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家良
叶家良,1954年生,天津市人,中国菊艺大师。自1966年开始学习养菊,1978年正式从事艺菊工作,40年来,从事菊花栽培与研究,并有很深的造诣。经叶家良培育的艺菊不计其数,惊艳了中国菊坛还蜚声了海外。荣获“全国技术能手”和“全国十大能工巧匠”光荣称号。在国际花展和全国菊展中先后夺得奖牌100多块,在天津历届菊展中,更是独领风骚。现任天津市水上公园花卉大师,中国菊花研究会副理事长。
中文名:叶家良
性别:男
国籍:中国
籍贯:天津市
出生日期:1954年
职业:花卉大师,从事菊花栽培与研究。
主要成就:中国菊艺大师,荣获“全国技术能手”和“全国十大能工巧匠”光荣称号。
代表作品:先后育成如:秋桔晚红、一茎独秀、雏凤振羽、红毛球、染荷、紫芙秋霜、金霞万缕、金风染露、沽水清波、朱凤舒羽等200多个优良菊花品种
1、人物简介
叶家良培育的露染绣珠获金牌大奖
叶家良,1954年生,天津市人,中国菊艺大师。自1966年开始学习养菊,1978年正式从事艺菊工作,40年来,从事菊花栽培与研究,并有很深的造诣。经叶家良培育的艺菊不计其数,惊艳了中国菊坛还蜚声了海外。荣获“全国技术能手”和“全国十大能工巧匠”光荣称号。在国际花展和全国菊展中先后夺得奖牌100多块,在天津历届菊展中,更是独领风骚。
现任天津市水上公园花卉大师,中国菊花研究会副理事长。
2、人物荣誉
叶家良自1966年开始学习养菊,1978年正式从事艺菊工作,40年来,从事菊花栽培与研究,并有很深的造诣。创造了“看芽知叶—看叶知花—看花知名”的绝活,蜚声海内外,被国内菊花界称为“菊花状元”。并曾荣获“全国技术能手”和“全国十大能工巧匠”光荣称号。
在2007年第九届中国菊花展上,他被中国风景园林学会授予“中国菊艺大师”称号。
在1981年,他在栽培早花国庆大立菊方面,取得了骄人的成果。时《光明日报》曾作报道并刊登照片。
叶家良为菊花固定花茎
自1982年参加第一届中国菊花展以来,他在国际花展和全国菊展中先后夺得奖牌100多块,在天津历届菊展中,更是独领风骚。
四十年来,他一直致力于培育一些粗放型菊花品种,在菊花杂交育种中亲本选择与杂交环境对杂交育种的影响等研究方面有卓越的成就,他先后育成如:秋桔晚红、一茎独秀、雏凤振羽、红毛球、染荷、紫芙秋霜、金霞万缕、金风染露、沽水清波、朱凤舒羽等200多个优良品种,对丰富我国菊花品种资源做了大量工作。
2004年,天津市水上公园成立了“叶家良菊花研究发展中心”,这是全国首座以个人姓名命名并由个人主持的花卉科研、培育基地。菊花研究发展中心在保留近600个优良菊花品种的基础上,致力于引进国内外其它优良菊花品种并进行栽培的试验与研究,与国内外菊花组织进行交流与合作,形成覆盖天津、辐射国内外的集约化菊花科研和产销基地。
2007年,在全国菊展菊花新品种评比中,天津新品种菊花艳冠群芳,“露水绣珠”、“繁霜艳秋”和“霜艳风姿”获得评比金奖;其中,由水上公园叶家良历经三年培育而成的“露水绣珠”,更是凭借其株型挺拔、花朵饱满、花色纯正、线条清晰等特点,在众多获奖菊花中脱颖而出,获得组委会特别颁发的唯一一个“金牌大奖”。
3、菊花奇缘
问起他和菊花的奇缘是怎么发生时,叶家良疲惫的眼神中浮现出温情。他说,这得从上小学说起。10岁那年,学校要求三年级学生都得参加一个课外兴趣小组,自己木讷好静,没有什么爱好,那些唱歌跳舞打球赛跑的活动都不感兴趣,不得已,最后只好选择了没啥人去的种植小组。去了不到一年的时间,其余参加种植小组的同学都纷纷退出了,因为他们都觉得这个小组“受累又没劲”。唯一坚持下来的就是他。为什么坚持下来了?叶家良说,这和他的家庭有关。他家祖祖辈辈有个传统,每到秋日必赏菊。只要天津哪里有菊展,一家老小放下手中活儿,一起去赏菊。为什么必须去赏菊?他说上辈总是不厌其烦地对他说,古人云:“秋日不赏菊,等于虚度光阴。”这个意思就是,每当菊花开放,意味着冬天就要来到了,提醒人们年关就要到了,必须抓紧时间,珍惜光阴,把这一年的事情做好做完。这其实是藉全家赏菊,传递一个观念:不要浪费时光,不要虚度人生。于是,菊花——这朵象征着年轮的花,早早地就在幼小的叶家良心底扎下了根。这个源自于菊花的传统观念,也促成了他对菊花的终生不弃。
