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尔康县
马尔康县为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下辖县,藏语意为“火苗旺盛的地方”,引申为“兴旺发达之地”。是以原嘉绒18土司中卓克基、松岗、党坝、梭磨四个土司属地为雏形建立起来的,亦称“四土地区”。县城马尔康镇系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州府驻地,是阿坝州政治、文化、金融、信息中心。
中文名称:马尔康县
外文名称:MaerkangCounty
行政区类别:县
所属地区:中国四川省
下辖地区:卓克基镇、脚木足乡、日部乡等
*驻地:马尔康镇
电话区号:0837(+86)
邮政区码:624000
地理位置:四川盆地西北部
面积:6633平方公里
人口:户籍人口为56021人(2012年)
方言:藏语
气候条件:低纬度、高海拔的特殊地理与高山峡谷立体气候
著名景点:昌列寺、大藏寺、卓克基土司官寨等
车牌代码:川U
行政代码:513229
1、简介
马尔康
马尔康县拥有丰富的自然、人文旅游资源。马尔康是嘉绒藏区的核心地区。作为中国历史上最后的土司衰亡的地方。马尔康地区土司历史有着耐人寻味的魅力,具有强烈地方特色与深厚历史积淀的民居建筑、歌舞节庆等形成了民族民俗旅游资源。缤纷绚丽的植物景观和美丽的高原草甸、峡谷风光是文化生态的重要组成部分,也为人文旅游活动的开展提供了赏心悦目的自然背景。这里是茅盾文学奖获得者、著名作家阿来的小说《尘埃落定》故事背景地,是著名电视连续剧《尘埃落定》的拍摄地,是电视连续剧《长征》的开机地和外境主要拍摄地,也是我州红色旅游开发的五大重点景区之一。
2、历史沿革
马尔康
1950年12月,茂县专署派工作团深入四土地区(马尔康县境域内原系梭磨土司的部分属地和卓克基、松岗、党坝土司所辖地,故有“四土地区”之称),成立了四土和绰斯甲地区临时工作委员会。1951年8月,四土地区宣告和平解放,9月成立了四土阿坝绰斯甲临时军政委员会。
1953年4月,经政务院批准设立四川省藏族自治区马尔康办事处。
1956年4月21日国务院批准正式建立了马尔康县。位于青藏高原南缘、四川盆地西北部,北靠阿坝、红原大草原,南与卧龙大熊猫自然保护区、小金四姑娘山紧邻,距离省会成都365公里。全县幅员面积6633平方公里,辖3镇11乡,105个行政村,238个村民小组。
3、自然条件
自然条件
县境内交通便利,国道317线纵贯全境。移动电话、程控电话、无线寻呼网络覆盖城区和所有乡镇。广播电视综合覆盖率达100%。
4、优势资源
水能资源
水能
矿产资源
具有优越的成矿地质条件,主要矿有锂、硅、钽、铌、金、铝、锌、铅、钛等17个品种。其中锂矿储量达231万吨;硅矿250余万吨,品位高达99.2%。同时还有大理石、花岗石、石英石等非金属矿。
农牧资源
农牧
林业资源
马尔康县域内高山峡谷森林茂密,林地面积16.8万余公顷,活立林蓄积量64.3万立方米。主要树种有冷杉、云杉、落叶松以及桦、高山栎等。高山密林栖息着*保护动物金钱豹、白唇鹿、梅花鹿、扭角羚等,还有*珍稀禽类。据1985年中药材资源普查表明,马尔康县有野生中药材1303种,分属200科、596属,有全国重点普查中药材130种(占43%),资源蕴藏量2300万公斤,素有“天然药库”之称。常年出产的名贵中药材有麝香、鹿茸、熊胆、牛黄、虫草、川贝母;大宗中药材有羌活、独活、大黄、秦艽、木香、党参、当归、黄芪、赤芍、五加皮、甘松、铁棒槌等30余种。阿坝中蜂系原生蜂种,采天然中药材花蜜及百花酿制富于药效和醇香之蜂蜜,具有汤清色纯等特点,深受消费者亲睐,产品供不应求。
旅游资源
旅游
5、行政区划
2012年,全县面积6633平方公里。县辖3镇11乡,105个行政村,238个村民小组。境内居住着藏、羌、回、汉等15个民族,总人口56021人,其中:男性28818人,女性27203人;农业人口31708人,非农业人口24313人。人口出生率为5.75‰,人口死亡率为2.74‰,全年人口自然增长率为3.01‰。
6、交通建设
交通
围绕建设四川省西北部地区重要交通枢纽和阿坝州次级交通枢纽目标,我县重点抓好以下几项工作:加大农村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力度。认真做好2013年通村水泥路建设;继续抓好道路养护保通工作。规范养护标准,加大路况检查力度,确保管辖路段常年完好和安全畅通。继续探索农村公路养护管理长效机制;进一步规范运输市场秩序。根据客运量的要求,积极发展公交车和农村客运事业。
继续清理整治运输市场秩序,严厉打击非法营运,超范围经营行为,抓好道路运输从业人员教育培训;狠抓道路交通安全工作,不断提高全民道路交通安全意识。强化主体责任,落实各项措施,把安全生产工作落实到交通建设的各个环节,努力为有效遏制重特大交通事故发挥好应有的作用;加大文明创建力度。继续深入开展“内增素质,外塑形象”活动,全面开展诚信建设,加强道德建设、廉政建设、政风行风建设,优化发展环境、服务环境、交通法制环境,实现全县交通事业新的跨越。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