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科技奖获奖项目巡礼:听!创新英雄们这么说
徐芑南,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获得者
国家技术发明奖一等奖获得者高翔
金黎平,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获得者
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特等奖获得者李立浧
徐芑南,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获得者
创新需要勇气和信心。
本报记者刘
创新备注:创新需要勇气和信心。勇气来自:敢于承担,敢于成为第一,有敏锐的洞察力,抓住机遇。自信来自:艰苦朴素、刻苦学习的工作作风;严谨、求实、不断完善的专业基础;善于探索和总结的实践经验;面对困难的不屈不挠的意志。
获奖项目:蛟龙载人潜水器的研发与应用
蛟龙号首次下水,在海上溅起了美丽的蝴蝶水花。蛟龙用机械臂灵活地将一面钛合金五星红旗插入海底。从1000米到5000米到7062米,蛟龙成为世界上潜水最深的载人潜水器...当人们为蛟龙的进步欢呼时,一位老人默默地流下了喜悦的眼泪。
他是中国工程院院士、蛟龙首席设计师徐芑南。作为中国深海潜水技术的先驱,他用毕生的努力和奉献实现了中华民族“五海抓龟”的深蓝梦想。
彼此的平台将被替换,彼此的平台不会被拆除。
20世纪80年代,徐芑南积极参与海洋设备的开发,并担任了四种水下航行器的首席设计师。他创造性地开发了多种类型的载人潜水器和水下机器人。潜水器的工作深度从300米、600米和1000米增加到6000米。它的类型有载人、无人、有线和无缆。其控制方式已从人工手动控制和有线遥控发展到无缆智能控制。
2002年,徐芑南率先成为蛟龙的首席设计师,但他面临着特别沉重的负担。
在蛟龙被批准之前,中国有史以来最深的潜水器只有600米。从600米到7000米,这是一个非常大的技术飞跃。深度每增加100米,海水压力就会增加10个大气压。很难想象。此外,“蛟龙”作为一项大型系统工程,涉及耐压结构设计和密封技术、高比强度合金材料加工成型技术、导航性能优化、水下定位、水下通信、自动控制等多个领域的前沿技术,需要联合国数百个科研机构共同攻关。
徐芑南充分利用自己丰富的经验,着眼全局,统筹规划,严格遵循“计算分析、专家咨询、样机试验、体检”的开发程序,确保“工作能够开展,工作能够开展”。“站起来,确保安全”的总体设计理念已经全面落实。
为了协调蛟龙公司12个子系统的工作,他根据技术进步和资金情况,将每个子系统的“任务投入、结果产出、约束和支持条件”制成表格,并按表格进行工作,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和质量。徐芑南说:“即使每个子系统都做得很好,把它们放在一起也不能制造出性能优异的潜水器。所有系统都必须相互合作、相互补充。”在蛟龙的研发过程中,所有的合作者都称赞了总工程师徐芑南。“互相补充,不互相拆台”是徐芑南坚持的原则。
徐芑南特别重视培养年轻人。它总是毫无保留地把自己的经历传授给年轻人。它还努力邀请国内外专家为年轻设计师讲课。“每个人在团队中的位置都非常重要。为了确保潜水器在7000米深处不透水,每个小螺帽都必须拧紧,否则后果不堪设想。”徐芑南说。
除了潜水器或潜水器之外
徐芑南的妻子方志芬说,不管人们有多累,只要提到潜水器,徐芑南的精神领袖就会立刻精神焕发。他的生活很简单,“除了潜水器,潜水器”
2009年,“蛟龙”号进行了首次海上试验。尽管这艘船已有70多年的历史,但徐芑南坚持要把它交给指挥官。他拖着行李箱,里面装满了药品、氧气机、血压计和其他医疗器械,和科研小组呆在一起。他在水面上的指挥调度清晰而稳定,这已成为实验成功的重要保证。
在两个多月的海上试航中,他无处不在,检查设备,交换技术问题,权衡潜水步骤等。,不放过任何潜在的危险。每次潜水器进入水中,他从不以稳定的方式坐在指挥室,而是在水控制室连续观察几个小时,不放过来自水声通信的每一个声音。
