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东湖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武汉东湖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位于武汉市东南部洪山区,江夏区境内。在武汉东湖‘南湖、汤逊湖、牛山湖之间,东起武汉外环以东左岭镇,西至民族大道,北接东湖,南临汤逊湖,面积518.06平方公里,常住人口190.6万(2012年)。由关东光电子产业园、关南生物医药产业园、汤逊湖大学科技园、光谷软件园、武汉软件新城,佛祖岭产业园、机电产业园、光谷生物城等园区组成。北部科研院所、大专院校群是其科技与产业依托的重要基础。又称中国光谷。东湖新技术开发区内高等院校林立,有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华中农业大学,武汉理工大学、武汉科技大学、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华中师范大学、中南民族大学、武汉工程大学、湖北工业大学、武汉纺织大学、湖北中医药大学、文华学院、汉口学院、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武汉体育学院、武汉职业技术学院、武汉软件工程职业学院、湖北开放职业学院等58所高等院校,100万名在校大学生;科研机构众多,有中科院武汉分院、武汉邮电科学研究院等71个*科研院所。2016年5月,被国务院确立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示范基地。
中文名称:武汉东湖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外文名称:WuhanEastLakeHigh-TechDevelopmentZone
别名:光谷,中国光谷
行政区类别:开发区
所属地区:华中地区,湖北省
下辖地区:7个街道
*驻地:武汉市高新大道777号(高新大道与光谷四路交叉处)
电话区号:027
邮政区码:430000
地理位置:长江中游、江汉平原东部
面积:518.06平方公里
人口:39.6万(2012年)
方言:武汉话、普通话
气候条件:亚热带季风气候
著名景点:东湖
机场:武汉天河机场
火车站:武汉站、武昌站、汉口站、武汉西站
车牌代码:鄂A
批准时间:1991年国务院批准*高新区
1、发展历程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世界新技术革命浪潮汹涌,中国改革开放大潮澎湃,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应运而生。
武汉东湖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1984年,东湖高新区开始筹建。
1988年,东湖高新区创建成立。
1991年,被国务院批准为首批*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面积24平方公里)。
2000年,被科技部、外交部批准为APEC科技工业园区。
2001年,被原国家计委、科技部批准为国家光电子产业基地,即“武汉·中国光谷”。
2006年,被科技部列为全国建设世界一流科技园区试点之一;被商务部、信息产业部、科技部确定为国家服务外包基地城市示范区。
2007年,被国家发改委批准为国家生物产业基地。
2009年,被国务院批准为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是全国114家高新技术开发区中特批的三个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之一(北京中关村、武汉东湖、上海张江)(面积518平方公里)。
2011年4月,中组部和国务院国资委确定武汉未来城为四家全国“*企业集中建设人才基地”之一(北京、天津、杭州、武汉)。
2012年5月,获批东湖*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
