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科普小知识本站旨在为大家提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科普小知识,以及科普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科普文章

徐璐玲

科普小知识2021-09-01 13:56:16
...

徐璐玲,山东人。南开大学博士,北京大学博士后,中科院博士后,斯坦福大学高级访问学者,研究员。中国宏观经济政策和国家战略专家,主要研究经济政策和政策秩序、国家财政治理、国际货币体系与资本流动等。代表作有《经济良思录》、《二十一世纪前十年的中国经济政策》、《人民币汇率怎么了》、《MANUSCRIPTOFECONOMICS&FISCALGOVERNANCE:FROMORDERTOCHOICE》(全英文著作《经济学和财政治理手稿:从秩序到选择》)、《文明演化与政策秩序》、《县域发展与中国现代化》等,经济学专著有时署名“徐霜北”。

中文名:徐璐玲

别名:徐霜北

国籍:中国人民*

民族:汉

出生地:山东

毕业院校:南开大学、北京大学

代表作品:《二十一世纪前十年的中国经济政策》、《人民币汇率怎么了》、经济学和财政治理手稿

1、人物简介

徐璐玲,山东人,南开大学博士,北京大学博士后,中科院博士后,斯坦福大学高级访问学者,研究员。长期在财政部从事政策研究工作,多年参与起草国家预算报告和重大财政政策课题研究。著有《MANUSCRIPTOFECONOMICS&FISCALGOVERNANCE:FROMORDERTOCHOICE》(全英文著作《经济学和财政治理手稿:从秩序到选择》)、《经济良思录》、《人民币汇率怎么了》、《21世纪前十年的中国经济政策》、《文明演化与政策秩序》、《县域发展与中国现代化》。

2、主要观点

1、财政治理三定理

1)内生定理:“鱼不可脱于渊”,财政分权治理内生于经济*变革。即使正式规则发生变化,若不存在与其一致的财政关系,往往引起财政分权的混乱。

2)善治定理:财政分权的功能是提供公共产品的划分边界、激励经济增长与制度创新。当财政分权关系满足两个条件时,将导致“善”的制度改进:*演进中,财政分权的发展不应阻碍制度创新;假定制度不变,财政分权关系的发展不应导致逆向选择。

3)协同定理:公共财政与财政分权是协同发展的。为了体现*职能变化与财政分权的选择关系,*和地方*都在为公共产品的分界进行适应性调整(均衡),这是一个永动机式的调整,将永久继续下去。(《文明演化与政策秩序》)

2、事权与财权匹配是财政分权的核心

我们迫切需要根据事权来配置财权,“一级事权”就是要解决*职能合理设置的问题。“一级财权”最根本的问题是分税制里的税基问题,各级*都应该有自己大宗、稳定、与事权相配套的税源。(《文明演化与政策秩序》)

3、中国进一步财政分权改革的三原则

1)总体上财政应向地方*适度分权;2)向地方*的财政分权不应损害中国经济增长效率;3)向地方*的财政分权应以*财政制度建设为基础。(《文明演化与政策秩序》)

4、财政政策“四缺口模型”

力鼎国内以需求为导向的宏观政策,首先应当改善财政政策“四缺口模型”。缺口一:结构调整;缺口二:收入分配;缺口三:自动稳定器;缺口四:消费预期。(《21世纪前十年的中国经济政策》)

5、人口红利与对外贸易的关系

长远来看,我国在“人口红利”期通过贸易顺差换回了外汇,积累了外汇储备,并向海外输出资本,这其实等于在海外储蓄了一笔资金。这些储蓄将来还会通过贸易逆差用掉。“人口红利”期的贸易顺差其实是在海外储蓄养老金的结果。(《人民币汇率怎么了》)

6、人民币国际化的“三级跳”

推动人民币国际化,无论其路径如何,必将经历“三级跳”。“三级跳”可以在同一步骤下实现,但过程是长期持续的。第一级,成为次区域货币,也即东亚货币。第二级,成为区域货币,也即亚洲货币。第三级,成为世界货币,最终目标是成为和美元、欧元三足鼎立的主要国际货币之一。(《人民币汇率怎么了》)

7、以提高工资替代人民币升值作为解决国际收支不平衡的途径

提高工资是解决贸易顺差以及缓和人民币升值压力的重要途径。从某种意义上来讲,美、日以及欧盟等国家之所以强烈敦促人民币升值,是因为不愿意看到中国采取能够取得相同效应的替代方案,比如提高工资水平。究其原因,中国工人工资的提高对发达国家维持其社会经济的中心地位并不有利。首先,中国工人工资提高结果是提升中国的内需;其次,工资提高后使得那些跨国公司再也无法获得如此廉价的劳动力;再次,工资提高也会冲击发达国家的社会政策。基于自身社会经济持续发展的考虑,当前中国更应该采取提高工人工资而非大幅度提升人民币汇率的措施。(《人民币汇率怎么了》)

8、建立“三位一体”的社会保障体系

今后一个时期建立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基本思路是:建立以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农村养老保障制度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三位一体”的,以商业性保险、社会慈善事业为补充的,覆盖完整、水平适度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21世纪前十年的中国经济政策》)

9、我国农村消费行为的六个特征

农村消费行为状况体现为:1)以实惠型消费为主,具有价格敏感性;2)实物性消费下降,货币性消费增加快;3)物质性消费多,精神性消费少;4)消费时段集中;5)消费方式趋同;6)消费心理谨慎。(《21世纪前十年的中国经济政策》)

10、县域环境保护工作存在的三个问题

1)县域发展的压力给环境保护工作带来压力:县域经济各地竞争势头足,且由于县域经济在地狱和人才以及技术资源等方面的条件限制,使得县域经济发展方式比较粗放,这样粗放式的发展压力“传导”给环境保护工作。2)县域环境保护投入不足,制约着环境保护工作的开展:无论从执法人员素质、资金还是设备投入看,县级环保执法机构都是省、市、县三级中最差的。3)县域经济发展方式增加了环境保护工作的难度:县域经济发展的主体以中小企业居多,且多是民营企业;这些企业本身存在规模小、资金投入困难等现实问题,这就使得其在产品选择和技术装备上考虑环境因素少。(《县域发展与中国现代化》)

