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科普小知识本站旨在为大家提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科普小知识,以及科普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科普文章

洛阳城太极殿遗址

科普小知识2021-12-22 13:40:11
...

始建于曹魏时期的太极殿,是中国历史上第一座“建中立极”的宫城正殿,其创建的宫室制度及都城格局,开创了中国及东亚古代都城布局的一个新时代。2012-2015年,结合文化遗产保护的需要,启动了汉魏洛阳城以太极殿为中心的宫城中枢区考古勘察。发掘面积1.2万平方米,考察取得重大收获。2016年5月16日,河南洛阳汉魏洛阳城太极殿遗址被评为“2015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

中文名:太极殿

始建年代:曹魏时期

始建者:魏明帝曹叡

重要地位:遗址入选“2015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

1、简介

太极殿遗址位于北魏宫城中部偏西,北距河南省孟津县平乐镇金村约1公里,南距宫城正门阊阖门遗址约460米。

汉魏洛阳城宫城太极殿是曹魏至北魏时期宫城的中心正殿,是中国历史上第一座“建中立极”的宫城正殿,是中国都城历史上最大的正殿。自三国曹魏时期,魏明帝在洛阳兴建宫殿,太极殿被视为皇宫的正殿,国家政治活动、元旦大朝、新皇即位、大赦改元、政治决策等重要国事活动都在太极殿内进行。自三国始,中国形成了太极殿制度。之后直至唐宋直至明清时期,历代皇宫正殿皆为太极殿。


太极东堂遗址(东南向西北拍)

勘察表明,太极殿是由位于北魏宫城主要建筑轴线中部、东西向分布的三座大型夯土台基建筑为主体构成,结合记载当分别是太极殿和太极东、西堂遗址。在太极殿主体建筑周围,还围合有廊庑、宫门等附属建筑,形成东西约340米、南北约310米的大型宫院,前面的三号宫门为太极殿宫院正门。该建筑群是汉魏洛阳城乃至中国古代建筑体量较大的建筑群之一,也是中国古代都城一种崭新的宫殿建筑格局。

据发掘解剖,太极殿建筑群的建筑时代主要为三个时期,其主体建筑始建于曹魏时期,北魏时期重修沿用,北周时期改建未成。

太极殿的建造,确定了汉魏洛阳城的建筑布局中心,由此确立的以太极殿为中心的单一宫城形制以及都城单一建筑轴线,以太极殿为大朝、东西两侧并列的东西堂为常朝的“东西堂制度”,在中心正殿前设三道宫门、宫城三大主殿南北纵列的“五门三朝”制度等,开创了中国古代宫室制度及都城布局的一个新时代。从汉魏洛阳城开始确立的这一宫室制度,对后代都城制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不仅直接为隋、唐所沿袭,更为其后的宋、元、明、清所继承,并远播至东亚其他地区。

2、历史沿革

黄初元年(220年),曹丕称帝建魏,定都洛阳(汉魏洛阳故城),开始了对东汉雒阳城的新建与重建。曹魏政权重点修复北宫,起太极殿,采取了单一宫制,即宫城位于全城中轴线北端“居中建极”。居中建极的宫城上应北极星,这是*集权得以强化的表现。单一宫制意在树立*皇权的绝对威信,改变了曹魏邺城两宫并置的模式。


太极殿复原想象图

公元227年,魏明帝曹叡继位。初期因忙于对吴、蜀作战,无暇顾及宫空建设。

公元234年.蜀国丞相葛亮去世,战事趋于缓和,此时魏明帝决意在洛阳大修宫殿、苑圃、宗庙、社穆,整修城池、道路,而自己暂住许昌官。

公元235年,用工徒三四万人,陆续在北官修建了主殿太极殿,后宫正殿昭阳殿。据《太平御览》和《资治通鉴》等书记载,太极殿建在高大的二层台上,面阔12间,正面设左右两个升殿的踏步。殿内设有金铜柱4根.是魏宫最巨大豪华的殿宇,两侧分别建有东堂和西堂。太极殿是皇帝举行大朝会等重要礼仪活动的主殿,东堂是皇帝日常处理朝政、召见群臣、讲学之所,西堂是皇帝日常起居之所。正殿太极殿与东西堂一字并列,这种布局起源于曹魏洛阳城,并一直到北朝末年,隋朝修建大兴宫才改变,使用时间长达近350年。

