鄱阳湖国家湿地公园
鄱阳湖国家湿地公园是集湖泊、河流、草洲、泥滩、岛屿、泛滥地、池塘等湿地为主体景观,湿地资源丰富、类型众多而极具代表性的纯自然生态的复合型湿地公园。是世界六大湿地之一,亚洲湿地面积最大、湿地物种最丰富的*湿地公园,国家4A级景区,中国科普教育基地。
1、湿地概况
湿地
鄱阳湖国家湿地公园西南为鄱阳县县界,从鄱阳、余干、三县交界处往南(沿县界至)莲湖乡小鸣咀(沿圩堤至)四望湖与昌江间道路(沿道路至)四望湖与北口湖圩堤(沿圩堤至)清洲弯(沿云湖、北口湖间水道南岸至)角山处水到与乐岸河交界处(沿乐安河东岸至)乐安河与昌江交汇处,往北纳入东湖、碟子湖、大塘湖及昌*家厂至下丰岸段(从胡家厂沿圩堤至)上土湖(纳上土湖、青山湖后沿圩堤至)珠湖(纳珠湖、白沙洲岛后沿珠湖乡西侧永久性陆地边界至)尧汊村(从鄱阳湖内往北至)漳田河(沿漳田河往西至)县界(沿县界至)乌山(沿永久性水体边缘往南至)长山岛、下山岛(沿岛屿东岸往南至)县界(沿县界至)鄱阳、余干、三县交界处,此外还包括青山湖与珠湖间一块长约1.8公里,宽约1公里的地块。
2、湿地结构
鄱阳湖国家湿地公园湿地面积计算是按照鄱阳湖在常水位下的现状进行的。地总面积为35116.1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96.8%。其中,天然湿地面积为34126.0公顷,占湿地总面积和土地总面积的97.2%和94.0%,人工湿地面积为990.1公顷,占湿地总面积和土地总面积的2.8%和2.8%。在天然湿地中,湖泊、河流、草洲、泥滩、岛屿和泛滥地面积分别为12920.9公顷、1125.8公顷、4312.2公顷、13624.5公顷、276.0公顷和1866.6公顷,占湿地总面积的比例分别为36.8%、3.2%、12.3%、38.8%、0.8%和5.3%。在人工湿地中,池塘湿地、灌溉地面积分别为275.9公顷、714.2公顷,占湿地总面积的比例分别为0.8%和2.0%。
3、地理构造
公园环境
公园位于东南地洼区赣桂地洼系东北端。元古代起进入地槽阶段。震旦纪后期地槽封闭为陆台。志留纪至下泥盆纪,形成了北北东——南南西向褶皱状山脉。石炭纪至二叠纪,地壳下降。二叠纪末、三叠纪初,海西运动发生。三叠纪中,南部、中部下沉,形成砂页岩含煤建造。侏罗纪末,发生燕山运动,伴随激烈的火成岩活动。白垩纪开始,地壳活动更加强烈,西南部急速下降,末期燕山运动结束,地壳又急速上升,至第四纪,地壳活动以升降为主,湖滨及各支流堆积不等的冲积、淤积层。各期地层,除古代部分缺失外,均有出露。
公园主要由低山、丘陵和平原组成。西南角最低,为鄱阳湖盆地。以高程和成因为主要依据,公园地貌具体分为三类:构造剥蚀低山丘陵区高程在100~200米之间,最高峰为尖顶峰,海拔124.8米;侵蚀剥蚀垄岗区高程在50~100米之间,岩底有变质岩、沉积岩、红色砂岩三种;堆积平原高程在50米以下,包括河谷冲积平原、三角洲平原、淤积平原三种。
土质土壤
土壤质地
公园属于鄱阳湖盆地,是江西第四系沉积中心,以河流、湖泊相沉积为主,沉积物粒度总的趋势是自下而上由粗变细。一般厚度变化规律是河谷向湖区增大,厚度约为30~40米,在三角洲前缘可达76米。区内基本为三角洲平原,主要分布比较均一的壤土质地。
土壤类型与分布