3、经典语录

1、“相机抉择的货币政策后患无穷。货币供给不能取决于货币当局相机决策所采取的政策组合,而是取决于货币供给的经济增长体量和货币供给的一致规则。即使货币政策是内生与均衡的,经济体外仍然要有对冲之渠道。”(《经济良思录》)

2、“每一个世界经济发展周期都是由一次新能源技术革命的演变所决定的。21世纪前1/4的时间里,将会出现一个世界经济长周期的新高涨。”(《21世纪前十年的中国经济政策》)

3、“县域发展,不仅取决于法治化,而且受益于法治化,法治不仅是县域发展的条件,更是一种潜在的资源;法治发展水平是县域发展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体现。”(《县域发展与中国现代化》)

4、“中国是内需大国,且中国不同地区间的禀赋差异较大,这种差异性带来的巨大的经济发展潜力,相当于几十个小国的集合增长,外部环境对两国发展的影响相较,怎一个广场协议了得?”(《人民币汇率怎么了》)

5、“如果不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踏脚石将不会稳固。为什么不稳固,因为我们正在耗尽‘三个红利’:人口红利、资源红利和环境红利。”(《文明演化与政策秩序》)

6、“如果总拘泥于保持名义汇率的稳定,货币政策的自主性将会受到汇率政策的制约。扩大汇率的波动弹性,有利于化解因国际收支因素对国内物价上涨的压力。也就是说,通过名义汇率而不是通货膨胀率的变化来影响经济的运行。”(《人民币汇率怎么了》)

7、“值得我们警惕的是,长期为零或负的利率政策,一旦处于本币快速升值的环境中,将会使国民经济迅速滑入严重通货紧缩的泥潭。在那个时刻,利率政策将失去效力。为了保持货币政策的锋利,不能让负利率的锈迹侵蚀太久。”(《人民币汇率怎么了》)

8、“指望仅仅由中国少数地区的收入水平和供求关系来决定人民币升值显然以偏概全!我们可以知道,外汇储备的持续增长是国际产业分工、国际贸易格局、国内经济结构的结果。”(《人民币汇率怎么了》)

9、“在对一国经济中一两个关键部门的负面预期成为市场的共识时,对正在处于上升势头中的本币的逆转性需求就会产生,进而引发对外汇资金的大量需求,从而对本币的稳定性产生极大威胁。”(《人民币汇率怎么了》)

10、“人民币国际化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既不能在经济和金融基础条件尚未成熟的时候急躁冒进,但又不能等到中国经济基础和金融体系发展到与世界发达国家相同的水平以后再去考虑。从国家外汇储备管理的长期战略角度来看,人民币国际化是一个值得管理层站在国家战略调整的高度认真考虑的长期策略。”(《人民币汇率怎么了》)

11、“保持人民币汇率的相对稳定是中国汇率政策的最优选择。对中国来说,人民币升值是总量调整,贸易争端是结构调整,总量调整产生的是系统性风险,其造成的福利损失要大于后者。”(《人民币汇率怎么了》)

12、“凯恩斯主义洪水泛滥的最后时期,市场经济国家的*改革已隐然成形。其以审视*职能为出发点的政绩观,关注点从*的廉价程度转为行政的效率及效果。借用企业家精神改造*的思潮以及项目管理的绩效评估方法,显然区别于‘政绩’这个较为狭隘的词汇。”(《经济良思录》)

13、“软预算约束是存在于转轨经济中的一个突出问题,它包括各层次主体的软预算约束行为,既有**与地方*的软预算约束问题,又有国有企业的软预算约束问题,以及在转轨经济环境中所存在的其他行为主体的软预算约束问题。这些都造成了相当程度的资源浪费或扭曲性使用。”(《经济良思录》)

14、“市场化状况至少可以在资源基础配置层面上还原经济模式的本来面目,但是计量效果常常使我们遭受判断方面的损失。技术方面的困惑有两重,主观评价的变量选择权和重要程度构成了评价中国市场化程度的首要问题,另一个同样不能忽视,差异性如此广泛的存在,以至于数据的采集和选本的选取几乎要扩大到全面的统计。这样的技术困难和数据可获得困难并不能成为中国市场化改革进展和不足的托辞,因为市场化的动因没有消失,市场体系的健全是进行时。”(《经济良思录》)

15、“公共服务相对于公共的需求呈现稀缺,每一个公共品的消费者将试图获取尽可能多的公共资源,高效解决稀缺和边际递减约束的公共产品分配。除非设定成本是如此之高,以至于必须通过利益等同的交换收回公共品投资,否则维护该项公共支出所产生资产的沉淀最终被消耗。事实上,创设提供和维护公共产品的激励主动性通常不会自现。公共品补偿机制的结果是集体选择和无效率。”(《经济良思录》)

16、“值得警惕的是,长期为零或负的利率政策,一旦处于本币快速升值的环境中,将使国民经济迅速滑入严重通货紧缩的泥潭。到那个时刻,利率政策将失去效力。因此,为了保持货币政策的锋利,不能让负利率的锈迹长期侵蚀下去。”(《经济良思录》)

4、经济学著作

《经济学和财政治理手稿:从秩序到选择》


徐霜北著,经济科学出版社2014年出版。

《经济学和财政治理手稿:从秩序到选择》(ManuscriptofEconomics&FiscalGovernance:FromOrdertoChoice)是关于治理的英文手稿,主要论述经济学和财政治理问题。