2013年,习总书记考察光谷时,对我们的工作给予了四个方面的肯定:一是光谷科技成果转化效果明显;二是围绕改革做了不少文章;三是光谷与大学结合紧密,光谷的研究机构多,科技人才比较多,有自主创新成果,科技成果转化较好,光谷的大学产业化做得不错;四是光谷的产业特色明显,尤其在光电子产业方面特色鲜明。
2、行政区划
2009年12月,国务院批复同意支持东湖高新区建设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要求东湖高新区发挥科教与人才资源优势,创新*机制,推动激励自主创新政策先行先试。东湖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获批后,*有关部委以及湖北省、武汉市、东湖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在财税、科技金融创新、股权激励、创新创业、发展战略新兴产业等方面相继出台了50多项配套政策,初步形成了支持示范区科技创新与产业化的政策框架体系。
3、地理环境
东湖新技术开发区位于武汉市东南部洪山区,江夏区境内。下辖8个街道。在东湖、南湖和汤逊湖之间,东起武汉外环线,西至卓刀泉路,北接东湖,南临汤逊湖,面积518.06平方公里,常住人口190.6万(2012年)。由关东光电子产业园、关南生物医药产业园、汤逊湖大学科技园、光谷软件园、佛祖岭产业园、机电产业园等园区组成。北部科研院所、大专院校群是其科技与产业依托的重要基础。东部及南部开阔的农村用地为开发区产业发展提供了用地空间。
中国光谷(武汉光谷)
东湖新技术开发区紧邻中心城区,依山傍水,风光秀丽。区内地势北高南低,湖泊密布,山峦起伏,三湖(东湖、南湖、汤逊湖)、六山(珞珈山、南望山、伏虎山、喻家山、马鞍山、九峰山),再加上外围的武汉东湖风景区、南湖风景区、马鞍山森林公园、九峰森林公园、汤逊湖旅游度假区,绿化和水面多达200平方公里。
东湖新技术开发区属于亚热带气候,年平均气温16.4℃,气候宜人。
光谷
东湖新技术开发区直线距离武汉天河国际机场41公里,距离华中地区水陆联运中心武汉港20公里,距离武昌火车站8公里,距离汉口火车站28公里。到2000年底,区内有珞喻路、雄楚大道、关山大道、光谷大道、高新大道,民族大道等主干道,形成“两横三纵”的城市道路骨架系统。
东湖新技术开发区内高等院校林立,有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武汉职业技术学院,武汉软件工程职业学院等58所高等院校,100万名在校大学生;科研机构众多,有中科院武汉分院、武汉邮电科学研究院等56个*科研院所,10个国家重点开放实验室,7个国家工程研究中心,700多个技术开发机构,52名两院院士,25万多名各类专业技术人员;年获科技成果1,500余项,是中国智力最密集的地区之一,科教实力居全国第三。
到2000年,东湖新技术开发区85,914名从业人员中,中专学历占19%,大专学历占22%,大学学历占21%,博士、硕士占4.5%;平均每平方公里科技人员达到5,000人。具有高级技术职称的人员达5,880人,占在册职工的5.8%,具有中级技术职称的人员达12,966人,占在册职工的17%。1996年后,具有高中级技术职称的专业技术人员在在册职工中已占到20%。
4、自然资源
区域面积224平方公里,园区实现“九通一平”,建立专业园区10多个,提供专业服务,降低企业运营成本。
供水:武汉市水资源丰富,可利用潜力巨大,长江、汉江武汉段水资源年可利用量达300亿立方米,东湖开发区的供水符合国家标准,日供给量超220,000立方米,区内供水管网完善,拥有两条DN1000自来水管道直达区内主要产业园区。
电力:区内拥有110KV变电站两座,220KV变电站一座,500KV专线一条,可提供充足的电力保障。
天燃气:供应充足,管网沿光谷各主干道铺装,当前价格为2.3元/m(居民),2.65元/m(供业)。
排水:5万吨污水处理厂一座,正启动建设5万吨二期扩容工程;另一座20万吨污水处理厂正申报建设;40公里20万吨中水排江管道11月底即将铺装完成,2008年启动第二条排江管道建设。水电气价格比沿海地区低1/3。
5、人口民族
一、常住人口
2010年11月1日零时,全区常住人口为396597人。普查区域为东湖高新区范围内的关东、佛祖岭、豹澥、九峰、花山、左岭、流芳、滨湖8个办事处,区域面积518平方公里。人口普查共划分119个普查区、2573个普查小区。
二、家庭户人口