公园内主要发育有5种土壤类型:红壤(棕红壤)、水稻土、黄褐土、冲积土和潮土(湿潮土),其分布与高程和微地形有关,由湖岸向湖心成带状分异基础上的镶嵌分布。
4、水文水系
公园水系
饶河:乐安河、昌江总称,江西五大河流之一。流域面积15428平方公里。
昌江:饶河主要支流,位于湿地公园南部。流域面积6220平方公里。主河道全长276公里。其中鄱阳县县境内流域面积963平方公里,河道长52公里。
鄱阳湖:是赣江、抚河、信江、饶河、鄱阳湖五大河流的入长江总汇,江西省向心水系中心。鄱阳县处于鄱阳湖滨,湖岸线长100多公里,湖东北约313平方公里的水域在县境范围之内。
珠湖:位于鄱阳中部,鄱阳湖东缘。湖内港汊众多,有所谓“四十八大汊”、“八十四小汊”。湖面面积62000亩,一般水深4米,最大深度10米以上。
各河流上、中游年最高水位多出现在5至6月,下游受鄱阳湖顶托影响,年最高水位多出现在7至8月。年最低水位出现在12月或次年1月。水位年变幅,一般为6~8米。
5、气候特征
湿地环境
(1)气温:年均气温16.9℃~17.7℃之间。七月份气温最高,平均气温29.6℃,极端最高气温39.7℃;一月份气温最低,平均气温5.0℃,极端最低气温为-13.3℃。
(2)日照:湿地公园属光资源丰富的地区。年平均日照时数达2000小时以上,日照百分率平均为40%以上。日照最多月份为7~8月,日照最少月份为2~3月,太阳辐射量年平均115.6千卡/平方厘米。
(3)风:冬季受大陆高压影响,地面多为偏北风。夏季受副热带高压控制,偶有台风影响,地面多偏南风。春秋为过渡性季节,偏北风和偏南风可以互见,但以东北风为主,西北风也时有可见。平均风速3.0米/秒,最大风速为30米/秒,各月风速2.5~3.7米/秒。年平均大风日数9.7日。
(4)降雨:降雨受季风气候的影响,夏季明显多于冬季。年平均降雨量1600毫米。降水量年际变化大,降水季节也差异很大。年平均降水日为140.9天。
(5)霜冻:霜冻有早霜冻、晚霜冻,10月到11月出现的霜冻为早霜冻,3、4月出现的霜冻为晚霜冻。平均无霜期为274.5天。
6、生物资源
湿地植物
公园湿地植被具有植物种类丰富、地理成分复杂多样、广布植物繁多的特点。据不完全统计,共有维管束湿地植物141种,隶属43科,99属。其中蕨类植物4科5属5种;裸子植物1科2属2种,被子植物38科92属134种,以菊科(Compositae)、禾本科(Gramineae)、莎草科(Cyperaceae)为优势科。
湿地公园内的湿地植物分别占江西省湿地维管束植物总科数、总属数、总种数的41.18%、34.74%、23.23%。在141种湿地植物中,有浮水植物16种,沉水植物12种,挺水植物19种,湿生植物94种,浮水、沉水、挺水和湿生植物分别占湿地植物总数的11.35%、8.51%、13.48%和66.66%。这些数据充分说明了鄱阳湖湿地公园湿地植物种类丰富的特点,也表明该湿地公园所在区也是江西湿地植物区系较丰富的地区之一。
脊椎动物
通过实地调查和原始资料的整理,在公园先后发现野生脊椎动物共计249种,隶属于33目77科,其种数为江西已知脊椎动物总数的29.0%。其中列为国家一级重点保护的野生动物4种,国家二级重点保护的野生动物17种,占江西省国家重点保护动物总数的24.4%;省级重点保护动物63种,占总数的56.8%
湿地候鸟
