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科普小知识本站旨在为大家提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科普小知识,以及科普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科普文章

会计电算化对审计的影响和对策

科普小知识2022-01-10 12:20:03
...

[摘要] 企业会计电算化的普遍开展,对审计工作的审计线索、审计内容、审计标准和准则、审计技术及审计人员等带来了极大的影响,如何在会计电算化环境下对传统的审计方式进行改造,是国内审计机构和审计人员面临的一项重要任务。

[关键词] 会计电算化 审计工作 影响 对策

会计电算化,是指人们将电子计算机引入会计领域,利用现代技术和手段,由电子计算机替代人工记账、算账与报账,以及部分替代人脑完成对会计信息的分析、预测、决策的过程。会计电算化下的审计,即对电算化会计所形成的信息系统的审计,是由独立的、胜任的机构或审计人员以被审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的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及其范围内会计资料反映的经济活动为对象。通过对系统内部控制、应用程序、数据文件,以及整个系统的审核检查,收集和整理证据,确定实际情况,对照一定的法规和标准,审查电算化会计系统内部控制制度的健全性和有效性,审查和评价系统的合法性、效益性,以及系统输出信息的真实性、正确性。会计电算化的应用和普及,使会计工作存储介质、存取方式、处理流程、组织结构、内部控制等方面都发生了很大变化,极大地提高了会计数据处理的及时性和准确性,从深度和广度上扩展了会计数据的领域,为加强会计的全面核算和监督创造了有利条件。同时,也把会计人员从复杂、繁琐的劳动中解脱出来,使他们能够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都用于分析、辅助决策,加强管理等工作中,充分发挥会计人员在企业经营管理中的作用。会计电算化对会计工作产生重大影响的同时,也对审计工作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一、会计电算化对审计的影响

1.对审计线索的影响。WWw.11665.coM由于计算机采用磁性材料作为存储介质,处理过程都在机内文件之间进行,因而使审计人员难以像在手工操作环境下那样对经济业务进行追踪审查。在现阶段,尽管财政部在有关会计电算化制度中规定所有凭证、账簿、报表仍然应当打印输出,使审计人员在审计工作中增加了审计的线索,但应当看到的是,这些书面的记录是否与会计软件正确的处理结果同出一辙,尚有待于做进一步的验证。

2.对审计内容的影响 在会计电算化的条件下,审计的经济监督职能并没有改变,但由于电算化的特点,审计的内容发生了相应的变化。在电算化信息系统中,由于会计事项由计算机按程序自动处理,诸如手工会计处理中因疏忽而造成错账的机会大大减少了。但如果会计电算化系统的应用程序出错或被人非法篡改,而计算机只会按给定的程序以同样错误的方式处理有关会计事项,错误的结果是不堪设想的。因此,在电算化条件下,审计人员要花费较多的精力来了解和审查计算机系统的功能,以证实其处理的合法性、正确性、完整性和安全性。

3.对审计标准和准则的影响。会计信息化的出现使会计处理工作在信息存贮介质和存取方式、信息处理流程、处理方式、内部控制方式及组织的机构设置等方面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从而使审计环境也产生了很大变化。在电算化会计这样特定的工作环境中,审计对象、审计线索、审计内容,以及审计技术手段等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手工审计中所制定的审计标准与审计准则也就很难适用,要求必须有一套与之相适应的新的审计标准和准则。而在我国,由于经济立法往往是在经济事项充分发展之后进行,计算机审计工作又起步很晚,计算机审计的标准和准则发布不多,远远不能够满足电算化条件下审计的要求。

4.对审计技术的影响。在手工会计处理的条件下,审计可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顺查、逆查或抽查。审查一般采用审阅、核对、分析、比较、调查和证实等方法。所有审查工作都是由人工完成的。在会计电算化条件下,会计的特点决定了审计内容和技术的改变。虽然人工的各种审查技术仍很重要,但计算机辅助审计是必不可少的审计技术。如果没有全部打印输出的账表文件,磁性介质上的会计资料是肉眼不能识别的,审计人员只能利用计算机进行审查。利用计算机比手工可以更迅速、更有效地完成审阅、核对、分析、比较等各项审查工作。 如计算机可以帮助审计人员审查账表数据,找出满足指定条件的会计记录;可以对众多会计事项进行统计抽样,以便审计人员抽出样本进一步审查;还可以根据系统所记录的会计资料,计算出各种财务比率进行分析比较。

