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科普小知识本站旨在为大家提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科普小知识,以及科普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科普文章

国家最高科技奖

科普小知识2021-11-07 13:08:51
...

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于2000年设立,每年授予人数不超过2名,评选极其严格。获奖者必须在当代科学技术前沿取得重大突破或者在科学技术发展中有卓越建树;在科学技术创新、科学技术成果转化和高技术产业化中,创造巨大经济效益或者社会效益。奖金500万元。

1、奖项简介

为了奖励在科学技术进步活动中做出突出贡献的公民、组织,调动科学技术工作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加速科学技术事业的发展,提高综合国力,1999年5月,国务院颁布《国家科学技术奖励条例》,设立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由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委员会主办,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委员会聘请有关方面的专家、学者组成评审委员会,负责国家科学技术奖的评审工作。

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授予在当代科学技术前沿取得重大突破或者在科学技术发展中有卓越建树、在科学技术创新、科学技术成果转化和高技术产业化中创造巨大经济效益或者社会效益的科学技术工作者,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每年授予人数不超过2名。

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报请国家主席签署并颁发证书和奖金。奖金数额由国务院规定。获奖者的奖金额为500万元人民币;不分等级。

2、设立背景

1955年,国务院发布了《中国科学院科学奖金的暂行条例》,条例规定,一等奖奖金为1万元人民币。1957年1月,科学奖金进行了首次评审,有34项成果获1956年度奖。1963年11月,国务院发布了《发明奖励条例》和《技术改进条例》,*为“发明证书”亲笔题字。到1966年5月,批准了发明奖励297项,其中包括“原子弹”、“氢弹”、“人工合成牛胰岛素”等重要成果。但由于左倾思想的危害,当时仅对获奖者颁发发明证书,未颁发奖章和奖金。


我国五大国家科学技术奖

1978年,党*召开了全国科学技术大会,会上隆重奖励了7657项科技成果,标志着科技奖励制度的恢复。1958年,国务院批准成立了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工作办公室,标志着中国科技奖励体系基本完成。1994年又设立了*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

国家科技奖励制度在1999年实行了重大改革。*总理在1999年5月23日签署了国务院第265号令,发布实施了《国家科学技术奖励条例》。改革后,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制度更加完善,形成了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国家自然科学奖、国家技术发明奖、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和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五大奖项,力求在推动技术创新、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等方面更好地发挥科技奖励的杠杆作用。

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于2000年设立。每年不超过两名的国家最高科技奖,是中国科技界的最高荣誉。

3、设立意义

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的创立能够在全社会形成尊重知识、尊重科学、依靠科学的良好气氛,激励广大科技工作者特别是年轻科学家努力奋斗,勇于攀登世界科学高峰,提高中国的科技创新能力。

4、历年获奖者

2017年

王泽山


王泽山

王泽山,吉林省吉林市人,男,1935年出生,1960年毕业于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火炸药专家,含能材料专家。长期从事含能材料方面的教学与科学研究。1999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2018年1月8日获得2017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现任南京理工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北大学双聘院士,担任教授、博士生导师。

侯云德

侯云德(1929.7.13——)医学病毒学专家,江苏省常州市人,中国工程院院士。


侯云德

因研究仙台病毒方面的突出成就获苏联医学科学博士学位。研究过干扰素和中药黄芪的抗病毒感染作用,在国内首先研制成功临床级人白细胞干扰素,建立人白细胞干扰素基因无性繁殖系,研制成功人α1型基因工程干扰素,并将其投放市场。

2018年1月8日,获得2017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2016年

赵忠贤


赵忠贤

赵忠贤(1941-),辽宁新民人,物理学家,中国高温超导研究奠基人之一。

1964年毕业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技术物理系,1973年12月加入中国*,1987年当选为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2017年1月9日获2016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赵忠贤长期从事低温与超导研究,探索高温超导电性研究。研究氧化物超导体BPB系统及重费米子超导性,在Ba-La-Cu-O系统研究中,注意到杂质的影响,并参与发现了液氮温区超导体。[赵忠贤及其合作者都取得了重要成果:即独立发现液氮温区高温超导体和发现系列50K以上铁基高温超导体并创造55K纪录。