全区常住人口共有家庭户107235户,家庭户人口为278297人,平均每个家庭户的人口为2.60人。
三、性别构成
全区常住人口中,男性为211735人,占总人口的53.39%;女性为184862人,占总人口的46.61%。总人口性别比(以女性为100,男性对女性的比例)为115:100。
四、年龄构成
全区常住人口中,0-14岁的人口为39184人,占总人口的9.88%;15-64岁的人口为338407人,占总人口的85.33%;65岁及以上的人口为19006人,占总人口的4.79%。
五、各种受教育程度人口
全区常住人口中,具有大学(指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131383人;具有高中(含中专)文化程度的71561人;具有初中文化程度的111363人;具有小学文化程度的53734人(以上各种受教育程度的人包括各类学校的毕业生、肄业生和在校生)。
每10万人中具有大学文化程度的为33128人,占总人口的33.13%;具有高中文化程度的为18044人,占总人口的18.04%;具有初中文化程度的为28080人,占总人口的28.08%;具有小学文化程度的为13549人,占总人口的13.55%。
全区常住人口中,文盲人口(15岁及以上不识字的人)为8453人,文盲率为2.13%。
六、人口的分布
全区常住人口地区分布如下:
地区人口数(人)
关东办事处 188996
佛祖岭办事处 94290
豹澥办事处24592
九峰办事处12526
花山办事处22256
左岭办事处27537
滨湖办事处 12064
说明:2000年11月1日零时为标准时点进行的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东湖高新区常住人口为24546人,家庭户7050户,家庭户人口为21355人,平均每个家庭户的人口为3.03人。
全区常住人口中,男性为13640人,占总人口的55.57%;女性为10906人,占总人口的44.43%。总人口性别比(以女性为100,男性对女性的比例)为125:100。
全区常住人口中,0-14岁的人口为4502人,占总人口的18.34%;15-64岁的人口为18929人,占总人口的77.12%;65岁及以上的人口为1115人,占总人口的4.54%。
全区常住人口中,具有大学(指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1749人;具有高中(含中专)文化程度的4284人;具有初中文化程度的9817人;具有小学文化程度的5625人(以上各种受教育程度的人包括各类学校的毕业生、肄业生和在校生)。
全区常住人口中,文盲人口(15岁及以上不识字的人)为1102人,文盲率为5.50%。
6、经济概况
从1988年到2006年,经过18年的努力,光谷企业总收入达到1000亿元。
2006年到2009年,3年时间,光谷完成第二个1000亿元。
2009年到2011年,不到1年的时间完成第三个1000亿元。
2012年,1年的时间,连续跨越4000亿元、5000亿元台阶,达到5006亿元;
近三年,高新区经济指标保持年均30%的增长速度。
2013年高新区企业总收入达到6517亿元,增长30.18%。
2014年1-4月份,高新区累计完成企业总收入2196亿元,同比增长29.33%。
2013年,在科技部公布的全国高新区评价中,东湖高新区综合实力居全国第三位,其中知识创造和技术创新能力排名第二位,在中西部地区排名第一位。
此外,由同济大学公布的“2013中国产业园区持续发展蓝皮书暨中国100强产业园区排行榜”中,东湖高新区位列全国高新区和经济技术开发区第六位,成为唯一一个跻身十强的中西部产业园区。
7、社会事业
东湖高新区已经形成了光电子信息产业为主导,生物医药、新能源环保、高端装备制造、高技术服务业竞相发展的“131”产业格局。
1、光电子信息产业
目前,光谷已成为代表国家参与全球光电子产业竞争的主力军。是我国最大的光通信研发基地,是我国最大的光纤光缆生产基地,最大的光电器件生产基地,我国最大的激光产业基地。光纤光缆生产规模全球第一(年产光纤7000万公里;激光企业200多家,市场占有率连续11年超过50%);拥有我国光电子领域唯一的国家实验室——武汉光电国家实验室。
近年,华为在光谷建成国际上最先进的光通讯半导体芯片研发中心,新思科技等建立了集成电路产业研发集群,全球光电研发基地正在形成。
