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鼓
中国的长鼓有两种,一为朝鲜族长鼓,一为瑶族长鼓。
1、朝鲜族长鼓
朝鲜族长鼓
- 中文名:长鼓
- 别名:杖鼓、伏鼓
- 应用学科:音乐学、音乐表演等
- 乐器分类:膜鸣乐器
- 所属民族:朝鲜族
长鼓,又名“杖鼓”、“伏鼓”,是朝鲜族中流行的一种击膜乐器,朝鲜语称之为“卜”。
他在器乐合奏的乐队中摆在特制的鼓架上,在歌舞中一般是斜挂在前腰上。长鼓在中国少数民族中有多种,朝鲜长鼓造型最漂亮,音色也最柔和。他既是乐器,又是一种道具。“长鼓舞”有“舞台上的一颗明珠”的美称。
历史起源
朝鲜族长鼓
在隋唐时期,中原称这种鼓为“杖鼓”。由于大小不同,叫法各有不同,如“都昙鼓”、“毛员鼓”和“腰鼓”等。《归唐书·音乐志》中记载:“杖鼓大者瓦,小者木,皆广首纤腹,本胡鼓也。……都昙鼓,似腰鼓而小,以槌击之;毛员鼓似都昙鼓而稍大。”这说明了早期杖鼓的名称和形制。隋唐时期,虽然还没有出现“杖鼓”的名字,实际上已将这种外来的乐器用在九、十部乐的天竺、龟兹、西凉、勒、高昌和高丽诸古乐中。公元10世纪末北宋时期,开始有“杖鼓”这个名称,并用于宫廷雅乐的《大曲部》。北宋沈括在《梦溪笔谈》中写道:“唐之杖鼓,本谓两杖鼓,两头皆用杖;今之杖鼓,一头以手拊之,明帝宋开府皆善此鼓。其曲多独奏,如鼓笛曲是也。今时杖鼓,常时只是打拍,鲜有专门独奏之妙。”这些都较详细地叙述了唐宋时期杖鼓的不同演奏方法。
唐玄宗李隆基是位爱好音乐的帝王,喜欢演奏杖鼓取乐。那时,他是两只手都用杖击鼓。到宋代,杖鼓演奏方法又进一步,即一头用杖击,一头用手拍。到了元代和清代为使杖鼓更加好看,配上了五彩绣带,鼓身涂以不同色彩。
杖鼓东传高丽,是在公元11世纪初。据《韩国音乐史》记载:高丽文宗时期(公元1047—1082年)的《唐部乐》就有了杖鼓。韩国古代音乐文献《乐学轨范》里,还详细地记载了杖鼓的演奏方法。从11世纪起,杖鼓便成为朝鲜民间最重要的击膜乐器。
外形结构
朝鲜长鼓鼓身用椿木、桦木或杨木镟成,多涂为红色,也有黑色的,全长56~70cm,两端为鼓框,粗而中空。四周由皮条或绳索绷紧鼓皮,以控制音高。长鼓两面鼓皮音高不同,击鼓时,右手敲打高音鼓面,左手拍打低音鼓面。
演奏方法
长鼓演奏技法丰富,节奏鼓点千变万化,配合着妇女优美飘逸的舞姿和悦耳典雅的歌唱,身、鼓、神合为一体,令人赏心悦目,因而深受观众的喜爱。
长鼓舞通常从慢板起拍,舞蹈节奏逐渐加快,最后戛然而止。除独舞外,也可以表演双人舞和群舞。
节奏特征
长短
1.三拍子类型的“长短”
三拍子类型的“长短”常见的有古格力半古格力、噔嘚空、中谋利、扎进谋利、煞佛利、半煞佛利、打令、阳山道“长短”等。
三拍子类型的“长短”具有舞蹈性律动性强的特点,给人以源源不断向前伸展的感觉,常用于朝鲜族歌曲舞蹈音乐中,是最能体现朝鲜族音乐民族特征的“长短”
2.二拍子类型的“长短”
二拍子类型的“长短”常用的有“挥谋利长短”和“安当长短”等,这种类型的“长短”节奏明快、纯朴,多用于表现欢乐、喜悦、热烈的器乐舞蹈和说唱等音乐当中。
3.混合拍子的“长短”
混合拍子的“长短”最具代表性的是“厄谋利长短”它是由三拍子与二拍子的节奏结合而成,善于表现活泼热烈的情绪,在歌舞器乐曲中常与其它“长短”结合使用。
2、瑶族长鼓
瑶族长鼓
- 中文名:长鼓
- 应用学科:音乐学、音乐表演等
- 乐器分类:膜鸣乐器
- 所属民族:瑶族
起源
关于瑶族长鼓的起源,一般民族学者的论述都着眼于瑶人传说,其云:盘王(龙犬)因咬杀吴将军,得到高辛氏的赏赐,与公主成婚,生下六男六女。后盘王上山狩猎被山羊撬落悬崖丧生,盘王子女为悼念盘王,用山羊皮、泡桐树制成长鼓以祭盘王。这是说瑶人是为了祭祀盘王祖先才创制了长鼓。
瑶族历史悠久,先民源自古史传说时代的中原“九黎”集团支系,后来向南迁到江汉流域,演成“三苗”之一部。“三苗”后来又被夏禹所败,从长江中游地区迁到山区。到商周时期,退居湖湘山区的瑶人先民,被称为“荆蛮”“南蛮”。在艰苦的迁徙过程中,瑶人虽然分散于湖广大山区之中,但作为体现其民族精神的各种原始崇拜、文化艺术却得以长久流传,成为瑶族各支系民族认同的基点,如盘瓠崇拜,喜歌唱等等。其中长鼓也是瑶族保存下来的传统文化因素之一,尤其在广西境内,北到资源、全州,南达苍梧、桂平,东起富川、贺县,西至忻城、马山,二十余县瑶族都有长鼓及长鼓舞。在贵州、湖南、广东等地亦有长鼓流传。长鼓作为瑶族文化和族群认同的主要标志,在瑶族传世谱牒中也被特别强调,如广西宜山县瑶族《盘皇券牒》云:“盘皇自古至今,任从青山居住,营生耕种……将(竹)作笛,梓(木)作鼓……承子孙接代……各用长腰木鼓、口琴、长笛、小昼(号)、铜鼓等件。系盘皇良(瑶)子孙,世代遵奉皇祖兴乐。
形制结构
广西金秀大瑶山瑶族所用长鼓,有大小两种型制,大者当地称“黄泥鼓”,为坳瑶族系所用。小者当地称“长鼓”,为盘瑶族系所用,其鼓面为固定式,面径约四寸,皮面以竹圈紧箍而不用绳索组络,鼓框为枕状细腰筒型,长约二尺五寸,两端口沿围彩丝以为装饰。
瑶族长鼓舞
瑶族长鼓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