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科普小知识本站旨在为大家提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科普小知识,以及科普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科普文章

背萌河镇

科普小知识2021-11-07 11:58:04
...

背荫河镇名源于驻地背荫河屯名。背荫河一带,开发较早,从1742年(清乾隆七年)开始,清廷移拨在京旗人到拉林一带屯垦,在今背荫河镇白旗村建立“镶白旗头屯”。1882年(清光绪八年)添设民官,隶属双城厅拉林分防巡检管辖,清末隶属双城府第八区。中华民国成立后,隶属双城县第八区。

中文名称:背荫河镇

别名:背荫河

行政区类:别镇

所属地区:五常市

1、背萌河镇简介


背荫河镇名源于驻地背荫河屯名。背荫河一带,开发较早,从1742年(清乾隆七年)开始,清廷移拨在京旗人到拉林一带屯垦,在今背荫河镇白旗村建立“镶白旗头屯”。1882年(清光绪八年)添设民官,隶属双城厅拉林分防巡检管辖,清末隶属双城府第八区。中华民国成立后,隶属双城县第八区。东北沦陷后,1939年隶属爱友村。1945年“九三”抗日战争胜利后,隶属双城县双东区。1947年1月,设置拉林县后,隶属拉林县第七区。1956年3月,撤销拉林县并入五常县,撤区划乡后,设置背荫河乡。1958年秋,将背荫河、南土、营城子3个乡合并成立背荫河人民公社。1971年1月,将营城子地区划出成立营城子公社。1984年2月,将背荫河公社改为背荫河乡。1985年5月,改为背荫河镇。

2、历史沿革


因驻地背荫河屯而得名。清乾隆九年(1744)建屯。解放后属于拉林县第七区。1956年合县后,改名营城子区。同年撤区,分为背荫河、茶棚、南土、营城子4个乡,营城子为中心乡。1958年秋,背荫河、南土、营城子4个乡合并为背荫河公社。1971年1月分为营城子、背荫河2个公社。1984年改为背荫河乡,1985年改为背荫河镇。

1985年末,东南与二河乡隔山相望,南与安家镇一河之隔,西靠营城子满族乡,西北与拉林镇搭界,东北与八家子乡为邻,面积135平方千米,人口5302户、24992人,其中汉族占88%、满族占11%,有48个自然屯,划为12个村。1996年,面积136平方千米,人口2.1万人,辖背荫河、于礼、兰旗、白旗、大荒、蛤蚂塘、郑家、袁家、赵戏、富有、杨胡、关家12个行政村。2000年五普人口25141人。

3、行政区划


行政区总面积为132平方公里,耕地面积77064亩。东有“双刀”护山耸立,南有漠泥河环绕,有山有水有平原。山区的林、果、菌、菜、药资源丰富,并蕴藏着大量优质的石灰石、花岗石和风化砂;平原区土质肥沃,盛产优质河水稻米,各种旱作谷物其中各种棚室菜露地栽培蔬菜、西瓜和香瓜历史悠久,品质优良;漠泥河的鱼类品种齐全,味道鲜美;还藏有取之不尽的优质建筑矿。

4、经济发展


我镇旅游业发展比较迅猛,现已形成规模,具有代表性的产业有欢乐谷特色渔粥、九三滑雪场、桃园山庄等代表性的生态旅游产业。集体办采石场5家,个体采石场13家,采用机械加工规格块石的占60%,年生产石料40万立方米;集体办砖厂3家,个体1家,年均产量600万块。全镇企业总产值每年在7500万元左右。

5、资源物质


2004年农作物播种面积77064亩,其中水田15648亩,旱田61416亩,粮食总产量40056吨,其中水韬11723吨,玉米20736吨,大豆6930吨,其他小杂粮及蔬菜667吨,值得一提的是赵戏村的小毛葱种植,现已经成立了珠葱协会,珠葱种植前景越来越好。

6、特色产品

水稻,大豆,玉米,杂粮,蔬菜,毛葱,珠葱,稻米,西瓜,香瓜,鱼类。

7、人口

  • 总人口:25141
  • 男:12951
  • 女:12190
  • 家庭户户数:6998
  • 家庭户总人口(总):25092
  • 家庭户男:12908
  • 家庭户女:12184
  • 0-14岁(总):5478
  • 0-14岁男:2813
  • 0-14岁女:2665
  • 15-64岁(总):18449
  • 15-64岁男:9532
  • 15-64岁女:8917
  • 65岁及以上(总):1214
  • 65岁及以上男:606
  • 65岁及以上女:608
  • 户口本地住在本地:22994

上一篇:王岗镇

下一篇:成高子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