屠呦呦

屠呦呦,女,药学家。1930年12月30日生于浙江宁波,1951年考入北京大学,在医学院药学系生药专业学习。1955年,毕业于北京医学院(今北京大学医学部)。


屠呦呦

毕业后曾接受中医培训两年半,并一直在中国中医研究院(2005年更名为中国中医科学院)工作,期间前后晋升为硕士生导师、博士生导师,现为中国中医科学院的首席科学家。中国中医研究院终身研究员兼首席研究员,青蒿素研究开发中心主任,博士生导师、药学家,诺贝尔医学奖获得者。

屠呦呦多年从事中药和中西药结合研究,突出贡献是创制新型抗疟药青蒿素和双氢青蒿素。1972年成功提取到了一种分子式为C15H22O5的无色结晶体,命名为青蒿素。2011年9月,因为发现青蒿素--一种用于治疗疟疾的药物,挽救了全球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数百万人的生命获得拉斯克奖和葛兰素史克中国研发中心“生命科学杰出成就奖”。2015年10月,屠呦呦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理由是她发现了青蒿素,这种药品可以有效降低疟疾患者的死亡率。她成为首获科学类诺贝尔奖的中国人。

屠呦呦是第一位获得诺贝尔科学奖项的中国本土科学家、第一位获得诺贝尔生理医学奖的华人科学家。是中国医学界迄今为止获得的最高奖项,也是中医药成果获得的最高奖项。

2017年1月9日,屠呦呦获得2016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2015年(空缺)

2014年

于敏


于敏

核物理学家1926年8月16日生于河北宁河。1949年毕业于北京大学物理系。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研究员、高级科学顾问,曾任该院副院长。

在我国氢弹原理突破中解决了一系列基础问题,提出了从原理到构形基本完整的设想,起了关键作用。此后长期领导核武器理论研究、设计,解决了大量理论问题。对我国核武器进一步发展到国际先进水平作出了重要贡献。从20世纪70年代起,在倡导、推动若干高科技项目研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1982年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1985年、1987年和1989年三次获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1994年获求是基金杰出科学家奖。1999年被国家授予“两弹一星”功勋奖章。1985年荣获“五一劳动奖章”。1987年获“全国劳动模范”称号。(资料来源:中国科学院网站

2013年

张存浩


张存浩

物理化学家。1928年2月23日生于天津,籍贯山东无棣。1947年毕业于*大学化工系。1950年获美国密歇根大学硕士学位。1998年获香港中文大学荣誉理学博士。1992年当选为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研究员,曾任该所所长,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主任,中国科学院化学部主任,国际纯粹和应用化学联合会执行局成员。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

20世纪50年代研究水煤气催化合成液体燃料,在发展熔铁催化剂和解决流化床传热与反混问题上有所贡献。60年代致力于固体火箭推进剂和发动机燃烧研究,参与提出燃速理论及侵蚀燃烧理论,并开展激波管高速反应动力学等研究。70年代领导化学激光研究,发展燃烧驱动连续波氟化氢、氟化氘化学激光器。80-90年代研究短波长化学激光新体系及氧碘化学激光,研究激发态分子的光谱学和能量转移,进而参与设计双共振电离法,研究了超短寿命分子的转动能级结构和分子电子态的亚转动能级分辨的传能精确规律。曾获陈嘉庚化学奖,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中国科学院科技进步奖特等奖、一等奖,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奖一等奖等。

程开甲


程开甲

物理学家。1918年8月3日生于江苏吴江。1941年毕业于浙江大学物理系。1948年获英国爱丁堡大学哲学博士学位。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中国人民解放军总装备部科技委顾问。曾任浙江大学、南京大学教授,第二机械工业部核武器研究所副所长,国防科工委核实验基地研究所副所长、所长及基地副司令员,国防科工委(总装备部)科技委常委、顾问。

中国核武器研究的开创者之一,在核武器的研制和试验中作出突出贡献。开创、规划领导了抗辐射加固技术新领域研究。是我国定向能高功率微波研究新领域的开创者之一。出版了我国第一本固体物理学专著,提出了普遍的热力学内耗理论,导出了狄拉克方程,提出并发展了超导电双带理论和凝聚态TFDC电子理论。1985年获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1999年被国家授予“两弹一星”功勋奖章。

2012年

郑哲敏


郑哲敏院士(左)与王小谟院士(右)

