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科普小知识本站旨在为大家提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科普小知识,以及科普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科普文章

科普小知识2022-04-20 13:05:26
...

甗(汉语拼音:yǎn,粤音“演”)是中国先秦时期的蒸食用具,可分为两部分,下半部是鬲,用于煮水,上半部是甑,两者之间有镂空的箅,用来放置食物,可通蒸汽。

中文名称:甗

拼音:yǎn

地区:中国

1、概述


古代汉族的饪食器和礼器。流行于商至汉代,造型分上下两部分。上部用以盛放食物,称为甑,甑底是一有穿孔的箅,以利于蒸汽通过;下部是鬲,用以煮水,高足间可烧火加热。商代甗多为圆形,直耳,侈口,束腰,袋状腹,腹下设锥足或柱形足,器体厚重。商早期花纹简单,晚期多用兽面纹装饰。西周除沿袭商代形式外,还出现了附耳,有的上下部可以分开,在下半部也加附耳,同时还出现了长方形甗。春秋战国时,器身变薄,袋足消失,许多器物不再用花纹装饰。甗在商代早期至西周晚期,基本上都是甗鬲合体的,春秋早期以后则多为甑鬲式。商代的甗一般甑部较深,比例上略大于鬲部,多为立耳。西周的甗则甑部与鬲部的高度相差不大,附耳较多。西周中期开始出现方甗。春秋以后,甗的甑部多为大口斜腹的式样,即甑的底径要大大地小于口径。殷墟妇好墓出土的三联甗,却是在一个长方形鬲部上置3个甗,这仅是极个别的特例。除实用外,西周末春秋初,甗还是礼器,与鼎、簋、豆、壶、盘等组成成套随葬品。

大多数的甗为联体铸造。最独特的是妇好墓出土的三联甗,甑鬲分体,鬲体长方案形,六只方足,腹底平,中空可以盛水,其下可以焚火。案面上有三个灶孔,分置三甑,可以同时炊煮几种食物。

2、含义

甗读yan(第三声),是蒸食器,分上下两部分甑和鬲,有的是连体,有的是分开的。如1976年河南安阳妇好墓出土的,商代晚期的妇好分体甗,通高35.5厘米。

3、特征

上部用以盛放食物,称为甑,甑底是一有穿孔的箅,以利于蒸汽通过;下部是鬲,用以煮水,高足间可烧火加热。商代甗多为圆形,直耳,侈口,束腰,袋状腹,腹下设锥足或柱形足,器体厚重。商早期花纹简单,晚期多用兽面纹装饰。西周除沿袭商代形式外,还出现了附耳,有的上下部可以分开,在下半部也加附耳,同时还出现了长方形甗。春秋战国时,器身变薄,袋足消失,许多器物不再用花纹装饰。甗在商代早期至西周晚期,基本上都是甗高合体的,春秋早期以后则多为渐高式。商代的甗一般甗部较深,比例上略大于鬲部,多为立耳。

西周的甗则甑部与鬲部的高度相差不大,附耳较多。西周中期开始出现方甗。春秋以后,甗的甑部多为大口斜腹的式样,即甑的底径要大大地小于口径。殷墟妇好墓出土的三联甗,却是在一个长方形鬲部上置3个甗,这仅是极个别的特例。除实用外,西周末春秋初,甗还是礼器,与鼎、簋、豆、壶、盘等组成成套随葬品。

4、典型代表


三联甗

三联甗

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的三联甗是“妇好”生前蒸饭或祭祀时使用的器物,不仅铸造精良,造型更是非常独特。甗,本是一种蒸饭器,相当于现代的蒸锅。每件甗由上下两部分组成,上部分称为“甑”,盛放待蒸的食物;其底部是“箅”,有若干通气的孔;下部分为“鬲”,用以煮水。商代的铜甗大多是甑、鬲连体,一次铸成,并且都是单体,即一甑一鬲。而这件三联甗则是由一件长方形鬲和三件大小、形制基本相同的甑组成。这种样式的铜甗到现在为止仅此一例。三联甗的形体也比较巨大,下部的长方形鬲,长达103.7厘米,宽44.5厘米,上部的甑,高约26厘米。看上去,有如长条桌上放置了三口蒸锅。该器表面还铸有精美的纹饰。甗的口部是两组由夔龙组成的饕饕纹,夔龙长身卷尾,张口吐舌,颇显神威。夔身周边有一些圆涡纹。甑的内壁和双耳的下方均有铭文“妇好”二字。再看长方形部分,平面有3个略高出的喇叭状圈口,上装饰三角形纹和云雷纹各一周。平面上围绕口底部还各有一条蟠龙。侧面是上下两条纹带,上条纹带由夔龙纹和圆涡纹一一相间组成,下条纹带是由云雷纹构成的三角形纹,排列均匀、整齐。三联甗的上下左右均饰以醒目的龙纹,这或许是在刻意张扬王室的权威吧。将食物由生变熟,有烤、煎、炸、蒸、煮等多种方法,科学研究表明,采用蒸的方法不仅最有利于保存食物的营养成分,且不产生有害物质,最易于人体消化吸收和代谢。从考古资料看,我们的祖先在距今约7000年的时候,便烧制了陶甗,是世界上最早懂得利用蒸气、采用蒸的方法熟食的民众,加之,祖先培育了世界上最早的水稻,所以曾说:“中国人蒸熟了世界第一碗米饭”。甗,一种看似简单、平常的熟食器,竟然还有着如此重要的科学内含。

