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科普小知识本站旨在为大家提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科普小知识,以及科普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科普文章

长鼓

科普小知识2022-06-04 13:12:49
...

中国的长鼓有两种,一为朝鲜族长鼓,一为瑶族长鼓。

1、朝鲜族长鼓


朝鲜族长鼓

  • 中文名:长鼓
  • 别名:杖鼓、伏鼓
  • 应用学科:音乐学、音乐表演等
  • 乐器分类:膜鸣乐器
  • 所属民族:朝鲜族

长鼓,又名“杖鼓”、“伏鼓”,是朝鲜族中流行的一种击膜乐器,朝鲜语称之为“卜”。

他在器乐合奏的乐队中摆在特制的鼓架上,在歌舞中一般是斜挂在前腰上。长鼓在中国少数民族中有多种,朝鲜长鼓造型最漂亮,音色也最柔和。他既是乐器,又是一种道具。“长鼓舞”有“舞台上的一颗明珠”的美称。

历史起源


朝鲜族长鼓

据史书考证,杖鼓源于印度。公元4世纪时,通过丝绸之路传入中国长安,后又东传至高丽国。在敦煌北魏壁画和云冈石窟的北魏浮雕中,都能见到早期杖鼓的乐舞图像。

在隋唐时期,中原称这种鼓为“杖鼓”。由于大小不同,叫法各有不同,如“都昙鼓”、“毛员鼓”和“腰鼓”等。《归唐书·音乐志》中记载:“杖鼓大者瓦,小者木,皆广首纤腹,本胡鼓也。……都昙鼓,似腰鼓而小,以槌击之;毛员鼓似都昙鼓而稍大。”这说明了早期杖鼓的名称和形制。隋唐时期,虽然还没有出现“杖鼓”的名字,实际上已将这种外来的乐器用在九、十部乐的天竺、龟兹、西凉、勒、高昌和高丽诸古乐中。公元10世纪末北宋时期,开始有“杖鼓”这个名称,并用于宫廷雅乐的《大曲部》。北宋沈括在《梦溪笔谈》中写道:“唐之杖鼓,本谓两杖鼓,两头皆用杖;今之杖鼓,一头以手拊之,明帝宋开府皆善此鼓。其曲多独奏,如鼓笛曲是也。今时杖鼓,常时只是打拍,鲜有专门独奏之妙。”这些都较详细地叙述了唐宋时期杖鼓的不同演奏方法。

唐玄宗李隆基是位爱好音乐的帝王,喜欢演奏杖鼓取乐。那时,他是两只手都用杖击鼓。到宋代,杖鼓演奏方法又进一步,即一头用杖击,一头用手拍。到了元代和清代为使杖鼓更加好看,配上了五彩绣带,鼓身涂以不同色彩。

杖鼓东传高丽,是在公元11世纪初。据《韩国音乐史》记载:高丽文宗时期(公元1047—1082年)的《唐部乐》就有了杖鼓。韩国古代音乐文献《乐学轨范》里,还详细地记载了杖鼓的演奏方法。从11世纪起,杖鼓便成为朝鲜民间最重要的击膜乐器。

外形结构

朝鲜长鼓鼓身用椿木、桦木或杨木镟成,多涂为红色,也有黑色的,全长56~70cm,两端为鼓框,粗而中空。四周由皮条或绳索绷紧鼓皮,以控制音高。长鼓两面鼓皮音高不同,击鼓时,右手敲打高音鼓面,左手拍打低音鼓面。

演奏方法

长鼓演奏技法丰富,节奏鼓点千变万化,配合着妇女优美飘逸的舞姿和悦耳典雅的歌唱,身、鼓、神合为一体,令人赏心悦目,因而深受观众的喜爱。

长鼓舞通常从慢板起拍,舞蹈节奏逐渐加快,最后戛然而止。除独舞外,也可以表演双人舞和群舞。

节奏特征


长短

“长短”是朝鲜族音乐节奏体系的总称它是指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几十种特定的节奏型及其变体,包含节奏节拍速度强弱抑扬风格语调情绪等丰富的内涵。“长短”通常由以朝鲜族长鼓为代表的打击乐器演奏,被广泛应用于器乐民歌舞蹈曲艺以及现代歌舞戏剧交响乐作品和新音乐的创作当中,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乐曲的风格特征和民族特性朝鲜族长鼓,又称杖鼓两杖鼓,是朝鲜族打击乐中唯一能够独立准确完整地演奏各种长短的乐器,因此被称为朝鲜族的“长短乐器”长鼓“长短”的基本形态,最常用的有二十几种,根据其节拍类型可以分为三类:

1.三拍子类型的“长短”