《经济学和财政治理手稿:从秩序到选择》从经济学的角度出发,将现代财政治理的改革方向归纳为治理、协商、合作、发展的概念,不仅仅概括了财政治理的进化进程,而且明确了*职能转变中财政治理改革的方向。即中国制度转型的要点之一便是改革财政治理职能,将财政的职能更清晰地定位于解决市场失灵,并以此为判断基础来进行公共资源的分配,这不仅仅是政治*的进步,更是*与法制在财政治理环节的直接体现。而且,从单纯的财政治理向公共选择方向的转变中,预算决策已经不再单纯代表了社会各种利益集团的平衡需求,而是从全社会角度将财政的方向引导向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从而实现全社会福利最大化。

书中还客观、理性地记录了中国财政治理改革进程中出现的主要争论和矛盾,并从经济学的角度进行了深入的分析,籍由公共选择的视角探讨了市场经济下的财政治理问题,最终从法制的角度来重构不同机构的相互关系,并控制和规范各类民事活动,实现我国国家治理的施政纲领。

《经济学和财政治理手稿:从秩序到选择》不仅仅是一本描述财政*改革进程的叙述史,也是一本从经济学视角来分析国家治理的论著,也将为决策者提供现实财政*改革的建议,为实践者提供改革落实的方案,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好书。

ManuscriptofEconomics&FiscalGovernance:FromOrdertoChoice序言

《**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财政是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现代财政制度是*与市场、*与社会、*与地方关系的集中体现,建立现代财政制度是*科学把握现代国家发展规律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立足全局、面向未来的重要战略思想。中国已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定性阶段,发展机遇和风险挑战并存,发展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突出。面对这些困难,要求从机制和*上破解发展瓶颈。不久前*审议通过的深化财税*改革方案,为建立现代财政制度明确了目标,指明了方向。站在新的历史起点,新一轮财税*改革的任务是建立“与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相适应”的制度基础。新一轮财税*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统一完整、法治规范、公开透明、运转高效,有利于优化资源配置、维护市场统一、促进社会公平、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的可持续的财政制度。

财政治理是构成财政制度设计和落实财税改革的思想源泉。财政制度的变革过程,首先是财政治理理念的变革,其次才是实践层面,最终藉由法制予以规范。国家财政治理机制的核心问题是处理好*与市场的关系,必须更加尊重市场规律,更好地发挥*作为治理主体的作用。以“经济人”为基础来分析公共产品,进而建设高效的公共产品决策机制,要求国家财政从单向的管理向公共财政转变。预算决策已经不再是收支平衡的需要,而是从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出发,将财政治理的方向指向更加公平和更加有效率的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从而全面提高社会福利。

科学的宏观调控和有效的*治理,是*市场经济*优势的内在要求。现代*的职能决定了当前中国的财政治理,不仅仅要领会财政理念,还要发挥制度优势,将国民经济的改革红利转化为现实的经济效率。改革的深刻意义在于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只有将财政职能更清晰地定位于解决市场失灵,并引以为理论基础指导分配公共资源,才能实现财政良治,最终实现*提出的国家治理目标。

ManuscriptofEconomics&FiscalGovernance:FromOrdertoChoice跋

如果我们以多维视角看待人类社会的组织形态,治理无疑是新近的成果了。人们对于“治理”的理解并不一致,主要是因其“社会分工”的角色不同。从未来回看,“社会分工”的概念本身就不能构成“治理”的重要思想,比如,哪些因素决定社会个体与社会活动的一一对应关系,社会禀赋还是自然禀赋?问题指向财政治理,我试图从这个相对窄小的领域中创设一些假说,澄清当代财政治理的基本原理,这就是《经济学和财政治理手稿》写作的本意。手稿完成于2009年,是在财政部公派斯坦福大学高级访问学者期间。最初手稿用英文写作而成,因为时间较久远,字句上多有模糊之处。

手稿继承了《文明演化与政策秩序》的体系和思想,然而研究的尺度增加了。手稿仍然强调,现代财政治理主要应当解决制度变迁问题、激励相容问题和最终实现善治。也因此提出当代财政治理的三定理。

定理之一,内生定理。鱼不可脱于渊,财政治理内生于经济*。即使经济*实现了改革,若不存在与其一致的财政关系,往往引起财政治理的混乱。

定理之二,协同定理。公共财政与财政分权是协同发展的。为了体现*职能变化与财政分权的选择关系,*和地方*都在为公共产品的分界进行适应性调整(均衡),这是一个永动机式的调整,将永久继续下去。

定理三,善治定理。财政制度的功能是提供公共产品的划分边界、激励经济增长与创新。当财政制度满足两个条件时,将导致“善”的治理改进。首先财政制度的发展不应阻碍经济增长与创新;其次假定财政制度不变,不应导致对公共产品的逆向选择。

《经济良思录》

《贤良者策》序


徐霜北著,人民出版社2014年出版。

这本10万字小书来得偶然。大约一年前,寓所里与学生一壁探讨学问,一壁吃茶。我向常水君讲述学术分野而企及政策要义之变化,细分薜荔,印证大约某年月曾著小品文若干,分述经济学策论与小品文之差异。历经岁月,不得其详,多有佚失云云。高博士即劝勉结集,乐于按名索文,征集公开发诸报刊杂志之小品文。

果然集短文成册。

回想彼时谈话,先引芝加哥学派(ChicagoSchoolofEconomics)为例证,曰经济*主义,曰*竞争机制,曰产业规制,图经济学清源正本,回归社会哲学逻辑,由是涉猎社会科学诸学科。上溯哈耶克(FriedrichAugustvonHayek),其所述“自然秩序”,以个体*构造总体政制秩序,佐之法治精神屏护众个体,即生成理想社会。

其机理仿佛“道法自然”,其政缺缺,其民淳淳。先贤老子之治理思想如今存信徒众多,实为幸甚。

顺时而下,论谈经济学治理思想演化,抛却了人类发展诸种社会形态,仍可归纳基本原理。略论明代经济为例证。没有固定汇率制,没有布雷顿森林体系,更没有“主要”国际储备货币,当然郑和输出/输入*物资之宏伟战舰,全然没有一揽子货币作锚,他更愿意用瓷器+丝绸\红木+象牙建立帝国贸易战舰之锚,而不愿意建立殖民地生产体系,这只是错失升级为资本主义的因素之一,马克思说过,“资本来到世间,…”。空有明一朝之才俊,尽皆为海禁、朱熹理学之头箍紧紧匝住,如铁桶一般,哪得余暇考虑问题、发展经济。