郑哲敏1924年10月出生于山东济南。1947年毕业于清华大学机械工程系,1948年至1952年在美国加州理工学院机械工程系学习,先后获得硕士、博士学位。1955年回国后在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工作至今,历任室主任、副所长、所长等职,现任所学术委员会名誉主任。1980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1993年当选美国工程院外籍院士,1994年选聘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郑哲敏阐明了爆炸成形的机理和模型律,解决了火箭重要部件的加工难题,发展了一门新的力学分支学科——爆炸力学。他长期主持力学学科发展规划的制定,倡导建立了多个新的力学分支学科。

在地下核爆炸效应的研究中,郑哲敏与合作者一起提出了流体弹塑性模型,为我国首次地下核爆当量预报作出贡献。他带领团队先后解决了穿甲和破甲相似律、破甲机理、穿甲简化理论和射流稳定性等一系列问题,为我国相关武器的设计与效应评估提供了坚实的力学基础。他还开辟了爆炸加工、瓦斯突出等关键技术领域,解决了重大工程建设中的核心难题。

郑哲敏培养了大批力学领域杰出人才。他现在仍致力于自己喜爱的科研工作,关心着力学学科和国家相关重大工程技术的发展。

王小谟

王小谟,生于1938年11月11日,上海人,是中国著名雷达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科技委副主任,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电子科学研究院研究员,西安电子科技大学通信工程学院通信与信息系统学科(081001)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理工大学信号处理专业、电磁场与微波技术专业博士生导师。被誉为“中国预警机之父”。2013年1月18日,荣获2012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2011年


谢家麟

谢家麟

谢家麟,1920年8月8日生,加速器物理及技术专家,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研究员。曾领导研制成功世界上能量最高的医用电子直线加速器。1955年,回国,后历任中国科学院原子能研究所研究员。加速器研究室主任,兼清华大学工程物理系教授和中国科学院电子学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加速器部副主任,副所长,八七工程加速器总设计师,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工程经理,合肥国家同步辐射加速器工程总顾问,国家高技术主题专家组顾问,粒子加速器学会理事长,高能物理学会副理事长等职。2012年2月14日,获2011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吴良镛

吴良镛,建筑学家,1922年5月7日生于江苏南京,1944年毕业于重庆*大学建筑系,获工学士学位。1948—1950年吴良镛在美国匡溪艺术学院建筑与城市设计系学习,获硕士学位;1950年回国后在清华大学建筑系任教;1995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吴良镛先后获得“世界人居奖”、国际建筑师协会“屈米奖”、“亚洲建筑师协会金奖”、“陈嘉庚科学奖”、“何梁何利奖”以及美、法、俄等国授予的多个荣誉称号。2012年2月14日,吴良镛获得2011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2010年

师昌绪


师昌绪

师昌绪(1920年11月15日-),河北徐水人,金属学与材料学家,中国高温合金的开拓者之一,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2010年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师昌绪还曾任中国金属学会材料科学学会理事长,中国材料联合会主席,国际深冲研究会(IDDRG)主席,中国生物材料委员会主席,863计划新材料领域特邀评估专家等职,并且还是第三、五、六届全国人大代表,*十五大代表。主要从事合金钢、高温合金及材料强度的研究工作。领导研制成功中国第一代铸造多孔气冷涡轮叶片,为中国航空工业的发展作出了贡献。2014年11月10日晨7时7分,“两院”院士师昌绪因病在京逝世,享年96岁。

王振义

王振义(1924.11.30-),江苏省兴化人,内科血液学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法国科学院外籍院士,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终身教授。他在医学上的最主要贡献是次利用全反式维甲酸诱导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细胞分化,在临床上极大地提高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病人的完全缓解率和长期生存率。2011年1月14日获得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2009年


孙家栋

孙家栋

孙家栋(1921年9月—),辽宁营口市人,是运载火箭与卫星技术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国家宇航科学院院士、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空天研究院院长。历任国防部五院一分院设计部研究室主任、七机部五院院长、航空航天部副部长、中国航天工业总公司科技委主任等职。现任中科院院士、航天科技集团公司高级技术顾问、国家航天局特别顾问、总装备部科技委顾问。被业界公认为中国的“卫星之父”。1999年他荣获“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2009年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和2010年CCTV中国经济年度人物奖终身成就奖。根据国际天文联合会第77508号《小行星通报》,小行星第148081号正式命名为孙家栋星。