对于随后的5000米和7000米海试,徐芑南由于海域较远无法亲临现场,但他始终坚持海试的陆基支持中心,首先了解海试情况,并给予相应的技术指导。由于时差原因,海上试航通常在午夜或清晨进行,但徐芑南从未缺席过。
在他的领导下,“蛟龙”号已经磨利了10年的剑,实现了中国载人潜水器从无到有,从浅蓝色到深蓝色的转变,为中国载人潜水器创造了辉煌的篇章。
国家技术发明奖一等奖获得者高翔
二十年只是为了“寻找解决方案”
本报记者顾
关于创新的评论:作为一名科技工作者,我感到非常幸运地生活在这样一个国家非常重视科技创新的美好时代。这一成就的诞生是团队合作和长期努力的结果。它还得益于国家、浙江省、相关部委和学校创造的良好科研条件和环境,并得到了学术前辈、同行、行业和合作伙伴的关心和支持。中国*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明确提出要建设一个清洁、低碳、安全和高效的能源系统。这为我们团队未来的研发指明了方向,也激励和督促我们在新的时代更加努力地进行科技创新。
获奖项目:燃煤机组超低排放关键技术的研发与应用
煤炭约*国已探明化石能源的94%,是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最大能源支持。然而,氮氧化物、颗粒物、二氧化硫等。燃煤过程中排放的污染物是造成区域霾等大气复合污染问题的重要原因。然而,中国总煤耗的大约50%用于燃煤电厂。因此,实现燃煤烟气中多种污染物的超低排放,对于实现煤炭的清洁利用和打赢保卫蓝天的战斗具有重要意义。
20多年来,高翔和他的团队成员不知道踩了多少次铁楼梯,擦亮了楼梯的表面。
在浙江大学玉泉校区的西北角,一个“满是灰尘”的锅炉房与美丽的校园景色有些不协调。作为国家清洁能源利用重点实验室的教授,高翔经常来这个实验室的中试基地。在20多年的时间里,高翔和他的团队成员不知道他们踩了多少次这个铁楼梯,擦亮它的表面,以便“找到解决办法”。
“中国的重点地区具有高能耗强度和高污染物排放强度。为了改善空气质量,我们必须开发和应用更高效的燃煤污染物去除技术,以实现燃煤烟气中多种污染物的超低排放!”20世纪90年代初,高翔在教师岑可法院士的带领下一头扎进锅炉房。“我的朋友开玩笑说,20年来,我一直在解决“烧煤紧急事件”高祥笑着说道。
当时,通过引进处理燃煤污染物的外国技术来购买软件包需要花费数百万美元。此外,国外技术对中国复杂多变的煤质等问题的适应性差,难以长期稳定可靠地满足超低排放的要求。“即便如此,外国公司在一年内能够在中国获得近1亿元的版税,因为我们在早期没有技术储备。”回想起当时的情况,振能集团副总经理、项目完成人朱仍然感触颇深。
他把“善用”放在首位。
依托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2011协同创新中心等国家平台,在国家、省部级科研项目的持续支持下,由浙江大学、浙江能源集团等单位组成的产学研团队经过长期深入的理论和实验研究,发明了一套整体协同优化、智能调控的多污染物高效协同去除超低排放系统。该系统克服了高效、高适应性、高可靠性和低成本的关键技术问题,实现了适应负荷和煤质变化的燃煤烟气中各种污染物的超低排放。
针对我国典型的复杂煤质,该团队构建了多活性中心催化剂,解决了复杂煤质、低负荷的高效催化脱硝难题。开发的集成再生改性技术可以将再生改性催化剂的活性恢复到新催化剂的水平,实现失活催化剂的回收和功能改性。针对静电场中微细颗粒和三氧化硫的去除,团队开发了复合静电除尘设备及关键部件,解决了微细颗粒去除效率低的问题。
经过20年的解决问题,高翔已经在实验室和电厂几乎走上了“两点一线”20年。2013年和2014年,高祥团队的许多成员都在电厂度过了春节。当这些结果成功地应用于小型燃煤锅炉时,它们是浙江能源集团嘉华发电厂在用的1000兆瓦燃煤机组上的首次演示。随后,它们进一步辐射到全国,累计装机容量超过1亿千瓦。燃煤机组实现超低排放后,污染物排放浓度比国家标准低83%,氮氧化物低50%,颗粒物低67%,推动了世界上最大的清洁高效煤电系统的建设。
"作为一项科研成果,我们更加重视成果的应用."总结20年的研究,高翔把“善用”放在首位。岑可法院士说:“搞研究就是要根据国家的主要需要解决必须解决的问题。这个团队在过去的20年里非常努力,但是它解决了实际问题。这比什么都重要。”近日,“燃煤机组超低排放关键技术研发与应用”项目获得2017年国家技术发明奖一等奖。
