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科普小知识本站旨在为大家提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科普小知识,以及科普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科普文章

天梯山石窟

科普小知识2021-10-24 11:45:18
...

天梯山石窟也称凉州石窟,别名大佛寺,位于甘肃省武威市城南50公里处的中路乡灯山村,始建于东晋十六国时期的北凉,距今约有1600年历史。天梯山石窟是我国开凿最早的石窟之一,也是我国早期石窟艺术的代表,是云冈石窟、龙门石窟的源头,在我国佛教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被喻为“石窟鼻祖”。2001年6月25日,天梯山石窟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天梯山山峰巍峨,陡峭峻拔,高入云霄,山有石阶,拾级而上,道路崎岖,形如悬梯,故称天梯山。山巅常年积雪,俗称“天梯积雪”,为凉州八景之一。石窟中大佛依山而坐,脚下碧波荡漾,薄云缠绕其身,构成了一幅山、水、佛、云浑然一体的壮观奇景,是凉州颇负盛名的旅游胜地。

中文名称:天梯山石窟

地理位置:甘肃省武威市城南五十公里处

开放时间:8:00-18:00

门票价格:30元

著名景点:天梯山石窟雕塑、壁画

所属城市:甘肃省武威市

1、景点简介


天梯山石窟

据历史记载,439年,北魏灭北凉,从姑臧迁宗族吏民3万户到平城,其中有僧侣3000多人。这是个非常大的数字,既反映凉州的人口众多,也说明佛教的兴盛。这3000僧人实际上就是“凉州模式”的创造者,推动了北魏崇佛风气日渐兴盛。

北魏灭北凉结束河西地区140余年割据而繁荣的局面,曾经盛极一时的凉州佛教及艺术受到重创,凉州僧人纷纷外流,除迁平城外,部分向西迁往敦煌等地,由此也促进敦煌佛教的兴盛,使敦煌成为继凉州之后河西佛教中心,并推动河西石窟文化发展过程中的第二个高峰──敦煌石窟文化的迅速发展。敦煌石窟中盛唐大佛(130窟)和天梯山的大佛艺术风格相似,说明天梯山石窟开凿及其艺术风格和建筑风格直接影响到敦煌及河西石窟。

迁往平城的工匠、僧人里不乏高僧法师。据《释老志》和《世祖纪》、《高祖纪》记载,凉州僧人师贤到平城之后,任道人统(管理宗教事务的官职),并在公元452年建议并亲自主持,开始造帝王化佛教石像。

公元460年,师贤去世,凉州高僧昙曜继其职,改道人统为沙门统,继续主持造像工作,并在平城近郊开凿云冈石窟。他只用短短几年(460~465年)就完成云冈石窟的代表作品“昙曜五窟”的建造,其第五窟大佛是云冈石窟最宏伟的雕像与代表作。

后经历代开凿,使云冈石窟成为中国最大石窟群之一,雕造富丽,为全国石窟之冠。据《魏书·释老志》记载,魏文成帝拓跋睿和平年间,由凉州僧人昙曜主持,开凿石窟五所,即第16到20窟。

之后陆续兴建,前后历60年,无数雕塑家在53个洞窟里雕刻佛像、飞天等51万多件。其间最主要工程完成在太和十八年(494)迁都洛阳之前。这些宏大精美雕塑,是雕塑家们智慧和艺术才华结晶,而凉州僧人及工匠起了极其重要的作用。由此可见,在佛教文化与石窟寺艺术方面,北凉与北魏是源流关系,即北凉为源,北魏为流。

据天梯山石窟管理处主任王奎介绍,1958年4月,为了解决黄羊河下游8万农业人口的生活用水和17.9万亩的耕地用水,武威市决定在天梯山石窟右侧不远处兴修黄羊河水库。而天梯山窟址恰好地处水库淹没区。为了不让石窟中的塑像和壁画被水淹没,经过有关部门批准,天梯山石窟中大量的塑像和壁画被拆了下来,搬运到甘肃省博物馆。

1958年,由于在石窟附近修建黄羊河水库,灌溉下游万亩粮田,为了保护文物,甘肃省*决定对洞窟内部分文物搬迁保护,组织以常书鸿为队长的文物搬迁保护机构,敦煌研究院、省博物馆考古人员对石窟文物进行清理搬迁。除大佛窟外,距地表几十米高处的小洞窟内49身塑像、100多平方米的壁画及25箱残片均搬迁至省博物馆保存。在之后的几十年里,武威市及相关水利专家多次对黄羊河水库测量,发现当初过高估计了蓄水水位,水库对小洞窟的文物并不造成威胁。

1992年,国家文物局主持召开专家组会议经论证,按照不可移动文物尽可能在原址、原位保护的原则,批复在原址、原位修复天梯山石窟文物。1993年,省*办公厅批复同意在原址、原位进行修复。在省*的关心和省文物局的协调下,省博物馆和武威市、凉州区就天梯山石窟文物的移交达成协议。