三拍子类型的“长短”常见的有古格力半古格力、噔嘚空、中谋利、扎进谋利、煞佛利、半煞佛利、打令、阳山道“长短”等。

三拍子类型的“长短”具有舞蹈性律动性强的特点,给人以源源不断向前伸展的感觉,常用于朝鲜族歌曲舞蹈音乐中,是最能体现朝鲜族音乐民族特征的“长短”

2.二拍子类型的“长短”

二拍子类型的“长短”常用的有“挥谋利长短”和“安当长短”等,这种类型的“长短”节奏明快、纯朴,多用于表现欢乐、喜悦、热烈的器乐舞蹈和说唱等音乐当中。

3.混合拍子的“长短”

混合拍子的“长短”最具代表性的是“厄谋利长短”它是由三拍子与二拍子的节奏结合而成,善于表现活泼热烈的情绪,在歌舞器乐曲中常与其它“长短”结合使用。

2、瑶族长鼓


瑶族长鼓

  • 中文名:长鼓
  • 应用学科:音乐学、音乐表演等
  • 乐器分类:膜鸣乐器
  • 所属民族:瑶族

起源

关于瑶族长鼓的起源,一般民族学者的论述都着眼于瑶人传说,其云:盘王(龙犬)因咬杀吴将军,得到高辛氏的赏赐,与公主成婚,生下六男六女。后盘王上山狩猎被山羊撬落悬崖丧生,盘王子女为悼念盘王,用山羊皮、泡桐树制成长鼓以祭盘王。这是说瑶人是为了祭祀盘王祖先才创制了长鼓。

瑶族历史悠久,先民源自古史传说时代的中原“九黎”集团支系,后来向南迁到江汉流域,演成“三苗”之一部。“三苗”后来又被夏禹所败,从长江中游地区迁到山区。到商周时期,退居湖湘山区的瑶人先民,被称为“荆蛮”“南蛮”。在艰苦的迁徙过程中,瑶人虽然分散于湖广大山区之中,但作为体现其民族精神的各种原始崇拜、文化艺术却得以长久流传,成为瑶族各支系民族认同的基点,如盘瓠崇拜,喜歌唱等等。其中长鼓也是瑶族保存下来的传统文化因素之一,尤其在广西境内,北到资源、全州,南达苍梧、桂平,东起富川、贺县,西至忻城、马山,二十余县瑶族都有长鼓及长鼓舞。在贵州、湖南、广东等地亦有长鼓流传。长鼓作为瑶族文化和族群认同的主要标志,在瑶族传世谱牒中也被特别强调,如广西宜山县瑶族《盘皇券牒》云:“盘皇自古至今,任从青山居住,营生耕种……将(竹)作笛,梓(木)作鼓……承子孙接代……各用长腰木鼓、口琴、长笛、小昼(号)、铜鼓等件。系盘皇良(瑶)子孙,世代遵奉皇祖兴乐。

形制结构

广西金秀大瑶山瑶族所用长鼓,有大小两种型制,大者当地称“黄泥鼓”,为坳瑶族系所用。小者当地称“长鼓”,为盘瑶族系所用,其鼓面为固定式,面径约四寸,皮面以竹圈紧箍而不用绳索组络,鼓框为枕状细腰筒型,长约二尺五寸,两端口沿围彩丝以为装饰。

瑶族长鼓舞


瑶族长鼓舞

瑶族长鼓舞是瑶族人民创造的一种古老的舞蹈艺术。在《长鼓舞》的表演过程中,人们评价长鼓舞跳得好不好,就看长鼓道具在舞蹈中“打得矮不矮”,是否技艺娴熟。在动作上,矮、稳、颤是其共同的特点。一般都以各自的表演性动作和程式性动作互相连贯,构成别具一格的表演程式。长鼓舞动作刚柔相济、步伐灵巧,腿步姿态多为屈蹲,膝部有规律的上下颤动,在表演上长鼓舞按固定的鼓点节奏且击且舞,讲究动作的配合,节奏的统一,用鼓形成各种不同的造型。舞步以“蹲腾立跳”和“闪转旋跃”为主要特征,这类动作体现了一种勃发向上的阳刚之美,每个舞姿都保持“曲体拧身”的特点,给人一种质朴柔和之美。在舞蹈过程中,击鼓节奏鲜明,动作洒脱流畅,气氛十分活跃。长鼓舞以特有的内容和动作语言形成了具有独特风格的舞蹈形态特征。每逢节日、喜庆之时,在千里瑶山的九村十八寨,青山绿水之间,跳长鼓舞,成了一道亮丽的风景。舞者绕圆而舞,观者围圈而观;闪转旋跃、蹲腾立跳、屈腿弓腰、拧身换位,有如繁星闪烁;五彩斑斓的民族盛装,满目琳琅的金银饰品,优美铿锵的鼓乐伴奏,悠扬婉转的歌调伴唱,共同形成了瑶族舞蹈的独特风格。

上一篇:筒箫

下一篇:朝鲜族跳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