2、生物医药产业
武汉国家生物产业基地(即光谷生物城)是高新区以“千亿产业”思路建设的第二个*产业基地。2012年在全国26个生物产业园区中综合排名第三。光谷生物城建设五年来,实现了“五五”跨越,形成生物创新园、生物医药园等5大园区,建设面积500万方,聚集海内外企业518家,产业年总收入达到512亿元,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仪(PET)等5项世界领先成果实现产业化。
3、节能环保产业
高新区在生物质能源、电力环保、大气污染防治、水污染防治、新能源服务等多个领域优势明显,2013年实现总收入789.21亿元,增长19.67%。生物质新能源领域,阳光凯迪是全国生物质能源行业的标杆企业,其生物质发电技术、生物柴油技术已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4、高端装备制造业
数控领域的创新成果国际领先,华中数控的国产数控系统应用到卫星零件批量加工等航天领域。武重集团超大超重型数控机床推动我国极限装备制造水平进入国际领先行列,成功应用于核电装备、大型船舶等国产重大装备与极限制造领域,被列入2012年度中国国防科技工业十大新闻。滨湖机电研制出世界上工作幅面最大的3D打印机。在智能电网领域,武汉南瑞公司新一代雷电定位系统在雷电广域探测及其定位技术、220kV复合材料杆塔基体材料和大尺寸产品的制造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5、现代服务业
高新区拥有全国唯一的地球空间信息产业基地,并且在文化创意、软件服务外包、金融后台等领域具有较强实力。2011年获批国家现代服务业试点,移动互联网、软件与信息服务、文化创意等新兴产业快速发展,2013年实现总收入1335.48亿元,增长33.24%,成为高新区第二个千亿产业。招商银行、交通银行、建设银行、光大银行等30家金融机构后台签约入驻光谷金融后台服务区。
8、相关成就
武汉·中国光谷位于武汉市东南部的三湖六山之间。关东光电子产业园、关南生物医药产业园、汤逊湖大学科技园、光谷软件园、佛祖岭产业园、机电产业园等园各具特色,2000家高新技术企业分类聚集,以光电子信息产业为主导,能源环保、生物工程与新医药、机电一体化和高科技农业竞相发展。
武汉·中国光谷建成了国内最大的光纤光缆、光电器件生产基地,最大的光通信技术研发基地,最大的激光产业基地。光纤光缆的生产规模居全球第二,国内市场占有率达50%,国际市场占有率12%;光电器件、激光产品的国内市场占有率40%,在全球产业分工中占有一席之地。
武汉·中国光谷已成为我国在光电子信息领域参与国际竞争的标志性品牌。胡*总书记视察东湖高新区高新技术企业时,充分肯定了通过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发展特色高新技术产业的做法;*总理希望北京、上海、武汉等高新区,经过5到10年的努力,真正建设成为世界一流的科技园区。
东湖高新区将承担起新的历史使命,坚持实施自主创新战略,全面提升资源整合能力、持续创新能力、产业生成能力和经济产出能力,主要经济指标力争以年均25%以上的速度增长。到2010年,技工贸总收入2000亿元,工业总产值1500亿元,财政收入60亿元。通过“十一五”的努力,光谷将建设成为国内一流、世界知名的科技园区和国家重要的自主创新平台,为跻身世界一流的科技园区奠定坚实基础。
9、最新成就
项目成就
“雅图中国·光影城”在东湖高新区佛祖岭产业园举行奠基仪式,武汉药明康德新药开发有限公司在武汉国家生物产业基地开业。
“雅图中国光影城”由深圳雅图文化科技集团投资兴建,一期工程由武汉高科国有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代建,将建设*数字视频技术产品研发、展示和销售中心厂房。项目总投资19.9亿元,占地220亩,主营激光电视、高端投影及相关核心部件的研发与量产,将汇聚一批国际先进的电子元件厂商、芯片研发中心等上下游企业,打造光影技术产业链,助力光谷在该领域争夺核心话语权,预计投产后首年产值将达10亿元。深圳雅图集团是国内唯一的投影机原厂制造及自有品牌企业,是全球唯一能研发LCD、DLP、LCoS三种显示技术产品的公司,品牌和市场份额排名全球第6,董事长谢敬曾被评为广东省“十大创新人物”,是一名土生土长的武汉人。他说,“雅图”向内地拓展选中武汉是乡情使然,更是因为武汉优化投资环境带来的吸引力。