公园有鸟类17目41科86属132种,其种数为江西已知鸟类的30.6%。其中鸊鷉目1科2属2种,约占该地鸟类总种数的1.5%;鹈形目1科1属1种,约占0.76%;鹳形目2科8属11种,约占8.3%;雁形目1科5属18种,约占13.6%;隼形目2科3属6种,约占4.5%;鸡形目1科1属1种,约占0.76%;鹤形目3科8属11种,约占8.3%;鴴形目4科7属14种,约占10.6%;鸥形目1科2属3种,约占2.3%;鸽形目1科1属2种,约占1.5%;鹃形目1科2属4种,约占3.0%;鸮形目2科3属4种,约占3.0%;夜鹰目1科1属1种,约占0.76%;雨燕目1科1属1种,约占0.76%;佛法僧目2科4属4种,约占3.0%;鴷形目1科2属2种,约占1.5%;雀形目17科35属48种,约占36.4%。
国家一级保护鸟类4种、国家二级保护鸟类16种、国家“三有”保护鸟类83种;省级重点保护鸟类63种;国际贸易公约保护鸟类17种。鄱阳湖国家湿地公园有不少中国与日本、中国与澳大利亚共同保护的候鸟,列入中日保护协定的有55种,列入中澳保护协定的有14种。这里聚集了世界上98%的湿地候鸟种群,一到冬天98%的白鹤与数十万的天鹅会选择到鄱阳湖越冬。
7、布局分区
一城:公园主题标志性建筑——鄱阳湖文化水城。
七区:即公园可以区划为汉池湖水禽栖息地保护与保育区、角丰圩湿地恢复与重建区、珠湖水源湿地保护保育区、白沙洲自然湿地展示区、青山湖人工湿地利用示范区、东湖城市湿地休闲区和管理服务区七个功能区。
两廊:从白沙洲观鸟大堤一直到昌江的防洪大堤,为公园的“绿色廊道”(简称“绿廊”),从县城出发,沿途过上头湖、青山湖,到达珠湖,为公园的“蓝色廊道”(简称“蓝廊”)。
四基质:分别为“湿地保护保育基质”、“湿地恢复与重建基质”、“湿地可持续利用基质”和“生态旅游基质”。四大基质对公园起着基础性的调控作用。
十工程:主要指鄱阳湖文化水城建设工程、水禽栖息地保护与保育工程、湿地恢复与重建工程、珠湖水源地保护保育工程、湿地综合利用示范工程、湿地生态旅游发展工程、湿地科研监测与宣教工程、环境保护工程、社区共建共管工程和基础建设工程。
8、人文历史
人文历史
商贾文化
鄱阳是大邑通衢、徽饶古道路、水上丝绸之路的起点,满载安徽的木材、浮梁的茶叶、景德镇的瓷器、鄱阳的棉花、大米、大豆、芝麻等物资的船帆顺昌江而下、沿饶河而去,逐鄱阳湖而远、融长江而达四海是鄱阳水运的脉络。
戏曲文化
鄱阳是赣剧的发源地之一,赣剧被*总理誉为“秀、美、娇、甜”。饶河调是它最初的形态之一,它也是渔民打渔、撒网、休憩时所产生的。
渔俗文化
在长期和鄱阳湖打交道的过程中,鄱阳人无论是说话、吃饭、喝酒等风俗都和湖、和水有着密切的关系,并形成了开湖、禁湖、祭湖等风俗。同时形成了渔歌、渔鼓、渔舞、渔号等原生态的渔俗文化。
9、设施建设
湿地科技馆
鄱阳湖湿地科学园包括天之区、地之区、水之区、服务区,其中天之区为鸟的天堂,位于白沙洲东南面,是冬季候鸟主要栖息地。地之区为植物及非物质文化宝库,湿地植物园就建立在其中,面积约为60亩。水之区为水之泽国,站在白沙洲,眺望浩淼鄱阳湖,欣赏最广阔的湖。人鱼道工程,可以让游客与鄱阳湖鱼群近距离接触,在湿地科学园濒临的内珠湖中有鱼类68种。
湿地科学馆建立在湿地科学园中,是整个湿地科学园的核心建筑,分两层,共3300㎡。落成后将提供湿地景观和设施,成为进行科学研究、教学实习、科普宣传和青少年自然知识教育的基地。湿地科学馆将用声、光、电等高科技手段展示湿地生态资源与湿地人文资源。
