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学
传播学是研究人类一切传播行为和传播过程发生、发展的规律以及传播与人和社会的关系的学问,是研究社会信息系统及其运行规律的科学。简言之,传播学是研究人类如何运用符号进行社会信息交流的学科。是新闻传播学下属的二级学科。
1、专业简介
传播学是研究人类一切传播行为和传播过程发生、发展的规律以及传播与人和社会的关系的学问,即传播学是研究人类
如何运用符号进行社会信息交流的学科。传播学研究的重点和立足点是:人与人之间如何借传播的作用而建立一定的关系。
传播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是从19世纪末以来逐步形成的,在20世纪30,40年代作为跨学科研究的产物,诞生于美国。
当时的传播学具备了构成独立学科的必要条件:自觉性、一般性、系统性、科学性。在国际范围内,传播学研究大体分为两大学派:以美国为中心的传统学派和以西欧为中心的批判学派。
2、学术渊源
传播学的形成是以新闻事业的发展,即大众传播媒介的发展为直接基础的,因此可将新闻学视作传播学的前身。传播学
的学术渊源包括两大门类:
行为科学:凡是研究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的科学都与传播学相关,如哲学、社会学、心理学、社会心理学、政治学、新闻学、人类学、语言学、符号学、神经病学等。
信息科学:传播学借鉴了自然科学中的信息论、控制论、系统论、数学、统计学等的知识。
各种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的理论成为传播学理论的一部分,但是,传播学有其自身的理论,是其他学科所不能代替的。
3、发展背景
传播研究起源于20世纪前二十年,发展成为一门学科是在40、50年代。其兴起与形成的社会条件和学科基础是:
19世纪初是资本主义从*竞争走向垄断竞争的年代。工业化大生产使资本主义的生产活动和范围大大延伸,因而对信息的要求就更高。19世纪已经形成的报业,加上2}世纪前期新兴的电影、广播、电视等新媒介,逐步形成了资本主义社会独立的产业—传播业,对这个社会产生了强烈的冲击。
到20世纪初,资本主义社会己经经历了两次科学革命,亦即两次思想革命。人类对物质和精神世界的认识能力以及认识的广度和深度有了大幅度的扩展,研究方法日益科学化,学说日益多样化,因此人们能够科学而全而她研穷影响口茶扩大的传播活动。
传播学的发源地是美国,除了上述条件之外,其产生还有独特的社会、学科背景:
在政治上,美国的政治家无论是在日常的政治活动中,还是在四年一次的竞选中,都比较重视利用传播媒介进行政治宣传。在战争期间,政治家对传播媒介的依附更凸显出来。两次世界人战不仅是军事上的较量,也是宣传之战1这在客观上推动了传播研究的深人,为传播学的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实践基础。
在经济上,美国是资本主义阵营里唯一的在两次世界大战中加强了经济实力的国家,传播学的兴起是与大众传播在美国经济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密切相关的:
经济发展导致美国向国际市场扩展,因此,美国在20世纪20年代应运而生的大量广告公司、公关公司、调查公司等机构,在40年代有了空前的发展,企业普遍关注营销环节中的各种传播问题。美国的大众传播业在两次世界大战中和之后日益壮大,也成为一个相对独立而完善的经济实体。大众传播业客观上和主观上都需要进一步研究传播规律,改进传播行为,增强传播效果。
从社会的角度来看,科学技术空前发展,新的传播技术推动了传播业的发展,这一方面为受众提供了更多的获得信息的渠道;同时,媒介中的色情和暴力内容也严重地影响着受众。美国的社会学家、心理学家纷纷开始关注和研究传播业现实中出现的新问题。
4、研究对象
许多不同的传播形态。同时,在一个社会中,因社会所需功能的不同又存在着众多的传播形态。因此,传播学必须研究这些传播形态的结构、功能以及运动机理等。
人类传播的过程与结构:对人类传播过程的研究可以从至少两个层面进行:宏观层面和微观层面。任何传播过程都发生在宏观的系统中,即都具有他组织性,因此需要研究传播活动过程与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系统要素的互动关系。人类传播活动过程都有其运动的自身轨迹,具有自组织性,这是微观层面的研究,包括控制分析、内容分析、受众分析、媒介分析、效果分析。
传播学按传播层次可分为:
拉斯韦尔
内向传播学:主要研究发生在一个人体内的信息交流活动。