在太极殿北有式乾殿,为皇帝正殿。式乾殿北有昭阳殿,为皇后正殿,殿前庭中有魏明帝时铸作的高达二四丈的铜龙、铜凤,十分奇伟。这些殿堂各自都有四门和廊虎围绕而成的巨大官院。太极殿前有通向官城南正闭司阅门的主干大街,并内此而形成一条内南而北的主轴线。

此外,魏文帝曹丕在洛阳城西北隅建百尺楼。曹魏又将东汉旧城北城墙加厚至30米左右,并在西城墙北段、北城墙外侧增筑马面,改建太夏门,其意恐在于加强宫城的防卫。而城内高台、城墙、马面、护城河等完备防护体系的形成,则标志着它的成熟。

1961年,太极殿所在的汉魏洛阳故城及白马寺被国务院确定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006年,包括太极殿遗址在内的汉魏洛阳故城入选国家首批重点保护的36处大遗址之一。同年国家文物局正式启动了丝绸之路申报世界文化遗产项目,包括太极殿遗址在内的汉魏洛阳故城作为中国段首批申遗点之一,入选丝路申遗项目。

2012年起,结合文化遗产保护的需要,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洛阳汉魏故城考古队启动了对以太极殿遗址为中心的宫城中枢区的全面勘察,明确了太极殿及周边附属建筑的规模形制、布局结构、保存状况和时代序列,取得了重要成果。

2013年08月,丝绸之路申遗点洛阳段太极殿、阊阖门、端门、东北城墙等文物遗产点,迎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申遗专家的验收考评。

2014年3月,经过3年持续考古发掘工作,中国历史上第一座“建中立极”的大型宫室—汉魏洛阳城太极殿日前被揭开神秘面纱。

2014年6月,太极殿所在的汉魏洛阳故城遗址作为丝绸之路项目中中国境内的22个遗址点唯一的都城遗址,成功入选世界文化遗产。

2016年1月12日,“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学论坛·2015年中国考古新发现”在北京举办。论坛开幕式宣布了2015年中国六项考古新发现,汉魏洛阳城宫城太极殿遗址成功入选。

3、建中立极


太极殿所在的中枢区遗址

在中国宫殿版图上,有过好多座太极殿:曹魏在洛阳城始建的太极殿,不仅西晋时期继续沿用,甚至东晋王朝衣冠南渡之后,在都城建康也仿建太极殿。之后的南朝宋、齐、梁、陈的正殿,也皆为太极殿;而北方的北魏政权,仰慕汉文化的孝文帝迁都洛阳之前,在当时都城平城也仿建了太极殿,迁都洛阳后,又重建了太极殿;东魏、北齐也都在邺都营建太极殿;到了唐代,不仅皇宫的正殿仍称太极殿,其所在的正宫也以太极为名——称为太极宫;北宋时期,洛阳作为大宋王朝的西京,朝廷仍将洛阳皇宫的正殿称为太极殿……足见太极殿之名在后世王朝承继正统地位中的重要性。

太极殿是汉魏洛阳故城宫城的正殿,始建于曹魏明帝时期,西晋沿用,北魏时在魏晋太极殿的基础上重建,后世宫城正殿多以“太极”为名,即肇始于此。根据文献记载,太极殿是新皇登基、大朝会和处理重大事件的正殿,由正殿、东堂、西堂和四周的廊庑组成宫城中最大的殿庭院落。

太极殿正殿、东堂、西堂用途:

正殿:皇帝日常的主要工作地点,元旦大朝、新皇即位、大赦改元、政治决策等重要国事活动均在这里进行。

东堂:皇帝另一处办公场所,非重大活动,一般的朝会、宴飨群臣、接见使节等会在这里进行。

西堂:皇帝居住的地方。

4、历代遗存

曹魏太极殿

简介

史书记载,魏明帝曹睿青龙二年(公元234年),蜀汉丞相诸葛亮病故,从而减轻了曹魏在军事上的西顾之忧,明帝遂于次年,即青龙三年(公元235年)在京师洛阳大兴土木,起太极、昭阳诸殿,筑总章观,又增饰芳林园(后避魏齐王曹芳讳,改称华林园),以示国家的太平景象。太极殿落成之后,即成为曹魏皇宫的正殿,此后明帝的继承者,齐王曹芳被废黜的地点是在太极殿,被弑的高贵乡公曹髦、禅让于晋武帝司马炎的魏元帝曹奂也都曾于太极殿即皇帝位。