至于众人争论能否使用宋朝GDP之概念,徒然穷经皓首,浪费学术资源。是否能以GDP为计量依据,从而推论中国宋朝经济体量,学问之争在于现代经济体系原理及统计依据可获得性,前者例如不存在市场经济全要素,后者比如较少资本流动和服务贸易。

大概只能以有宋一朝贸易量为基准,折合成目现价值几何。

统计是一门科学,需要数据说话,说话只能说实话。

还谈到西汉帝国之经济情形,这与书名很有关联。

桓宽根据汉昭帝所召开的一次经济政策会议(盐铁会议)纪要撰写了《盐铁论》,细数贤良文学与御史大夫桑弘羊在经济治理思想方面之差异,虽然其目标皆为汉帝国繁荣昌盛。贤良文学们乃是一群心忧*的儒生,坚定不移地执行汉武帝轮台罪己诏精神。

双方就盐铁专营、酒类专卖和平准均输等问题展开辩论。贤良文学在盐铁会议上发言指出,民悫则财用足,足侈则饥寒生。开宗明义反对盐铁专营、酒类专卖、指责官府经营工商业与民争利,提出必须实现从汉武帝计划经济向汉昭帝市场经济转型,“外不障海泽以便民用,内不禁刀币以通民施”。辩论正方桑弘羊主张盐铁专营、酒类专卖、官府垄断经营工商业。

这场辩论,是市场学派与管制学派之间的交锋。

再看看地球另一边的美国,贤良文学尤同芝加哥学派,在美国中部地区喝淡水、主张*秩序之市场经济、系在野经济学家。御史大夫桑弘羊们,乃掌握汉帝国权力之封建官僚,希望强化*权威,集中力量办大事。譬如美国新凯恩斯主义者(NewKeynesianEconomics),他们在东部地区喝海水、主张*干预、系执政经济学家。均输、平准是汉武帝干预市场的方法,在帝国各地之间调控战略物资,官府贱时建仓贵时抛盘;限制商贾投机倒把,平抑物价;大抵与粮食流通管理*相类似。均输、平准政策巩固了西汉政权,一度奠立帝国如磐石一般坚毅之基础。时移境迁,该政策效率低下,最终超过了成本收益分析的边际点,成本高企,阻碍了工商业发展。再往后,乏善可陈。其结果不难设想,一来二去,百姓买什么什么贵,什么贵就少消费什么。生产停滞,商业凋敝,帝国经济陷入通货紧缩。

桑弘羊们坚持国家干预经济,坚决维护盐铁官营、平准、均输政策,认为重商主义+国家垄断主义能增加国家财政收入,限制兼并掠夺,有利于民生建设。

霍光是个智者,没有对盐铁会议做出一边倒的结论。一方面,吸收贤良文学减税、放松管制政策主张,另一方面,坚持并蓄桑弘羊论点,即国家掌握战略性产业。

以史为鉴,评价霍光治理经济之思想,可称得上贤良者。

书中经济学策论与小品文,皆从国民经济良治(GoodGovernance)出发,希望启发经济理论和实践工作者思路,多多建言贤良之策。

书中经济学策论与小品文,皆从国民经济良治(GoodGovernance)出发,希望启发经济理论和实践工作者思路,多多建言贤良之策。

市场之手,其手心是*竞争,非充分竞争和信息不完备从来是*竞争之手背。从长期看,国家干预经济无效。立法能不能解决此问题?政治教科书告诉我们,立法者,利益集团之政治产物也。

谁也不能解决经济效率与兼顾公平之分歧。两个政策目标经常此长彼消。经济增长首先着眼于长期均衡,但不能忽视经济政策之短期效果。激进的财政和货币政策,虽为反周期调节猛药,用多了对经济体系毁损较多。增加就业,须承受通货膨胀;稳定物价,又须造成不能够充分就业;增加*转移支付和保障社会福利支出,似乎矫正了分配不均,但社会福利刚性增加,结果只能是妨碍劳动生产率提高。

相机抉择的货币政策后患无穷。货币供给不能取决于货币当局相机抉择所采取的政策组合,而是取决于货币供给的经济增长体量和货币供给的一致规则。即使货币政策是内生与均衡的,经济体外仍然要有对冲之渠道,可以这样表述:人民币成为国际主要储备货币,尤同江河,有源头(货币供给),更要有出水口(国际储备货币);有河道(货币市场),更要有足够之蓄水库(多层次和深化的资本市场)。

《人民币汇率怎么了》

徐霜北许正中高常水著,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11年出版。


《人民币汇率怎么了》后记/文徐霜北

欧美债务危机标志着全球经济进入金融动荡常态化和国际经济游戏规则重整时期。我们正面临国际经济治理中新而锐的任务。任务之一是寻求国际货币体系的锚。旧有的全球金融产品锚效应开始逐渐淡化,我们所寻找的国际货币体系新锚,至少现在还没有完全显露出来。任务之二是这种步入过渡性的国际货币体系已经进入加速重构期。在人民币崛起、欧元危机、美元走弱所交织的复杂货币关系中,不可避免的产生矛盾与冲突,汇率大幅震荡成为进入这个阶段的突出特征。货币政策协调愈加困难。任务之三是经济动荡在全球化传导过程中所释放的政治危机、社会危机反作用于经济社会,国家(地区)的社会治理面临不稳固的局面。任务之四是老龄化的问题将带来全球经济结构的深刻调整,传统福利体系在老龄化浪潮中间进行重组。