小男孩心中也是有情结的,有的恋母,有的恋父,有的恋师,还有各种的恋。恋菊的叶家良发现,参加种植小组,能与自己的心中偶像近距离接触,心醉。11岁的叶家良有了豪言壮语:“菊花在我心中就像一个神,我就想看看这菊花怎么种,我也要种出好菊花。”
过了一两年,正当12岁的叶家良兴致勃勃地学种菊花的时候,一场“大革命”开始了,菊花在这场“革命”中也未能幸免,它们被打上封资修的标签,大部分被人们毁弃了,只留下了具有“革命意义”的红色菊花。面对被毁的菊花,小小叶家良伤心极了。趁着晨昏,他悄悄从街头巷尾捡回了一些被人们抛弃的菊花珍品,如获至宝地捧回花圃,偷偷保留下来,细心呵护。学校全面停课后,叶家良就此泡在了菊花圃中,继续他的课外兴趣,并且一生再也没有离开过菊花。
4、人物技能
在当今中国菊花界,叶家良这个名字家喻户晓。他在菊花栽培与繁育方面的创造,赋予了他一种传奇色彩。“观叶知花”,就是叶家良的“绝活”之一:只要摘一片菊花叶子给他看看,他就能准确地说出这是什么品种、什么性状、开花儿后长什么样儿、栽培过程中需要把握什么技术要领……一切如数家珍。要知道,中国菊花有数千种之多啊!
5、人物自述
有人问叶家良,你养的菊花怎么那么出类拔萃?他平静地回答:“因为我爱菊坚定,别人不如我坚定。”
他说自己有两大缺点:一是笨;二是慢。脑子和手脚都慢。在养菊过程中,别人三下两下就搞定了的事情,他要用三天两天才能搞定。之所以慢,因为菊花在他眼里是一个宝贵的生命,必须用敬畏生命的态度对待。他说菊花不是白菜萝卜,不能粗放地对待,必须体察入微,就像呵护自己的孩子。他还说菊花是国粹,是艺术,她有灵性,不能*。这就是他“笨”和“慢”的原因。
他也认为自己有两大优点:一是爱菊;二是笨鸟先飞。他说对菊花的爱和敬,逼他必须兢兢业业,一丝不苟;每当遇到问题,总是比别人更先动脑思考,先动手解决,总是把问题解决在别人的前面,而且一定要做得比别人更好。叶家良的这些“缺点”和“优点”,让他成为了真正的工匠,并保持平均每年30多个菊花新品种问世。
6、养菊概念
秋桔晚红
曾经有人拜访叶家良,一进门就说:“叶大师,就想看看您种的菊花!”叶家良无奈地瞅了对方一眼,说:“我是养菊。种菊和养菊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问题又来了:“养菊和种菊有啥区别?”叶家良的眼神透着怜悯:“养菊是专门繁育培植菊花新品种,这是艺术菊花,也可以叫艺菊,是专门用来观赏和扩大菊花种群的,全部栽培过程比如扦插、上盆、嫁接、换盆、换土、浇水、施肥、打药、摘心、绑扎、抹芽、抹蕾到开花,都是在花盆里完成的;而菊花种植是在土地上大面积完成的,满足菊花商品化、产业化的需要,比如景观布置和各种食用、药用和工业用的菊花。”菊花也和动物一样,需要远缘杂交,才会产生优势,扩大种群,否则,就会一代比一代退化、萎缩。
7、文人养菊
叶家良根据自己对中国传统养菊的研究,提出要“文人养菊”——他说传统养菊要求一个人做什么就要有什么“范儿”。比如在养菊劳作中,无论是动作、姿势和速度,都必须遵循规范和程序,如此,才能充分体现菊花的“三态”,即生态、状态、观赏态,以及菊花的“两性”,即习性和个性,进而实现传统养菊所倡导的“信、达、雅、臻、妙、静”的六字境界,真正使中国千年传统养菊精髓代代相传。
8、收徒授艺
为了种好菊花,叶家良从1978年到水上公园工作后,就利用业余时间自学了植物学、园林花卉学、土壤学、植物遗传和基因组学等专业知识。他说:“种菊花,这理儿得先通!”