相关史料

《三国志·魏书·明帝纪》记载:“(青龙三年)是时,大治洛阳宫,起昭阳、太极殿,筑总章观”。裴松之注引《魏略》曰:“是年,起太极诸殿,筑总章观”。

《水经注·谷水》记载:“魏明帝上法太极,于洛阳南宫起太极殿于汉崇德殿之故处,改雉门为阊阖门”。

遗址

太极殿,是宫内最重要的宫殿。据勘探,其夯土基址呈规整地横长方形,东西长100、南北宽60米,今仍高出四周地表约4米。

试掘和清理结果显示,基址夯筑坚实,顶部已严重残损,柱础石或础石槽等建筑遗迹无存,四侧壁虽也有程度不同的破坏,但基本形制犹在,大模样还是可以呈现出来。根据试掘沟所见,东西二侧壁为直壁,犹高2米余,壁表原或包砖。南侧壁破坏较甚,似有登殿坡道残存。北侧保存较好,壁高l米余,壁表包砌青砖,壁脚犹存砖铺散水,并发现由殿基向北的砖铺小路。在小路西侧,出土已残长方形铺地青石板一块,石面平整光滑。殿基东西两侧还曾清理出夯土基址及青石柱础等建筑遗迹,两翼当有廊道类建筑与大殿相连。

由此看来,此殿应是一座坐北面南,且北部地势高、南部地势低,颇具居高临下之势的宏伟建筑,风格朴实而壮丽。


魏晋与北魏宫城西墙与河渠遗迹(由东向西拍)

西晋太极殿

晋武帝司马炎通过禅让取得天下,建立晋朝后,仍以洛阳为都,沿用曹魏都城宫殿。泰始元年(公元265年),晋武帝在南郊设坛行禅让礼,结束后在洛阳太极前殿宣诏称帝。

西晋末年,永嘉之乱,匈奴前赵的攻破洛阳,纵兵烧掠。洛阳宫殿惨遭毁坏,太极殿也随之不存。

北魏太极殿

概况

东汉旧都,宫廷及苑囿都毁于汉末董卓之手。曹魏自邺城迁都洛阳之后,就原来的旧址予以重建、改建和扩建。西晋时仍建都洛阳,利用原有宫殿和御苑。北魏孝文帝太和十八年(公元494年),将都城从北部的平城迁至华夏腹地洛阳,之后洛阳重新成为帝都。北魏迁洛后,立志于汉化。因此都城、宫殿规制多沿用魏晋旧制,北魏洛阳皇宫正殿亦曰“太极”。

北魏时,自平城(今山西省大同市)迁都洛阳后,统一了北方,使多年战乱而被破坏了的社会生产力得以恢复和发展。作为首都的洛阳,经济、文化都很繁荣,城市人口不断增加,于是朝廷决定扩建都城。皇帝派人考察南朝都城建康的城市建设情况,参照制定了洛阳的新规划,于北魏文帝太和十七年(493年),开始了大规模的城市改造和扩建工程。经过这次大规模建设后的北魏洛阳城,在建筑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它具有内城、外郭两道城墙,城市的功能分区比以前汉魏时期更加完备。内城*的南北干道叫做“铜驼街”,靠近官城前的一段街道两侧,为朝廷衙署。宫城南北约1398米,东西约660米。宫城的北部为御苑。占据都城中心的皇宫,前面有朝廷衙署,后面有御苑,中间突出了皇权至高无上的威严。御苑在宫城和城市的最后,毗连城北邙山,在军事上不但可以据守,必要时也便于向山区撤离。这是吸取了邺城临近城垣布置御苑的经验,结合地理形势改进为沿中轴线南北布置,这样就兼顾了礼仪上和军事上的要求。这条贯穿都城南北主轴线的布局,奠定了此后中国封建都城规划的基础,确立了一种洛阳式的典型模式。

