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科普小知识本站旨在为大家提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科普小知识,以及科普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科普文章

岳阳市岳阳楼区

科普小知识2022-02-27 11:46:37
...

岳阳楼区位于洞庭之滨,临长江、纳四水、汇三湘,京广复线、107国道贯穿南北,是南北交通之要道,商贾荟萃,商贸物资集散之地。全区城乡一体,共辖五乡一场,八个街道办事处,共有人口四十多万。其中农业人口近十万。共有耕地面积2100公顷,山林4250公顷。水果、花卉面积1200公顷,有宜果荒山、残林、旱地面积3万亩。地貌类型以岗、平为主,岗、平、山丘齐全。年平均气温17.8℃,年日照1770小时左右,年降水量1600-1780毫米。

中文名称:岳阳楼区

行政区类别:市辖区

所属地区:中国湖南岳阳

下辖地区:岳阳楼街道、西塘镇、康王乡

电话区号:0730

邮政区码:414000

地理位置:湖南省东北部

面积:171平方公里

人口:82.29万人(2012年)

气候条件:亚热带季风候

著名景点:岳阳楼,岳阳楼公园,三醉亭

车牌代码:湘F

行政代码:430602

1、基本概况

岳阳楼区位于洞庭之滨,临长江、纳四水、汇三湘,京广复线、107国道贯穿南北,不仅是沿江开放、开发之腹地,南北交通之要道,而且是商贾荟萃,商贸物资集散之地。全区城乡一体,共辖五乡一场,八个街道办事处,共有人口四十多万。其中农业人口近十万。共有耕地面积2100公顷,山林4250公顷。现在水果、花卉面积1200公顷,有宜果荒山、残林、旱地面积3万亩,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壮大,岳阳楼区围绕经济建设、发展生产、服务城市。不断调整产业结构,商品经济建设发展迅速。位于岳阳城东面远郊的岳阳楼区107国道沿线,是岳阳楼区及全市对外开放的窗口,交通十分便捷,经济信息贯通,具有充足而又丰富的高效农业开发资源条件。

2、地理位置

岳阳楼区位于岳阳市西北部,洞庭湖与长江汇合处。其北面为云溪区;西部临洞庭湖,与君山区隔水相望;西北隔长江与湖北省监利县相望;东面与岳阳县接壤。

3、自然环境

岳阳楼区是洞庭湖明珠,气候宜人,土地肥沃,物产丰富,素有“鱼米之乡”的美誉。现以列为对外开放的甲级旅游城市,是世界龙舟文化的故乡,是长江沿岸第二大经济贸易中心,是湖南唯一通江达海的口岸。良好的气候条件有利于发展高效农业。矿产资源丰富。其中金属矿有金、银、铜、铁、铅、锌等,有的居全省之首,有的居全国之冠。有大理石2亿立方米,白云石3.5亿立方米,以及大量的石灰石、石英石、石棉等。


岳阳楼区

岳阳楼区属幕阜山脉向江汉平原过渡地带,地貌多样、交相穿插,整个地势由东南向西北倾斜。境内最高海拔点为云溪乡上清溪村之小木岭,海拔497.6米;最低海拔点为永济乡之臣子湖,海拔21.4米。一般海拔在40—60米之间。地表组成物质65%为变质岩,其余为沙质岩,土壤组成以第四纪红色粘土和第四纪全新河、湖沉积物为主。第四纪红色粘土主要分布在境内东南边,适合林、果、茶等作物开发。第四纪全新河、湖沉积物主要分布在西北长江沿线,适合水稻、瓜菜等作物种植。

岳阳楼区属北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区,气候温和,四季分明,热量充足,雨水集中,无霜期长。一月平均气温约4.3℃,七月平均气温约29.2℃;年平均气温16.6—16.8℃,无霜期258—278天;年降雨日141—157天,年平均降雨量1302毫米,年平均相对湿度为79%,全年无霜期为277天,处日照时数为1722.1至1816.5小时,年太阳辐射总量为109.5至110.4千卡/平方厘米,是湖南日照时数最多的地区之一。气候特点是:温暖期长,严寒期短,四季分明,雨量充沛。

全区水域宽广,有河、有湖,水运优势十分突出,除道仁矶汽车轮渡码头、沙窝(石油)和铜鼓山(矿石)两个3000吨级专用码头外,另有擂鼓台、象骨港、滨江、新巷、儒溪等8个简易码头有待开发升级。区境内西南角还有国家对外贸易港口之一的城陵矶港。

