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科普小知识本站旨在为大家提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科普小知识,以及科普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科普文章

哈尔滨传媒职业学院

科普小知识2021-11-07 11:32:06
...

哈尔滨现代公共关系职业学院(HarbinModernPublicRelationsUniversity)坐落于素有东方小巴黎之称的北国冰城哈尔滨,前身系黑龙江公共关系学院,成立于1991年,2002年与哈尔滨学院合作办学,联合举办哈尔滨学院公共关系学院。2005年经黑龙江省人民*批准、国家教育部备案,更名为哈尔滨现代公共关系职业学院。学院建有国际交流合作中心,与国家留学基金委东方国际留学中心、英国、澳大利亚、波兰、加拿大、新西兰、韩国等建立了合作关系。学院在教育教学改革、师资队伍建设、管理模式、毕业生就业安置等方面大胆创新,积极探索与实践普通高等教育,成效显著。真正实现了学生“招得进来,分得出去”。学院毕业生深受用人单位的欢迎和好评。

中文名:哈尔滨传媒职业学院

英文名:HarbinModernPublicRelationsUniversity

简称:哈传媒

创办时间:1991年

类别:普通高等学校

学校类型:综合

所属地区:中国哈尔滨

现任校长:宫波

主管部门:黑龙江省教育厅

主要院系:传媒系、经济系、管理系等

1、学院简介

哈尔滨现代公共关系职业学院前身系黑龙江公共关系学院,成立于1991年,2002年与哈尔滨学院合作办学,联合举办哈尔滨学院公共关系学院。2005年经黑龙江省人民*批准、国家教育部备案,更名为哈尔滨现代公共关系职业学院。学院现有各类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1000多万元,图书40余万册,拥有标准化的体育场和完备的体育设施。学院还建有国际交流合作中心,与国家留学基金委东方国际留学中心、英国、澳大利亚、波兰、加拿大、新西兰、韩国等建立了合作关系。学院是中国公共关系行业内唯一的一所普通高等学校。

2、师资简介


学院一直高度重视师资队伍建设工作,2010年被教育部、财政部批准为国家骨干高等职业院校建设单位以来,学院加大师资队伍建设力度,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发展”的管理理念,大力提高教师双师素质,坚持人才引进、规划培养和科学使用相结合,努力打造了一支“德高、善教、会做、能研发”的优秀教学团队,很好地满足了教育教学的需要,为学院跨越式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智力保障。全院上下已经形成了尊师重教、和谐奋进的良好育人环境,营造了教师治学、育人、科研和创业的良好氛围。建立并逐步完善了校企“双带头人、双骨干教师、双向培养、双向聘任”机制。

学院师资力量雄厚,现有专任教师367人,其中教授、副教授及高级工程师210人,具有硕士及以上学位的教师103人;有院级专业(学科)带头人57名、骨干教师103人;有省级优秀教学团队3个,有79人在行业中兼职;有省级教学名师及新秀11名,在省内高职院校中居首位;有教育部高职高专教育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3名,省级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及委员20名。学院还拥有一支包括著名模具专家吴德忠、全国著名劳动模范李庆长等在内的由207名行业企业技术骨干、能工巧匠组成的兼职教师队伍。同时,大力引进高层次专业带头人和专业建设领域的领军式高级人才,大力培养在行业企业中有影响的专业带头人,努力构筑由高水平的专业(学科)带头人、专业骨干、具有创新精神和团队合作精神的优秀教师组成的教师团队。鼓励教师外出培训、进修、参加社会实践锻炼、学历提升,充分发挥优秀教师的传、帮、带作用,多渠道、多途径提高教师的教学技能和业务水平。优秀的教师团队成为学院教育教学事业发展的中流砥柱,勇敢地担当着学院可持续发展的重任,身体力行地践行着哈职人高尚的职业操守。

师资队伍结构如下:

——双师结构:专任教师中现有双师素质教师223名,占专业课和专业基础课教师的80%。专业课教师实践能力强,能够满足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需要。

——学历结构:专任教师中现有学士学位教师201名,占专任教师总数的66%;硕士及以上学位教师103名,占专任教师总数的34%。

——职称结构:专任教师中现有教授、副教授及高级工程师210名,占专任教师总数的58%;具有中级职称的教师96名,占27%;具有初级职称的教师53名,占15%。

——年龄结构:专任教师中现有35岁以下教师130名,占教师总数的35%;36至45岁教师105名,占29%;46岁至60岁教师132名,占36%。

——专兼结构:校外兼职教师总数已达到207人,目前已经建立了一支相对稳定的兼职教师资源库,能够保障实践教学的稳健运行。

教师队伍科研意识强、教改水平高,在教育教学的同时能够潜心进行教育教学研究,教改成果丰硕。自2006年以来,专任教师共有科研立项257项,获各级科研成果奖200余项,在各种期刊公开发表有关教学、科研的论文900多篇。教学改革不断深入,科研成果应用效果显著,高效反哺教学。