湿地科研楼坐落在湿地科学馆旁,落成后是湿地科学园对外技术合作的基础平台,也是对内自身湿地研究开发应用的重要基地。配套设施还有一处图书馆,既可以给研究人员提供大量书籍资料,也可以提升游客对于湿地生态旅游的理解。此外还有游客服务中心大楼是服务、接待广大游客的重要场所,特色商品店满足游客对于本地特产的需求。还有水上游乐设施和江南最大跑马场。
10、旅游指南
指南图
1、南昌方向来鄱阳湖:从瑶湖上德昌高速至珠湖农场—经湖城大桥直达鄱阳县城—沿城北大道—上天鹅大道—最后直线抵达鄱阳湖国家湿地公园乌金汊游客服务中心。
2、九江方向来鄱阳湖:九景高速至田畈街下—沿206国道(即鄱田公路)直达鄱阳县城—沿城北大道—上天鹅大道—最后抵达鄱阳湖国家湿地公园乌金汊游客服务中心。
3、景德镇方向来鄱阳湖:九景高速至田畈街下—沿206国道(即鄱田公路)直达鄱阳县城—沿城北大道—上天鹅大道—最后抵达鄱阳湖国家湿地公园乌金汊游客服务中心。
4、鹰潭方向来鄱阳湖:景鹰高速至芦田出口下—经田乐线直达鄱阳县城—沿城北大道—上天鹅大道—最后直线抵达鄱阳湖国家湿地公园乌金汊游客服务中心。
特色美食
油炸粑
螺蛳,任何大排档必备。
煎饼,煎饼的味道有点像油条,有韭菜豆干馅和萝卜丝馅。
米饺子,饺子的特点是皮薄馅嫩,味道鲜美,形状独特。
米粉,有煮粉、炒粉、拌粉等,各有各的特色及风味。
油炸粑,一个面盆,面盆里是米粉糊。往往还会配上韭菜馅的饺子一起卖。
四季时鱼
春鲇:鲇鱼因有涎遍布全身,腥滑粘腻而得名。做为底层鱼类,喜性荤食,常栖深水污泥之中。
夏鲤:鲤为广食性鱼类。鲤为吉祥的象征,“鲤鱼跳龙门”,使鲤在人们眼中有着升腾的隐喻,年节婚庆,红白喜事,都喜欢以鲤鱼入席。
秋鳜:在一些地区,因为唐人张志和"桃花流水鳜鱼肥"的诗而有了歧误,认为鳜鱼是春时的宠食。而积累几千年食鱼历史的鄱阳人,根据鱼的生长习性断言,此鱼秋天吃食是最佳季节。
冬鳊:鳊鱼的正名叫鲂,肉嫩味美,有调胃气,利五脏,去胃风、消谷的功效,有益于人体在冬天的养护。
鄱阳三鲜
银鱼美食
鳗鲡:又称白鳝,简称鳗,洄游性鱼类。此鱼在秋季游入深海产卵,幼鱼变态后,进入淡水生长。形状如蛇,肉鬣连尾,无鳞有舌,大者长数尺。肉嫩如豆腐,味美似河豚,为荤食属性鱼类。
鲚:俗名凤尾、刨花鱼,是名贵的经济鱼类,食用历史悠久。鄱阳三鲜除鳗鲡稍稍稀疏之外,银鱼和凤尾都是鄱阳大宗出口的特产。
旅游路线
线路一:乌金汊—绿笠峰—竹溪三岛(内青)—小南海—珠湖渔村—白沙洲—龙吼山。(内湖线路)。
线路二:白沙洲—香油洲—汉池湖(外湖线路)。
线路三:鄱阳湖内湖—白沙洲—香油洲—汉池湖(内外联线)。
线路四:鄱阳县城—南口湖—瓦屑坝。
线路五:鄱阳湖公园—(陶侃衣冠冢、荐福寺碑)—土井巷(九剑射东湖)—浮舟寺(湖心孤寺)—永福寺塔—古饶州府文庙—芝山公园(止水池、芝山寺、碧云轩)—沿河路(饶河古码头)—管驿前渔村(宴公庙)
门票信息
指定购票点:景区售票处门票60元/人,船票另购。
①景区开放时间:9:00~18:00。
②儿童票:身高1.1~1.4米半票,1.1米以下免票。
③预订老年票、军官票须凭证购买。
上一篇:五斗江国家湿地公园
下一篇:云南丘北普者黑国家湿地公园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