓励广大科技人员在创新创业的舞台上施展才华在2019年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前夕,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办公室相关负责人在接受《科学技术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在这张亮色的成绩单背后,是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制度坚定不移的改革和创新。
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家科学技术奖不断“瘦身”和提高质量,不断完善提名和评审机制,推进科学规范的科学技术奖励制度。
选得好,选得好,量的简化,重质量
1999年5月,国务院颁布了《国家科学技术奖励条例》。在增加最高国家科学技术奖的同时,国务院取消了三等奖和四等奖,并大幅减少了国家科学技术奖的数量——从每年800个左右减少到不超过400个。
2017年5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了《深化科技奖励制度改革方案》。国家自然科学奖、技术发明奖和科学技术进步奖这三个主要奖项的总数从不超过400个减少到不超过300个,这需要实行提名制度和建立校准配额的评估机制...
经过不断改革和调整,三大奖项数量下降25%,科技进步奖数量下降100多个,下降近40%。自然科学奖、技术发明奖和技术进步奖的比例分别由过去的10%、15%和75%调整为15%、25%和60%。
“减少是为了提高质量,突出国家科学技术奖的权威性和可信度,并允许通过公开、公平和公正的程序选择高质量的科学研究成果和杰出的科学研究人员和机构。”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创新发展研究部的研究员吕薇认为,过去确实存在奖分散、跑奖甚至拉票的问题。提高奖励质量和优化奖励结构也是国家科技奖励制度改革始终坚持的首要原则。
强化责任完善提名制度
前不久,国务院常务会议通过了《国家科学技术奖励条例(修订草案)》,将以前由单位推荐改为专家、学者、有关部门和机构等的提名。,打破部门垄断,强化提名责任。
早在2016年,自然科学奖就启动了推荐和提名试点项目,以学术机构和学科专家的提名为主体,省、市、部门的推荐为辅助。
2017年发布的《深化科技奖励制度改革规划》明确提出,要改革现有的行政部门推荐指标、科技人员申报奖励、推荐单位评选推荐的方式,实行专家学者、组织和相关部门提名制度,进一步简化提名流程。提名人应对推荐、回复和异议回复负责,并对相关材料的真实性和准确性负责。
值得注意的是,2017年国家自然科学奖试行后,提名制度将于2018年全面实施。2019年11月,修订了《国家科学技术奖提名制度实施办法(试行)》,取消了三大奖项获奖人在被提名时对提名项目类别的限制。
清华大学社会科学院副院长李正峰早前在接受《科技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提名制度将更好地发挥科学界和专家的作用,选拔在中国科技进步活动中做出突出贡献的个人和组织,最大限度地减少行政部门对科技奖励的影响和干扰。在国际上,提名制度如诺贝尔奖和图灵奖被采用。
从推荐到提名,如何在打破部门垄断的同时,确保国家科学技术奖不被人的评价所困?
“我们一直把完善制度和依法发奖作为保障科技奖励健康发展的重要手段。我们一直把促进公开、公平和公正的奖励作为科学技术奖励的生命线。”负责人强调,要通过完善公示制度,严格落实提名、受理和初审三大公示机制。修订《国家科学技术奖提名制度实施办法(试行)》,进一步规范国家科学技术奖提名工作。
公开透明地在《太阳报》上发表评论
公平、公开、透明的国家科学技术奖评审一直是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这也是改革回归学术和荣誉的根本途径。
从公示提名项目、规范评审程序、从“一日评审制”、网上评审的盲目管理到全面实施视频答辩、从提高专家团队素质到建立小型同行专家评审制、从探索建立公共审计制度到完善异议处理程序,这些改革措施使国家科学技术奖评审得以在阳光下运行。
“在整个过程中,我们建立了一个开放的监督体系,以确保奖励工作在阳光下运行,并接受公众监督。”例如,负责人告诉《每日科学》记者,为最高奖项增加一个学术咨询链接;对已通过初步评审、现场检查、经济效益验证、行业咨询等的部分候选人或候选项目。评审委员会评审前应组织评审,以确保奖项的质量和水平。
原标题:国家科学技术奖升级:提高质量,减少数量,完善提名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