4、历史沿革

以县治位于天岳山(幕阜山)之南得名,当年设置的岳阳县在今天汨罗市、平江县一带,而今天岳阳市区一带为巴陵县,后世地名发生转移。


岳阳楼区

岳阳城区历史悠久,源远流长。距今6000多年前,洞庭湖两岸便有新石器时代的村落。夏、商时,境内所属区域属荆州之域,为三苗之地,古越族在此繁衍、生息。商周时,城陵矶即筑有“大彭城”。春秋时,属楚国。楚******水流域的麋子国后,公元前505年,楚昭王遣王孙由于在梅子市(今梅溪乡梅子市村)筑东麋城,迁其遗民于此。后又在岳阳楼一带筑城,驻军监视,称西麋城,是为岳阳建城之始。(东)汉献帝建安15年(公元210年),孙权派鲁肃镇守巴丘邸阁,筑巴丘城,岳阳正式建城。(西)晋太康元年(280年)建巴陵县,属巴陵郡管辖,城区始称巴陵城。隋文帝开皇9年(589年),废郡为州,巴陵郡改为巴州。11年(591年),改巴州为岳州,仍设巴陵县,巴陵城改称岳州城。元顺帝至正24年(1364年),吴王朱元璋攻占岳州,定为岳州路。

明太祖洪武2年(1369年),改岳州路为岳州府。1913年9月,民国*废府存县,巴陵县改称岳阳县,辖东南西北中五区,县城设城厢镇。基层设团,每团设团董。团下设街,设街长管理街巷。1930年4月,全县划为9个自治区,区下辖镇,镇下辖团、街,城厢镇属一区管辖。1932年4月,县*以镇的区域过大,将其它镇撤销,仅保留城厢镇。1933年2月,又将全县108团改为84个乡镇,城厢镇仍属一区管辖,同时取消团、街,编组闾、邻,作为地方自治之基层组织。3至5户为一邻,5邻为一闾,特殊情况则以7邻为一闾,形成区、镇(乡)、闾、邻四级自治组织。1935年3月,实行保甲制,“以原有的四闾编为一保,二邻编为一甲”。1945年,城厢镇设10保、121甲。1946年后,原第四、第五保合并改为第四保,第六、第七保合并改为第五保,原第八、九、十保分别改为六、七、八保。以后南津港一带划为第九保,因该地居民多系渔民、船民、流动性大,故又称临时保。*成立后,县人民*将全县调整为5区16乡,城厢镇改为城厢区。全区共分8个保。

5、旅游景区

岳阳楼

楼高19.42米,平面呈长方形,面宽17.24米,进深14.54米,占地250.66平方米。主楼为纯木结构,运用插榫法构造的抬梁式与穿斗式相结合的构架。整个楼宇由四根金柱、12根廊柱和20根檐柱支撑,屋面为国内独一无二的大型盔顶式建筑,三层飞檐翘首腾空,如意斗拱叠合精美,脊饰浮雕栩栩如生,二楼明廊环绕、精巧别致。整个建筑结构严整,工艺精巧,造型庄重。


岳阳楼区

三醉亭

位于岳阳楼北侧,为主楼的辅亭之一,与仙梅亭遥相呼应。始建于清乾隆四十年(1775年),系根据民间流传“吕洞宾三醉岳阳楼”的故事而建,初名“望仙阁”,与君山的“朗吟亭”隔湖相呼应。清同治六年(1867年)重建,改称“三醉亭”。三醉亭坐东朝西,纯木结构,重檐歇山顶,占地135.7平方米,全亭总高11.59米,覆盖蓝色琉璃瓦。

仙梅亭

位于岳阳楼南侧,与三醉亭相映成趣,相得益彰。始建于明崇祯十二年(1639年),始称“仙梅堂”。清乾隆四十年(1775年)巴陵知县熊懋奖重建仙梅亭,将仙梅摹刻于亭中石碑上,并撰《仙梅亭记》;清同治六年(1867年)重建后改称“留仙亭”;清光绪六年(1880年)修葺后复称仙梅亭。仙梅亭为纯木结构,二层六角攒尖顶,高11.99米,覆盖蓝色琉璃瓦。亭中竖仙梅石碑一通,上镌《仙梅亭记》及摹刻的“仙梅”。