学院发挥师资优势,积极组织开展建筑、市政建设等方面的14个项目的培训,共培训造价员、安全员、工长等60000余人。开办施工员、预算员等职业技能培训班,培训路桥技术人员5000多人次,为省路桥企业农民工二次岗位迁移培训4000多人次。每年培训在职会计人数达10000人次。面向社会开展的各类培训,密切了学院与企事业单位的关系,开辟了学院事业发展的广阔平台。为行业企业提供舰用数据保护器、铝合金电连接器成型技术研究共计46项,解决技术难题200余个。以较强的科研优势为我省我市的大中型企业的科技进步做出了积极的贡献。学院充分发挥省级示范院校作用,积极开展对口支援工作,对口援助2所高职、1所中职、2所技师学校。

学院深入实施“师德培育工程”、“教育教学能力提升工程”、“教师实践锻炼工程”和“教师科研能力提升工程”,以德为先、夯实基础、扎实推进,大力提高教师的职业修养和业务水平。建立并逐步完善校企“双带头人、双骨干教师、双向培养、双向聘任”机制,做好师资队伍建设的长、短期规划,制订、修订、完善师资队伍建设的管理、培养和监督考核制度,制度贯彻、政策引领、资金投入,目前已经形成了一套科学严密、合理高效的管理和考核机制。师资队伍建设工作合理定位、科学打造、注重实效,走上了规范化、科学化管理的道路。

3、TOP100项目

我校大学生素质教育内容之“TOP100项目”简介

依据学校《国家骨干高职院校建设方案》中“大学生职业素质养成教育项目”的要求,在我校已经开展的“大学生素质拓展训练内容”的基础上,我校于2013年12月与哈尔滨市“问鼎管理顾问有限公司”合作,共同尝试开展“TOP100项目”。下面将“TOP100项目”开展情况简介如下:


一、“TOP100项目”基于的理论基础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麦克利兰于1973年提出了一个著名的素质冰山模型,所谓“冰山模型”,就是将人员个体素质的不同表现表式划分为表面的“冰山以上部分”和深藏的“冰山以下部分”。其中,“冰山以上部分”包括基本知识、基本技能,是外在表现,是容易了解与测量的部分,相对而言也比较容易通过培训来改变和发展的部分。“冰山以下部分”包括社会角色、自我形象、特质和动机,是人内在的、难以测量的部分。它们不太容易通过外界的影响而得到改变,但却对人员的行为与表现起着关键性的作用。我校开展的“TOP100项目”就是尝试改变学生的“冰山以下部分”。1.知识,指个人在某一特定领域拥有的事实型与经验型信息。

2.技能,指结构化地运用知识完成某项具体工作的能力,即对某一特定领域所需技术与知识的掌握情况。

3.社会角色,指一个人基于态度和价值观的行为方式与风格。

4.自我概念,指一个人的态度、价值观和自我印象。

5.特质(性格),指个性、身体特征对环境和各种信息所表现出来的持续反应。品质与动机可以预测个人在长期无人监督下的工作状态。

6.动机,指在一个特定领域的自然而持续的想法和偏好(如成就、亲和、影响力),它们将驱动,引导和决定一个人的外在行动。

二、“TOP100项目”基于的现实基础

(一)、就业市场现实。现有的大学应届毕业生与企业所需求的人才素质不相匹配,企业在招聘应届大学毕业生后还需要投入大量的时间成本进行职业意识、工作方法、专业技能、企业文化等多方面的培训。

(二)毕业生就业意识现实。毕业生在择业就业过程中的“选、择、留、升、去”则过于依赖市场导向和经历之谈,盲目的投入到求职的洪流之中,形成了“企业无好人可用,人才无好岗可寻”两大困扰中国企业和职业经理人的瓶颈难题。

(三)我校毕业生就业现实。

1、部分工作岗位的性别要求。

2、部分毕业生愿意跨越专业就业。

三、我校开展“TOP100项目”的目的和意义

项目组通过“点燃职业梦想”、“认知真实自己”、“规划职业人生”、“培育职业素养”、“强化专业技能”、“实战专业职场”、“充实职业动力”七个阶段培养,最大限度的缩短学生到企业时岗前培训的时间,以企业参与,学校主导,专业机构协同的三位一体运营模式打通学生就业通路瓶颈,实现企业与学生在组织与人才发展方面的合作共赢。

以企业需求为导向,以企业思想为主导,强化学生职业素质,深入开发学生职业胜任能力水平,建设项目的实践与输出平台,提高学生就业率,创建“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优秀毕业生品牌”。

4、特色班级教室

根据学校2013年重点中作中“充分发挥学生建设校园文化的主体作用,在校园环境、实训场所增加企业文化元素、营造学生未来职业气氛”的要求,同时参照学校《大学生项目骨干建设实施方案》中对重点专业职业环境建设的要求,学生处协调各二级学院,由学生参与设计,挑选出七个重点专业的班级教室布置方案进行试点。通过一个月的准备及实施,7个重点专业班级已经将完成了本班教室的布置工作。7个重点专业教室的布置体现了订单班企业特色、专业特色,充分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职业氛围。现将7个重点专业教室布置情况展示如下:

1、2012级物流专业“海尔”订单班


班级布置主题:“真诚到永远”