2005年12月24日,省上举行天梯山石窟文物交接签字仪式,标志着文物正式回归武威。天梯山石窟位于武威市城南约40多公里处,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开凿于北凉沮渠蒙逊时期,是我国早期石窟艺术的代表,被北京大学原考古系主任、中国著名石窟专家宿白教授称为“石窟之祖”。

2、旅游信息

交通

公交车:武威市区只要有9条公交线路,票价统一为1元。

出租车:武威市出租车的起步价根据车型的不同而有所区别,具体标准为3公里以内桑塔纳5元、富康4元、奥拓3元;3公里以上,每公里分别加收1.5元、1.2元和1元。

3、宗教文化


天梯山石窟

石窟艺术是一种宗教文化,取材于佛教故事,兴于魏晋,盛于隋唐。

它吸收了印度健陀罗艺术精华,融汇了中国绘画和雕塑的传统技法和审美情趣,反映了佛教思想及其汉化过程,是研究中国社会史、佛教史、艺术史及中外文化交流史的珍贵资料。

石窟艺术与佛教是十分密切的。石窟艺术是为当时信佛的人们服务的。因信仰佛教的各阶级、各阶层人物不同,他们所属的佛教宗派也不一样,因而在造像与壁画的题材上,也要根据自己那一宗派的经典造像。所以石窟艺术的发展,因时间、地点的不同,发展情况也不一样。如*石窟,除唐代或以后汉人所开的窟画出一些大乘经变以外,其余早期开凿的各窟,全看不到反映大乘经中的故事造像。这些石窟群中,遗存到今天的雕像,主要是释迦和菩萨等单独的形象,其次则多是佛本生、佛本行(即如何苦行、忍辱、寻求解脱)等故事画像。这些画像多数是根据《声闻藏》各经创造出的,与外国商人竺婆勒子竺法度学小乘教唯礼释迦的记载相同,与法显、玄奘等人所记天山南簏各国信仰小乘教的记录也完全吻合。

石窟艺术是佛教艺术,它反映了佛教思想及其发生、发展的过程,它所创造的像、菩萨、罗汉、护法,以及佛本行、佛本生的各种故事形象,都是通过具体人的生活形象而创造出来的。因而它不能割断与历史时期人们的生活联系,它不像其他艺术那样直接地反映社会生活,但它却曲折地反映了各历史时期、各阶层人物的生活景象。这应该是石窟艺术的一个特点。

人们往往从年代上确定石窟艺术在佛教史和美术史中的地位。这当然有一定道理,但更重要的是看其在石窟中影响。

如果单从年代上看,*的许多石窟都比敦煌石窟和中原石窟要早,但它对中原石窟没有产生直接影响或影响甚微。按史料记载,莫高窟始创于前秦建元二年,即前凉升平十年(366),炳灵寺石窟169号的题记是公元420年,天梯山石窟创建于412~439年。从年代上看天梯山石窟比莫高窟迟一些,与炳灵寺石窟基本相当。但这两个石窟尤其是莫高窟影响非常大,一提石窟,必称莫高窟和云冈、龙门。但北魏时期莫高窟并不有名,也没有对云冈与龙门产生直接影响,反而是凉州僧人及天梯山石窟,声名显著,对莫高窟和敦煌佛教发展产生过一定影响。

4、鉴赏艺术


天梯山石窟

莫高窟虽为中国内地最早石窟艺术开创地,但正式开窟建寺的时间要从420年北凉灭西凉之时算起。莫高窟历史上出现开凿盛期是北魏孝明帝时(516~528年)。

这时随着洛阳一批官宦、僧侣与工匠的进入,中原汉风在这里开始流行。而这已经是天梯山石窟开凿100年以后的事。从以上的简单叙述里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中国石窟影响过程应当是:天梯山石窟、云冈石窟、龙门石窟、敦煌石窟。

在这里并非有意贬低莫高窟而提高天梯山,而是从影响和源流关系上探索出中国石窟一种发展脉络,用事实说明,真正能够影响中原石窟风格非天梯山石窟莫属。创建于十六国北凉,后经历代开凿,规模宏大,建筑雄伟,有学者称为中国石窟鼻祖。

