亨利克·易卜生
亨利克·易卜生是一名挪威戏剧家。现代散文剧的创始人。其作品强调个人在生活中的快乐,无视传统社会的陈腐礼仪。最著名的有诗剧《彼尔·京特》(1867),社会悲剧《玩偶之家》(1879)、《群鬼》(1881)、《人民公敌》(1882)、《海达·加布勒》(1890);其象征性剧作《野鸭》(1884)、《当我们死而复醒时》(1899)等反映其“精神死亡”的思想
1、人物生平
易卜
1850年,易卜生前往首都克里斯蒂安尼亚(今奥斯陆)参加医科大学入学考试,因希腊文、数学和拉丁口语成绩不佳,未被录取。在席卷欧洲各国的资产阶级革命洪流的激荡下,易卜生结交了文艺界的一些有进步思想倾向的朋友,积极地为《工人协会报》等刊物撰稿,参加了挪威*者马尔库斯.特兰内所领导的工人运动,并和两位朋友合作,出版讽刺周刊《安德里妈纳》。他还以《觉醒吧,斯约的纳维亚人》为题,写了一组十四行诗,号召挪威和瑞典共同出兵支援丹麦,抗击普鲁士侵略者。他在第一部历史剧《卡提利那》(1850)中,一翻旧案,把罗马历史上的“叛徒”写成一个为维护公民*而斗争的优秀人物,剧本既反映了1848年的革命,也表现了他个人的反抗精神。这个剧本由他的一位朋友集资出版。1851年秋,他为卑尔根剧院创作了一首序曲,得到剧院创办人、著名小提琴手奥莱.布尔的赏识,被聘为寄宿剧作家,兼任编导,约定每年创作一部新剧本。1852年,他奉派去丹麦和德国各地剧院参观。他在卑尔根剧院创作的剧本有《仲夏之夜》(1853)、《勇士之墓》(1854)、《埃斯特罗的英格夫人》(1855)、《索尔豪格的宴会》(1856)和《奥拉夫.利列克朗》(1857)。这期间易卜生参加编导的剧本不少于145部。他在戏剧创作方面的实践经验,可以和莎士比亚、莫里哀媲美。
1857年,易卜生转到首都剧院担任编导。翌年和苏姗娜.托雷森结婚。1862年,剧院破产,他不得不借债度日,但仍孜孜不倦地进行创作。他在这所剧院先后写出了《海尔格兰的海盗》(1858)、《爱的喜剧》(1862)《觊觎王位的人》(1863)等剧本。提倡*恋爱、反对旧式婚姻的《爱的喜剧》,遭到社会上保守*的恶毒攻击,他为此感到痛心。同时,1864年丹麦和普鲁士之间的战争,引起他对整个半岛的独立前途的忧虑。于是他决定出国远行。就在这一年,他离开挪威到意大利;瓢泊异乡,疟疾缠身,又有家室之累,使他债台高筑,生活极为窘迫。他怀着绝望的心情写了一部诗剧《布兰德》(1866),这是他旅居国外的第一个创作成果。以后又写了《彼尔.英特》(旧译《彼尔.京特》,1867)。这两部剧本都表现了“个人精神反叛”的主题。通过《布兰德》,他谴责资本主义社会的丑恶现实,痛斥宗教道德,并提出了他自己的道德理想,愤激地鼓吹精神上的极端个人主义,表现出不妥协的精神:“或者得到一切或者一无所有。”
1864年以后的27年间,易卜生一直侨居在罗马、德累斯顿、慕尼黑等地。1873年,他写了《皇帝与加利利人》,在剧中提出了沟通情绪和精神的“第三境界”的概念。
1874和1885年,他曾两度回挪威作短暂的逗留。《玩偶之家》(1879),又译《娜拉》或《傀儡家庭》。女主人公娜拉伪造父亲的签字向人借钱,为丈夫海尔茂医病。丈夫了解原委后,生怕因此影响自己的名誉地位,怒斥妻子下贼无耻。当债主在娜拉的女友感化下主动退回借据时,海尔茂又对妻子装出一副笑脸。娜拉看透了丈夫的自私和夫妻间的不平等,不甘心做丈夫的玩偶,愤然出走。
恩格斯曾指出,娜拉是有*意志与独立精神的"挪威的小资产阶级妇女"的代表。剧本提出了资本主义社会的伦理道德、法律宗教和妇女解放等问题,但没有也不可能作出解决。《玩偶之家》演出后,引起了激烈的反响。娜拉要求个性解放、不做"贤妻良母"的坚决态度,遭到上流社会的责难和非议。但易卜生并没有在责难面前退却,他继续创作问题剧,揭露社会问题
