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宝国院士:食品安全应重塑信任体系
“国家以人为本,人民以食物为天,食物以安全为先。”食品安全事关民生。要实现中国梦,首先要重视食品安全管理。总体而言,国内食品安全形势稳定良好,但实际上问题仍在发生,中国食品安全仍处于较高阶段。
由于家庭用油、盐、酱、醋、肉、蛋、奶、谷物、水果和蔬菜、水产品和各种加工食品都经历了安全事故,消费者对家庭用食品失去了信任,他们的不满情绪日益高涨。这也是中国食品工业面临的最严峻的挑战。
食品安全对中国人的心理健康的危害不亚于对他们身体健康的危害。因此,恢复消费者信心,重建食品安全管理的信任体系非常重要。
“自然灾害+人为灾害”“无知+邪恶”
国内食品安全问题频繁发生的原因非常复杂,但主要原因可以归纳为两点:天灾人祸、无知和不良。
早在1988年,上海就发生了一起罕见的食品安全事件。30万人通过食用携带甲型肝炎病毒的公鸡感染了甲型肝炎。这是“自然灾害+人为灾害”。在今年的央视3.15晚会上,杭州广汽贸易有限公司因销售大量过期进口食品原料而被曝光:该公司使用过期的带虫面粉,许多原料甚至过期两年左右,这是“无知+不良”。
生产安全食品,生产来源是田地、牧场、猪圈和加工车间等。源头污染带来的食品安全隐患不亚于食品加工过程。
环境污染导致了镉米事件、饲料中添加禁用的克伦特罗以及乳制品中过量添加三聚氰胺。诸如此类的食品安全事故都是由生产源头造成的。因此,控制污染源是一个国家应该努力做好的问题。
此外,消费者对家庭食品也不放心。食品公司应该对此进行反思并承担相应的责任。
以食品添加剂为例。为了自身利益,个别餐饮企业会在产品上贴上“不含人工色素、防腐剂、人工甜味剂等”的标签事实上,食品添加剂是现代食品不可缺少的,企业的这种做法会误导公众,加剧消费者对食品添加剂的恐慌。
因此,为了解决食品安全问题,企业必须首先呼吁企业承担责任。企业必须生产和销售人们可以放心购买和享用的食品,而不是仅仅依靠宣传和欺骗。
“自律+他律”
解决食品安全问题需要合法化。首先,这取决于员工的“自律”。第二,必须通过法律监督实现“他律”。
自律是确保食品安全的重要基石。其中,原材料入口的控制是关键,企业必须首先关闭入口。然而,企业的自律并不完全是自发的,他律是促进自律的重要手段。
他律主要通过监督和监督来实现。公众、媒体和第三方组织都有监督权,监督的对象是食品、食品生产者和食品监管者。
不可否认,我国目前的食品安全监管水平不高,监管过程中存在不科学、不合理甚至违法的现象。因此,合法化是解决食品安全问题的基础。监督必须依法、依法、科学地进行。
此外,加强食品安全科普也是消除公众误解和恐慌的重要手段。
近年来,公众对食品添加剂的理解正在回归科学和理性,对转基因食品的理解正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此时,相关专家和名人更有必要提供更多的科学知识,传播正能量。
简而言之,恢复消费者信心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社会各界对食品安全采取科学合理的态度。
(本报记者李根据孙在第七届国际食品安全技术论坛上的发言整理而成)
《中国科学新闻》(生物学,第8版,2014年4月1日)
上一篇:PX危机:重建信任刻不容缓
下一篇:如何跨越“物联网悖论”信任鸿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