生物医药产业链的上游是新药研发,在实验室研制出几百克的新药样本就有可能得到数亿元的利润,既不污染环境又能带来丰厚回报。成立于2000年的“药明康德”公司总部位于上海,在美国和我国天津、苏州等地均设有运营实体,主要从事新药研发服务外包等业务,是该领域领军企业之一。武汉研发基地是该公司打造中西部基地战略的核心,建筑面积达40000平方米,2012年预计可实现产值5亿元人民币。
武汉“药明康德”已与辉瑞、人福医药等多个药企展开合作,同时进行10余种新药研发项目,最少可使一种新药从研发到临床应用的时间缩短一倍。该公司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李革博士表示,武汉地区科研、人才优势明显,已招聘了多名武大、华科相关专业毕业生,预计3年内可提供科研岗位1000个。
武汉东湖高新技术开发区召开2012年经济社会发展情况通报会。建立“光谷企业之家”,*除了为企业提供政务服务,还将帮企业找投资、成果转化。东湖高新区相关人士称,高新区提供给企业的服务更多的还是政务服务、事务性的服务,企业需要的融资、成果转化等专业性服务还不够,对企业的全方位集成服务也不够。
为此,东湖高新区计划重点推进内部*机制改革,推进*的扁平化管理,成立“光谷企业之家”,整合各个部门服务企业的资源,把封闭式的部门管理,转变成资源共享的扁平管理,打破部门之间无形的墙,为企业提供政策咨询、技术创新、成果转化、人才创业、投融资、企业咨询、项目申报、知识产权等全方位的专业服务。
在企业服务上,该区计划建立问责机制,以企业合理要求是否及时解决、企业是否满意作为服务企业的合格标准。
政策成就
2009年12月,收到国务院关于建设东湖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批复后,湖北省、武汉市以及东湖区就迅速作出反应,考察学习先行一步的北京中关村经验,踏访国内14家兄弟城市,千里取经。
消化、吸收、创新,力争打造国内政策最优版本。一年多来,36项扶持自主创新的新政策渐次展开。市场主体准入、投融资、股权激励、科技成果转化、人才吸引等,涵盖服务企业的方方面面,渗透企业发展的各个阶段。而其中,处处透露出“创新法则”。
比如,在股权激励试点方面,除借鉴中关村已有的股权奖励、分红外,东湖高新区还独创出绩效激励、增值权激励两种新方式。
股权激励,激发了核心人员和团队的积极性。迪源光电率先实施股权激励后,公司主营收入增长131.5%,利润增长了18.8倍。区域内已有30多家企业开展股权激励试点。
金融税收改革上,除探索中小企业集合贷、信用贷款、知识产权、股权质押融资外,东湖高新区先行先试,对企业自然人股东未分配利润转增企业投资的,可延期缴纳个人所得税;企业获得省级财政资金奖励可不计入纳税额,等等。
在行政*改革方面,东湖高新区响亮喊出“打造全国投资环境最佳高新区”,实现区域内“零收费”,企业行政收费财政买单,取消省级以下行政审批事项和行政收费项目,行政审批时限缩短到国家规定的60%以下。这一优惠政策2011年5月出台后,光谷吸引了1159家新企业前来注册,财政替企业代缴行政费用260万元,但撬动了注册资本金新增50.7亿元,“乘数效应”显现。
人才成就
人才,是自主创新的核心动力。
留美博士肖国华,曾带着可定位可控制胶囊内镜项目,四处寻找风投,但由于没有成型产品,风投均不敢贸然出手。这种状况,是国内众多科技型企业面临的共同难题。
2009年12月,肖国华来到东湖高新区创业,抱着试试的心态申报了“3551人才计划”,很快通过评审,获得了500万元的专项资助。
高新区一援手,肖国华的“智慧胶囊”就顺利进行到动物试验,产品经权威专家认定为全球领先水平。紧接着,众多风投机构反过来纷纷追随。
2009年,东湖高新区开始实施“3551人才计划”:3年内,每年投入不少于1.5亿元,在光电子信息、生物、新能源、环保、消费电子等五大产业,引进和培养50名左右掌握国际领先技术、引领产业发展的科技领军人才,1000名左右新兴产业高层次人才。
对引进的世界一流创新团队,最高给1亿元经费资助;入选“3551”的人才,最高无偿资助500万元;成功入选国家“千人计划”的人才,给予300万元配套资金……充沛资金支持,像聚盆一样容纳着项目,像磁石一样吸引着人才。
如今,东湖高新区已投入“3551”人才资金4.2亿元,支持人才项目300多个。该区已有77人入选国家“千人计划”,引进和培养高层次人才2100多人,博士近4000名,远超预期。