这是人民币国际化的历史任务。

可以预见,美国长期主权信用评级的下调,带来美元走势的继续疲软。人民币继续面临升值压力,而中国企业未来几年将长期应对外需疲软、汇率升值、国际贸易摩擦不断增加的外部环境。最为重要的影响是美元贬值。实质的效果是导致以美元计价的大宗商品价格持续上涨,中国时刻都会感受到输入性通胀的压力。美元是全球最主要贸易结算货币,如果美元持续走弱,新的全球经济治理机制最终选择人民币将是历史必然。随着人民币安全地位上升,人民币资产将继续上升为最具投资潜力的资产领域,“热钱”加速涌向境内,加剧资本的大进大出。

在这新近构成的图景中,我们有三个判断。判断之一,主权债务危机是次贷危机的延续。2007年次贷危机之后,主要货币储备国发债、印钞,为肇事金融机构埋单,就是通过救援把债务从金融机构转移到*。危机远未过去。全球主权债务危机的影响,我们实不能小觑。判断之二,中长期通胀将成常态。在新一轮全球债务危机下,在主要经济体的宽松货币政策下,中国的经济很难独善其身,在一个比较长的时间里,通胀成为一种常态。关键是我们如何应对:理顺社会分配、进一步释放市场能力引领产业升级。判断之三,人民币升值的节奏至关重要。从贸易和加工为主导的低成本优势向产业优势进而金融优势转化是大国经济崛起的必经历程。关键是要掌握好本币升值的节奏,增进国家、企业和居民福利,保持内外部经济的平衡发展。

本书中的一些观点,我们曾与许多专家、学者进行了深入交流,得到他们宝贵意见和建议,尤其是老同事、斯坦福大学经济系(DEPARTMENTOFECONOMICS,STANFORDUNIVERSITY)的肯尼斯·阿罗(Arrow﹒Kenneth)教授、罗纳德·麦金农(Mckinnon﹒Ronald)教授以及斯坦福大学经济政策研究中心(SIEPRStanfordInstituteForEconomicPolicyResearch)的尼克·霍普(NicholasHope)教授、斯坦福大学国际安全与合作研究中心(CISACCenterforInternationalSecurityandCooperation)的薛理泰教授。在研究经济治理(FiscalGovernance)的时候,他们曾经对中国的汇率问题给予了许多中肯的评论,在此深表感谢。

在课题研究过程中,我们曾参阅了许多文献,吸取了众多学者的研究成果。很多学者给予了有力的支持和帮助,相关*部门、企业和研究机构提供了宝贵的调研机会,在此一并表示感谢。在本书出版过程中,张冬梅主任和她所领导的团队付出了辛劳,在此表示衷心感谢!本书亦有许多差强人意之处,还望大家批评不足、指正错误。

《21世纪前十年的中国经济政策》

《21世纪前十年的中国经济政策》序言/文张玉台


徐璐玲著,人民出版社2011年出版。

由美国斯坦福大学高级访问学者、北京大学经济学院博士后徐璐玲同志撰著,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张玉台作序的《21世纪前十年的中国经济政策》一书最近由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

该书作者徐璐玲同志,以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关注国家的经济社会发展进程,跟踪研究了二十一世纪头十年的财政经济政策,并参与了其中一些重大改革、财经政策的前期研究工作。该书是作者多年财经理论与政策研究工作成果的集中体现。通读全书,有几点比较深刻的印象。  第一,该书对于财政政策调控的研究比较系统,针对性和实效性很强。第一、二、三、五章,站在*工作全局的高度,分别就双稳健宏观经济政策、内需主导型财政政策、拉动农村消费市场和新一轮积极财政政策分别展开了论述。既紧跟经济形势变化,进行了反周期调节的研究,为实施“相机抉择”的财政政策奠定了理论基础,提供了政策制定的建议与参考;又抓住我国经济增长的关键环节和领域进行了深入分析,提出了破解经济结构调整优化和发展方式转变的难题。作者率先提出要扩大和拉动农村消费市场、启动国内需求,符合当时的国内实际情况和*的重大决策,体现了这一研究的前瞻性,从而反映了作者经济学功底和敏锐的洞察力。  第二,该书对于货币政策和金融领域的几个关键问题的分析,具有“纲举目张”的效果,给人以耳目一新之感。在第四章中就“外汇储备、贸易顺差”问题进行了深入思考,结合我国国内经济发展、财政职能变化和汇率制度的改革情况,认真探索了在公共财政体系下外汇储备管理改革的方向与具体政策思路,这对于下一步调整提供了比较清晰的借鉴框架。第六章当中就“人民币汇率升值”等相关问题开展了讨论,分析了美元本位下的人民币汇率变动的传导机制和客观规律,比较了四种人民币汇率政策和管理模框架的利弊,就进一步完善人民币汇率管理机制提出了政策建议,这些分析和建议都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其理论与实践价值都是十分难能可贵的。  第三,当前经济形势及新一轮财政政策的走向分析,既具有前瞻性和时效性,又有很强的可操作性。该书中作者首次对2008年以来的新一轮积极财政政策的出台背景、政策内容和实施情况进行了全面分析,比较借鉴了世界主要经济体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而采取的各自不同的财政政策措施及实施效果,对今后一段时期国际经济贸易形势做出了展望,分析了当前我国经济形势发展变化趋势和面临的主要困难与挑战。着重就下一步的财政政策调整、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协调配合、财政风险防范与控制等关键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具体的对策建议。这些理论分析与政策建议,对我国经济宏观调控具有重要的启示与借鉴意义。

《文明演化与政策秩序》

徐霜北著,经济科学出版社2008年出版。

“鱼不可脱于渊”,分权治理内生于经济*变革。即使正式规则发生变化,若不存在与其一致的财政关系,往往引起财政分权的混乱。

财政分权的功能是提供公共产品的划分边界、激励经济增长与制度创新。当财政分权关系满足两个条件时,将导致“善”的制度改进:*演进中,财政分权的发展不应阻碍制度创新:假定制度不变,财政分权关系的发展不应导致逆向选择。