学懂了理论,叶师傅就开始了一轮一轮攻关、实验,留根、选芽、移苗、管理……每一环节都仔细观察、认真总结。他对待每一盆菊花,更像是对待宝贝一样精心呵护,叶师傅的同事们说:“这些年来,老叶每天都要检查我们这儿的每一盆花,赶上出苗的关键阶段,更是吃住在花房。甚至半夜如果发现变天儿,也会披星戴月地从家里出来到花房看看。可以说,叶师傅一天看不见他的花,心里就不踏实。”
近些年,一些养菊青年不远千里,慕名前来拜叶家良为师。长年日晒雨淋的菊园躬耕,让叶家良的身体每况愈下,他感到有些力不从心。然而,面对一双双充满渴望的眼睛,甚至身怀六甲仍一次次叩门拜师的年轻人,他的心软了,最后只好又慈父般地接受了新学徒的拜师礼。
自古以来,但凡具有独门绝技的工匠,往往都会遵循绝技“传内不传外”这条潜规则。但叶家良不这样。为什么?他说我不能保守,中国的菊花事业需要我们这一辈人无私传授,各种精品菊花才能传承下去,新的品种才能诞生。
对徒弟无私传授,即使在病榻上也用微信“鸿雁传技”,也使叶家良美名远扬。不仅如此,他在各种菊花栽培培训班上,也是倾其所有,将自己积累大半生的经验与诀窍一一传授给学员。就拿给菊花浇水这个事儿来说,在旁人看来再简单不过,抓起水龙一滋了事。但叶家良说,给菊花浇水这事儿,有太多的讲究:一要及时,二要适时,三要适量,四要适温。这四点把握不好,就出不了好菊花。
叶家良经常告诫徒弟们,要想养好菊花,这辈子就要踏踏实实做好这件事,不要三心二意,不要这山望着那山高。人一辈子不求五花八门什么都懂,但求把一门技艺做到最好最精。不管自己在什么起点上,自己的程度如何,一定要坚持住,只要坚持住,就能出成果。他告诉徒弟们,通过菊花,也可以展示一个人的才能和成就。一位拜师学艺三年的徒弟,2017年秋季在河南开封的菊王争霸赛上,一举夺魁封王,叶家良在倍感欣慰之际,挥笔写下了勉励后生继续努力的诗篇:
翩翩金爪舞龙亭,
擂台竞菊第一名。
牢记不称王与霸,
埋头认可是新星。
9、学术研究
在学术研究方面,他先后在国内一些专业刊物上发表有《菊花栽培》、《观叶鉴别菊花品种》、《中国与日本菊花的不同特征》、《菊花育种亲本的选择》、《菊花芽变新品种的几点新认识》等十数篇文章和论文。
当今中国菊园姹紫嫣红五彩缤纷,然而叶家良却心怀忧患。他说:老一辈越来越老,下一辈甘愿吃这个苦的人越来越少,精品菊花的培育面临断代的危险。他疾呼:一定要保住中国的传统菊艺文化,这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为了将传统养菊技艺传承下去,近年来叶家良又呕心沥血撰写并出版了《菊花盆栽》和《名菊欣赏》两本书,将自己毕生的心血浓缩于笔墨之中。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