汇通面
汇通面其实是咸阳一种以地点命名的陕西传统面食。位于陕西省咸阳市秦都区汇通十字西南角,时间固定为晚六点至十二点左右。夏季可延长至两三点。汇通面可归类为陕西臊子面,但其又不同与臊子面,其中还加入了干拌面的元素。主要配料一般为土豆、胡萝卜臊子+肉臊子。(可要求加入香菜)。面条筋道,口味适中,油泼辣子香辣带劲,肉臊子入口即化。可搭配蒜和啤酒食用,有浓厚的陕西地域特色。
1、简介
汇通面,面是纯正的手擀面,面不但薄而筋,而且光滑有度,肉臊子飘香四溢,素臊子爽口香脆,一碗汇通面凝聚了关中咸阳人民的无限情怀。汇通面的价格一直贴近于群众的生活:销售初期价格为大碗4元、小碗3.5元。经过这些年来的波动,汇通面大碗8元、小碗7元。大家还是比较能接受的。
2、汇通面来历
汇通面最初是怎么出现的,你造吗?关于汇通面的来源,咸阳坊间一直有两个版本:
版本一
起初汇通面出现的原因是咸阳彩虹集团公司的夜班工人在下班之后没有地方吃饭。于是,便有人摆了以陕西臊子面为主食的流动面摊。彩虹夜班工人数量过多。一家难以满足需求,于是便慢慢形成了著名的咸阳汇通夜市。汇通面也以其独特的口味以及制作方式扬名于咸阳周边县市,经常有人慕名不远百里开车来到汇通只为吃一碗面。离家很久的彩虹人回到咸阳也总是要先去吃一碗汇通面,靠那永远不变的味道来怀念那过去的时光。汇通面在许多人心中已不早已仅仅是用来填饱肚子的食物更是一种对家乡的寄托。
汇通面
1998年,离开企业的李锋迫于生计推车在咸阳汇通什字经营手擀面,10多年后的今天他依然在此靠自己的手艺谋生。然而当年的手擀面如今已被本地人公认为咸阳“第一面”。从散摊经营到“汇通面大军”,历时13年,它完成了一碗面的华丽“转身”。一碗面前世今生世上本没有汇通面,吃的人多了汇通面便被叫出名了。13年前,在彩虹一路和渭阳西路交会的十字路口西南角处,10来个推着三轮车、迫于生计人在这里开卖手擀面……如今·13年前的手擀面每日卖出几千碗这10多个人大多是下岗的职工,李锋就是这个摆摊队伍中的典型一员,“老汉擀面老婆下面,是当时汇通面前身的真实写照,几乎没有能想到原来的手擀面能成为现在咸阳的特色小吃。”李锋笑着说,当时考虑到咸阳人喜欢吃面尤其是手工面,所以一帮下岗工人就在这里经营起了卖面生意。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一碗手擀面在这里一卖就是5年多,2004年在这个叫卖手擀面的地方被发展成了夜市,同时有专人开始经手汇通面的统一规划和管理,汇通面因旁边的汇通大厦而得名,并成了汇通夜市的一大特色。现在,与汇通大厦相邻的一个三层楼顶,用霓虹灯高高地竖立着的图案——碗,一双筷子挑起了碗里的面,上有三个大字:汇通面,它就像其它门店的招牌一样,吸引着男女食客。每当夜幕来临之时,这个夜市灯火通明,几十个摊点,食客不断,生意红火。夜市几乎是通宵的,顾客来得再迟,都能吃上面。汇通面的特点是薄筋光,味道是油辣香。汇通面的名号不是一夜串红,是一批一批食客口口相传,人人相传积淀起来。许多外地人会在朋友的介绍下专门来品尝汇通面的。曾传说有位乡党外地工作因吃面愿望难了,遂乘飞机来汇通,吃完面又打的乘机而归,这当然是传言不能考证。一般外地游客询问咸阳的名吃,热心的的哥的姐总会把客人拉到汇通十字,使客人吃完面后连连称赞,表示下次来咸阳还要再来品尝。就这样,汇通面的名号也就随着飞机、火车才走到外地外省。由于主顾多是夜班工人和出租司机,所以,汇通面从下午六点至晚上十一二点,夏季甚至还能延长到凌晨两三点。
3、汇通面特点
汇通面,顾名思义,就是因为起源于咸阳汇通商厦楼下,而且味道独特,并且形成了一定的规模和市场。汇通面为什么能有那么多人喜欢吃,有以下几方面原因:
①陕西人爱吃面条是传统习惯。陕西以前是:“八百里秦川尘土飞扬,三千万儿女齐吼秦腔,一碗面条喜气洋洋”。虽然有些丑化咱们陕西人,但我们改革开放之前,确实就是这样。秦人是吃面长大的,秦人的血骨是吃面条长成的,因为面食补气养血,很有营养,因此我们秦人男人才身强体壮,力大无穷,女人才健康性感,美丽痴情。
②咸阳手擀面韧、筋,吃起来非常可口。咸阳人,大都是吃手擀面长大的。在农村,不会擀面的婆姨,是很少有的,也是会被大家笑话的。
汇通面
④汇通面味道确实好。我经常发现许多人开着车,带着一大家人来吃汇通面,虽然汇通面是大排档,卫生也无法保障,档次相对也比较低,但每晚能有那么多人来吃,有工人、机关*,有穷人,也有大款,有小伙子,也有姑娘,说明汇通面味道确实好,吸引人的胃口。
推荐阅读