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东湖综合保税区
武汉东湖综合保税区位于东湖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中部,规划面积5.41平方公里,首期启动区1.82平方公里已于2013年6月29日封关运行。
1、基本简介
武汉东湖综合保税区
2、交通枢纽
地处中部国际交通枢纽的武汉东湖综合保税区,规划面积5.41平方公里,首期开发1.82平方公里,位于武汉市东南部,选址东湖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核心腹地,依托武汉九省通衢的地理区位,东湖综保区可快速连接国内外主要城市。
4E级的武汉天河国际机场,可直飞20多个国家和地区,2小时航班涵盖国内所有重要城市;以货运为主的武汉第二机场,毗邻东湖综保区;
建设中的武汉新港,集现代航运、综合保税、临港产业于一体,将成为“亿吨大港、千万标箱”的现代国际枢纽港口,阳逻港吞吐量超过500万标箱,花山港吞吐量将超过300万标箱。
国内高速公路大动脉交汇点,省内高速总里程超过2000公里;
我国4大铁路枢纽之一,拥有3大火车站,“汉新欧”国际货运专列23天可直达捷克;高铁客运可直通所有省会城市。
3、产业布局
武汉东湖综合保税区
根据海关对综合保税区功能业务的规定,借鉴国内其他综合保税区的功能定位分析,考虑武汉现有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及口岸发展情况,结合武汉东湖综合保税区地处高新区产业中心和武汉城市群的区位优势及产业发展方向,武汉东湖综合保税区的功能定位为:以保税加工为主,保税物流为辅,并积极拓展口岸物流和保税服务功能。
按照功能布局,东湖综保区分为保税加工区、保税物流区、口岸服务区与保税服务区。结合湖北武汉与东湖示范区的产业和科教人才优势,重点发展以光电子信息产业为核心的进出口加工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拓展研发、加工、制造、检测、维修、贸易、物流、展示、结算等九大业务模块。富士康、联想、中外运等一批代表企业已入区发展。
4、重点项目
武汉东湖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内聚集注册企业18000多家,每年平均新增企业2000余家,形成了以光电子信息为主导,生物医药、装备制造、能源环保、高新技术等产业为支柱的高新技术产业集群。
武汉东湖综合保税区将立足于以上产业集群,发挥“境内关外”的特殊区域政策优势,充分提升区域综合服务功能,打造开放型经济发展的新平台,成为武汉东湖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又一张新名片。
5、经济收入
综保区全部建成后,将实现园区总收入100亿美元,新增就业人数10万人,保税加工收入将达到70亿美元,保税服务收入将达到30亿美元。届时,高新区外贸出口将占全市的2/3,全省的2/5。
6、优惠政策
武汉东湖综合保税区
税收政策:国外货物入区保税;货物出区进入国内销售按货物进口的有关规定办理报关手续,并按货物实际状态征税;国内货物入区视同出口,实行退税;区内企业之间的货物交易不征增值税和消费税。
海关政策:2007年10月3日,《海关保税港区管理暂行办法》正式生效。海关比照该办法对综合保税区进行监管,并提供一站式进驻服务。
国检政策:按照国家质检总局发布的有关特殊监管区域检验检疫监督管理办法对综合保税区执行监管。
外汇政策:2007年10月1日,《保税监管区域外汇管理办法》正式生效。《办法》在整合优化现有政策优势的同时,进一步简化了相关程序。
同时享受武汉东湖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优惠政策。
7、历史沿革
2011年10月29日,综保区项目奠基。
2012年8月22日,综保区首期通过了省*与武汉海关等单位组织的预验收。
2013年1月15日,综保区首期顺利通过海关总署等国务院十部委组织的联合正式验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