一棵树如果孤零零地生长于荒郊野外,即便能够成活也会显得孤寂;如果生长于森林中,则枝枝争抢水露,棵棵竞取阳光,以致参天耸立,郁郁葱葱。管理专家们称这种现象为“森林效应”,寓意群体对个体的影响。
如今,这种效应开始显现。在“3551人才计划”实施过程中,东湖高新区资助邓子新院士团队2000万元。邓子新担任武汉生物技术研究院院长不到2年时间,就吸引了包括田波、卓银禧、赵进东、陈焕春、朱英国、周宏灏等8位院士的14个海内外团队入驻。
2006年6月28日,光纤激光器全球领军人才闫大鹏来汉参加华创会。出差在外的华工科技董事长马新强得知后,当晚飞回武汉。而闫大鹏已离开武汉飞往北京,准备回美国。马新强当即从武汉天河机场转飞北京,与闫大鹏彻夜长谈,上演了一部现代版的“萧何月下追韩信”的佳话。
“交谈中,华工科技光、机、电领域的技术人才吸引了我”,2007年4月,闫大鹏牵手华工科技成立锐科激光。短短3年,锐科激光就跃升为国内第一、全球第三的光纤激光器供应商,占据全球最先进激光器高地。
经济成就
东湖高新区召开工作会议,通报上半年经济运行情况。会议介绍,在日前举行的全国高新区建设20年成就展上,武汉东湖高新区综合实力已跻身全国高新区第四位,紧随北京中关村、上海张江和深圳高新区。2012年1至6月,在全球经济下行、国内经济增长趋缓的背景下,武汉东湖高新区经济仍保持平稳较快增长。
主要经济指标保持两位数增长
上半年,东湖高新区累计完成企业总收入2236亿元,同比增长29.32%;完成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644.86亿元,同比增长15.6%;完成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222.99亿元,同比增长25.3%;累计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24.95亿元,同比增长42.24%;完成全口径财政收入75.65亿元,同比增长24.7%。
在当前宏观经济形势紧缩的环境下,该区上半年经济增长并未出现大的波动,主要经济指标均保持两位数增长,其中企业总收入、工业总产值、工业增加值累计增幅均保持在20%以上。
专利成就
2012年东湖高新区专利申请量首次突破万件,创历史最高。该区2011年专利申请量达到10365件,同比增长44.0%;专利授权量为6662件,同比增长31.2%。2012年武汉市专利申请总量为24105件,东湖高新区占全武汉市申请量的43.0%。
2011年东湖高新区发明专利申请量增量最快,5013件的发明专利申请量占全区专利申请量的比例为48.4%,年增长率为54.1%。东湖高新区知识产权局相关人士介绍,为了鼓励企业和个人积极申请专利,高新区对符合条件的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和PCT专利申请者,分别给予5000元、2000元、500元和300元不等的奖励。
专利申请和授权总量的大幅攀升,凸显出东湖高新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和知识产权保护意识越来越强,但相比中关村高新区依然有较大差距。中关村新闻发言人刘航称,2012年中关村企业专利申请量达到2.8万件,逼近3万件,同比增长达到22.8%。
湖北省*和国家知识产权局将共建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审查协作湖北中心,落户东湖高新区。该中心占地100亩,计划总投资12亿元,2012年将启动运转,争取2017年底前年审查发明专利申请能力达到11万件。
10、全国地位
1984年,武汉市*在东湖之滨筹建了“东湖智力密集小区规划办公室”;28年后,这间“办公室”成长为中国创新技术最为密集的区域,成为光芒四射的中国光谷。湖北省第三季度经济数据显示,东湖高新区以接近30%增长继续逆势飞扬。东湖高新区成功的法门何在?湖北之声从今天起推出系列报道:《敢为人先,创新东湖》为您逐一解读其中奥秘。今天播出第一篇:中国创造看东湖,由湖北台记者刘胜采制:
中国制造的潜艇噪声大,出海容易被发现,这是因为西方的高档机床制造技术一直对我国*。这种高性能数控产品不仅意味着超额的经济价值,更是一种战略物资。外国人不卖,光谷人就自己造!
