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科普小知识本站旨在为大家提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科普小知识,以及科普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科普文章

筒箫

科普小知识2022-06-04 13:12:55
...

筒箫,又称洞箫。朝鲜族边棱气鸣乐器。流行于辽宁、吉林、黑龙江等省,尤以延边朝鲜族自治州最为盛行。

中文名:筒箫

别名:洞箫

所属民族:朝鲜族

类型:边棱气鸣乐器

流行地区:辽宁、吉林、黑龙江等省,尤以延边朝鲜族自治州最为盛行。

出现时期:公元7世纪

1、起源 


筒箫

历史久远,早在公元7世纪时已在民间流传。史载,朝鲜高丽王朝(公元919年—1392年)之初,筒箫已用于宫廷音乐的“唐部”乐中,并一直流传至今。

2、构造

管身竹制,以选取竹子底部向上一至七节部位为宜。过去也曾多用空心木制作。全长70厘米~74厘米、上端外径3.6厘米、下端外径4.3厘米、内径2厘米,上端开有吹孔,在距上端20厘米处开一膜孔,膜孔上面设有一个可调的方形膜孔盖。膜孔以下开有五个按音孔(前四后一),下端开一个出音孔。管外各竹节处均用黑色细丝绳缠扎,以防管壁开裂。 

3、制作


筒箫

筒箫是朝鲜族民族音乐中的重要吹奏乐器,是竹管乐器中的中音乐器。其管长70厘米,内径2.5厘米,外径3.8厘米。制造这种乐器的选材十分考究,多选用福建、江西一带生长3年以上的优质竹材,截取竹根一二节到七八节比较坚硬的一段进行加工。竹材选好后要打通竹管,用火烤直,制成管身,然后划线钻出5个音孔,其中4个音孔在前,1个音孔在后,吹孔在上端,吹孔下端有振动膜孔,还有一个底孔,用来调整音准,振动膜孔贴有苇膜制的笛膜,笛膜上面有一个膜孔盖。钻好音孔,调好音孔,还要缠线、刷油,经过九道工序才能制作完成。

4、演奏

  演奏时,竖吹,奏者采用坐姿或立姿均可。左手拇指按背孔,食指、无名指按上两孔,右手食指、无名指按下两孔。调整膜孔盖开闭的多少可以改变音色,全部开放可使音色宽而亮,反之音色则柔和。吹奏时常头部左右摇晃,使发音产生颤动。筒箫有F调、bB调等多种,超吹音域可达两个八度。演奏技巧以颤音、滑音为主,音色富于变化。常用于独奏或齐奏,曲目多为民歌曲调,如《阿斯郎歌》等。独奏时多用杖鼓、圆鼓伴奏,音乐常由慢而快,到高潮时戛然而止,独具一格,很有特色。

5、音色


筒箫

筒箫的音色情调伤感,低音区沉闷,中音区柔和优美,高音区尖锐,声音持续不断,强弱自如,能生动地表现出喜怒哀乐等各种情感。筒箫的吹法很难掌握。其最基本的吹法是“晃奏”,即演奏时不标记符号,演奏者根据乐曲情感的需要,*的加以运用,一般演奏都少不了顿音,颤音、滑音、微分装饰音等。特别是筒箫吹奏出来的滑音,音色几乎接近语言声腔,十分悦耳动听。

筒箫自其诞生以来就备受朝鲜族人民的青睐。它音色优美,携带方便,每当逢年过节喜庆的日子,能歌善舞的朝鲜人民,常常穿上节日的盛装,在四五把筒箫和一个长鼓的伴奏下边歌边舞。朝鲜族的老人尤其喜爱筒箫,离退休的老年人常相约公园和村头,在优美悠扬的筒箫声中安度晚年。

6、传承


筒箫

筒箫由于在技艺上的要求颇高,困难很大。因此,在传承上还保留着师傅传徒弟的传统模式,一般分为口授、文字、曲谱。目前,能吹奏大筒箫的人现已寥寥无几,年老的人已无人能吹奏大筒箫,只有一位30岁的陶春学继承了王连兴老艺人的制作与演奏。此外,王咏、杨兴娅、杨兴惠三人在陶春学的熏陶下学会了一些简单的吹奏技巧。

7、濒临状况

由于筒箫吹奏技艺方面的要求高,难度大,是一种简便而不易掌握的民间竹管乐器。因此能吹奏此乐器的人极少现已无年长者能吹奏。

目前,只有4位年青人能吹奏筒箫,1人会制作,但在技艺方面已远远不如王连兴老人。大筒箫的制作与演奏现处于高危紧迫状态。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许多年轻人外出务工,传统技艺无法得到传承。现如今,大筒箫独特的技艺和幽婉低沉的乐曲也只有在马场乡才能看得到、听得着。大筒箫的制作与演奏再不予以保护,将会给我国非物质文化领域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

8、价值

筒箫是民乐里极少见的倍低音竹管乐器,它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弥补我国民乐里倍低音乐器的不足。它是中国乐器化程度较高,也是中国乐器中可演奏复杂曲目的倍低音竹管乐器;

筒箫其特殊的语言方式在民族生活中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是当地苗族生活中含有多种社会功能的文化载体。

上一篇:短箫

下一篇:长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