关于北魏洛阳太极殿的最早记载,出现于宣武帝景明二年(公元501年),宣武帝引见群臣于太极前殿,告以览政之意。太极殿作为北魏皇宫的正殿,是新皇登基、大朝会和处理重大事件的正殿,由正殿、东堂、西堂和四周的廊庑组成,是宫城中最大的殿庭院落,最终随着北魏末年的分裂而湮没于历史。公元534年,高欢立元善见为帝,即东魏孝静帝,并迁都邺城。迁都时,高欢将洛阳城内40万户居民迁到邺城,并大拆洛阳宫殿,将所拆的建筑材料运往邺城,致使汉魏洛阳城300年锦绣帝都,逐渐化作一片废墟。

遗址

据考古勘探,在汉魏洛阳城北部有北魏时期的宫城,宫城正殿太极殿在宫城的前部﹐与阊阖门对直﹐其基坛南北长约60米﹐东西宽约100米﹐规模甚大。太极殿遗址和汉魏洛阳城其它遗址一样作为国家大遗址保护的宫城已经被保护起来,将来会随着汉魏洛阳城遗址一道呈献给子孙后代。

北宋太极殿

北宋定都开封,称之为东京,并沿袭五代时期旧制,以洛阳为西京。因此,北宋时期的洛阳沿用了前代洛阳作为都城时的宫殿城郭,北宋西京皇宫正殿为太极殿。隋朝洛阳皇宫正殿为乾阳殿,唐初,李世民拆毁乾阳殿,后唐高宗时在乾阳殿基址上建乾元殿,武则天又拆毁乾元殿建明堂(万象神宫,亦曰通天宫),玄宗开元五年一度改明堂为乾元殿,后复名明堂,最后改为含元殿。朱温建后梁后,以洛阳为西都,将正殿改为朝元殿,后唐时复改为明堂,后晋改为宣德殿,之后又被改作明堂,直至北宋宋太宗太平兴国三年(公元978年)最终将洛阳皇宫正殿改名为太极殿。

相关史料

《宋史·地理志》记载:“西京。唐显庆间为东都,开元改河南府,宋为西京,山陵在焉。宫城周回九里三百步……正殿曰太极,旧名明堂,太平兴国三年改。殿前有日、月楼、日华、月华门,又有三门,曰太极殿门”。

《宋会要辑稿》记载:“西京,唐曰洛州,后为东都、河南府,寻改为京。梁为西都,晋复为西京,国朝因之。京城周回五十二里……正殿曰太极殿,隋曰乾阳,唐初曰乾元、明堂,后改含元,梁曰朝元,后唐曰明堂,晋曰宣德,后复为明堂,太平兴国三年改今名。殿前有左、右龙尾道,日楼、月楼,东西横门曰日华、月华。殿后有柱廊,次天兴殿,旧曰太极后殿,太平兴国三年改今名。后有殿阁,其地即隋之大业,唐之天堂,后门北对建礼门。太极殿门之西面南曰应天门,唐曰敷政、光范,后改”。

5、考古挖掘

自2012年起,结合文化遗产保护的需要,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洛阳汉魏城考古队启动了对太极殿遗址为中心的宫城中枢区全面勘察,明确了太极殿及其周边附属建筑的规模形制、布局结构、保存状况和时代序列,取得重要成果。

太极殿遗址位于北魏宫城中部偏西北处,北距河南省孟津县平乐镇金村约1公里,南距宫城正门阊阖门遗址460米。此次发掘,首先在该遗址区进行综合性的勘探,主要采用铲探、土样采集、电法和磁法物理勘探、高空影像采集分析等多种技术手段收集相关资料,勘探面积近25000平方米。勘探发现该区域的地下遗迹,以夯土遗迹为主,还包括地面、道路、水道、瓦砾堆积等,堆积较为复杂。勘探结合文献记载表明,太极殿遗址是由位于北魏宫城主要建筑轴线上、东西向分布的三座大型夯土台基建筑为主体构成,居中为太极殿中心殿基、东西两侧分别为太极东堂和太极西堂,三座建筑的夯土台基都残存有地上部分和地下基础部分。在此基础上,采取了发掘遗址区的东半部、保存西半部的方法,对太极殿中心殿基的东半部和太极东堂进行大面积发掘揭露,发掘面积8900余平方米。通过发掘,对太极殿中心殿基和太极东堂、太极西堂殿基的建筑规模、形制结构、建造时代等有了确切认识。三座殿基均为东西长方形,方向4度,大致位于同一东西向建筑轴线上。三座殿基间距13米,其间以下层为门址、上层似为阁道的多层建筑连接。以三座殿基为中心,在其周围发现有散水、道路、门址、院落、廊庑、水渠等设施,从而构成一组规划有序、布局合理的大型宫殿建筑群。