2006年2月,我国第一台国产化的五轴联动数控龙门铣床在华中数控下线,随后问世的还有七轴连动数控机床,大大提高了我国潜艇、航天飞机的制造技术。
当年华中科技大学实验室里一项蹒跚起步的科研成果,孕育出华中数控这样一家上市公司。华中数控总工程师郑小年:“这个东湖开发区在政策等各方面是做了大量的工作,对企业也进行了很好的扶持,企业在这样的一个环境下成长起来还是很快的。特别对企业特别对我们这个高科技企业它有一个孵化期,从这个角度来讲高新区还是想了很多办法,给了很多扶持。高新区里很多企业慢慢都长大了。”
华中数控的发展只是东湖高新区众多高新企业迅猛发展的一个缩影:华工激光、凯迪电力、凡谷电子等一批高科技企业在这里争先恐后、超常规发展起来。在科技部公布的全国高新区最新排名中,东湖高新区知识创造与孕育创新能力位列全国第四、中部第一。
2011年,东湖高新区诞生的四大自主创新技术成果,领先国内外。其中烽火科技一根光纤上传输数据量超过240Gb/秒,足以供750万人同时在线打电话,全球领先;武汉凯泰新生物技术公司研制出世界上第一个针对肿瘤相关蛋白的特异性抗结肠癌新药,在美国申报临床试验。
2012年8月,又一个重大科研项目取得了突破:一根光纤传输总容量高达17.32Tb/秒,传输距离达到2240公里。采用这种技术,仅需6根光纤,就能让全国所有人同时打电话。与此同时,全球第一台71英寸激光电视、全球第一个语言信息处理服务云计算平台、全球领先的抗癌新药等创新成果频频涌现。
东湖高新区副书记但长春:“光谷的光电子信息产业,已具备了在国际竞争中的话语权,成为代表我国在这一领域参予全求竞争的知名品牌。”
在中国光谷,平均每个工作日诞生9家企业,平均每天有10项发明专利诞生。“中国创造”的源头,是全力打造的高新区14个国家重点实验室、13个国家工程研究中心,19家省级重点实验室、18家省级工程研究中心;还有500多家企业建立了自己的研发机构。
2011年,东湖高新区实现企业总收入3810亿元,同比增长30.2%;2012年1—6月,东湖高新区经济逆势增长,完成企业总收入2236亿元,同比增长29.32%,在经济下行压力之下,交出了漂亮的答卷。省委常委,武汉市委书记阮成发谈及十二五规划时说:“武汉今后在中国的地位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我们东湖开发区的建设与发展。”
11、区位优势
武汉东湖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所在城市武汉是长江之上的一颗明珠。半城江色,半城湖光,黄鹤白云,小鸟依人,风景宜人。
武汉是中国地理位置上的中心,得中独厚。完整的拥抱了整个长江、汉江。
武汉境内铁路、高速公路、航空线密集,交通发达便利。在中国城市中其交通优势几乎无人可比,素有“九省通衢”、“货到汉口昌”的说法。足显其区位优势。武汉腹地广阔,居中以制。通过武汉,就可以控制整个华中市场。而且,武汉是生长在中国九大商品粮生产基地的江汉平原之上的,农业基础好,农业、矿业资源丰富。历史上,汉口就是有名的大都会。中国的各大商号、世界的各大银行都在武汉设有分店。
武汉商人自强自立,创造了一些家喻户晓的老字号,闻名于海内外,曾经成功打入东南亚市场。武汉在中国的历史上饰演着重要角色,楚文化所在地、湖广总督府、首义之区、武汉保卫战等,都说明武汉在历史上的地位举足轻重。直至新中国成立,国家也在武汉设立了大量的重工业项目,其工业基础雄厚。另外,武汉又是全国公认的三大科教中心之一,市内名校云集,科教实力领跑全国。武汉的这一切自然禀赋是得天独厚的,是令中国许多城市羡慕不已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