窟内保存壁画数百平方米,现存洞窟三层,佛龛十七个,佛像一百多尊,以及魏、隋、唐时期的汉、藏写经。其中主体建筑大佛窟如来坐像,造像神态逼真,形象各异,塑造精致。

“漠漠青冥不可梯,梯山高出辟层蹊。朝天有路风云合,隐雾何人竹不栖。玉塞万年凭作障,泉源六出各成溪。振衣千仞曾寻梦,一览青川绿树低。”———清代·张昭美如果你是一位热爱旅游的人,一定要去天梯山石窟,如果你不喜欢旅游,一定要了解天梯山石窟,因为:天梯山石窟是中国石窟的鼻祖,大佛塑像的高度堪称中国石窟佛像之首;这里还是中国的人参果之乡,《西游记》中生长人参果的万寿山实为武威天梯山,这里的人参果成为当地1万多户4.7万多农民脱贫致富的“金果”。正月初一,当地四千群众聚集在这里,以烧香拜佛、燃放鞭炮的形式祝福新年。

乾隆《武威县志》:“大佛寺,城东南一百里,有石佛像,高九丈,贯楼九层,又名广善寺。”这在《法苑珠林》等佛教经籍中都有记载。石窟造像别具一格,或石雕或泥塑,其规模宏伟壮观,精美绝伦,千姿百态,可与敦煌莫高窟媲美;大佛含笑,高30米,右手指向磨脐山,雍容典雅,庄严肃穆,有气吞烟霞,挥斥乾坤之势。据有关史料记载:此石窟是北凉王沮渠蒙逊于公元412年至439年之间开凿的。天梯山石窟是在天然洞穴的基础上创凿的,距今已有1580多年的历史。东晋元熙八年(412)十月,蒙逊由张掖迁都于姑臧,称河西王,设置官署,修缮宫殿,建起城门诸观。同时召集凉州高僧昙曜及能工巧匠劈山开路,伐木毁林,开凿天梯山石窟,大造佛像。不久其母车氏病逝,特在窟中为其母先雕凿5米高石像一尊,形似泣涕之状,表示忏悔。因历代战乱,加上自然灾害频繁(主要是地震),石窟残损严重,特别是1927年的大地震,对天梯山石窟造成毁灭性的破坏,九层贯楼和大部分洞窟顷刻间震毁,许多塑像受到损失,幸存比较完整的有8窟,大佛坐像安然无恙。石窟里面有北魏、隋、唐时期的汉藏手写经卷,唐初绢画菩萨像,唐、五代、西夏(宋)、元、明、清各代塑像、壁画、经卷等。天梯山石窟虽地势险峻但蕴藏丰富。佛教兴盛是五凉时期凉州文化发展的一大特征。此窟的开凿,引起佛教界注目,使西域高僧接踵而至,他们在凉州讲经说法,翻译佛经,使天梯山石窟更具盛名。

总之,天梯山石窟对佛教传播及佛教艺术发展都起到重要作用,并在中国石窟发展史乃至整个佛教发展史上,都占有重要地位。保护规划的制定,让石窟的修缮加固有了更为实质性的意义,这也是对中华民族瑰宝的传承。

5、特色介绍


天梯山石窟

建筑风格

天梯山石窟是我国早起石窟艺术的代表,是云冈石窟、龙门石窟的源头,在我国佛教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距今已有1580多年的历史。天梯山石窟仅存3层,大小洞窟17处。其中一大

型洞窟高30米,宽19米,深6米。窟内有释迦牟尼大像1尊,高28米,宽10米,面水而立,右臂前伸,指向前方,巍然端坐。释迦两旁还有文殊、普贤菩萨,广目、多闻天王、迦叶、阿难等6尊造像,造型生动,神态威严。窟内南北两壁绘有大幅壁画。南壁上部为云纹青龙;中部为大象梅花鹿,大象背部驮有烟焰发光的经卷,下部是猛虎和树木花卉。北壁上部绘有青龙双虎,中部绘有白马、墨虎、菩提树,马背上经卷闪光;下部绘有牡丹花卉。整个壁画笔触清新,色泽艳丽,形象逼真。

天梯山石窟,据明正统碑记载,“诸佛之龛,二十有六”,在经历1927年大地震之后,现仅存洞窟18个,计北凉、北魏10窟,唐4窟,其余4窟皆残破。所有洞窟均经后代重修和妆銮,有的壁画重叠多达5层。明代正统十三年间,重修广善寺时,对石窟又进行了大规模重修,绘制大量明代壁画。 石窟形制主要有3种:①五柱型(或五塔型),洞窟平面呈横长方形,窟中偏后有中心柱,四面开龛,洞窟四隅,各有一分层方柱,形成五塔式;②中心柱型,洞窟平面呈方形,中心方柱直通窟顶,双层龛顶部四面成斜坡,形成覆斗顶;③覆斗顶型,平面呈方形,顶部覆斗藻井,三壁开龛。前2种多为北凉、北魏窟,后者多为隋、唐窟。