太极殿中心夯土殿基平面为东西长方形,因晚期改建未成,其形制略有残缺。其北边宽102.3米,南北进深约58~61米。台基主体由较为纯净的红褐色土夯筑而成,在其周边四面均发现有不同质地、颜色、厚度的后期补筑夯土。台基北面居中有一东西宽约51米,南北进深约3米的凸台。残存的台基北侧边壁,除凸台外侧包砖外,其余部分为夯土上墁抹白灰墙皮,墙皮上装饰有宽0.4~0.5米的红色条带共5处,间距5.6米~6.8米不等。台基外侧的地面保存较好,在北侧凸台外侧可见保存较好宽约1.1米的铺砖散水,其余地面为素土地面,未见铺设砖石痕迹。台基顶面残损,残高1.65~2米。在台基南部发现排列整齐的大型扰坑17个,上口形状不规则,底部大致为边长1.7米方形,残深1~1.2米。扰坑分为南北两排,中心间距6.5米。南排东西共14个,南距殿基夯土南壁约5.3米;北排共3个,分别位于东、西两端,其中东端2个,西端1个。从其排列位置、分布特点和建筑结构看,可能与建筑柱网的承础石坑有关。据勘探,殿基南侧设南北向踏道两条,发掘了东侧一条。踏道被晚期建筑房屋破坏,地上形状与结构不明,仅存地下夯土基础。其由红褐色土夯筑而成,东距台基东南角约17米,南北残长11米,东西宽约5.3米,两侧边壁墁抹有白灰墙皮。在台基北侧凸台东、西两端也各有1个踏道,揭露出东端一条,为自东向西向上登临殿基的踏道,东西残长5.6、残宽2.5米,有少量方形铺地石板残存。西端应该是对应的自西向东登临殿基的踏道。

太极东堂殿基位于太极殿中心殿基东侧,间距约13米。平面也为东西长方形,东西宽47.9米,南北进深约21.3米。殿基由较为纯净的红褐色土夯筑而成,外壁局部残存有多个时期抹墁的多层白灰墙皮,外侧也残存有相应时期的地面。墙皮多已剥落,保存较差。台基顶面残损,残高0.6~1.2米。在太极东堂殿基南侧,也设有南北向踏道两条。揭露出的东侧踏道东距殿基东南角7.7米,东西宽4.1米,南北长约12米。主体部分为夯土筑成,两侧砌筑包砖,外侧抹墁白灰墙皮。

在太极殿中心殿基与太极东堂殿基之间,发现有南北向的单门道门址和楼阁道的柱网遗迹。门址位于两座夯土台基之间正中位置,两侧各以宽约1.4、残高1.1米的东西向夯土隔墙与两侧的夯土殿基相接。夯土隔墙南、北两侧,各设置一排4块础石,形成面阔3间、进深2间的建筑结构。居中1间面阔4米,设有南北向门道;东西两侧各为面阔3.6、进深2.3米,形成中间为夯土墙、南北两侧有檐柱的廊庑结构。根据柱础规模和排列间距,推测上层应有阁道建筑。在门址南侧略偏东处,还发现一条南北向的铺砖道路,残长15、宽约2米。路面为长方形条砖平铺,两侧条砖立面顺铺,形成勒边;铺砖表面残破严重,上面残留有重物坠落砸击形成的深坑。

太极东堂的北侧,发现有东西并列的两组宫院,目前均只发掘了宫院的南半部进深11~14米的部分。两组宫院外围均由廊庑围绕,廊庑为中间有夯土隔墙、两侧各有一排檐柱的两面坡廊房建筑,开间约3.9米,进深约3.6米。西侧宫院东西长约20米,南侧廊房4间;东侧宫院只揭露了南侧廊房9间,残长37米,向东出发掘区。