经过多年与煤烟打交道,高翔的白大褂并不干净,但他和他的团队努力学习了20年的企业却非常干净——让煤燃烧得更干净,让我们的天空更蓝。
金黎平,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获得者
像土豆一样的深根。
我们的记者姜建科
创新性评论:做农业研究就像土豆。块茎深埋在土壤中,但土地是温和的,愿意花时间和精力去深深扎根。心中有农民,脚踏实地,双手勤奋探索,就能取得重大突破,造福行业和社会。我们将坚定不移地继续为中国马铃薯产业科技进步和农民增产增收而努力奋斗。
获奖项目:早熟、优质、多抗马铃薯新品种的选育与应用
土豆可以在超市看到,也可以在餐桌上吃。说这个丑陋的小土豆有大学问题,许多人可能不相信。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研究员金黎平带领研究团队在20多年的时间里完成了“早熟、优质、多抗马铃薯新品种的选育与应用”的研究,获得2017年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她率先创新,培育了7个新品种,获得了1个植物新品种权,2项国家发明专利,制定了7项国家和行业标准,刚刚从一个普通的小土豆变成了一个大学问题。
培育一系列优良品种促进我国马铃薯品种升级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马铃薯种植国,马铃薯是中国重要的粮食和蔬菜作物。马铃薯适应性广,产量高,营养丰富,经济效益高,在我国各生态区广泛种植。
研究项目启动时,全国马铃薯面积约为4300万亩,其中只有15%是早熟马铃薯,发展空间很大。但是,当时生产上只有3、4个早熟品种,推广面积小,缺乏优质种薯,病毒病引起的退化普遍发生,霜冻和病害严重,早熟地区普遍采用中熟品种代替栽培,导致产量低、品质差。
为此,金黎平带领科研团队,从10多个国家引进了1000多种新资源,在中国收集了1100多种资源,建立了低温保藏库,系统评价了这2200种马铃薯种质资源的特性和遗传多样性,创制了一批突破性育种材料,培育了21个中国马铃薯新品种系列。其中,中熟3号和中熟5号是我国独立育成的两个早熟品种,适应性最广,种植面积最大。中棉3号耐瘠薄,在每亩减少氮肥2/3的条件下,比对照品种高70%。中熟5号填补了早熟品种抗晚疫病的空白,可减少农药用量,每亩可节约农药成本30元左右。中食10号、中食11号和中食16号是国家批准的第一批油炸食品加工新品种。这些品种在全国的推广应用,促进了我国马铃薯品种的升级换代。
与农民合作时,很难区分农民和科学家。
自2008年以来,金黎平一直是国家马铃薯产业技术体系的首席科学家,自2011年以来,他一直担任农业部马铃薯综合重点实验室主任,负责马铃薯生物学和遗传育种学科群的建设。
农业科学研究不仅需要很长时间,而且需要定期的田间工作。贵州省威宁县每年三月底是马铃薯种植季节。团队成员将准时到达现场进行马铃薯种植、材料分类、地块分区、挖沟和播种。在“三天无晴天,三尺无平地”的艰难条件下,他们必须克服土地分散不平的困难,在雨季到来之前完成播种。每年夏天土豆开花时,团队成员还会来到威宁育种基地调查和记录材料的生长情况。“威宁的平均海拔超过2200米,紫外线辐射特别强。如果我们在地里工作一天,皮肤就会褪色。”金黎平回忆道。到了秋天,当土豆收获时,它们会再次出现在地里,来收获、评估和储存育种材料。威宁秋天多雨。金黎平和他的同事只能在雨中收获,经常“晴天流汗,雨天泥泞”。
在宁夏进行技术服务和推广期间,为了节省时间,金黎平和他的团队成员经常把干粮带到固原山区的田地里。他们中午在地里吃了几口,坐在地上休息,然后一直工作到晚上8点,没有休息就回去了,一夜之间完成了科学研究材料。当地技术人员开玩笑说,金黎平团队的成员都晒得黝黑,在与他们一起工作时,很难区分农民和科学家。
据统计,该团队培育的新品种在全国推广7868.5万亩,促进了我国早熟马铃薯从650万亩增长到4000万亩,促进了马铃薯产业科技和产业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特等奖获得者李立浧