公共财政与财政分权是协同发展的。为了体现*职能变化与财政分权的选择关系,*和地方*都在为公共产品的分界进行适应性调整(均衡),这是一个永动机式的调整,将永久继续下去。

《县域发展与中国现代化》

刘建平徐璐玲等著,人民出版社2008年出版。

《县域发展与中国现代化》向你讲术一个县域的全面解决之道。如果说,21世纪的全球竞争,在于综合国力的竞争,那么,决定我们综合国力的关键环节,在于农业。农业稳,则中国稳;农业强,则中国强。因此,没有农业的现代化,就没有中国的现代化;没有农业的强盛,就没有中国的强盛。而解决我国农业问题的重要载体,在于县域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壮大。《县域发展与中国现代化》并不拘泥于县域本身,在这里,县域成为观察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具体平台,成为解释中国现代化进程的直接窗口。

5、诗词作品及赏析

惜春词庚辰年季春听涛鼓浪屿

大漠流沙滞

樱田落蕊急

烟霞出瀚海

妈祖共潮奇

一统殊未已

儿孙自可遗

忽闻歌绿岛

涕泗满裳霓

惜春词是诗人2000年春在鼓浪屿创作而成。诗人用简洁的语言寥寥几笔描绘了祖国的大好河山,“大漠流沙滞,樱田落蕊急”,西北大漠的雄浑与静谧,东部落花的细腻与动态得到了充分的展现;“烟霞出瀚海,妈祖共潮奇”,诗人思绪跳跃到了祖国东南沿海,一个“奇”字更是巧妙的展现了祖国*的瑰丽。一副壮丽的山河画卷跃然纸上。

“一统殊未已”,诗人笔锋一转,指出祖国尚未统一,忽闻绿岛小夜曲,不禁潸然。“儿孙自可遗”,但同为炎黄子孙,我们身上流淌着同样的血液,心里一直盼望祖国的统一。诗人提醒人们要牢记祖国远未统一,唯有更加勤奋和努力,才能尽早实现祖国完全统一。

陈香丙戌年六月

叠水河所倚、来凤山所依,中国远征军第二十集团军英烈悄然憩息,驱歹寇于腾冲,由是而溯及驰援英军之国魂,荡倭寇于缅印,威加海外。国之殇,忠魂终不曾逝。

西越高黎贡

腾龙血脉冲

陈香深境里

忠烈镇倭东

以茶喻人是这首诗的构思巧妙之处,诗人把忠魂比喻为陈香,虽经岁月之沧桑,散发的罡正之气更加让人精神振奋。“西越高黎贡”,向西越过高黎贡山,中国军队的威仪如同腾龙一般,保卫家园的气炽高涨。“腾龙血脉冲”,首字和尾字结合即为“滕冲”,巧妙地把诗人追忆国魂的地点与战争的地点表现出来。“陈香深境里”,以茶喻人点出了诗的主题。“忠烈镇倭东”,一个“镇”字点出了正义之师、浩然之气。

这首诗把我们带入了60年前那段惨烈而悲壮的时代,中国远征军出征滇缅印,投入兵力总计40万人,伤亡接近20万人,数以万计为国捐躯的将士长眠在异国他乡,用鲜血和生命书写了抗日战争史上极为悲壮的一笔。这段历史却很少被人提起甚至渐渐遗忘。诗人以“陈香”喻为国捐躯的将士英魂,提醒国民不应忘却这段历史,应该牢记为国捐躯的中国军人,他们长眠于异国他乡却护佑着中华民族的平安,他们是民族的脊梁,他们是民族的英雄。他们的精神就像陈香普洱茶一样越陈越香,越久越好。

金缕曲·汗血宝马

递了缰绳

渐闻声杳

追忆夏塔幽程

辟精绝古道

耳畔鼓声声

好疑似、金戈铁马

救风尘病

寰宇清澄

并天山南北

不过气象倾城

寻常故事

越千年、汗血图腾

最是赤诚心

毡房落日

铜注穹棚

天地翻作旋舞

星光里、玉树琼风

问耳畔星宿

谁能共我纵横

这是一首极具浪漫主义色彩的金缕曲,词作者歌颂了出身草莽、精神高贵的汗血宝马,嘶鸣环啸,纵横于天地之间。

上阙叙事。在蒙古语里,夏塔为“阶梯”之意,是古代伊犁至阿克苏的交通驿站。夏塔古道古为伊犁通往*的交通要道,也是丝绸之路上最为险峻的一条著名古隘道,只能骑马或步行。词作者信马由缰,仰望高峰林立的天山主脉,脚下是崩山裂石的特克斯河,在*伊犁昭苏的高山草原上,松开缰绳,身边的游客渐稀,寂静得只能听见马蹄哒哒的声响,思维不禁回到了几百年前,先人们在险隘的夏塔古道如何行走?耳畔忽而响起战鼓声声,两军对垒,万马奔腾至此,狭道戛然而止。

寂静中,戛然而止的声响彷佛“吱”的一声,将思绪又拉回到现时。如今的人,一点精神气儿都没有,成为了金钱和权力的奴隶,没有信仰、没有思想,没有文学、没有音乐,没有艺术。而看到汗血宝马驰骋在昭苏草原上,宝蓝色的薰衣草花将大地和天空连接在一起,我们仿佛看到具有高贵精神的汗血宝马,纵横天山南北,不过是顷刻之间。连天气变幻莫测的天山南北都来不及转圜,就像汗血宝马踏平世界的风尘。

下阙抒情。相传汗血宝马曾引起西汉与当时西域大宛国两次战争,对汗血宝马的追求与挚爱已经融化成越经千年的文化和图腾,是中华民族血液里流淌着的生生不息、保家卫国的赤诚之心。

