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开大学“大班授课,小班讨论”教学改革侧记
南开大学中文系的学生正在上一堂小班讨论课。南开大学正在提供图片。
■本报见习记者王志康、本报记者郝景秋
89名学生围坐在九张圆桌旁,在《骆驼祥子》中深入讨论祥子的命运。100分钟后,当铃声响起时,每个人都还在激烈的“争吵”,并且很长一段时间都不愿离开现场。
这是南开大学文学系一个关于中国现代文学的小班讨论课的场景,也是琳妮老师梦寐以求的课堂效果。
今年,南开大学开展了“课堂改革”,在数字电子技术、有机化学、中国现代文学等11门课程中试行“大班教学、小班讨论”的新教学模式,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质量。
这种不同于以往的新的教学模式,给教师和学生都带来了新的经验和收获。
交互式“过程管理”
“大班教学、小班讨论”的教学模式将传统教学分为两部分。“所谓“大班教学”是指集中讲解和分析知识,而“小班讨论”是指通过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对具体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和讨论。”南开大学教务处副处长蒋雅文解释道。
中国现代文学试点后,文学院成立了以主管教学的副院长为首席执行官、两名教师、10名助教和两名顾问为主体的团队。在新的教学设计中,他们决定在大班中教授历史和文学史,而另一个教学重点——文本分析,则在小班讨论中进行。
89名学生被随机分成10组,每组随机分配一名助教。在讨论课上,每个学生必须做3-6分钟的观点演讲,并回答至少两个学生的问题。在整个过程中,助教只是引导和询问,并控制讨论的节奏。
小班讨论要求学生每周至少有200页的深度阅读。在问题设置上,不仅要有学术意义,而且要引起大家讨论的兴趣。因此,学生们在鲁迅的《伤逝》、郁达夫的《沉沦》和张资平的《冲击时期的化石》中讨论了爱与死。秦晖与李泽厚两种不同观点下的周作人“人类文学”分析
林恩认为,教学改革后中国现代文学的成就包括三个部分:期末考试(40%)、小班讨论(35%)和期末分组文学分析(25%)。
事实上,在学生的眼里,琳恩的课总是非常精彩,经常以掌声结束。然而,他仍然为这样一个班级感到遗憾:“老师不是演员。学生的赞扬和掌声当然是宝贵的,但这不是衡量教学效果的最重要的指标。这是学生的收获和成长。"
教学改革实施后,学生通过文献复习、泛读等方式逐渐形成了“问题意识”。在小组讨论中,他们加深了对问题的理解,提高了学习兴趣。琳恩从他的眼睛里看到了这一点,并很享受:“教学的目的就是“不教”。教学不仅是一个学习的过程,也是一个激发学习的过程。学生们对这门学科的兴趣和好奇心被激发了,他们学到的东西比老师说的要多得多。"
有意识的“深度学习”
从秋季学期开始到现在,中国现代文学共举行了6次小班讨论。在过去的三个月里,从恐惧到期待,89名学生一致称赞了这门课程。
“过去,我们只是被动地接受老师传授的知识,很少有机会表达自己的观点。”2015年的中国语言文学专业学生瞿佑说:“但是现在有了一个小班讨论课,我可以让更多的人听到我的想法,与其他观点发生冲突。在这个过程中,我会认同、质疑甚至反对它,这迫使我在课后继续阅读并补充自己。”
她的同学聂亚芳对此也深有感触:“我们没有对对与错的批评,我们可以*地表达我们的观点,无论是对的、错的还是有偏见的,我们都会包容。我们不断地修剪、补充和改进我们的知识体系,这种成长不是由老师灌输的,而是由我们自己完成的。”
在讨论课上,琳恩选择面对面的圆桌会议来鼓励学生发言。班上有一个叫郑可欣的学生。她以前不擅长表达自己,但自从她第一次发言后,她发现:“起初,我说了很多,很多学生认为我说得有道理。”经过六次讨论,她充满了信心,现在可以随时和侃侃聊天了。
记者在讨论课上发现,每个学生都被厚厚的一叠材料包围着,其中包括供参考的学术论文和他自己的阅读笔记,这些材料中充满了他们的观点。“这门课不允许空洞的演讲。每个人都应该试着用文中的细节来证明自己的观点。我们必须深入阅读。有时候写一个大纲要花六七个小时。”一些学生忍不住“抱怨”。
林恩对此非常高兴:“当学生花时间阅读、思考或与其他学生‘竞争’时,他们不会在考试前处于‘填鸭式’状态。通过思考和提炼,能力会无意识地在他们身上“成长”
今年上半年,另一门数字电子技术课程开始实施“大班教学、小班讨论”的教学改革。学生能力的提高更加直观——学生的考试成绩发生了变化,高分率明显提高,失败率下降。“期末考试的最后一个问题是一个设计问题,从来没有在课堂上提到过,也没有被学生看到过。他们需要综合运用他们的知识,用最简单的电路来解决问题。因此,许多学生想出了创新的解决方案。”电子信息与光学工程学院的孙桂玲教授说。
培养“教学抱负”
“大班授课、小班讨论”改变了教师和学生的角色:教师从“主演”变为“导演”,学生从“观众”变为“主演”。这种变化促进了学生的主动性和兴趣,同时也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首席教师需要深入思考问题的设计和讨论中的指导。教师需要在教学上投入更多的精力。”蒋雅文说:“教学方法的改变更有利于双向激励和相互学习。”
参与中国现代文学小班讨论课教学的10名助教是文学院现当代文学专业的博士生。一方面,他们是班级的组织者和裁判,另一方面,他们是学生生活中的好朋友,用自己的知识和热情影响着每个人。
经过近三个月的教学改革,林恩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10名助教有不同的个性。经过几次讨论,每个小组的成员逐渐变得非常像助教。当林恩把这个发现告诉助教时,他们非常惊讶。许多人表示了他们的满意。有些人甚至私下告诉林恩:“我的教学抱负已经被调动起来,因为我发现它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这些人的生活。”
2016级助教段宇(音译)取得了很多成果:“林先生整理书目的过程也是让我们更加熟悉文本的过程。虽然我们以前读过这些书,但它们并不详细。此外,学生们太强大了,他们的一些观点或提问方式甚至能给我们的研究带来新的灵感。”
林恩坚信:“只要教师更加关注学生,为他们创造有效的学习机制,精心设计教学环节,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学生的成长就会让我们感到惊喜和自豪。”
然而,教师短缺、教学条件有限和小班化教师教学能力不足是国内高校实施小班化教学不可回避的三大问题。对此,南开大学校长龚克表示,该校的下一步将是促进资源的再分配,帮助教学改革,努力建设世界一流的本科教育。
《中国科学日报》(第五版《大学周刊》,2016年12月8日)
上一篇:唐弢简介及代表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