谷超豪

谷超豪(1926年5月15日-2012年6月24日),中国当代数学家,出生于浙江温州,毕业于浙江大学数学系,曾任复旦大学数学系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温州大学名誉校长,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校长。1980年当选中国科学院数学物理学部委员,撰有《数学物理方程》等专著。研究成果“规范场数学结构”、“非线性双曲型方程组和混合型偏微分方程的研究”、“经典规范场”分获全国科学大会奖、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三等奖、09年度国家最高科技奖。2010年1月11日,谷超豪获得2009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2012年6月24日1时8分在上海逝世,享年87岁。

2008年

王忠诚


王忠诚

王忠诚(1925.12.20~2012.09.30),男,汉族,山东烟台人,中*员,2008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中国工程院原院士,天坛医院原名誉院长,北京市神经外科研究所原所长。王忠诚是中国神经外科事业的开拓者和创始人之一,是世界著名神经外科专家。他带领中国神经外科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直至步入国际先进行列。王忠诚在脑干肿瘤、脑动脉瘤、脑血管畸形、脊髓内肿瘤等方面都有独到之处和重大贡献,解决了一系列神经外科领域公认的世界难题。2012年9月30日16时08分,王忠诚院士因病在北京逝世,享年87岁。

徐光宪

徐光宪1920年11月生于浙江绍兴,1951年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获得博士学位后,回国参加*建设,先后任北京大学副教授、教授,1980年被增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他创建了北京大学稀土化学研究中心和稀土材料化学及应用国家重点实验室,先后担任主任、学术委员会主任和名誉主任。他曾任亚洲化学联合会主席、中国化学会理事长、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化学科学部主任等。

徐光宪坚持“立足基础研究,面向国家目标”的研究理念,将国家重大需求和学科发展前沿紧密结合,在稀土分离理论及其应用、稀土理论和配位化学、核燃料化学等方面做出了重要的科学贡献。他基于对稀土化学键、配位化学和物质结构等基本规律的深刻认识,发现了稀土溶剂萃取体系具有“恒定混合萃取比”基本规律,在20世纪70年代建立了具有普适性的串级萃取理论。该理论已广泛应用于我国稀土分离工业,彻底改变了稀土分离工艺从研制到应用的试验放大模式,实现了设计参数到工业生产的“一步放大”,引导了我国稀土分离科技和产业的全面革新,使我国实现了从稀土资源大国到生产和应用大国的飞跃,为稀土功能材料和器件的发展提供了物质保证,大大地提高了我国稀土产业的国际竞争力。串级萃取理论的广泛应用提升了我国在国际稀土分离科技和产业竞争中的地位,迫使国外稀土垄断企业纷纷减产和停产,被国际稀土界称为“中国冲击”,影响十分深远。

2007年

闵恩泽

闵恩泽,1924年2月8日出生,石油化工催化剂专家,中国石化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高级顾问,南京大学、南京工业大学著名校友。1946年国立*大学化工系毕业,1951年获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博士学位。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1994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1993年当选为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主要从事石油炼制催化剂制造技术领域研究,是我国炼油催化应用科学的奠基者,石油化工技术自主创新的先行者,绿色化学的开拓者,在国内外石油化工界享有崇高的声誉,担任中国科学家协会理事长,获得2007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同年获“2007年度感动中国人物”。2010年9月23日国际小行星中心发布公报,将第30991号小行星永久命名为“闵恩泽星”。

吴征镒

吴征镒(1916年6月13日-2013年6月20日),男,江西九江人,中国著名的、具有国际声誉的植物学家,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研究员、名誉所长。吴征镒为植物区系研究的权威学者,从事植物科学研究已逾60年,专长植物分类地理学和药用植物学。1955年选聘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学部委员),获2007年中国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2013年6月20日凌晨1点31分因病医治无效逝世,享年97岁。

2006年

李振声


著名遗传学家、中科院李振声院士

李振声(1931年2月25日-),山东淄博人。毕业于山东农学院。主要从事小麦遗传与远缘杂交育种研究。现为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研究员。李振声曾担任中科院原西北植物研究所所长,中科院西安分院、陕西省科学院院长,陕西省科协主席,中科院副院长,中国科协副主席等职。李振声是*十二大、十三大代表,全国政协第八届、第九届常务委员,曾荣获陕西省和全国劳动模范。