6、经济发展

推进新型工业化、农业产业化和城镇化,经济保持较快增长。全区生产总值由2002年的11.31亿元增加到2007年的28亿元(预计数,下同),年均增长14.2%,人均GDP达到2.6万元;财政总收入和地方固定收入在2002年的基础上实现翻番,分别由1.07亿元和0.54亿元增加到2.62亿元和1.11亿元。工业主导地位进一步突出,三次产业比重由2002年的24.4∶29.5∶46.1优化为14.2∶47.5∶38.3。规模工业主导经济增长,全区规模工业企业发展到58家,规模工业增加值达到8.6亿元,年均增长30%。云溪工业园自2003年建立以来,累计投入建设资金2.3亿元,城区片开发面积2平方公里,已聚集精细化工企业40家,整个园区已有入园企业72家。2005年,工业园被省科技厅确定为全省唯一精细化工产业基地。农业城郊型、规模化特色更加明显,培育科发公司等市级龙头企业5家,“公司+农户”的经营模式得到推广,蟹等特种养殖和休闲农业为农民增收。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由2.94亿元增加到4.8亿元,年均增长12.6%。


岳阳楼区

城镇面积扩大到20平方公里。完成云中大道和长炼路改造升级,启动城区供水管网改造和天然气工程,城镇功能和品位得到较大提升。创新城镇管理*,城区“面的”实行归口管理,市容市貌大为改观。完成云溪11万伏变电站建设,城乡电网改造基本完成,电力保障功能增强。抢抓铁桃公路建设机遇启动了通港路建设工程,新增通乡通村公路硬化里程220公里,区域交通网络日臻完善。双花水库成功升型为中型水库并启动除险加固工程。完成农业综合开发1.5万亩、土地整理0.8万亩。新农村建设开局良好,沼气能源、改水改厕、安全饮水、有线电视扩户、“万村千乡”等农村公共设施项目建设顺利推进。云溪工业园进入发展提升期。初步完成工业园总体规划,规划面积由13平方公里扩大到61平方公里。进一步完善工业园管理模式。园区基础设施和配套建设,完成投资5000多万元,新开发项目用地1060亩延伸主干道1000米。

7、风土人情

汉寿县流传的民间传说《状元鱼》中讲述,宋代农民起义领袖杨么看见洞庭湖里的鱼越来越少,便吩咐军师贴出“皇榜”,按照湖乡渔俗,要在“三月十五鱼龙会,单点鱼类状元郎”。到了三月十五那天,洞庭湖边七州十九县都选派技艺高超的渔民,带上最好的鱼鳖虾蟹,来到龙阳洲(今汉寿县围堤湖农场)总寨,参加鱼龙大会。总寨前面搭起十里长棚,两边棚里摆满了鲫鱼、鲤鱼、鲢鱼、草鱼、鲶鱼、鳜鱼、青鱼、编鱼、杆鱼、才鱼、银鱼、针嘴鱼、创花鱼、柳叶鱼。黄枯鱼……各种各样的鱼应有尽有。杨幺带领各路寨主一路看,一路评。结果,围堤湖的鲫鱼被点为鱼中“状元”。杨么根据大家的意见,从水桶里提出一条鲫鱼,举起朱笔,大声说道:“洞庭乃是渔米乡,寨寨捕鱼又种粮,今日鱼龙大盛会,单点鲫鱼状元郎。”说罢,把朱笔一挥,一颗朱红圆点正正当当点在鲫鱼头顶上,然后放进水桶。从此以后,围堤湖的鲫鱼条条头上都长了一个红点,人们就叫这种鱼为“状元鱼”,也有人叫它“朱砂蛮。”通过这个传说故事,我们大体上知道了洞庭湖一带鱼龙会习俗的来源及其风情。


岳阳楼区

“洞庭湖的鱼大得吓死人”;“洞庭湖边牛大八百斤,鱼大无秤称”;“洞庭湖的虾子,犁马大的脚”;“三浆当不得一橹,三橹当不得一篙,千浆万篙当不得烂布子伸腰”;“洞庭湖人的本事高,指甲破鱼不用刀”……这些谚谣生动形象地说明洞庭湖的鱼虾之繁多、硕大以及捕鱼人的本领之高强。然而,旧时有些渔民在捕鱼时,还是相信世代承袭的语言的魔法力量。他们在撒网下去,心里往往要默念着:

肥的来,瘦的走,

大鱼小鱼快上手。

肥鱼嫩鱼快上手。

冰块化,鱼儿游,

鲤、鲭、鳙、娼齐出头。

大鱼小鱼出洞口。

这种默念祝词或咒语的打鱼风习,实质上是古老祭歌的原始遗风的残存。它使我们自然地想起远古时期蜡祭中的祝辞咒语,比如《礼记·郊特性》里的咒语《土返其宅》和《山海经》中驱逐旱魔的《神北行》。它们“不断地提醒人们的希望”,“巩固着人们的信心”,也表现了人们是怎样深刻地相信自己语言的力量,而这种相信是有助于人们奋发有为、积极向上的。

上一篇:城步苗族自治县

下一篇:临湘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