大漠孤烟、毡房落日,画面由远及近,宏伟壮观。在现代铜铁为支架的毡房中劲饮高歌,安逸的生活永远是对人的精神和意志的消磨,走出毡房,张开双臂,拥抱这穿越古今、流淌千年的广袤土地。想到这里也是醉了,仰卧在草原上,思绪的跳跃让人感到天旋地转,殊不知自己已然置身于一个大大的舞台上,天地为之而旋转?更不知道,身边星光璀璨、耳畔玉树琼风。奔跑于天际的汗血宝马,向满天星空发出世纪嘶鸣,谁能共我纵横天下。

白帝城己酉年己卯月

古风巴蜀道

竹翠卧长波

雾锁鱼白渡

云开鸟绿萝

冰轮观滟滪

花底望江沱

帝子本白姓

扶风皆假说

诗的前半部分写景。“古风巴蜀道,竹翠卧长波”,巴蜀之地,两岸青山夹江相对,山体被密密麻麻的藤萝植物所覆盖,满眼绿色。“雾锁鱼白渡,云开鸟绿萝”,江边的渡口被白茫茫的雾气所弥漫,若隐若现,俨然一副美丽的青绿山水画。“冰轮观滟滪,云开鸟绿萝”,冰轮,即月亮,滟滪,即乱石,如今三峡蓄水后“滟滪堆”已被淹没,诗人只有在一轮满月之下想象着旧事的景象。诗篇对仗工整,“雾”对“云”,“锁”对“开”,“鱼”对“鸟”,“白渡”对“绿萝”,“观”对“望”,“滟滪”对“江沱”,生动形象,是写景之佳句。

“帝子本白姓,扶风皆假说”,最后诗人诙谐地指出,人们只记得“白帝城托孤”的历史,却忘却了历史本来的面目,提醒人们应该尊重历史,尊重事实,不要因名噪一时的故事而蒙蔽了双眼。全诗平仄分明、对仗工整、韵脚精细、情感细腻。

暑中

络纬啼白日

画眉浴荷风

城池因计虑

茶酒献诗翁

诗人通过以小见大的手法描绘了一副炎炎夏日图。“络纬啼白日”,“络纬”即蝈蝈,暑天里,蝈蝈抖动着翅膀不住的鸣叫,天气越是炎热,蝈蝈鸣叫声也越厉害,一个“啼”字,足以把天气的炎热表现出来。“画眉浴荷风”,就连画眉鸟也来到水边嬉戏、沐浴解暑。昆虫的鸣叫、画眉的点水沐浴,宛如一幅白描技法的图画,又像动态的旁白,显示出细腻的观察和描写。“城池因计虑,茶酒献诗翁”,诗人运用诙谐的艺术手法,“城池”“诗翁”代指自己,增添了几分风趣和幽默。

诗人以诗翁自居,通过品茶饮酒而自造心境,忘却了现代城市的喧嚣,静静地享受一股雅致的清新和夏日里的一丝清凉。透过诗篇,我们看到了一位饱读书卷、满腹经纶的诗人,在现代城市生活中创造了一片心灵的田园,在沙漠中营造了一片心灵的净土——绿洲。

浣溪沙·元宵

风净云烟暖阳低

不曾春色共城西

觉来一岁似花蹊

酒淡一杯人未老

月明半掩看时迷

雪城深处有灯霓

浣溪沙本是一个格调平缓、悠扬的词牌。词中描写的元宵风物人情,如缓缓水流一般,记忆着逝去岁月的惆怅。又是新岁之后的上元节,京城的画面彷佛被定格了。

上阕描写了元宵时节,北京城傍晚至夜深,天气由晴转雪的渐变景色。“风净云烟暖阳低”,说明天清气朗,夕阳斜挂。一个“暖”字在人脑海中呈现冬日里夕阳的温度。

“不曾春色共城西”,夕阳之暖彷佛春天已经到来。人们往往咫尺天涯,以天地之大,容不下方寸之小,虽同处城西,但同赏这暖阳春色,却是多么难的一件事情啊。

“觉来一岁似花蹊”,联想到过去一年,时光轻飘飘地流走,无声无息,虽无惊天动地的事情发生,倒也是平淡真切,仿佛花径下走过,想来也是一件美好、愉悦的事情。

无酒不称节,但也要懂节制,就饮一杯吧,“酒淡一杯人未老”。滋味淡淡的,润喉下肚,岁月过中年但心性仍然疏朗洁净。淡淡的是少饮一杯的酒,浓浓的是超然脱俗的心。

“月明半掩看时迷”,月亮渐渐被云遮住,抬眼望去,云雾之中,月色迷离,京师渐渐被淹没在大雪之中,一切没有了痕迹,人心亦无踪迹。

苍茫之中,隐隐地觉得“雪城深处有灯霓”,京城深处,在纷纷大雪的映衬之下,一盏明灯指引着方向。词中极具穿透力的,怎一个“深”字了得,是雪深、城深、情深,还是江湖的无尽深远?这盏京师的明灯在哪里呢?

一剪梅·聊斋

相聚相失只梦中

月夜琼树

一夜殊同

娇身软语浴波浓

来也匆匆

去也匆匆

为雨为云一任冲

暖有云龙

冷有雾凇

流光错爱各西东

天上梧桐

世上忍冬

这首《一剪梅》是对《聂小倩》的再创作。再创作是文人乐为之雅事,在一个文学作品的基础上重新演绎,也是较困难的创作,因为读者已经为先前作品所塑造的形象深深打动了。艺术来源于生活,高于生活,这首一剪梅既是对电影《倩女幽魂》、又是对《聂小倩》的经典回眸。

仔细回味人鬼情未了,词作的上阙是从宁采臣的回忆写起,“相聚相失只梦中”,这段感情好似一场梦境,相聚又相失。月夜、琼树、浴波,都是电影中的关键场景和元素,在这里呈现在一起,都是男女相会时的惊艳。蒲松龄笔下的聂小倩多情敢爱,让人刻骨铭心。《倩女幽魂》中的小倩,“肌映流霞,足翘细笋,白昼端相,娇艳尤绝”。词中“娇身软语浴波浓”,是写电影中小倩为了不让姥姥发现宁采臣,将其推倒在浴池之中,气息相通时,时间定格,爱情也在此定格。