2005年

叶笃正

叶笃正(1916.02~2013.10.16),男,汉族,又名叶平斋,安徽安庆市宜秀区大桥街道办事处叶祠社区人,著名气象学家,中国现代气象学主要奠基人之一,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世界气象组织IMO最高奖获得者,1940年毕业于西南联大地质地理气象系;1943年研究生毕业于浙江大学史地研究所;1948年11月在美国芝加哥大学获博士学位,在国内外共发表论文145篇,专著12部(1945-2003)。叶笃正曾任中国科学院院士、芬兰科学院外籍院士、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所长等职,是第六、七届全国人大常务委员,1956年获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奖三等奖;2006年被评为感动中国十大人物;2013年10月16日因病逝世。

吴孟超

吴孟超,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肝胆外科之父2005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军医大学附属东方肝胆外科医院院长、东方肝胆外科研究所所长。擅长疾病肝胆疾病的各种外科手术治疗,尤其擅长肝癌、肝血管瘤等疾病的外科手术治疗,被誉为“中国肝胆外科之父”。中国科学院院士,一级教授,博士生导师。2011年5月,中国将17606号小行星命名为“吴孟超星”。2012年2月,被评为2011年度感动中国人物。

2004年

空缺

2003年

刘东生


刘东生

刘东生(1917年11月24日-2008年3月6日),我国著名地质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欧亚科学院院士、第六、七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第三届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书记处书记、原国务院环境委员会专家组组长、国际第四纪研究联合会原主席、中国第四纪研究委员会名誉主任,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名誉所长、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一级研究员、国际杰出第四纪地质环境学家,澳大利亚国立大学荣誉博士,中国科学探险协会主席,中国青藏高原研究会理事长。

王永志

王永志,男,中*员,中国工程院首批院士,中国国家科技最高奖获得者,火箭技术专家,俄罗斯宇航科学院外籍院士,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现任中国载人航天工程高级顾问。1932年11月17日出生于辽宁省昌图县。1961年毕业于莫斯科航空学院,1992到2007年担任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总设计师。

2002年

金怡濂

金怡濂,男,汉族,1929年9月出生于天津市,原籍江苏常州,中*员。1951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电机系,现任国家并行计算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员,中国计算机学会名誉理事。

2001年

王选

王选(1937年2月5日-2006年2月13日)男,汉族,籍贯江苏无锡,生长于上海,九三学社成员,1958年9月参加工作,北京大学数学力学系计算数学专业毕业,大学学历,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全国政协副主席。2006年2月13日11时许在北京病逝。

黄昆

世界著名物理学家、中国固体和半导体物理学奠基人之一、杰出教育家。浙江嘉兴人。自幼勤奋学习,热爱自然科学。西南联大毕业后从事物理理论研究,大胆预言与晶格中杂质有关的X光漫散射,后称为黄散射。受邀与玻恩著《晶格动力学》,至今仍是该领域权威著作。提出“黄方程”和由此引伸的极化元的重要概念,对理论物理发展作出重要贡献。1956年北大任教主持中国半导体物理专业的创建工作,著《固体物理学》为中国信息产业培养第一批人才。1977年任科学院半导体所所长为中国半导体科学技术的复苏发挥重要作用。2001年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2000年

吴文俊

吴文俊(1919年5月12日-),浙江嘉兴人,出生于上海,毕业于交通大学,是中国著名的数学家。吴文俊的研究工作涉及到数学的诸多领域其主要成就表现在拓扑学和数学机械化两个领域。他为拓扑学做了奠基性的工作。他的示性类和示嵌类研究被国际数学界称为“吴公式”、“吴示性类”、“吴示嵌类”至今仍被国际同行广泛引用。吴文俊现在是中国科学院系统科学研究所名誉所长,1997年获自动推理领域最高奖HerbrandAward,2006年获邵逸夫奖数学科学奖。编号第7683号小行星被永久命名为“吴文俊星”。

袁隆平


袁隆平

袁隆平,中国杂交水稻育种专家,被称为中国的“杂交水稻之父”,中国工程院院士。现任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十二届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湖南省政协副主席,湖南省科协副主席。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暨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主任、西南大学农学与生物科技学院名誉院长、湖南农业大学农学院教授、中国农业大学客座教授、怀化职业技术学院名誉院长、湖南生物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名誉院长、联合国粮农组织首席顾问、世界华人健康饮食协会荣誉主席。1981年6月6日,袁隆平获第一个特等发明奖。1987年11月3日,联合国向袁隆平颁发科学奖。2014年,被挪威*提名与印度遗传学家和巴基斯坦*活动家角逐2014年度诺贝尔和平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