洞窟残存一些塑像和壁画。雕塑中有北魏石佛头像,北周、隋菩萨像和唐代释迦说法像。13窟系唐代造像,一铺七躯。本尊为善跏坐弥勒大像,高约26米;两侧二弟子、二菩萨、二天王,虽经历代重修,仍然保留着唐代风貌。第2、3窟亦为唐窟,三龛像,其中彩塑多毁于1927年地震。现存第3窟的释迦结跏像和二胁侍、第2窟的两身供养菩萨,造型匀称,面相丰润,身姿自然,以洗练的手法,表现了温静娴雅的神情,堪称唐塑杰作。 壁画保存不多,表层壁画多为西夏、元、明之作,在剥离重层壁画中露出了北凉、北魏、西魏和隋、唐残画。其中北凉壁画,别具风格,菩萨像直鼻、大眼、厚唇、白鼻梁、宝冠卷发,上身半裸,腰裹长裙,受西域早期壁画影响,与敦煌北凉壁画、酒泉北凉石塔线刻画和炳灵寺西秦壁画风格相近,又有凉州本土特色,具有朴拙之美。


天梯山石窟

艺术影响

天梯山石窟是我国早期石窟艺术的代表。在开凿天梯山石窟的过程中,培养了一批开凿石窟的能工巧匠和雕塑家、彩绘家。昙曜等人在完成天梯山石窟之后,随着政治形势的变化和佛教中心的东移,东下平城(今山西大同),开始了新的开凿生活,成为云冈石窟、龙门石窟的重要技术力量,昙曜则成为北魏的佛教领袖。据历史记载,439年,北魏灭北凉,从姑臧迁宗族吏民3万户至平城,其中有僧侣3000多人。这是一个非常大的数字,既反映了凉州的人口众多,也说明了佛教的兴盛。这3000僧人实际上就是“凉州模式”的创造者,推动着北魏崇佛风气日渐兴盛。北魏灭北凉结束了河西地区140余年割据而繁荣的局面,曾经盛极一时的凉州佛教及其艺术受到重创,凉州的僧人纷纷外流,除迁平城外,一部分向西迁往敦煌等地,由此也促进了敦煌佛教的兴盛,使敦煌成为继凉州之后的河西佛教中心,并推动了河西石窟文化发展过程中的第二个高峰──敦煌石窟文化的迅速发展。敦煌石窟中的盛唐大佛(130窟)和天梯山的大佛艺术风格相似,说明天梯山石窟的开凿及其艺术风格和建筑风格直接影响到敦煌及河西石窟。

迁往平城的工匠、僧人中不乏高僧法师。据《释老志》、《世祖纪》、《高祖纪》记载,凉州僧人师贤到平城后,任道人统(管理宗教事务的官职),并于公元452年建议并亲自主持,开始造帝王化的佛教石像。公元460年,师贤去世,凉州高僧昙曜继其职,改道人统为沙门统,继续主持造像工作,并于平城近郊开凿云冈石窟。他只用了短短几年(460~465年)就完成了云冈石窟的代表作品“昙曜五窟”的建造,其第五窟大佛是云冈石窟最宏伟的雕像和代表作。后经历代开凿,使云冈石窟成为中国最大的石窟群之一,雕造富丽,是全国石窟之冠。据《魏书·释老志》记载,魏文成帝拓跋睿和平年间,是由凉州僧人昙曜主持,开凿石窟五所,即第16至20窟。

其间主要工程完成在太和十八年(494)迁都洛阳之前。这些宏大精美的雕塑,是雕塑家们智慧和艺术才华的结晶,而凉州僧人及其工匠起了极其重要的作用。由此可见,在佛教文化和石窟寺艺术方面,北凉和北魏是源流关系,即北凉为“源”,北魏为“流”。

据《魏书·释老志》记载,驰名中外的龙门石窟是继云冈石窟之后开凿的。太和十八年,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从这时起,历经东魏、西魏、北齐直至明清,营建了规模宏大的龙门石窟群,同时还开凿了巩县石窟和附近的几座石窟。龙门石窟的建造艺术风格,无不体现着天梯山石窟和云冈石窟的特点,具有强烈的南朝文化和中原传统汉文化色彩,又有浓厚的北方文化因素。因此,天梯山石窟称为石窟之鼻祖是当之无愧的。

6、特色小吃


天梯山石窟

天梯山石窟地处偏远,附近并不繁华,没有大的酒点,但是武威的面食十分出名,在这里可以吃到地道的兰州拉面,臊子面,炒面,烩面,物美价廉,夏天的时候,风景区还有摆摊的当地农民会卖当地的特色小吃--面皮。

鹿角菜,生长在高山积雪中,不怕严寒,不腐烂变质,干菜用水浸泡后变新鲜翠绿,晶莹剔透,具有很强的离子交换功能和吸附作用,改善人体消化功能,对肠胃道疾病、糖尿病有一定的食疗作用,有扶正祛邪之功效,久食可增强体质,防止男女肾气亏损,精力不佳以及溃烂等病。

上一篇:嘉峪关

下一篇:张掖西来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