但是来去匆匆,世间的一切美好总是短暂的,短暂的也才会更美好。

下阙写情。“为云为雨一任冲”。宋玉《高唐赋》序云,楚怀王到巫山游览,因疲倦入梦,梦中一女子对其言:“我本巫山之女,闻道大王在此游览,我愿与王同床共枕。”女子临别时对怀王说:“妾在巫山之阳,高丘之阻,旦为朝云,暮为行雨,朝朝暮暮,阳台之下。”“暖有云龙,冷有雾凇。”对应于上句暗含的旦为朝云,暮为行雨。一会儿云中,一会儿雾中。一暖一冷,对照成趣。

笔锋一转,“流光错爱各西东”。爱情是珍贵的,时光是短暂的。彼此相拥又不长久的滋味是难受的。这种分离就像一个在天上,是月宫里的梧桐,一个在世上,是寒风之中忍冬,是静静地等待爱情的春天。忍冬即是迎春花,这一语双关,现在虽然是忍冬,但春天里最早盛开的必然是这爱情之花。深情不移,唯有爱过的人才能体会。

满江红·答徐响水

此去京华

红尘远

丹心孑独

转季候

朱墙短巷

雪泥陌路

燕蓟风薰樱树紫

香江水涨春潮急

应时节、拟早换春衣

韶华逐

妫水逝

燕山独

人易老

欢情穆

任京师幻化、俊杰皆俯

羯鼓声声悲欲裂

马琴阵阵戚更哭

治平心、尤自不平息

闲耕读

以诗词相答相和是文人们交流思想、参禅论道的艺术方法,好比谈禅谈玄,又好比吟诗作画,由于文化断代,类似于兰亭雅集的盛大文人思想交流已不复存在,因此世人时常觉得文化粗鄙。这首词即为作者答和好友的一篇词作。满江红词调慷慨激越,然而这首词的创作沉雄之中多了一点静谧,化金声玉振为田园牧歌。悲而不伤是这首词作的创作旋律。徐响水乃作者挚友,古人有名有字有号,号或因故乡或因官职或因喜好而得。文中挚友因故乡在江苏响水而得名。响水离京赴港就任,作者遣词以答之,借词抒情,勉励挚友心怀*、目存高远、积蓄力量并顺势而为。

此去京华,红尘远,丹心孑独。一个去字、一个远字、一个孑字,将离别的情绪骤然点开,化成一杯愁绪黯然销魂。此次离开京师,远离红尘是非,而作者丹心一片茕茕孑立。“孑”为此句要义,滚滚红尘中寻求一个兄弟已经十分不易了,又有一个谦谦君子的兄弟那是何等奢侈的事情,响水君走后,词作者的一阵孤独感涌上心头,“何孤行之茕茕兮,孑不群而介立”。

转季候,朱墙短巷,雪泥陌路。作者笔锋一转,将离别的情绪稍作调整,转而指向京师的气候,这如同一个智者的对话,又将离别的情感掩藏在了季候变化之中。分别时节在冬去春来,乍暖还寒之时。一句朱墙短巷将首都的格局描摹得如此之清晰,是景是情也是世人的心态,高耸的朱墙、拆得七零八乱的短巷与地上的雪泥一起勾勒出如此陌生的一条人生路,这难道是冬末春初的京城气息吗?也许是春天到来前的最后一场雪了,人们纷纷出来踏雪赏景,但繁华不是永恒的,归宿总是寂静,留下一串串脚印孤寂的像印章一样镌刻在巷间小路上。无论多熟悉的京城,没有纵论古今时静静的倾听者,一切都变得陌生。

燕蓟风薰樱树紫,香江水涨春潮急。应时节,拟早换春衣。日渐温暖的南风正在准备催开樱花,不信你看一看那为了积蓄美丽的花朵而变得紫涨的树皮。燕蓟之地的樱树是浪漫之树,也是思乡之树。无论是绛红还是粉白的樱花,将在紫色樱树皮的映衬下一夜之间将积蓄的力量幻化为盛开的绚丽。南风吹来了春意,京师如此,那么早已春色葱荣的香江上,也该到了春潮急的时节吧。遥想兄弟在香港应一切安好,这时节该换春衣了。

韶华逐。这三个字是上阙的词眼,短短三个字作者发出了时光易逝的感叹,为下阙抒发和缓宁静的胸怀打下了伏笔。

妫水逝,燕山独。妫水一天天在逝去,然而燕山仍然在矗立,这种高峻的情怀愈发遗世而独立。妫水河,永定河支流,古称沧河、清夷水、清水河,位于北京市延庆县。妫水,燕山在此指京师北方的水系、山系,作者以山水来比喻高山流水知音。

人易老,欢情穆。挚友远离,作者时常感觉讷言少语,欢愉之情也变得肃穆了。

任京师幻化,俊杰皆俯。写到这里作者笔锋又是一转,清醒劝诫自己的朋友,千年京师的风云变幻莫测,才俊豪杰纷纷跪倒于权贵,世风如此,无可厚非,唯独君子要坚持高尚的情操,质真若渝。

羯鼓声声悲欲裂,马琴阵阵戚更哭。在凄婉的历史长河当中,荣耀与悲哀共存,兴盛与衰亡共处,这一句对仗在追溯历史,羯鼓马琴,一个个封建帝国,在历史长河当中,小小的功名利禄又算得了什么?在文明的洗礼之下,在未来的荣光之中,那些自认为是中华脊梁的迁客骚人,其喜悦和悲苦均不值一提。

治平心,尤自不平息,闲耕读。既然在历史面前人如此渺小,那么应该怎样顺势而为?还是多多读书修身吧。在寂静之中体会波澜壮阔的历史和人们卑微又高贵的一生。

上一篇:蓝斯鳌虾

下一篇:任鸿隽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