1891年,易卜生以名作家的身份回到他的祖国。他后期创作的《建筑师》(1892)和《当我们死而复醒时》(1899),是自传性质的作品。1900年中风。长期卧病后于1906年5月23日去世。挪威议会和各界人士为他举行了国葬。
2、主要成就
相关作品
论辩性对白和追溯性手法为基本艺术特征的“社会问题剧”体裁。其创作实践和社会影响,也足可与莎士比亚、莫里哀等戏剧大师媲美。他共写了25部各种体裁的剧本。按其思想发展历程,可分为三个阶段:50、60年代主要写富于爱国激情和个人“精神反叛”思想的浪漫历史剧;70、80年代主要写批判社会丑恶和宣扬个性解放的“社会问题剧”;80年代后主要写带神秘、象征色彩精神的探索剧。
易卜生的作品早自1907年起便开始译介到中国。它无论在中国的反帝、反封建斗争或*革命与*建设中,都一直起着积极作用。
3、人物评论
当易卜生作品而渐渐走红,生活日益滋润时,就越是不愿意与家人接触,因为家人都是需要他帮助的人。他40年不曾与贫穷的父亲联系。他有个跛足的弟弟,生活极其窘困,他却从未帮助过他。另一位弟弟先后干过水手、小店主和灯塔看守人,用微薄的收入艰难地养活着苍老的父亲,却从未得到过易卜生的帮助。他的家人们先后在贫困中凄凉地死去。1846年,18岁的易卜生在一家药房做工,与一位比他大10岁的女仆索菲金斯达特私通,生下一个男孩雅各布,易卜生从不过问他们的生活,未支付过分文生活费用,直到索菲金斯达特眼睛瞎了后,凄凉地死去。
雅各布过着贫困的生活,这位与易卜生面貌相似的私生子,在生活实在过不下去时,寻求父亲的帮助。易卜生被眼前与自己“一模一样”的人惊住了,他不得不承认这是自己的孩子。易卜生掏出5个克郎扔给雅各布,对他说:“这是给你母亲的,它对你们来说已足够了!”从此,这对父子再也没有见过面。在易卜生大量的财富收入中,他把三分之二以上的金钱用来投资,过着极为俭朴的生活,当他的儿子西居尔问他这是为什么时,易卜生的回答简单而又直接:“睡得好而吃得不好比吃得好而睡得不好强。”西居尔把易卜生与他母亲的婚姻关系比喻为一种工作上的合作关系,从无亲情的垂顾。
4、主要作品
Catilina,1850
Kjæmpehøjen,1850
Norma,1851
Sancthansnatten,1852
苏尔豪格的宴会,GildetpaaSolhoug,1854
厄斯特洛特的英格夫人,FruIngertilØsteraad,1857
OlafLiljekrans,1857
海尔格伦的海盗,HærmændenepaaHelgeland,1858
KjærlighedensKomedie,1862
易卜生
火灾,Brand,1866
培尔·金特,PeerGynt,1867
青年同盟,DeungesForbund,1869
Digte,1871
KejserogGalilæer,1873
社会支柱,SamfundetsStøtter,1877
玩偶之家,Etdukkehjem1879
群鬼,Gengangere,1881
人民公敌,EnFolkefiende,1882
野鸭,Vildanden,1884
罗斯莫庄,Rosmersholm,1886
海上夫人,FruenfraHavet,1888
海达·高布乐,HeddaGabler,1890
建筑大师,BygmesterSolness,1892
小艾友夫,LilleEyolf,1894
约翰·盖勃吕尔·博克曼,JohnGabrielBorkman,1896
咱们死人醒来的时候,Nårvidødevågner,18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