人际传播学:按传播符号可以分为:言语传播学和非言语传播学。按传播方式可以分为:演讲学、辩论学和谈判学。
组织传播学:研究组织成员间、组织之间以及组织与环境之间的信息互动。
群体传播学:研究一定数量的个体,基于某些因素和目的,以特定方式组合而成的群体,其内部成员之间的信息传递和交流活动。
大众传播学:按传播媒介可以分为:报刊传播学、书籍传播学、广播传播学、电视传播学、电影传播学和网络传播学。按传播内容的性质可以分为:政治传播学、经济传播学、文化传播学、新闻传播学、舆论传播学、文艺传播学、科技传播学、广告传播学和教育传播学等。
5、传播学四大先驱
尽管传播学有着悠久的学术思想渊源,但在20世纪20年代以前并没有人专门研究传播问题,许多学者只是从各自的学科关心出发,附带性地对传播现象做了某种程度的考察。20世纪20年代以后,有四位学者的研究和学术活动对传播学的建立产生了直接的影响,被称为传播学四大奠基人,他们是拉斯韦尔、卢因、霍夫兰和拉扎斯菲尔德。
拉斯韦尔的宣传与传播研究
拉斯韦尔(HaroldDwightLAsswell,1902—1978)是美国现代政治科学的倡始人之一,1926年在芝加哥大学获得博士学位,后在母校和耶鲁大学任教。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担任过美国国会图书馆战时报道调查局局长,1955年出任美国政治学会会长。
拉斯韦尔在宣传研究领域拥有很大的影响。1927年,他出版了《世界大战中的宣传技巧》一书,对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的宣传策略及其效果进行了全面的分析。这本书刺激了两次大战之间的宣传研究,使之成为当时学界和社会各界关注的热点。拉斯韦尔曾经为宣传下过这样的定义:宣传就是运用象征符号来控制(人们的)群体态度,广义的宣传,就是运用各种表态方式以影响人们的行动的技术,这些表态方式可以是口头的、书写的、图画的或音乐的等。
拉斯韦尔对传播学的许多基本理论问题进行过研究。在1948年发表的《传播在社会中的结构与功能》一文中,他最早总结了社会传播的三项基本功能(环境监控、社会协调、文化传承),并考察了传播的基本过程,将其解析为五个主要环节或要素(即著名的“5W”:谁、说什么、通过什么渠道、对谁说、产生了什么效果)。这个过程模式虽然带有单向性和直线性的缺陷,但它明确勾勒出了传播学研究的五个主要领域(控制研究、内容分析、媒介研究、受众研究和效果研究),对形成传播学的理论体系的基本框架具有重要意义。拉斯韦尔一生写了600万字的著作,在他逝世的1980年,又出版了三卷巨作《世界历史上的宣传与传播》。
卢因与“把关人”研究
卢因
卢因(KurtLewin,1890—1947)是德国犹太人,原在柏林大学任社会心理学教授,1933年为躲避法西斯迫害而逃亡到美国,在艾奥瓦大学任教。卢因的主要专业领域是群体力学,他研究了不少群体传播的问题,如群体归属关系和群体规范对个人态度和行为的制约、*的和*的领袖对群体运作效率的影响等。卢因的理论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和应用性。卢因对传播学的一个重要贡献是提出了信息传播中的“把关人”(gatekeeper)概念。后来,这个概念被广泛应用到新闻和信息的选择、加工、制作和传达过程的研究当中,“把关”理论成为揭示新闻或信息传播过程内在的控制机制的一种重要理论。
霍夫兰与说服效果实验
霍夫兰
拉扎斯菲尔德与经验性传播学研究
拉扎斯菲尔德
在传播学四大奠基人中,拉扎斯菲尔德是对后来的传播学发展影响最大的一位。他是“两级传播”理论的提出者。1940年,他和卡兹等人在时代—生活公司赞助下对总统大选中的宣传战进行了调查,以测定大众传播对选民态度的影响(史称“伊里调查”,1944年出版了调查报告《人民的选择》)。在这项研究中,他们发现大众传播并没有力量左右人们的态
度,决定选民投票意向的还有其他众多的因素,如“政治既有倾向”的作用、受众对不同媒介或内容的“选择性接触”机制、人际传播中的“意见领袖”的影响等。根据这项调查,拉扎斯菲尔德等人提出了“两级传播”的观点,认为大众传播只有通过“意见领袖”的中介才能发挥影响。这项研究对否定“子弹论”起了直接的作用,但也开创了“有限效果论”的传统。
拉扎斯菲尔德对研究方法也做出了重要贡献,被称为传播学研究的“工具制作者”(toolmaker)。罗杰斯指出,拉扎斯菲尔德比其他任何人都更多地把传播学引向了经验性研究的方向,他通过不断改进抽样调查技术和量化分析方法,为传播学赢得了来自其他科学的尊重。不过,这种经验主义和数据主义同时也受到了其他学者尤其是批判学派的抨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