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环型人格障碍
循环型人格障碍是心理咨询门诊中比较常见的一种心理障碍。循环型人格障碍得指生活中听见的情绪高涨与忧郁低下极端波动的人格类型,一般女性多于男性。情绪兴奋时表现兴奋高涨,活跃乐观,有发自内心的欣喜和满足感。
病名:循环型人格障碍
常见病因:心理障碍
常见症状:情绪高涨,情绪低落,情绪不稳定
防治:精神分析法、领悟疗法
1、概述
当患者的情绪高涨时,他们的动作会比平时明显加快,好像浑身上下有使不完的劲儿,由于对自己的评价过高,所以通常会对外界的困难估计不足,认为自己是世界的中心,能够主宰一切,干什么事都雄心勃勃的,话语要比平时多好多,无论谁说话他都能插上一两句,做事情有明显的躁狂表现,常常虎头蛇尾,有始无终。当患者情绪低落时,就是另一种情景了——他们的动作明显缓慢了许多,总是一副愁眉不展的样子,沉默寡言,少气无力,逆来顺受,对自己没有信心,总是低估自己的能力,而将周围的困难估计得过高,所以行动起来总是畏首畏尾,而且对什么事情都不感兴趣,更不喜欢和人交流,经常内疚和自责。就是这样两种交替出现的情绪状态让患者常常处于一种矛盾的心理状态之中,这是不正常的心理行为,会给患者带来不少的影响,干扰了患者正常的工作和生活,情况严重的甚至还有可能诱发躁狂症和抑郁症。
2、案例表现
循环型人格障碍是一种以情绪变化为主要特征的人格障碍,也称为情绪易变型人格障碍。这种人的心理、行为表现是:常常无缘无故地喜悦或悲伤,历时几小时或几天,情绪发生时自己往往意识不到,也不能自控,情绪的发泄只是一种释放作用。因为情绪的变化总是反复出现,所以称之为循环型人格障碍。
例如:田某,女,17岁,师范二年级学生,性格活泼,兴趣广泛,思维敏捷,能歌善舞。一年级时,表现特别自信,上课发言积极,在班级组织的晚会上表演节目,受到同学的好评,并被推选为班上文艺委员;三个月后,田某变得情绪低落,学习成绩开始下降,并且认为自己能力不如别人,常唉声叹气,与同学来往明显减少。第二学期,田某的情绪又出现了上述的变化。认识田某的人对其评价大不相同:有的认为她自信;有的认为她自卑;有的认为她兴趣广泛;有的认为她百无聊赖;有的认为她温和;有的认为她烦躁。
3、诊断特征
循环型人格障碍可以通过以下三个特征来诊断:
一是情绪高涨。表现为高涨情绪反复出现。情绪高涨时,动作明显增多加快,仿佛有使不完的劲,浑身都是力量,对自己的能力评价过高,对周围环境的困难估计过低,仿佛自己能主宰一切,雄心勃勃,喜欢交际,常做有头无尾的事,有明显的狂躁表现。
二是情绪低落。表现为低落的情绪反复出现。动作表现显得迟缓凝重,愁眉苦脸,沉默寡言,逆来顺受,对自己的能力估计过低,对周围环境的困难估计过高,对自己丧失信心,总是内疚和自责,对一切不感兴趣,有明显的抑郁表现,但不如抑郁症症状明显。
三是情绪不稳定。表现为一度时期积极,一度时期消极;一度时期热情,一度时期冷漠;犯有很严重的忽冷忽热病,被大家评价为“一个说不来的人”。
三循环型人格障碍形成的原因
循环型人格障碍形成的原因,目前还没有一致的认识。
有的人认为与遗传有很大的关系,家庭中有躁狂症或抑郁症病史的,其子女有循环型人格障碍的明显较多。
有的人认为与周围环境有很大的关系,循环型人格对周围环境特别敏感,能够觉察出别人不注意的环境变化,因而情绪受到影响。当类似环境因素周期性出现时,容易产生循环型人格障碍。
还有人认为与个人的人格特质有关。有的小孩一生出来,动作就比别的小孩多,容易产生“小儿多动症”,情绪也容易形成躁狂。有的还把人格与生理机能联系起来,人体内存在着“生物钟”,情绪、智力、体力按周期性变化,有的情绪反应明显就形成了循环型人格障碍。
4、防治
循环型人格障碍是可以通过治疗得到控制的。一般采用精神分析法、领悟疗法,分析揭示其内部的发病原因,从而进行治疗。
由于有些外界因素容易引起情绪变化,因此,在平常生活中,要尽可能地留心寻找引起情绪变化的外在因素,加以预防、控制和避免。一旦情绪发生变化,就能意识到自己所处的状态,时时提醒自己,也可以告诉别人,让他们来提醒和劝导自己。
当情绪变化不可抑制时,也不要过分压抑,要采取适当的形式进行发泄,但千万不要伤害自己和他人;同时,请别人在自己情绪发泄时不要过多计较,一旦情绪恢复后,马上进行必要的解释。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