民族需求是我一生的追求。
本报记者于新浪
创新性评论:当我第一次参加工作的时候,我是从一线电力施工现场的工人和技术员开始的。虽然它不涉及深刻的电力技术知识,但我学到了很多实践经验,这对我今后的工作很有帮助。后来,无论是负责某项技术工作,还是担任总工程师,或者组织超高压施工等大型项目,我都做得非常仔细。在我看来,如果你做好你的工作,那么你就可以成为一名专家。这是我的经历,也是我对年轻人的期望和鼓励。
获奖项目:UHV 800千伏DC输电工程
“UHV 800千伏DC输电工程”获2017年国家科技进步奖特别奖。完成该项目的第一人、中国南方电网公司专家委员会主任李立浧院士非常自豪:“UHV DC输电技术研究是国家赋予电力用户的使命,我很高兴得到国家的认可。”
正因为没有外国,我们不能也不敢参与其中。
中国的能源资源和负荷极不平衡。负荷主要集中在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等东部发达地区,而能源资源主要集中在西部和中部地区。长距离能量传输是不可避免的。动力传输是能量传输的核心。为了实现大量的远距离输电,需要大容量、低损耗、高经济性的输电技术。
直流输电具有容量大、占地少、损耗低、经济和社会效益好的显著特点。然而,在项目开始之前,我国的最高电压水平是500千伏。许多技术必须从国外进口,一些关键技术掌握在其他人手中。
从500千伏到800千伏,电压水平增加了1.6倍。外国没有做过。是否做这件事已经成为争论的焦点之一。
"仅仅因为没有外国,我们就不能也不敢参与其中."李立浧说。没有现成的设备、工程经验、技术标准可以遵循,甚至没有相应的测试条件...科学研究小组从一开始就面临许多挑战。
以外保温技术为例。中国南方电网公司建设的800千伏国家示范工程广韵(云南、广东)跨越云南、广西和广东三省。超长距离穿越复杂环境,如重污染、高海拔和反复结冰。传统的绝缘材料不能满足安全运行的要求。
李立浧带领团队对绝缘技术的理论和机理进行了研究,进行了详细的论证和技术研究,确定了用硅橡胶复合绝缘材料替代传统陶瓷绝缘材料的方案,并在短短半个月内取出了测试样品,从而解决了UHV变速器的外绝缘问题。
通过160多个项目单位的联合研究,中国克服了一系列难题,如设备开发和系统控制。中国首次在世界范围内开发了13大类73种主要电气设备,为全球能源互联提供了中国解决方案。
“UHV项目的成功表明,我们的国家能够突破前人没有突破的技术壁垒,制造外国世界级企业没有制造的东西。它极大地激发了我们电力工人的愿望。”国家电网公司董事长、项目完成人舒银标说。
舒银标说,UHV已经成为“中国创造”和“中国领先”的金名片。2014年和2015年,中国国家电网公司成功中标巴西梅里山UHV 800千伏DC输变电工程一期和二期,实现了中国UHV输变电技术、标准、设备、工程总承包以及整个产业链和价值链的运营管理的产出。
50年的权力生涯,从黄河流域到长江流域,再到珠江流域
1968年,他参加了这项工作,并在电力行业工作了50年。李立浧主持并参与了中国几乎所有的特大型输电项目。参与并组织建设了中国首个330千伏交流输电工程、首个500千伏交流输电工程和首个500千伏DC输电工程。参与并组织中国和世界首个800千伏直流输电项目。
"国家的需要是我一生的追求。"回顾李立浧的电力事业,这句话一直贯穿始终。
毕业后,清华大学满足了他“去祖国最需要的地方”的愿望。他登上开往兰州的西行列车,进入水利部西北电力建设局,在输变电工程公司工作。
李立浧是中国电网建设的参与者和见证人,也是中国直流输电工程的主要开拓者之一。在电力工程领域,他被誉为“中国直流输电的第一人”。“李立浧院士对UHV的贡献体现了中国电力工程技术人员追求科技报国的精神。”舒银彪说。
面对荣誉,他心安理得。“对我来说,荣誉并不重要。我只希望我能在有生之年尽可能多地为国家做些事情,为实现电力支持人们的美好生活做出自己的贡献。”
这幅肖像画都是蔡华为画的。
阅读更多
国家科学技术奖获奖者之旅:听!创新英雄这样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