5.对审计人员的影响。 由于会计电算化信息系统的环境比手工会计系统更为复杂,审计对象也更多更复杂,审计人员只依靠原有的知识和技能是无法胜任对会计电算化信息系统的审计工作的,这对审计人员的技术水平提出了挑战。不懂得使用计算机的审计人员无法利用计算机进行审计;不懂得使用计算机的审计人员会因为审计线索的改变而无法跟踪审计;不懂得使用计算机的审计人员会因为不懂得电算化系统的特点和风险而不能识别和审查其内部控制。因此,审计人员除了要具有丰富的会计、审计等方面的知识和技能外,还应掌握一定的计算机知识和应用技术。

二、会计电算化环境下进行审计的对策

1.完善电算化审计标准与准则。计算机审计准则是对电算化审计的标准化,是衡量审计工作的标准、提高审计质量的保证。由于计算机数据存储介质的磁性化、处理过程的自动化,使被审计系统的可见审计线索减少,比手工审计证据易逝,经济犯罪更隐蔽,审计难度和风险更大,显然,过去手工的审计标准和准则中部分内容已不适应,而新的程序标准和准则还没有出台,审计人员整体水平又不高。往往苦于无严谨的规程可循,只好凭经验各显神通。因此,在制定标准和准则时要考虑我国国情,吸收借鉴国外先进经验,使我国与国际的审计工作协调一致,更好的为对外开放服务。制定新的衡量标准,除对会计业务提出合法合理衡量标准外,还要对会计核算系统本身提出一些易于操作的正确的科学衡量标准,以便审计工作有章可循。

2.努力开发实用高效的审计软件,促进电算化审计软件的集成化、多元化和网络化。当今世界,计算机技术发展非常迅猛,现代审计也在不断地发展,要根据不同信息化系统,研制适合不同计算机平台和运行环境的电算化审计软件,研制适合不同审计内容的电算化审计软件,以提高电算化审计软件的生命周期。 电算化审计软件的设计要为审计实际服务,在开发和编制电算化审计软件时,必须从实际出发。软件开发除了要符合审计原理、规程外,也要考虑审计人员的工作方式、习惯。比较好的办法是由审计业务人员和计算机专业人员共同完成电算化审计软件的功能需求书。软件的研制还要考虑审计作业发展的网络化趋势,要为规范审计手段和审计行为,提高审计质量、审计深度、扩大审计覆盖面服务。在实现审计部门与审计对象监管信息的交流与共享、相关部门网络互联的情况下,借助电算化审计软件,提高审计工作效率,节约时间、成本,更好地发挥审计对经济领域的监督职能。

3.积极培养具有复合型知识结构的审计人员。由于电算化系统比手工系统更为复杂,使得审计内容和范围也更为广泛和复杂。审计人员除了要具有丰富的会计、审计等方面的知识和技能外,还应掌握一定的计算机知识和应用技术。应培养一批计算机审计的系统开发人员,从事设计和开发审计应用软件的工作,建立和完善计算机审计系统。一是有步骤地对现有专职审计人员在计算机、会计电算化系统控制及科技应用研究计算机审计技术等方面加以培训,使他们能够胜任计算机审计工作。二是开展计算机审计正规教育,在高等学校开设会计电算化信息系统审计、控制用户计算机辅助审计技术等相关的课程,使高等学校成为培养计算机审计后备人才的摇篮。

4.改革审计方法。 知识经济的发展必然导致审计的目标、对象、方法、技术、实务、审计准则和依据、评价标准、审计人员的审计理论等发生重大变化。审计人员的主要精力将集中于采集、保存和确保 数据库的程序上。在知识经济社会,审计处理的手段由手工操作转向电算化处理,由利用计算机审计和对计算机系统进行审计代替绕过和穿过计算机审计,这已成为必然。我们必须充分利用现代信息和网络,开发新的审计程序和方法,革新审计技术和手段,才能应对计算机环境下的审计工作。

参考文献:

[1]欧阳电平梅惠娟主编:《电算化会计与审计原理、设计、应用》 武汉大学出版社

[2]张燕:《会计电算化系统的审计风险及对策》 《现代金融》2004年第四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