特色班级目标:人人参与创建特色班级

2、2012级环境艺术与设计班

班级布置主题:工作室化教学

特色班级目标:模拟企业真实环境实现学、工融合

5、教育工作

众所周知,大学生是中国实现科教兴国战略的重要力量之一,学院也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做好学院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工作。

一、加强和改进“两课”教学

政治理论课和思想品德课是对当代大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和思想品德教育的主渠道。要加强对当代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首先就应该充分发挥好“两课”的这种作用,不断进行教学内容和方法的改革。在教学方法上,学院要求教师避免“满堂灌”,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对一些学生关心的社会热点问题、焦点问题,通过讨论、辩论等方式,交流思想,使学生在讨论和辩论中明辨事理,受到教育。并且鼓励学生学以致用,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

二、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

加强辅导员的队伍建设,培养一支专职化、专业化的辅导员队伍。对加强学生思想教育有着重要作用。具体做法是,一要求辅导员要牢固树立爱岗敬业精神,熟悉工作职责。二注重“四讲”:讲责任,讲感情,讲奉献,讲未来。三是把好培养关,做到“三个结合”:把对辅导员经常性的教育和严格的考核结合起来;把个人的愿望、目标同实际的政绩结合起来;把对在校学生的管理教育同对毕业后学生的成长进步结合起来。

三、对学生实施“暖心”教育


要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效果,就要在“心”字上做文章:

一是“爱心”。高校教师必须尊重、关心、理解学生,真心实意地帮助他们解决面临的实际困难,使他们感受到关怀温暖,为有效地开展思想政治工作创造良好的氛围。

二是“诚心”。对学生要做到“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师生之间要以诚相待,彼此相互尊重,相互信任,架起理解的桥梁。

三是“热心”。思想政治工作是一项具有奉献精神的工作,没有对学生满腔热情的爱,没有对学生极端负责的热心肠,没有对教育事业的执著追求,就不能做好新形势下的思想政治工作。

四是“公心”,高校教师要公平地对待每一个学生,不能徇私,更不能凭个人印象办事。做人处事要堂堂正正,为学生做出表率和榜样。

五是“精心”。精心组织、精心策划、精心指导、精心实施、精益求精。要通过严密精细的工作,把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调动起来。

六是“信心”。教师对学生要多鼓励少批评,多启发少惩罚,调动学生内在积极性;要加强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使之从内心培养起立志成才、报效祖国的坚强动力。

四、发挥校园文化的潜在作用,培养学生健康向上的思想情操

校园文化,是学校在长期的教育教学实践中所形成的校园精神和文化氛围,具有潜在的渗透性。要为学生提高素质和健康成长提供良好的文化环境,充分挖掘学院的文化资源特色。办好“校园文化艺术节”、“全民健身活动月”等高品味、高格调的校园文化活动,找准校园文化活动与学生学习兴趣的结合点,营造健康高雅、文明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实现用健康的校园文化环境陶冶人、培养人、成就人的目标。

五、发挥学院党团和学生社团组织作用,把学生思想教育渗透的各个角落

坚持以党建带团建,加大对学生会、学生社团组织的管理和领导,团活动辐射全院所有同学,要把社团建成为人才培养的参与和实践平台,根据学生的兴趣和兴奋点顺势而为,将思想政治工作的目标柔性化和内化,融入具体的活动中,收到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效果。

在加强对大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中,学院要继续深入探索当代大学生的特点、规律,从而把思想政治工作做得更具有科学性和艺术性,更富有成效。

6、人文建设

随着社会的全面进步和飞速发展,人文教育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在高校内更不例外,作为全国为数不多的公共关系院校,学院在提高学生技能和知识储备的同时,也及时把学生人文修养方面的教育提上日程。为了提高同学们的人文素养,学院不仅设立了《史记》、《论语》等人文教育周末讲座,而且还在全省率先开设了《创业学》、《生存与发展》等课程,这是学院文化素质课堂教学改革的又一大胆尝试,对学生的素质培养和人文精神的塑造产生积极的影响;同时学院于2005年9月在总结过去发展历程的基础上,在全院推广专科生导师制教育治理模式,具体做法是将全院教师的学历、学位、专业、特长张榜公示,凡在校生均可根据自己的爱好选择导师。此举不但大大丰富了学生的人文知识,而且增进了师生间的友谊。

另外,学院始终秉承“以学生为本”的全员育人理念,教育学生“学做人、会学习、懂创业”,在办学已经初具规模,改革向纵深发展的阶段,如何挖掘出学院的院魂,营造良好的人文教育氛围,提炼出一种向上的精神,并以此作为矢志追求的目标,是一个“具有战略意义”的问题,为此,学院于2005年修改了校歌、校训,建立了整套的校园文化体系,确立了发展目标和指导思想,并通过不懈努力让这些理念渗透到全体师生的脑海中,贯穿于学院工作的方方面面。归纳起来,学院院训可浓缩为八个字“怀虚涵育,修己立人”,全体师生无不从中受到深邃启迪,并把其作为自己的精神坐标,从这里学会“做人、做事、做学问”。学校积极营造良好的人文教育环境,给同学们创造良好的人文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