涪陵榨菜制作工艺
涪陵特殊的地理条件和涪陵祖祖辈辈老工艺人的精湛技艺,创造出了这一奇特的传统饮食。涪陵榨菜在加工过程特别采用了原始的风脱水加工工艺及三腌三榨,促成了涪陵榨菜鲜、香、嫩、脆特色的形成。
中文名称:涪陵榨菜制作工艺
所属类别:传统手工技艺
所属地区:重庆涪陵
1、历史溯源
涪陵榨菜制作工艺
1899,由涪陵商人邱寿安命名,意即“经盐腌榨制过的咸菜”;并于当年首次将自己命名的这种咸菜产品投放宜昌市场获得成功。这是“榨菜”之名和“榨菜业”的缘起。据清道光二十五年1845年《涪州志·物产》中关于“包包菜”的记载,以及有关的民间传说推测,今涪陵区境内最晚在公元18世纪已出现青菜头即包包菜的广泛种植和加工成咸菜供家庭食用。因青菜头腌菜风味独特,是众多咸菜制品中的珍品,具有巨大的历史价值、文化价值、经济价值。2008年,重庆涪陵榨菜传统手工制作技艺,被国务院列入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2、改进与革新
涪陵榨菜制作工艺
民国初期,榨菜加工已打开独家经营的局面,群商蜂起,争相仿制,竞争激烈。各地厂商围绕提高工效,降低成本,保持质量,不断改进和革新工艺。至20世纪30年代初期,主产品的生产,从原料到成品一般要经过13道工序,即选择菜头、菜头切块、搭菜架、穿菜、晾菜、第一次盐腌、第二次盐腌、淘洗、榨除盐液、挑菜筋、第三次盐腌并加辣椒香料、装坛、封坛口。30年代以后合并为10道工序,即选菜、晾菜、下架、腌制、修剪、淘洗、拌料、装坛、封口。每道工序各有一定的操作规程和半成品质量标准,随着设备、原材料、技术手段等条件的改变和进步,以及产品规格、质量要求的不同,工序发生相应的调整和改变。
70年代开始对主产品进行改进和深度加工,如生产盐渍菜头、小坛和小罐装的菜丝(片)、直接腌制(不经风脱水)压榨制成的榨菜罐头等。小容器包装的低盐和怪味、广味、鱼香等风味的榨菜制品开始出现,但还未能大批量生产。80年代初期,小包装榨菜生产技术开始在涪陵全面推广。
3、传承意义
但是,原始手工制作榨菜虽然其品质优于现代机械化加工榨菜,由于其全凭人工肩挑背磨、人工踩压和手工操作,工艺繁杂、劳动强度大。更重要的是制作原始手工榨菜的老艺人已所剩无几,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农村劳动力转移,三峡库区河滩地淹没,现代化生产加工水平的不断提高,这一宝贵的传统手工制作技艺面临失传,为了继承和发扬涪陵区、重庆市乃至我国驰名中外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必须采取有力措施加以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