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的猪“民族”——地方猪品种
猪是我国早期驯养的动物之一。早在新石器时代,猪就被广泛种植,并被用作财富的象征。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夏、商、西周时期。在汉代和魏晋南北朝时期,随着农业生产的发展,养猪不仅可以食用,而且可以育肥。养猪方式由以前的放牧饲养逐渐转变为舍饲与放牧相结合的饲养方式。隋唐时期养猪已成为农民增收的重要手段。
元朝在扩大猪饲料来源方面创造了很多。明代在猪的品种鉴定和育种方法等育种技术上取得了一些突破性的成就。清朝鸦片战争前,养猪业还比较发达。鸦片战争后至新中国成立前,由于多种原因,中国猪的育种受到阻碍,生产性能也受到影响。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养猪业蓬勃发展。20世纪80年代,大量进口猪种进入中国市场,由于瘦肉率高、生长速度快,迅速占领了中国的生猪市场。当地猪种受到了严重打击。进入21世纪后,由于国家生物资源的保护和市场对优质特色肉的需求,地方猪种呈现出强劲的回归趋势。
在如此悠久的养猪历史中,我们的劳动人民培育了许多适应不同气候环境、饮食和习俗的地方猪种。《中国畜禽遗传资源记录》(2011年)共收录地方猪种76个,其中八眉猪、朱敏猪、梅山猪等44个地方猪种被列入《国家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名录》,成为国家畜禽遗传资源保护猪种。
地方猪种根据其起源、体型和生产性能,并根据其自然地理分布,分为六种类型,即华北型、华南型、江海型、西南型、华中型和高原型。由于不同产地的生态环境、种植结构和气候特点的差异,地方猪种有其自身的特点。中国大多数地方猪具有“高繁殖力”、“高抗逆性”和“肉质好”的优良特性。
例如,高繁殖力表现为性成熟早、后代多、发情明显、仔猪率高。有报道称,中国本地猪一胎产下42头(40只活仔),这充分反映了它们的高繁殖力。据有关研究报道,梅山猪母猪的活胎数可达13.2头,经产母猪的活胎数可达15.0头。1979年,法国引进了太湖猪等高繁殖力品种,育成了两个中欧合成品系——佳美兰和太祖母,加速了近20年的产仔数育种进程。
抗逆性强,表现为耐粗饲、耐极端温度(冷、热)、抗病能力强和对高海拔生态环境的适应性强。从地方猪种的发展历史可以看出,地方猪长期处于粗放的饲养条件下,在长期自然选择和人工选择的双重作用下,形成了耐极端环境和适应粗饲料饲养的优良特性。据有关研究报道,在-28℃条件下,长白猪在35秒后出现鞠躬,4分10秒后出现寒战,4分56秒后出现不安,而民族猪在2分40秒后出现鞠躬,12分钟内无其他症状,显示出民族猪的耐寒性。
肉质好,肉色红润,大理石纹理丰富,肌内脂肪含量高(雪花肉),水力好,肉质细嫩多汁,肉香浓郁,适口性好。据有关研究报道,莱芜猪肌内脂肪含量为10.60%,民族猪为5.2%。它的肉质比进口猪种高得多。安徽农业大学的张伟丽教授在检查猪肉片质量后曾评论说:“细如挂线,直如纹理,肥如珊瑚水晶石。我喜欢看市场是如何变化的,喜欢从旧事物中发掘新思想。”
中国的地方猪是一种珍贵的生物遗传资源和不可再生的稀缺资源。它经历了低潮。在各方的努力下,当地养猪业将重获辉煌。
(作者刘韶,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二级研究员)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