春秋四蛇饰甗


春秋四蛇饰甗

名称:春秋四蛇饰�引类别:铜器、青铜器

年代:春秋

文物原属:春秋时期饪食器

文物现状:现藏北京故宫博物院

简介:高44.7cm,宽33.7cm,口径28.7×23.2cm,重12.3kg。甗分体式。甑呈长方斗形,春秋四蛇饰甗无隔,腹高深,上部外侈,下部收敛,平底上有箅孔,甑下有榫圈,是为子口。鬲直口附耳,口内有用来插甑之榫圈的凹形母口,肩四角各饰以盘蛇,蛇上颈昂起,双眼凸于头顶处,鬲鼓腹,饰四球,分裆线连于腰际,足为蹄形。甑腹饰有三层勾连雷纹,耳饰变体重环纹,鬲腹饰蛇纹,四条盘蛇身上饰鳞纹。

春秋早期的青铜器基本上沿袭西周晚期的文饰。如重环纹、鳞纹等,都是西周晚期新出现的纹饰,不过从本器耳部纹饰来看,重环纹已开始变形,失去了中间的内环,只剩下外环。勾连雷纹曾一度在商末和周初盛行,春秋时则流行嵌有松石、金、银等物的勾连雷纹。本器所饰勾连雷纹未见镶嵌,尚处于过渡阶段。

最早出现于新石器时代,开始为陶质,到商代晚期铜甗逐渐增多,并有很多是甑鬲合铸,将上下两部分连为一体,造型相当奇特,然而,奇中之奇的是,在商代还出现了联体甗,也就是将若干个甗的下部合铸在一起,出土于殷墟妇好墓的三联甗便是这样一件独特的青铜礼器。这件三联甗将三件甗的下半部分,即鬲的部分合铸为长条案形,其体腔中空,相连相通,案的顶面上有3个高出平面的圈口,可放置三甑,平底下有六条实足。三件甗的上半部分,即甑的部分则仍然是三个个体,均敞口收腹,底部有3个扇形孔,分别套接于长条案的三个圈口内,从而形成一鬲加三甑的格局。使用时在鬲中放水,鬲下点火,这样的甗可以同时蒸煮几种食物,为后代一灶数眼炊具的制造打下了基础。如今家家户户使用的燃气灶也只有两个火眼儿,相比之下,商代工匠的构想真够得上科学和实用的标准了。

别开生面的构思与造型固然使人惊叹,可是三联甗外表丰富、和谐的装饰也足以让人流连驻足。三个甑的双耳上部均做成圆雕的兽头,与环形的下体相连,恰似一对奋力向上攀登的猛兽;甑外壁口沿下各铸出一周两组的夔龙,每组两只聚首相对,双眼圆睁形似“目”字,弓身翘尾,跃跃欲动;长条案形鬲的顶面上铸有三条缠身龙纹,四角则以牛头为饰,案四周侧面分别是在一周垂三角纹上部铸出十二条动态极强、面目狰狞的夔龙,其间以大圆涡纹相隔。这几组纹饰各成单元又互为照应,充分反映商代中期青铜铸造技术和装饰艺术所达到的境界。在中间鬲口的内壁、甑的内壁及两耳下的外壁,都有“妇好”二字铭文,说明了这件重量级炊具的归属。“妇好”是商王武丁的配偶之一,甲骨文中有关她的记载,说她曾领兵出征,英勇善战,为武丁的征伐立下过汗马功劳。

妇好墓三联甗体积巨大,气魄恢宏,是前所未见的殷商巨型青铜器,迄今为止,将三个甗联合在一起的青铜巨器,仅存一件,为稀世珍品,不可多得。

5、释义


基本释义

1.读音:yǎn

2.部首:简体部首:瓦,部外笔画:16,总笔画:20

3.意思:

(1).古代蒸煮用的炊具,上下两层,中间有箅子,陶制或青铜制。

(2).上大下小形状像甑的山。

(3).古地名,今中国山东省济南市附近。

详细字义

甗yǎn

1.甗:形声字,从瓦。本义:古代炊器。下部是鬲,上部是透底的甑,上下部之间隔一层有孔的箅(bì)。

2.古代炊具,中部有箅子

昆甗研,善升甗。——《汉书·百官表》注。颜师古云:“善升甗者,谓山形如甑。”

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五十七回:“臣请以纪侯之甗及玉磬行赂于晋,而请与晋平;鲁、卫二国,则以侵地还之。”

上一篇:

下一篇:好川古文化遗址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