太极东堂殿基北侧与两组宫院之间,有一东西向铺砖道路,南北宽约4米,东西残长52米,向东出发掘区,保存较好。道路西端设有一座单门道门址,门道宽3.5米。

西侧宫院由北面中间的正房和东、西、南三面廊庑,围合着中间的天井院落。天井院东西约8米,南北约4米,周边铺砌有石板。北面正房面阔3间,宽9米,进深不详。东侧宫院规模较大,尚未明确其建筑结构。东侧宫院南廊上,设置有单门道门址一处,连通东侧宫院和太极东堂殿基北侧。

对建筑台基夯土的解剖显示,太极殿及太极东堂的主体建筑时代,主要可分为三个时期。早期为红褐色夯土,质地比较纯净;夯窝为圆形平底,直径约6厘米;夯层较薄,约7~8厘米;太极殿主殿夯土基础残存厚度约7.5米,底部铺垫一层具有典型魏晋时期特征的素面筒瓦、篮纹板瓦和云纹锯齿瓦当残片。中期为黄褐色夯土,质地一般;夯窝为不规则形圜底,直径8~10厘米;夯层较厚,约18~25厘米,该夯土叠压打破早期夯土。晚期为灰褐色夯土,内含白灰渣粒;夯窝椭圆形,直径5~10厘米;夯层厚13~15厘米。晚期夯土个别地段也厚达7米,其底部铺垫有一层具有典型北魏时期特征的黑磨光面瓦件残片,夯土内也包含有北魏时期瓦片。太极殿主殿台基夯土上发现的17个大型扰坑,均位于晚期夯土中。

在对太极殿及太极东堂台基外侧地面的解剖中,也发现多个时期的地面等建筑遗迹,尤其是保存较好的施工柱坑、早期铺砖地面、拦边石条、柱础石等遗迹。这些地面遗迹的分期也大致与解剖的三期夯土遗迹相对应。

综合遗址区的地层堆积、建筑遗迹之间的地层关系,以及对建筑遗迹的局部解剖分析表明,太极殿遗址的主体建筑始建于曹魏时期,历经北魏、北周的修补与沿用。解剖中,在曹魏时期始建的殿基下,还发现不晚于东汉时期的建筑遗迹,但由于保存较少,建筑形制不明。文献记载,曹魏明帝青龙三年,“大治洛阳宫,起昭阳、太极殿”,是为汉魏洛阳城营建太极殿之始;北魏都洛后,重建太极殿;延至北周宣帝时期,文献也有规模庞大的修筑洛阳宫的记载。考古发掘资料与文献记载完全能够印证。

6、发掘意义

太极殿是曹魏、西晋、北魏时期举行大朝的宫城正殿,太极东堂、太极西堂则是皇帝听政决策、宴飨群臣、讲经论学等活动的场所,是当时当之无愧的“政治中枢”。始建于曹魏时期的汉魏洛阳城太极殿,是中国历史上第一座“建中立极”的宫城正殿,其位于都城北部中间单一宫城的中部,由中间的太极殿主殿和两侧略小的太极东、西堂组成,三殿东西并列,三座殿基占地面积达8000平方米,外围还辅以回廊、院墙、宫门等附属建筑,从而构成规划有序、布局严谨、规模庞大的太极殿宫殿建筑群,是汉魏洛阳城乃至中国古代建筑体量最大的建筑群之一。

这组经过严格设计、统一规划的宫室建筑,也是中国古代都城一种崭新的宫殿建筑格局。由太极殿的建立所标示的都城单一建筑轴线、单一宫城居北居中、中心正殿太极殿中的布局;太极殿为大朝、东西两侧并列的东西堂为常朝的东西堂制度;中心正殿前设三道宫门、宫城三大殿南北纵列的“五门三朝”制度等,开创了中国古代都城制度及宫城布局的一个新时代,对后代都城制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这项考察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首先,确定了该宫城墙垣的四至范围与时代序列;其次,进一步了解了该宫城中枢区轴线建筑的空间布局;第三,对宫城最重要核心建筑太极殿宫殿建筑群的布局结构有了崭新认识;第四,证实了文献记载曹魏新建的洛阳宫是一座居北居中的单一宫城,由此也确认了中国古代由汉代多宫制到以后各代居北居中单一宫城形制的转变时间,由以前认为的南北朝时期提早到三国曹魏时期,这是都城发展史上具有重要意义的崭新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